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以下擇要闡說大乘密乘基於慧境誤解而引起的修行錯見,非必正確,謹供指教。 涉及種種經典法義,力有未逮,未能確實細說,尚請見諒! 上文提到大乘空宗中觀的性空唯名見解,《中論》說明了有為因緣法乃是空相,有謂: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空相之性,即是空性,即《金剛經》『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的「無為法」。 龍樹中觀確立一切有為法是虛妄的假名存在; 然而大乘般若經典既以無為法並非因緣所生,是而後世宗派再推衍說其空性是真實存在。 大乘空宗唯破因緣妄執,未能遍攝法相,故而大乘有宗而起唯識之說。 唯識立阿賴耶識為萬法之本,虛妄唯識而現圓成實性,即以阿賴耶識之性乃具真如空性。 既以空性為真實存在,就再推演而發展出能覺自性的真常唯心論。 如《華嚴經》此句『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如《楞伽經》此句『虛妄所立法,及心性真如;定者如是觀,通達唯心性。』 如《圓覺經》此句『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如《楞嚴經》此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 空性既然並非有為因緣,以空性為能覺自性,即是常住真心,也就以之安立真常唯心。 大乘修行終歸禪密兩宗,禪宗所謂自性,密宗所謂本覺,皆是通於能覺之空性。 兩宗觀點在實際修行觀點上皆是基於真常唯心之論,而解釋一切大乘經典。 故而當今大乘之中觀、唯識、唯心雖有論述觀點差異,但在修行實證上是共通唯心的。 例如六祖言下大悟之偈,其語句觀點其實是屬於真常唯心的,正如《六祖壇經》所謂: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若是唯識觀點,就不一定認可『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若是中論觀點,就一定不認可「自性」,而要說是「空性」。 但即使《中論》沒有唯心觀點,但在其相關的般若經典卻有心性觀點, 如《金剛經》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單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空義,若將「空」釋為「無我」,「諸法空相」釋為涅槃, 就可以近於上乘修行法義;然而在大乘禪密的實際修行見地,「空」被釋為能覺之空性, 「諸法空相」被釋為能覺之空相。 所以大乘修行見地的發展歷史,其實是逐漸由解脫道而趨向超脫道。 大略是,中觀性空介於解脫道與超脫道,虛妄唯識近於超脫道,真常唯心即是超脫道。 現今實際大乘修行的禪密法門及菩薩位階,兩者全是基於真常唯心的超脫道。 事實上,論及菩薩修行位階的《華嚴經》《圓覺經》《楞嚴經》皆屬真常唯心。 解脫道是慧解脫,就是相關於證得四果而成阿羅漢解脫。 超脫道是定解脫,就是相關於證得世間四禪八定。 兼具慧解脫與定解脫的阿羅漢,就是俱解脫阿羅漢。 菩薩道就是兼修定慧而未入解脫流的修行過程,利用超脫慧境而修習累積成佛因緣。 現今大乘密乘誤解是在於將超脫成就當成了解脫成就,產生了在超脫境界成佛的妄見。 大乘學說修行成佛的金剛喻定與無住涅槃,是將超脫境地誤以為解脫境地的錯見。 唯識學派的法相宗立四種涅槃─自性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涅槃。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佛學大辭典/四種涅槃 自性涅槃是指眾生自性本具的清淨涅槃。 有餘涅槃是指阿羅漢在世時之涅槃。 無餘涅槃是指阿羅漢滅度後之涅槃。 無住涅槃是指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菩薩所修,佛果所證。 漢傳大乘法相宗有此觀念─佛果涅槃乃是無住涅槃,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 實際上的修行歷程,當然也就不依原有上乘修行以證初果至四果而解脫, 乃是處於未證初果的凡夫觀智境界,而依於其所誤會以為的自性涅槃的超脫境界。 唯識有立三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遍計所執性就是上乘所謂概念法的性質。 依他起性就是上乘所謂究竟法的性質。 圓成實性就是無為空性。 法相宗二祖窺基大師,在修行歷程上提出五重唯識觀, http://www.minlun.org.tw/3pt/3pt-1-9/18.htm 其實是相關於《楞嚴經》所謂 『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  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在解說五十陰魔相,而由色受想行識,逐次破除其陰蘊妄執的五陰修行次第。 而有如下對應:   遣虛存實識─遣破概念法,存覺 究竟法,離 色蘊妄執。   捨濫留純識─離受蘊妄執,而留執 想行識蘊。   攝末歸本識─離想蘊妄執,而歸執 行識蘊。   隱劣顯勝識─離行蘊妄執,而顯執 識蘊。   遣相證性識─離識蘊妄執,而證 自性清淨涅槃。 