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midha (東岐明)》之銘言: : ※ 引述《d8888 (Don)》之銘言: : : 這樣有可能是妄知妄覺以為佛性 : : 占察善惡業報經 : : 所言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本以來,不生不滅,自性清淨,無障無礙,猶如虛空。 : : 離分別故,平等普遍,無所不至,圓滿十方, 究竟一相,無二無別,不變不異,無增無 : : 減。以一切眾生心,一切聲聞、辟支佛心,一切菩薩心,一切諸佛心,皆同不生不滅,無 : : 染寂靜,真如相故 : : 阿賴耶識體本來而有,未來不滅,猶如虛空、離於分別,哪來的壽者相呢?可請大德提供 : : 經論參考嗎? : 這不是經論所言,而是為了對應你說的識神,所以勉強對應而說。 : 我的意思是,阿賴耶識是最終識蘊境界,所以其識神所見是壽命相。 : 就正如你前文所言,識神不是佛性。 大德雖說識神不是佛性,但上下文所述,其實最後還是落入意識之中 只是把更深細的意識改個名叫明空、究竟能覺,XXXX,其實還是意識 類似「我說的 XXX 不是意識,只是剛好跟意識有 87% 像」 差別只是一般人所知的意識粗,大德所證意識細。但還是意識 而這並不是經論所說阿賴耶識 經論說的阿賴耶識,從來沒說意識的細分就是阿賴耶識 也沒將意識的變相、局部功能體性或其一部份,說為阿賴耶識而不自知 大德要分析唯識宗阿賴耶識還是禪宗自性是甚麼 先決條件就是要搞清楚唯識宗到底哪個識是阿賴耶識,禪宗到底哪個心是自性 否則討論來討論去只能畫稻草人 其實您從頭到尾分析的根本不是禪宗和唯識的東西,只是您自己想像出來的禪宗和唯識 : : 這就變成以識神或變相識神為禪了 : : 舒州龍門佛眼和尚普說語錄 : : 師云:「恁麼與你東舉西舉。便道。與你說禪。才轉腳時便作世諦流布將去。你但唸唸在 : : 其中。便有省發底分。看來多敗在眼耳見聞覺觸處。蹉過了也。須是不離分別心識取無分 : : 別心。不離見聞識取無見聞底。不是長連床上閉目合眼喚作無見。須是即見處便有無見。 : : 所以道。居見聞之境。而見聞不到。居思議之地。而思議不及。久立。」 : : 六祖壇經 : : 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 : : 禪宗參禪,是找「無見聞」的心,而且是用本來有知有覺有見聞的妄心,去找本來就在, : : 不生不滅,本來就離念、無見聞的真心。非如大德般將意識、識神或其一部分(如覺照性 : : )當成真心,或想將意識轉成真心。禪也不是明空、不是覺照... : : 故佛眼和尚說:「不離分別心識取無分別心。不離見聞識取無見聞底。不是長連床上閉目 : : 合眼喚作無見。」 : : 只有本來就無見聞的方是道。 : : 將意識從有見聞修成離見聞、分別尚且不是 : : 何況是大喇喇直接將見聞、意識覺照、明空當成禪宗? : 你在看這文時,是眼識在看;可以說這文是所識,你眼識是能識。 : 但你眼識所看,又被意識所知,所以意識是更深的能識。 更深細的能識,還是意識 : 一般人的用心起念,只能察覺到自己的意識心,就如西哲笛卡爾所謂『我思故我在』。 : 在只察覺到意識我的境界下,要一般人找能覺,只會找到自己的意識心。 : 所以需要攝心內證,找到更深的自心。 若往更深的意識心內攝下去,還是意識心,不是阿賴耶識 : 找到發現明空境界時,其相關對應能覺才就是究竟覺性,才能真正開始明心見性。 : 至於為什麼說明空是意識所見?這是相對於五識而言,明空並非五識所見。 : 明空是究竟清淨色法,色法會經由意識,但察覺明空的根本能覺是究竟覺性; 末學不記得哪本唯識經論說的阿賴耶識,可以「察覺明空(究竟清淨色法)」 : 就像一般人看這文是眼識在看;但他自己察覺以為在看這文的根本能識,是他的意識。 : 證見明空,才能開始察覺到能見明空的究竟覺性。 : 明空本身就是能識,對應你言,勉強可以說是阿賴耶識識神;可以照見時空世界萬象, 眾生心所起,能取及所取,所見皆無相,愚夫妄分別;顯示阿賴耶,殊勝之藏識,離於能 所取,我說為真如。 末學學過的阿賴耶識是諸入不會、離於能取,所取,好像不能「照見時空世界萬象」 : 所以《圓覺經》說『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 這句經文哪邊說有能取、所取的變相意識、究竟明空、XXXX 就是唯識說的阿賴耶識 : 所以明空不是究竟覺性,但在明空境界才可以真正開始找到究竟覺性。 : 正如《六祖壇經》有言:『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 : 在下並非修行高深,只是盡力闡明己見,以供參考指教。 ^^^^^^^^^^^^^^^^^^^^^^^^^^^^^^^^^^ 那就誠懇建議:不要出來說大乘經都是編造的,了義經典互相矛盾,大乘 OOXX 有問題 ... : 言詞解說若是闡述有誤,尚請見諒! 就講「阿賴耶識到底是哪個識」這相比於「十地菩薩修行境界」相對較淺的法義(但還是 極深,非凡夫、二乘所能親證) 根據教證,找不到證據說阿賴耶識是意識、識蘊、能覺、更深能覺、究竟能覺、明空、能 照見萬法.....。 根據修行人的實證,比如禪宗開悟見能生萬法、本來而有、不生不滅、自性清淨,於眾生 位名阿賴耶識的自性,也沒看到真正的祖師把意識能覺、更深能覺、究竟能覺、明空、能 照見萬法.....