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y-Gir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近準備考試剛好讀了一些諮輔相關的書,順手回文賺個P幣:P - - - - - - - - - - - 從原Po的描述來看,可以感覺到你的感情狀況穩定也甜蜜,但對於婚後生活有一點害怕, 甚至是有一點期待的。 代表你很重視這份親密關係,有在替未來做打算和認真思考,甚至把婚姻可能的狀況都先 想了一遍,這樣很棒,總比婚後才發現婚姻並非「從此幸福快樂」還要來的好。 每個人對於未知領域都會充滿恐懼,踏進未知領域代表要離開舒適圈,內心期待卻又怕受 傷害,這是人之常情。 勇敢踏出的同時,可能會猶豫這樣的選擇是否正確?甚至會想著:「如果當時做了另一個 決定,會不會比現在更幸福?」但是,如果總是看著碗裡、想著碗外,沒有把握當下,會 不會因此錯失了更多呢? 諮商領域中有個諮商取向是完形學派,完形學派有個重要概念-未竟事務。「未竟事務」 簡單來說,就是以前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或情緒未被妥善地處理好,使得那些原本應該要專 注於眼前的目標、反被這些未被妥善處理的東西所蒙蔽或取代。這些未竟事務形成了煩惱 ,因而影響「此時此刻」的你。 如果用精神分析的觀點來看,就是這些曾經發生過的負面經驗或早年回憶被壓入潛意識, 形成現在的焦慮或煩惱。 或許,現在的焦慮與擔心,和你的原生家庭、童年回憶、甚至父母的相處模式有關係也說 不定?這個值得深入探索,有時看似不相關,也許就是影響的關鍵也說不定喲:) 關於這些擔心和恐懼,不知道原Po是否有和另一半討論過自己的焦慮呢?對方又是如何回 應的呢?婚姻就像一場組隊打怪的真人實境,兩人相互合作、共同挑戰,如果兩個人都是 神隊友,打怪速度是加乘上去的。 婚前與另一半討論這些事情的好處是,可以從中觀察出更多小細節,包含價值觀、金錢觀 等等,都會讓彼此更了解「對方」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 簡單來說,就是是否先取得共識,有了共識,相信焦慮會減少一些的,畢竟,婚姻從來都 不是一個人的事。 - - - - - - - 我因為之前幫家人帶1歲多的小孩(家人生第二胎,我幫忙帶老大)當了兩個月的褓母, 那兩個月看見了很多婚姻辛苦的地方,包含:為了照顧新生兒,媽媽要半夜起來餵奶、小 孩的尿布錢奶粉錢、請月姨來家裡幫忙的薪水等等各式各樣的狀況,讓我也有點害怕婚姻 。 後來,我試著釐清自己害怕、擔心的事情是來自什麼原因?我把這些擔心全部條列下來, 也仔細思考每個擔心背後「真正害怕」的是什麼? 原來,當年我爸媽分開的原因就是為了錢,我擔心結婚後也會像他們一樣為了金錢爭吵, 爭吵的背後來自於雙方價值觀的差異。 這是一個很大的發現,雖然焦慮可能還有來自於其他原因,但比起一開始的害怕和排斥婚 姻,至少現在有好一點點了。 - - - - - - 希望這樣的分享會讓你稍微有一點方向:) 祝福你,以上。 ※ 引述《vmprugjsu1l (none)》之銘言: : 愛情走了多年 : 會有很熱烈愛著彼此的時候 : 也有平淡到 想有自己空間的時候 : 彼此相處都很輕鬆,即便放了臭屁還是覺得對方可愛。(但平淡的時候看了很討厭XD : 還是一樣每天視訊熱線 : 總是能夠消弭一些上班的壓力 : 雖然沒有熱戀的激情 : 但心中知道有人愛著我 陪伴我的感覺一直都在心中 : 但想到結婚,還是默默感覺到壓力... : 有種結婚後,要處理的事情和責任多更多 : 要面對的關係更複雜 : 要當好媳婦 : 要照顧好小孩 : 要離開原生家庭 : 要學會持家 : 要和對方家人打交道 : 雖然覺得能跟愛人共組家庭很幸福 : 但想到更多婚姻的雜事 : 又害怕了.... : 其實滿羨慕那些憧憬結婚成家的人們 : 婚姻對我來說 是未知的恐懼,深怕毀掉現在一切的美好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04.19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604510440.A.0B7.html
vikamirror: 謝謝妳分享什麼是未境事務 對我很有幫助 11/05 12:03
friendly4713: 推實用 11/05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