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TopoT ()》之銘言: : ※ 引述《d8888 (Don)》之銘言: : : 我們來一段一段看經文: : : 問題一:阿羅漢一定要死後才徹底滅苦嗎? : : ----------------------------------------------------------------------------- : : (四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 : : 癡無聞凡夫生苦樂受、不苦不樂受,多聞聖弟子亦生苦樂受、不苦不樂受。諸比丘!凡夫 : : 、聖人有何差別?」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廣說 : : ,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 : 佛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苦痛逼迫,乃至奪命,憂愁啼哭,稱怨號呼。 : : 」 : : 佛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增諸苦痛, : : 乃至奪命,愁憂稱怨,啼哭號呼,心生狂亂,當於爾時,增長二受,若身受、若心受。「 : : 譬如士夫身被雙毒箭,極生苦痛,愚癡無聞凡夫亦復如是。增長二受,身受、心受,極生 : : 苦痛。所以者何?以彼愚癡無聞凡夫不了知故,於諸五欲生樂受觸,受五欲樂,受五欲樂 : : 故,為貪使所使;苦受觸故,則生瞋恚,生瞋恚故,為恚使所使。於此二受,若集、若滅 : : 、若味、若患、若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生不苦不樂受,為癡使所使。 : : 為樂受所繫終不離,苦受所繫終不離,不苦不樂受所繫終不離。云何繫?謂為貪、恚、癡 : : 所繫,為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繫。 : : 「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 : : 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 : : 「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為樂 : : 受觸,不染欲樂,不染欲樂故,於彼樂受,貪使不使。於苦觸受不生瞋恚,不生瞋恚故, : : 恚使不使。於彼二使,集、滅、味、患、離如實知,如實知故,不苦不樂受癡使不使,於 : : 彼樂受解脫不繫,苦受、不苦不樂受解脫不繫。 : : 於何不繫?謂貪、恚、癡不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繫。」  : : ------------------------------------------------------------------------------ : : 受有三種: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這段經文說的「二受」「身受」「心受」是指苦受,後半 : : 段經文用「毒箭」來譬喻這些受,可證明這些受是不快樂的苦受。 : : 經文大意是:凡夫遇到痛苦,或是命要沒了,就會呼天搶地慘叫哀嚎。除了身體上的苦受 : : 以外,還有心靈上的苦受。 : : 聖者遇到痛苦,或是命要沒了,不會呼天搶地慘叫哀嚎,只有身體上的苦受,但是內心雲 : : 淡風清智慧充滿,不引心靈上的苦受。 : : 所以根據經文可以得證:活著就是有苦。就算你是阿羅漢,被風吹日曬雨林化不到緣,身 : : 體還是會有苦受。只是與凡夫相比,凡夫同時受到身心兩種苦逼迫,如同一次中了兩隻毒 : : 箭。聖人還是有身體上的苦受,只是身的苦受不引發心的苦受。如同身上只有一隻箭,比 : : 凡夫少但不是沒有,這隻箭必須到捨壽入滅才會完全拔除。 : : 佛說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從來沒經典說得了阿 : : 羅漢就可以變成不老不病。所以若以為得了阿羅漢,不用捨壽入滅,就已經離開一切苦, : : 那代表對苦聖諦不如實知,四聖諦的理解不完整。 : 其實這篇翻譯很簡單 所謂的多聞聖弟子並不是指阿羅漢 : 而是指有正見依循八正道的佛陀弟子 : 從你貼出來的經文最後一段譬喻就可以清楚印証 : 前面先說多聞聖弟子有身受之苦 後面又馬上說多聞聖弟子苦不繫(意即於苦解脫) : 如果兩個多聞聖弟子都是指阿羅漢 那經文前後就自相矛盾了 : 但是很明顯的 如果我們不要把多聞聖弟子解釋為阿羅漢 : 這段經文的用意就很明顯了 1. 阿羅漢不但是多聞聖弟子,還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然請 T大德您說說看,全部阿含經中有哪個關於描述多聞聖弟子修行的經文 是阿羅漢做不到的 阿羅漢不是多聞聖弟子,難道是愚痴無聞凡夫嗎?2. 