當成自性或當成阿賴耶識。 所以說大德好幾篇文大力說阿賴耶識如何、如何、佛性如何、如何。都只是拿自己的幻想 當作別人說的阿賴耶識,再根據幻想說甚麼甚麼不究竟....。於末學看來那是很不可靠, 流於幻想的。「相對」較淺的阿賴耶識的法義尚如此,其餘更高深的十地菩薩修行境界、 還是佛地大圓鏡智到底是甚麼,末學以為大德所說不可靠的成分更高了。 大德常說「在下並非修行高深,只是盡力闡明己見,以供參考指教」,在說大乘法義怎樣 有問題的時候自信卻是相當充足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0.98.13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74097491.A.C88.html ※ 編輯: d8888 (59.120.98.131), 09/17/2016 15:32:43 ※ 編輯: d8888 (59.120.98.131), 09/17/2016 15:33:23 ※ 編輯: d8888 (59.120.98.131), 09/17/2016 15:33:44 ※ 編輯: d8888 (59.120.98.131), 09/17/2016 15:40:59 ※ 編輯: d8888 (211.20.201.157), 09/17/2016 15:48:20
ilha: 阿賴耶識是不是後期佛教才發展、創新出來的概念呢? 09/17 17:22
以末學所學一派來說,認識是:聲聞法未明說「阿賴耶識」的概念。但「常住法」的概念 並不可說無 長阿含經 第12卷 或有外道梵志作是說言:『沙門釋子有不住法。』應報彼言:『諸賢!莫作是說:沙門釋 子有不住法。所以者何?沙門釋子,其法常住,不可動轉,譬如門閫常住不動,沙門釋子 亦復如是,其法常住,無有移動。 當然末學不否認聲聞法時期強調的是五陰空,但還是有「常住法」的概念作為必要稀有性 元素及關鍵輔助腳色,使涅槃等法義可以成立,而不同於外道斷滅。 若不然,聲聞法直接說「沒有常住的如來,(虛假的)如來死後就是無,如來死後無」就 好,不會有焰摩迦比丘說「如來死後無」被斥為邪見,然後留了一篇六識論者怎麼翻都上 下不連貫的經文。 聲聞法也不需要說不見五蘊內有我、不見五蘊外有我、不見我中有五蘊,直接說「根本沒 有我」不是爽快解決?婆蹉氏比丘問佛「無我嗎」,佛直接回答「沒有我」不是簡單明白 嗎?如來死後是有是無,若「無」字就是簡單明白的正確答案,又何必說無記呢? 聲聞法說「五蘊內沒有我,五蘊外也沒有我」,菩薩道說「有一個與五蘊非一、非異的我 」這不是前後連貫嗎? 故末學學的這一派,不認為聲聞法是只有六個識:即使未明白列出八識也不代表主張識只 有六個。五陰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但涅槃不是無常,也不是如來死後無。
ilha: 第七識、第八識在佛教各派的說法上是共識嗎? 09/17 17:22
ilha: 如果不是共識的講法,那拿來做名詞(或屬性)比定,就可動搖了 09/17 17:23
ilha: 最好還是分時間、經論品、按照宗派、主張者的差異,再做分析 09/17 17:25
ilha: 否則會被混合的、一堆互相不該圓說的概念,越攪越亂 09/17 17:26
不要說佛法,以哈利波特來說。就算要討論「哈利波特的人生觀」這種完全虛幻,子虛烏 有,純粹腦補的東西,也必定會參考 JK 羅琳的原著。問題是 A 大德通篇要說唯識,卻 不根據唯識經典,完全根據腦內補完再說唯識,不管唯識是真是假(末學認為唯識是真! )他這樣不根據唯識經典,純粹腦補的「發表」都完全沒有任何意義。
ilha: 早期印度佛教所說的阿賴耶,跟後期印度佛教所說的阿賴耶識 09/17 17:27
ilha: 語義上是一樣的東西嗎? 09/17 17:27
ilha: 不能夠只看相同的漢譯字詞,都是用同樣的方塊字,就直覺地 09/17 17:28
ilha: 反推回去,認為巴利文,梵文的經書講的就是一樣的東西 09/17 17:29
ilha: 漢語的用字遣詞,語義上隨時間改動者較少,拼音文字則較難如此 09/17 17:30
ilha: 有時候要小心去識別一下 09/17 17:30
fck302: 其實現在北傳也是一堆法師或學習者亂七八糟把不同派別定義 09/17 17:41
fck302: 混在一起說,某程度上是中國文化喜歡搞會通弄出來的糊塗帳 09/17 17:41
fck302: ,結果一堆人學着學着,把阿賴耶識學成神我 09/17 17:41
Uguar: 真理愈辯愈明 09/17 20:38
※ 編輯: d8888 (211.20.200.82), 09/17/2016 21:58:28 ※ 編輯: d8888 (211.20.200.82), 09/17/2016 22:01:18
restinpeace: 推 09/17 22:11
log56: 讚歎! 09/18 09:37
Xras: 抱歉,我不能接受蕭嘉平實的觀點被認為是北傳或漢傳佛教的見 09/18 11:56
Xras: 地。 09/18 11:56
yogi: 接樓上, 同樣的 我也不能接受隨o的觀點被認為是南傳佛教見解 09/19 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