「遣虛存實識」的修行境界,即大約相應《圓覺經》所謂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  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而菩薩位階即是始於,由破除色受兩陰以後的想陰境地,如《楞嚴經》所言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  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若依《楞嚴經》文義,大約是 十信、十住之菩薩位是於想陰修行境界, 乃是「捨濫留純識」的修行境界,即對應《圓覺經》所謂 『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  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十行、十迴向之菩薩位是於行陰修行境界, 乃是「攝末歸本識」的修行境界,即對應《圓覺經》所謂 『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  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十地之菩薩位是於識陰修行境界, 乃是「隱劣顯勝識」的修行境界,即對應《圓覺經》所謂 『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巳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  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等覺菩薩即是開始證入金剛喻定,即是開始真正證見究竟覺性。 妙覺佛位即是《楞嚴經》所謂 『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  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琉璃,內含寶月。  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  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乃是「遣相證性識」的成就境界,即對應《圓覺經》所謂 『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  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  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其修行法要即是《圓覺經》所謂「隨順覺性」 『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  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捨離所覺而修證能覺,捨離所覺而不落妄念,修證能覺而不斷妄心。 破除概念妄執而謂『住妄想境不加了知』,徹見有為法相而謂『於無了知不辯真實』。 是以大乘密乘之修行進路,即是超脫於未解脫慧境之修行進路; 乃是以未入解脫流之慧觀修為,而自認為逐步超脫對於色受想行識的妄執。 但事實上,大乘密乘所謂依金剛喻定得證之佛果空性,可能尚在空定境界。 密乘所謂明空境界,應該是對應於空無邊處的虛空境界,以虛空為身,故虛空有覺。 能覺明空的空無邊處心,與明空所覺的虛空清淨明光,再無內外境界相對之別, 是故《圓覺經》說入地菩薩境界而謂『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即所謂『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 而金剛喻定可能就是超脫空無邊處境界的識無邊處定; 因為識無邊處心的所觀對象境界,就是空無邊處心;而識無邊處心就是無所有處境界。 或許大乘密乘所謂究竟能覺,是無法找到卻又真實存在,就是體驗到無所有處境界吧? 大乘密乘所涉一切所識能識與所覺能覺的對應關係,約如下表: 物─            所識│能識  所覺│能覺          ─心  色相 ←受相 ←想相 ←行相 ←識相: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非想非非想      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命相 色空  受空  想空  行空                     有為法│無為法 大乘密乘之天界淨土、佛具三身、心性本淨、無住涅槃,應就是基於相關超脫慧境而攝; 而這些超脫慧境應該都尚未入解脫流,也就是尚未真正證得上乘初果。 但對於菩薩修行而言,應該都是可供修習之道,唯是不要以為可以如此證得佛果! 因為修行必須證得上乘的阿羅漢果,才能真正成就在人間成就的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盡力解說大乘密乘修行進路之觀點誤區如上,非必正確,謹供參考指教。 --  東海岐居 淑世明道 狂知狷行 浪遊混跡  潛心覺靈 顛思覆想 因成緣熟 了塵離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224.15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75503346.A.439.html
Uguar: 對阿~~放下一切幹嘛還要去覺知甚麼自姓空姓,自己找麻煩 10/06 21:36
Uguar: 什麼都沒有反而落得輕鬆自在 10/06 21:36
Uguar: 其實你說的是對的,金剛經並沒有立那個真常心 10/06 21:40
Uguar: 中觀好像也沒有,應該就是沒有 10/06 21:40
Uguar: 六祖慧能大師感覺是被中期大乘經陷害 10/06 21:41
Uguar: 他讀到開悟的是金剛經,但是金剛經並不講自性 10/06 21:42
ultrayoga: 金剛般若就是自性,經名就是談悟後成佛之道 10/07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