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下對唯識無太深入的研究 在此提出一些見解 和一些疑問 謝謝 ※ 引述《CassSunstein (Pm)》之銘言: : 推衍d網友的意思,他意謂不管六識論或八識論,若沒有假定一個根本意識,而說有眾多 : 意識流(在第六或第八意識層次),例如a1,a2,a3,a4.a5,a6.......這麼多意識分流: : 今天某甲的各個意識流,或許a1和a3去天界,a2與a6去畜生界,a4去人界,a5去地獄界-- : 那麼某甲「下輩子」到底輪迴到哪裡?佛法若不講清楚這塊,將可合理被認為「教義在這 : 方面不清不楚」--若要自圓其說,難道說「某甲下一世各自輪迴到不只一界了」嗎? : 當然,回答者這樣講也不是不算沒有自圓其說,可是怎麼佛經上都不說到這麼完整呢? : 因此想請教ami大與南傳方面的網友,對於阿賴耶識在ilv與d8888所回應的角度的看法。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191.191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71935504.A.12B.html : 推 fck302: 其實之前看到用蠟燭點燃下一個蠟燭來比喻輪迴時,我就在想 08/23 15:15 : → fck302: ,這個比喻有點怪,一個蠟燭其實可以點亮很多蠟燭,而且點 08/23 15:15 : → fck302: 了其他蠟燭時本身也不一定會熄 08/23 15:15 我倒覺得蠟燭的比喻不奇怪,而可說是實相的一種表現: 因為世界上可以有舉不完的例子~ 拿大魚來說: 有一隻大魚在大海裡游來游去,然後被一艘大船用大網捕獲 然後他身體的某部份變成魚排 油脂變成美白保養品 肝油和魚翅變成健康食品、藥物和很貴的餐點 (為了果腹、漂亮...等理由 犧牲魚兒的生命不值得 好孩子ᄂd萬不要學) 然後 魚肉變成吃了魚排的人的身體一部份 魚油變成愛美的人的肌膚 魚肝油和魚翅變成某些人的身體一部份 剩下的或許有些在土裡等等 某生命的生命終結 卻又活生生變成另一生命的一部份 請問 該生命輪迴到何處呢 阿賴耶又到哪裡去了呢 ===== 又舉一例 有一顆樹 樹的果實被人 猴子 昆蟲 或其他動物吃了 樹枝變成柴火 樹幹變成傢俱 樹根留在原地 幾年後可能又發新芽 咦 竟跟上一例有雷同之處 請問樹有阿賴耶嗎 ===== 再來 雨滴 石頭 太陽 潮汐 ... 我好像暈了... ===== 在我的觀點裡 阿賴耶的安立 似乎是為了使修行者理解並解釋複雜的世界變化的其中一部份 並以能解釋的這一部份來試圖闡述佛教的某部份教義 ( 心虛地問 有人能告訴我阿賴耶闡述了什麼佛教教義嗎 XD ) 並且是以人的觀點出發來作圓說 ( 畢竟 植物 礦物 恆星 貌似無法圓滿解釋 ) 至於是否阿賴耶補足了解脫道六識論的不足之處 在下並不認同 甚至在下也懷疑六識論的普遍性 ( 話說 希望有人可以提供解脫道六識論的佛經出處供在下研究 感激 ) 以實修來說 以身為人的觀點出發( 例如說人有識 以識來解釋世間現象 ) 是一種方便的修行方式 但太深入恐怕會因不夠客觀而有走偏之虞 ( 例如用'識'試圖解釋 植物 礦物 恆星 甚至是 靈魂的存在 ) 故適當的觀照世間萬物是必須的 那麼當交互對照有矛盾怎辦 回歸基本教義是好方法 四聖諦 八正道 三法印 諸法無常 不會存在一個永恆的阿賴耶然後一直丟因果進去不會爆炸 諸法無我 指甲剪斷掉到土裡被螞蟻搬走吃光光變成螞蟻的右腳 第三法印 是在了解諸法緣起實相後擁有高超智慧才能下判斷 我是凡夫所以就... 但基本上只要兩法印就可以打死一堆不正信的說法了 ( 我目前並不確定唯識不正信 因還沒有徹底了解所致 ) 所以在討論上若是以基本教法為基礎的話對討論各方都有益 對其他有緣的板友以及眾生也有莫大的功德 以我所知 諸佛皆先教導四聖諦及相關真理 故我等為接佛法慧命 當廣為宣說 另外 因為阿賴耶跟生死輪迴有關 所以在還沒有實修到超越生死的地步的話 似乎並不需要太在意這個論說?! ===== 以下皆為引言 : ※ 引述《amidha (東岐明)》之銘言: : 阿賴耶識是「阿賴耶」與「識」的會意詞。 : 「識」與識蘊有關,「阿賴耶」源自與佛陀初成正覺在梵天勸請前的內心思言有關。 :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172.htm :  『被我證得的這個法是甚深的、難見的、難覺的、寂靜的、勝妙的、超越推論的 :   、微妙的、被賢智者所體驗的。然而,這世代在阿賴耶中歡樂,在阿賴耶中得 :   歡樂,在阿賴耶中得喜悅;又,對在阿賴耶中歡樂,在阿賴耶中得歡樂,在阿 :   賴耶中得喜悅的世代來說,此處是難見的,即:特定條件性、緣起;此處也是 :   難見的,即:一切行的止,一切依著的斷念,渴愛的滅盡、離貪、滅、涅槃。 :   如果我教導法,如果對方不了解我,那對我是疲勞,那對我是傷害。』 : : 「阿賴耶」的原意是棲息住所或愛執之處,加上「識」, : 就是指生命執著所緣的安住識處,是唯識學用來總攝一切所有因緣法現象的假名本體。 : : 什麼是你的阿賴耶識,就是與你有關的所有因緣現象。 : 譬如你現在有緣看到我的文章,所以我的相關因緣也在你的阿賴耶識中。 : 真正的阿賴耶識不是有個識讓你的生命帶著輪迴,而是你的輪迴就在你的阿賴耶識。 : 所以你的阿賴耶識,就是你的輪迴生命所顯現的全部相關因緣。 : 這是唯識為了解釋輪迴主體,所安立的假名存在。 : 唯識學安立你的輪迴主體是阿賴耶識, : 而阿賴耶識就是你所有相關輪迴因緣的集合,你生命棲住於中。 : 至於生命輪迴的確是會有一對多或多對一的生命轉世, : 究竟來說,阿賴耶識只是可以用來代表輪迴主體的假名,不是真實存在的主體。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181.125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71946559.A.75C.html : 推 ilvepce: 嗯~確是如此。 08/23 18:05 : 推 CassSunstein: (我持開放態度)所以 大乘(尤其是唯識宗)的阿賴耶識 08/23 19:03 : → CassSunstein: 學說 以第八識對於解脫道六識論的佛法解釋不足之處 08/23 19:04 : → CassSunstein: 做了增補--且此增補很適當--換言之 吾人佛教徒 08/23 19:05 : → CassSunstein: 就此而依佛法論佛法 皆應普遍承認唯識宗此長處囉?? 08/23 19:06 : → CassSunstein: 此方面即為大乘某些較上乘觀點而言 所較完善之處哉? 08/23 19:09 : 推 Uguar: u 10 x96ru;3 08/23 22:13 : → Uguar: 一般來講雖然解脫道阿含經不講輪迴主體,但不代表阿賴耶識 08/23 22:14 : → Uguar: 就是萬般尋找的那個他 08/23 22:15 : → Uguar: 解脫道阿含經雖然不講輪迴主體,但不代表就不完善 08/23 22:16 : → Uguar: 多了輪迴主體就會干涉到無常無我的基本教理 08/23 22:17 : → Uguar: 多了阿賴耶識不是一種補足,而是一種取代 08/23 22:18 : → Uguar: 解脫道的目標本來就是脫離生死輪迴,不講輪迴主體其實剛好 08/23 22:21 : → Uguar: 就是要脫離的東西,講輪迴主體是多餘 08/23 22:27 : → amidha: 所以如果以為真有阿賴耶識的主體存在,就是誤解了! 08/23 23:19 -- 國家體育場 汗水, 鬥志, 膽識 [RJJ] PttSport 運動 Σ 運動/水上/冰上/極限/體操/武術 meditation 運動 ◎ 靜坐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193.2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71969595.A.325.html ※ 編輯: VElysian (111.250.193.239), 08/24/2016 00:27:47
Bonaqua: 阿賴耶識其實並非一種獨立存在的個體,他是在談一種業種 08/24 00:30
Bonaqua: 的集合概念,也就是所有造業種子的總集合。 08/24 00:31
※ 編輯: VElysian (111.250.193.239), 08/24/2016 00:33:08
Bonaqua: 所以若從"個體"的角度看阿賴耶識,會落入一種常見。 08/24 00:38
Bonaqua: 但業種確實會影響著生生世世的輪迴造因受報,不可言無, 08/24 00:39
Bonaqua: 這同時又遮止了斷滅見的看法。 08/24 00:39
Bonaqua: 阿賴耶識,其實就是這樣的一個角度在詮釋萬法現象。 08/24 00:39
Bonaqua: 而除了第八識阿賴耶,還有前七識,但這並非指真的有七個 08/24 00:42
Bonaqua: 完全獨立自主的識在交互作用,而是在說從業種的作用深淺 08/24 00:43
Bonaqua: 上可分出七個不同層次的作用,但其實都是同一業種集合。 08/24 00:44
Bonaqua: 佛教的基本教義三法印,要解決什麼問題 ? 輪迴。 08/24 00:54
Bonaqua: 那輪迴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概念 ? 除了十二因緣法, 08/24 00:54
Bonaqua: 唯識學其實可說是詳細解釋"輪迴"緣起的整個運作過程, 08/24 00:55
Bonaqua: 所以還是有其必要性。 08/24 00:57
Bonaqua: 而唯識說並非起於論師,基本上是出自於六本經教中所載。 08/24 01:00
Bonaqua: 而其實唯識不單談到輪迴,後面還有成佛斷證過程的介紹。 08/24 01:03
Bonaqua: 所以唯識學在大乘中就顯的非常重要。 08/24 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