看板 Biolog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新藥上市之前常常免不了動物試驗 常用的有老鼠兔子 偶爾似乎還有豬 就皮膚來講 記得豬皮跟人皮頗為接近 似乎還是人工皮的材料之一? 但是敏感性的試驗似乎主要還是用大白兔而非豬 大白兔的皮膚比豬還接近人類的嗎? 另外做眼睛的刺激性反應的時候通常也用大白兔 有人知道原因嗎? 至於老鼠的試驗就更普遍了 但是老鼠的試驗結果借 以推估未來人類的結果的學術根據是? 那些生理病理 比較接近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134.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ology/M.1450548056.A.276.html
rasaze: 新藥進臨床前主要還是看猴子 12/20 02:16
rasaze: 老鼠是最好養的哺乳動物模型 12/20 02:17
untilnow: 成本/時間/操作方便性 12/20 02:45
untilnow: 餵養時間成本差異不解釋,另外臨床試驗要有GLP認證 12/20 02:48
untilnow: 同樣空間下 老鼠可做的組數更多,鼠實驗室數目>>豬 12/20 02:50
untilnow: 再來,最接近人的....就是人,再來才是猩猩、豬、狗、鼠 12/20 02:51
untilnow: 法規上只規定嚙齒/非嚙齒有做過,策略上當然挑便宜的 12/20 02:52
untilnow: 再進入到人體做直接觀察 12/20 02:52
leptoneta: 初期動物實驗便宜方便就好 後期追求真實就用靈長類 12/20 13:28
老鼠最便宜又體型嬌小好控制是沒錯 可是做實驗的目的畢竟是要估計 最終在人身上用的風險 如果試驗體的生病理和人類並不接近 那試驗結果並不能達到目的不是嗎? 比方說據說神經系統方面的藥物常用老鼠先做有統計意義的試驗 那至少要求在老鼠試驗顯現毒性有統計意義時 有百分之多少的 信心也會在人類發生 甚至最好解剖探究老鼠毒性發現是某藥物成分 對老鼠神經的某個部位或某方面機制會有毒性 而人類也可據以推估 所以可讓研究員有針對性地修改藥物配方 駛下一個配方預期能 在老鼠試驗通過毒性要求 不是嗎? 換個角度 假設老鼠試驗毒性通過 也要能據此推估下個階段的靈長類 試驗通過的機率 跟沒有老鼠毒性試驗通過的機率相比 要比較高 這樣才能彰顯做老鼠試驗的意義不是嗎? 因此 在做老鼠試驗或者任何動物試驗之前 不是該先有某種科學根據 這些動物將測試的項目之可能反應 和人類的有可靠度高於某個百分比的 關聯嗎? ※ 編輯: saltlake (220.136.217.24), 12/20/2015 18:52:40
leptoneta: 因為在研發初期要測試的樣品太多 所以用老鼠來篩選 12/21 23:25
leptoneta: 100個樣品可能只有1個有效 其他都無效或毒性過強 12/21 23:26
leptoneta: 而在此階段也可以知道該樣品對老鼠的LD50 EC50等資訊 12/21 23:27
leptoneta: 就可以在後期的研發中做為參考 12/21 23:28
echo: 簡單回一下: 如果事情都有這麼理想,都有"成功率" 可以估計 12/25 10:51
echo: 那新藥開發的成功率就不會這麼低了~ 12/25 10:51
echo: 生物體先天就有差異性,物種之間、種族之間、個體之間的差異 12/25 10:52
echo: 另,在講animal model時,"有效性" 跟 "安全性" 要分開討論 12/25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