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midha (東岐明)》之銘言: : 關於唯識宗對於阿賴耶識的名相,其定義不一的歷史史實,可見於下面學者論文: : 《唯識三系之研究》 :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hkbj/05/hkbj0513.htm : 簡單來說,如維基百科所載: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瑜伽行唯識學派 原來維基大百科的證據能力大於大藏經啊?哪有引維基大百科來否定大藏經經論的? 大德生病看醫生的時候會拿維基大百科去否定專業醫學論文嗎? :  『現代研究[21]稱對於阿賴耶識的性質,唯識學中又分兩派: :    :   接近大眾部、分別說部的真心派,南北朝真諦三藏據安慧[22]學說建立的攝論宗 :   屬於此派,認為諸佛如來的無垢識,是永遠斷除了任何習氣[23]。當經由修行[24] :   ,阿賴耶識與以其為根本的諸煩惱染雜俱滅之後[25],修行者能夠證得「心性本淨 :   」[26]的心真如[27],即阿摩羅識,最終可究竟成佛[28]。 :   接近說一切有部的妄心派,唐朝玄奘三藏據護法[29]學說建立的法相宗屬於此派, :   以虛妄心為染淨的所依,清淨法是附屬的。他們主張阿賴耶識唯妄非真,其中包涵 :   的種子開發萬法[30]。從有漏的種子開顯迷界,從無漏的種子[31]開顯悟界。淨化 :   阿賴耶識,轉化成善淨第八識即大圓鏡智,則可最終成佛。』 再來, 成唯識論 謂契經說:雜染清淨諸法種子之所集起,故名為心,若無此識,彼持種心不應有故;謂諸 轉識在滅定等時,有間斷故,根境作意善等類別,易脫起故,如電光等不堅住故,非可熏 習,不能持種,非染淨種所集起心。此識一類恆無間斷,如苣勝等,堅住可熏,契當彼經 所說心義;若不許有能持種心,非但違經,亦違正理,謂諸所起染淨品法,無所熏故,不 熏成種,則應所起唐捐其功,染淨起時既無因種,應同外道執自然生。 成唯識論說: 1. 不堅住的心,如諸轉識等在滅盡定等位有間斷,不能持種 2. 堅住的心,如阿賴耶識,恆無間斷,「堅住」「可熏」才能持種 成唯識論 真如亦是識之實性。故除識性無別有法。此中識言亦說心所。心與心所定相應故。此論三 分成立唯識。是故說為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又說:「真如亦是識之實性」,真如是指阿賴耶識的真如體性,並非阿賴耶識以 外「別有法」有另外一個真如體,如同「花的美麗性」依附於「花」而存在,非離開花體 後別有「花美麗性」的體可以獨存 故依照末學所知道的玄奘菩薩及成唯識論,都說阿賴耶識是堅固、常住的心,具備心體永 不間斷、斷滅的功德所以才能持種,而且清淨的「真如」也只是阿賴耶識的真如性,並非 阿賴耶識外有個體叫做「真如」,何來「他們(玄奘菩薩等)主張阿賴耶識唯妄非真」? : 這些學術研究都是以論典為基礎,因為唯識學說是起於後世論家,而非佛陀原創。 : 龍樹《大智度論》卷12就以第七識不存在而論無我,可知龍樹時代尚無唯識學說: :  『問曰:云何我不可得?答曰:如上我聞一時中已說,今當更說。佛說六識:眼識 :   及眼識相應法,共緣色,不緣屋舍、城郭種種諸名。耳、鼻、舌、身識,亦如是 :   。意識及意識相應法,知眼、知色、知眼識,乃至知意、知法、知意識。是識所 :   緣法,皆空無我。生滅故,不自在故。無為法中亦不計我,苦樂不受故。是中若 :   強有我法,應當有第七識識我;而今不爾,以是故知無我。』 更正:末學這段有問題,將錯說的言論刪除,並且懺悔 : 述及唯識觀念的大乘經典佛說,都是後世編造的,不是真由佛陀所述。 : 為什麼唯識學真心派會發展出第九識阿摩羅識的觀念?我認為是唯識有其理論困難之處! : 因為若以阿賴耶識為心真如,則真如佛性是眾生皆同,但阿賴耶識卻是眾生各異。 : 如果眾生的阿賴耶識皆同,那原來立阿賴耶識為各各眾生之輪迴主體,就失去意義了! : 所以為了保持各各眾生皆有各自的阿賴耶識,只好再立第九清淨識為心真如。 : 其實所謂「真如」原來是指法性,而非僅指佛性,所以論典才說「心真如」。 : 為什麼唯識學會由妄心派演變出真心派?我認為是唯識有其需要對應修行之處! : 因為阿賴耶識既然是作為萬法基礎,就會對應於大乘修行上所謂的根本覺性。 全部都是腦補、幻想、沒有經論依據,自創唯識 : 覺性藏生萬法的關係,是能覺與所覺的關係,不然就不會稱為覺性。 : 如果說阿賴耶識藏生萬法,又非能所關係,就會落入時空相中,而不能作為萬法基礎。 : 如果說阿賴耶識可以藏生萬法,可是與萬法之間沒有任何關係,那就只是虛妄假名而已。 : 為什麼阿賴耶識會有這麼多的觀念問題爭議? 繼續腦補、幻想、沒有經論依據,自創唯識 : 因為輪迴本無主體,卻要假立阿賴耶識的輪迴主體來說明法界現象,就會容易發生問題! : 譬如輪迴眾生可以一個分裂為多個,多個融合為一個,以阿賴耶識要如何解釋呢? : 其實輪迴本無主體存在,一切不過因緣聚散而已,所以自我的分裂融合並不違背佛理。 : 我並不是研究唯識的專家,只能提供一些專家學者研究之見, : 再加上自己一些想法,未必全然正確,謹供參考指教。 簡而言之: 1. 請引經,拿更後世學者的論文,說位階比唯識經典更高更能代表唯識,說不通的。 2. 請確定大德引用的學者,以及大德自己讀經論,有先把經論文義讀對。 隨便引個成唯識論就能證明大德所引的學者解釋不一定正確,根據對論文不一定正確的解 釋進行一堆腦補,根本沒太大的討論意義,因為前提就錯。 總之,大德仍然提不出比唯識諸經論更高的證據,來說阿賴耶識有能所,能覺知意識, 唯識有問題 OOXXOOXX。根據的只有後世學者(不一定正確)的解讀,維基大百科和和大 德幻想補完,這樣證據力是高不過經典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5.209.18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74430237.A.659.html ※ 編輯: d8888 (59.125.209.182), 09/21/2016 11:59:07
amidha: 關於虛妄唯識的論點,可見印順法師《大乘三系的商榷》 09/21 15:07
amidha: yinshun.org/Enlightenment/1997/1997oct/1999oct4.htm 09/21 15:10
amidha: 但並沒有第七識存在,所以無我。 09/21 15:20
amidha: 其實眾生因緣果報相續,並不需要阿賴耶識持種。如佛所言: 09/21 15:28
amidha: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09/21 15:28
編輯不小心吃到 A 大推文,另外開篇好了
askacis: 經典相對於歷史考證是史料,而非經典寫的就"一定"是史實 09/21 18:45
askacis: 而從眾多史料中去爬梳出真實脈絡就是學者治學研究的功力 09/21 18:46
askacis: 同樣的情況一樣在基督教考證一樣會發生,如果堅信經典為 09/21 18:46
askacis: 一定真實,那學術跟宗教就是淪為各說各話 09/21 18:47
CassSunstein: 例如蘆勝彥有公佈佛特地開示的"真實佛法息災賜福經" 09/21 19:06
CassSunstein: 難道此經說的就是正法?原po的經跟盧某的經1樣未受到 09/21 19:08
CassSunstein: 3傳公認 既然非一致公認 則比較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09/21 19:09
CassSunstein: 只是50步笑100步 那麼 佛教史角度至少可側面幫推敲 09/21 19:10
末學意思是:即使姑且假設唯識都是畫虎爛,是末法流變(當然末學不這麼認為)。要探 討唯識法義,也不能完全「不」參考唯識經典,只高推後世學者的想法。 A 大德的問題,就是他探討唯識卻「只」相信後世學者的說法,卻不大參考唯識經典 的說法。即使看布袋戲看連續劇看動畫,都知道官方設定集的權重高於粉絲自己的推論。 姑且假設唯識只是後人自己編的(當然末學不這麼認為)。你要探討布袋戲還是連續劇 角色刻劃,都知道要參考官方設定集。怎麼探討唯識,卻不去參考定義唯識的原始經論 ,卻只看後世學者對這些唯識經論的二手意見?
ilha: 南傳主義也是一種法執 09/21 20:30
※ 編輯: d8888 (220.134.159.80), 09/21/2016 21:57:57
Bonaqua: 致d大。賴耶三相、三位、十二門。 南無阿彌陀佛 09/21 22:01
※ 編輯: d8888 (220.134.159.80), 09/21/2016 22:20:46 ※ 編輯: d8888 (220.134.159.80), 09/21/2016 22:27:37
yogi: 南傳主義是三小 哪來發明的名詞XD 09/29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