「身受苦」和「苦不繫」根本不會自相矛盾 譬如我揍你一拳,這叫做你「身受苦」 但你智慧很好,於這一拳之疼痛,還有身體受傷這件事全無執著 那麼你的心中就只會疼痛的感覺 不會有後續的害怕,恐懼,憤怒的反應 這就同時成立了「身受苦」和「苦不繫」 所以你所謂 「如果『身受苦』和『苦不繫』的多聞聖弟子都是同一人,就會自相矛盾」 根本不成立 : 前面在說明有佛法正見的人跟凡夫的差別 : 後面則在敘述如何造成差別的緣起法 : 其次 佛說八苦指的對象是凡夫不是阿羅漢 : 如果你不相信任何法師的解釋 你也可以看緣起法 : 你引用的經文就已經說了 凡夫會煩惱痛苦是因為他們對於自己身體感受的貪愛 : 當一個人不再貪染對於身體的樂受 就不會對身體的樂受產生苦惱和怨恨 : 像這樣 聖弟子對於苦受 樂受和不苦不樂受如實知 苦與苦患發生的原因如實知 : 最後就可以遠離煩惱 緣起法從來沒有說五蘊造成煩惱 ^^^^^^^^^^^^^^^^^^^^^^^^^^^^^^^^^^^^^^^^^^^^^^^^ 根據末學所舉證經文,多聞聖弟子是遠離心靈上的苦 有哪段經文說多聞聖弟子連身體上的苦也完全沒有了 「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 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 T大德您所謂的「聖弟子」,經文是說「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 聖弟子並不是沒有身體的苦受 而是說聖弟子不會因為身體上的苦受,進一步引發心靈上的苦受 你把聖弟子丟進火裡面燒,聖弟子還是會痛 只是聖弟子不會起煩惱:心不會痛,但身體還是會痛。 沒有煩惱,不代表沒有苦 : 如何說阿羅漢必須捨壽才能熄滅煩惱呢 : : 問題二:焰摩伽比丘到底有沒有討論阿羅漢死後的事情? : : --------------------------------------------------------------------------- : :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比丘名焰摩迦,起惡邪見,作如是 : : 言:「如我解佛所說法,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更無所有」 : : ... : : 復問焰摩迦:「若復問比丘,如先惡邪見所說,今何所知見,一切悉得遠離?汝當云何答 : : 」!焰摩迦答言:「尊者舍利弗!若有來問者,我當如是答:漏盡阿羅漢色無常,無常者 : : 是苦,苦者寂靜、清涼、永沒。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有來問者,作如是答」 : : ---------------------------------------------------------------------------- : : 如經典所說,焰摩迦比丘問的是阿羅漢「身壞命終」的事情,顯然是問阿羅漢死後如何 : : 後來舍利弗尊者問:你原來的邪見,知道錯了,你自己該怎麼回答問題? : : 焰摩迦比丘比丘說:「漏盡阿羅漢色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寂靜、清涼、永沒。受、想 : : 、行、識,亦復如是」 : : 焰摩迦比丘的回答,根據經文,是在回答自己原先製造出的邪見:也就是阿羅漢死後無。 : : 而他後來改成正見的回答,是阿羅漢的五蘊是無常,無常是苦,這些苦的東西在(阿羅漢 : : 死後)永沒 : : 「永沒」這兩個字解釋成永遠沒有了,消失了。應該並不困難。 : 永沒的對象是指苦 這應該也不困難吧 : 如果永沒的對象是色 那按照你的翻譯就變成是阿羅漢的身體無常 死後就消失不存在了 : 這樣第一個是文不對題 第二個是於事實不符 來看經文吧: 漏盡阿羅漢色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寂靜、清涼、永沒。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T大德您說:喔,我認為經文只說要滅苦,沒說要滅五蘊 但是經文明明白白說,「色無常,無常者是苦」 色蘊這東西就是無常,無常就必定是苦。 所以色蘊 - 無常 - 苦三位一體,不可分割 你不可能把「苦」從色蘊中單獨抽離出來然後滅掉 然後留下「色蘊 ver 2.0:無苦版」 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能做到只滅苦,色蘊不滅,那經文就要改寫了 再來,經文後半段「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就是在說,前面那一段文字 都是在討論色蘊啊 : : 這段經文也可以增補第一個問題:阿羅漢到底有沒有苦?這段經文回答:只要無常就有苦 : : ,無常就是苦。所以認為阿羅漢得果以後,死亡之前,所有苦就會自動消失。那是不符合 : : 經文,也不符合現實的。 : 經典裡面已經無數次說明為什麼佛陀說無常是苦了 : 無常是苦不是代表無常本身是苦 沙子是無常 流水是無常 你會說沙子流水是苦嗎 : 如果照你所說 那阿羅漢死後的身體還是一樣是無常 那阿羅漢怎麼能離苦? : 應該是更痛苦吧 如果您有聽過「苦苦、行苦、壞苦」這三個名詞 您應該就會知道無常本身就必定伴隨苦 無常和苦這兩個概念無法分割,有前者就必定有後者 沙子、流水當然是苦啊,不然是常樂我淨嗎? 隨便舉例,以流水來說 因為流水無常變化,才會有旱災、水患 旱災、水患是不是苦呢? 更進一步說,您的身體沒有來自於水和大地的成分嗎? 若人的身體一切成分都不無常變異 又怎麼會有生病老死等苦? 沙子,流水怎麼會沒有苦呢? :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佛陀不會稱為無記 : 如果我跟你說我不討論政治 然後等一下轉頭又跟人談論政治 : 你會覺得我是一個實語者嗎? : 誠心希望不要再自己幫原始經典加故事了 要看情況啊 譬如有人可以說「我不談論政治」 但轉頭會去,他的小孩長大開始要接觸國家政治了 也許該人就會關起門跟小孩分析政治原理 但沒有人會說那個人說妄語,違反不談論政治的承諾 一切都是看根器和機緣 : 要滅的是火 而不是火種 : 你不可能消滅全宇宙的生命 只能消滅其中的煩惱 照這樣說,聖人身壞命終以後還要繼續受輪迴囉? 最後,回到經文 尊者舍利弗!若有來問者,我當如是答:漏盡阿羅漢色無常,無常者是苦,苦 者寂靜、清涼、永沒。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有來問者,作如是答 經文說五蘊無常,而無常就是苦,所以阿羅漢的解脫必須讓象徵「苦」的五蘊「寂靜、清 涼、永沒」 如果 T大德您認為有個「雖然無常,但不是苦」的東西 「阿羅漢有個無常,但不是苦,的五蘊」 認為聖人可以保留五蘊,不保留苦 不用捨棄五蘊就可以完整的滅苦 這些見解肯定不符合原始佛教 除非阿含「無常者是苦,苦者寂靜、清涼、永沒」寫錯 或是阿含經跟原始佛教無關。 而末學以為會有這種見解:苦的五蘊身當下就可以完整實現徹底離苦的涅槃 就是因為沒有真常如來藏的概念 所以對於捨離五蘊,究竟滅苦的涅槃感到排斥,不願意接受 這會導致未來無量世都不離開五蘊 也因此永遠在「苦」裡面 所以末學才主張真常不壞如來藏的概念很重要 不然對於滅盡五蘊這件事不可能毫無顧慮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2.94.25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a/M.1417869052.A.24E.html ※ 編輯: d8888 (220.142.94.253), 12/06/2014 20:41:36
Uguar: 看來來自大般涅槃經【麻籽炸成油】的概念可以解釋阿羅漢死 12/06 22:12
Uguar: 麻籽榨成油,麻油本來不是存在於麻籽裡面或外面,是經過提 12/06 22:14
Uguar: 煉才成為麻油,麻油並不是本有完好的存在麻籽的內或外 12/06 22:15
Uguar: 麻籽榨成油,麻籽消失以後不是完全沒有。麻油也不是本來就 12/06 22:17
Uguar: 存在。呵呵,所以我說大乘經典的智慧有多可貴!!!! 12/06 22:18
Uguar: 許多哲學上的問題要到大乘經典才有解法。 12/06 22:19
Uguar: 鮮乳製成奶酪,奶酪本來並不存在鮮乳的內或外,等鮮乳製成 12/06 22:24
Uguar: 奶酪,鮮乳滅了,但不無所有..... 12/06 22:25
Uguar: 奶酪也不是本來就存在,奶酪並不是生出鮮奶的本體。 12/06 22:27
Uguar: 所以大般涅槃經完美解答了阿含經未觸及的哲思 12/06 22:31
Uguar: 所以阿羅漢既不是死後無所有,也不是死後歸於一個主體 12/06 22:35
BRIANERIC2: 阿羅漢根本就沒有生死的問題 肉體死了但虛空不增不減 12/06 22:56
BRIANERIC2: 空性沒有生滅 當一個行者進入這種境界時 就叫阿羅漢 12/06 22:57
BRIANERIC2: 阿羅漢甚至也不是一個人或是一個次元 所以我看到一堆 12/06 22:57
BRIANERIC2: 人在討論阿羅漢 可以變出九九八十一種說法 感到無奈 12/06 22:58
caselook: 空性不是虛空.你顯然用字面在解釋空性. 12/06 23:27
BRIANERIC2: 空性不是虛空 但虛空也是空性 因為很難形容 所以只能 12/06 23:49
BRIANERIC2: 用虛空和空性來強名 佛陀也一樣用這些字詞 但是並非告 12/06 23:49
BRIANERIC2: 訴你這些字詞就是空性 當你生了一個「你顯然用字詞在 12/06 23:50
BRIANERIC2: 解釋空性」的想法時。就可以看出你的境界 還是脫離不 12/06 23:50
BRIANERIC2: 了對境界的取捨 空性就是空性 空性甚至也沒有空性 12/06 23:51
BRIANERIC2: 所以空性也並非你引用了一大堆佛經來形容的 佛陀從沒 12/06 23:52
BRIANERIC2: 說過一法 此即空性第一義 所以引用一堆佛經 根本垃圾 12/06 23:53
caselook: 打著佛說反佛說,就是胡說.學佛至少得對得起自己吧? 12/12 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