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y-Gir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Yishun (舜)》之銘言: : 有個問題想問問男女版友的想法 : 今天男生跟女生還只是朋友,會單獨一起出去玩,交通工具都是男生開自己的車 : 市區、景點或購物商圈的周邊停車場通常都很貴 : 50、100甚至300都有可能 : 吃頓飯或待個景點通常停車費都200以上跑不掉 : 如果男生想繞一下找稍微遠點的路邊停車格 : 但停好後走到景點/商圈/餐廳等等要一小段路 : 大家會覺得男生小氣嗎? : 或是大家覺得多遠的距離是可以接受的? : ex:500公尺、5分鐘內路程 小不小氣? 今天問題柿醬子啦, a. 雙方年紀,大學生? 剛出社會? 出社會一陣子? b. 車子是,男方家裡? 女方家裡? 自己貸款買的? 自己現金買的? 租的? c. 雙方家境,男方家裡普通/小康/富裕? 女方家裡普通/小康/富裕? 不同的組合,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但最終的結果都是, 選擇跟自己差不多就好,有本事再往上選,不然乖乖選同溫層,或穩穩的往下選, 往上或往下,你的觀念勢必需調整,與對方一樣,或使對方調整成跟你一樣, 但通常在上層的,不太可能回頭,向下調整,而在下層的,有能力改變真的少數。 價值觀不同,會吵到不可開交。 如果本武屆於大學生、剛出社會,花錢都還要想一下的階段,會選擇用時間換取金錢。 但倘若已出社會、家境允許,會選擇用金錢換取時間。 想當年... 因緣際會下,本武認識了位日本女生, 因工作的關係常接觸外國人,對於外國人臉的辨識度可說是非常清楚~ 韓國人、日本人,一見面就知道要切哪種語系,這命中率達百分之八七這麼高啊!          (回憶起遇見法國人就裝熟喊"沙綠~"XDDD) 對,初見面給我的印象就是,哇~ 是日本女生沒錯!的五官,微微淡妝, 烏黑亮麗的長捲髮,以及穿著很歐蝦類(時尚)的裝扮,個子嬌小不高, 喜歡穿洋裝,顏色與服裝總能搭配得很順眼; 從身上的飾品,耳環、項鍊、戒指為VCA系列,可以感覺得出家境不錯, 要在畢業後到想去的國家玩,沒有一定的財力,肯定玩得不起勁吧。 口頭禪總是帶著日本口音的中文,ㄓㄣˊ的? 不然就是紅豆泥? 其中還鬧過笑話,說想吃地瓜球,但當下我聽了好幾次,地瓜粥,心想.. 也太特別了吧 ! 想體驗台灣的清粥小菜!? 很酷耶!是想體驗台灣老人平時都吃什麼嘛?(戰) (本武有在日本東京、大阪剪過頭髮的體驗,覺得很讚~) 甚至Google圖片給她看後?還很確定的點頭嗯嗯; 直到半路上遇到店家,指給我看,才恍然大悟.. 不是地瓜粥,是地瓜球= =+ 扯遠了, 因本武生日剛好與她相差一天,於是就約開車去接她一起慶祝,四處逛逛、餐廳吃飯, 珍惜這,緣 妙不可言的緣.分。 本武當時也出社會一陣子了,除非幾萬塊的東西,不然平時挺隨意的; 面對購物商圈的停車費,1H / NT$70~120,自然不會在意,有點能力可以負擔, 時間就是金錢,能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那這金錢花得非常值得。 且她在台灣的時間不長,過一天,少一天,現實面也了解,留在台灣不會主選項。 交通搭捷運或公車會很久,若當天稍微玩得晚一點,忘了時間怎麼辦QQ 開車或搭計程車會是最佳選,花幾倍的錢,去換取時間、享受~ 女方家境不錯,很自然的習慣這些事情,當然啦,狀況總是會不一樣,本武是白手起家, 小時候苦過來,對於金錢管理與使用,保守大於開放,但經歷過2段感情的洗禮後, 交往的對象不同,看的眼界自然也不一樣,觀念相對開放得起來,但也夠自律, 畢竟苦過,不會想回到以前的日子;事在人為,自己選的要自己承擔。 再舉個類似的栗子, (栗子蛋糕好吃 ) 家母的父親隨著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人必經生老病死,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 但家母總會想省錢,久久才回去看看自己的父親,高鐵捨不得坐,台鐵自強號是極限, 此時老夫給她個觀念,長輩身體不好,能見他幾面是見幾面,特休都30天了,能請就請, 不要為了一點小事留下遺憾。 小錢不要省,高鐵現在非常方便,下了高鐵站就叫計程車(鄉下白牌),別搭公車, 這些錢我出都不是問題;她才比較頻繁的回鄉探望外公,住個幾天陪陪老人家。 自己有時間,也會回去陪陪外公吃飯,他受的是日本教育,很喜歡分享當時日本的事情、 當兵的事情、以及教一些日文,我很愛聽一些老人經,了解他們的經歷; 外公走的那天,家母跟我說外公已經回到家了,當時還在上班的我沒意識過來, 『太好了,人沒事就好,那最近有空我再去陪外公吃飯。』 本武天真的道。 直到快下班前,家母再次告訴我會待在鄉下幾天,處理後事, 『外公的事情很謝謝你,我沒有遺憾,在他人生最後的幾個月陪著,我很開心...』 『還好你有勸媽媽,我現在安心,你過幾天有空再下來,不打擾你上班。』 家母泣不成聲的道 。 講完電話後,馬上衝進安全梯, 那個誤會的反差之大,本武,啼天哭地.. 眼前的事物一片模糊,哭到鼻塞。 金錢與時間的衡量沒有絕對,男生小氣不小氣,要看他的經歷遭遇,父母給的觀念教育、 周圍的環境、成長的過程等影響。 年輕時可以用時間去換取金錢,可能台積電賣身、或下班兼差外送之類的, 長大後則用金錢去換取時間,想睡晚一點、不想排隊之類的, 或許過陣子,經歷些體驗,眼界變得不一樣,可能會了解,除非幾十萬幾百萬啦, 不然與其省那一些錢,不如讓自己過開心點。 我想大概柿醬子, 理性、討論,勿戰,謝謝大家。 -- 不為情所困,不為名所累,不為求不得所苦; 而心無染,無欲則剛,剛則無堅不摧,則隨心所欲不逾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1.46.24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646752029.A.6F4.html
neglect: 想通了大概就是你這樣吧 03/08 23:20
※ 編輯: Omnitrix (118.161.46.242 臺灣), 03/08/2022 23:24:21
marktak: 蒸的 03/09 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