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阿羅漢還是會有病苦 身苦 阿羅漢會用止禪來逃避五蘊不斷的生滅 阿羅漢還是會被人批評 不事生產 阿羅漢存在的意義就是教導別人成為阿羅漢 除了這個以外 阿羅漢對世俗的一切沒有興趣 阿羅漢覺得五蘊是苦 那阿羅漢應該很想早日入無餘涅槃吧! 除非他想盡義務 教導別人也成為阿羅漢 除此之外 他應該很厭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9.84.10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08394059.A.517.html
ilanese: 如果還有煩惱,就不是阿羅漢了。 10/19 15:29
Uguar: 阿羅漢是很珍貴的,一個人要將自己的貪嗔癡去除是很不容易 10/19 17:30
Uguar: 的 10/19 17:30
Uguar: 也是不坐擁名車豪宅的靈性導師 10/19 17:33
世俗的一切 阿羅漢已經不感興趣了 阿羅漢應該很想入滅 就沒有五蘊了 就完全沒有痛苦了。 ※ 編輯: kodi (114.39.84.104), 10/19/2017 17:35:05
Uguar: 人類文明真的需要禪修的真理 10/19 17:34
Uguar: 真正不向外求的禪修 10/19 17:35
Uguar: 人的生存不是倚賴欲望才能活下去 10/19 17:38
Uguar: 沒有欲望不等於想死 10/19 17:39
soulism: 佛世的弟子仍四處傳播佛法,才有今天佛法在世界的的流傳, 10/19 17:44
soulism: 阿羅漢是隨緣在渡眾生,他們還是會為眾生說法. 10/19 17:46
MartinJu: 阿羅漢已經斷煩惱了,入不入涅槃沒有差別,看肉身還有沒 10/19 17:46
MartinJu: 有功能和有沒有待度眾生而已 10/19 17:46
能夠吸引阿羅漢繼續活下去的動力:1.佛教 2.教導別人禪修 3.享受禪修的快樂 4.做眾生的福田 5.幫助別人 其餘的像當官 名聲 財富 女人都沒辦法吸引阿羅漢 繼續生存的動力。阿羅漢活著還是有身苦 病苦 厭倦五蘊不斷的生滅。 ※ 編輯: kodi (114.39.84.104), 10/19/2017 18:09:10 ※ 編輯: kodi (114.39.84.104), 10/19/2017 18:11:31
Uguar: 一個有錢到不愁吃穿的人不會想死,阿羅漢也是將貪嗔癡去到 10/19 18:11
Uguar: 沒有煩腦,最低生活需求就能滿足 10/19 18:11
五蘊就是最大的負擔 阿羅漢會覺得活著很累吧。 ※ 編輯: kodi (114.39.84.104), 10/19/2017 18:14:36
Uguar: 我沒看過五蘊是負擔的說法 10/19 18:19
馬哈希在負擔經有說 五蘊是最沉重的負擔。 ※ 編輯: kodi (114.39.84.104), 10/19/2017 18:24:56
soulism: 他是會痛,會病,這不能說是苦,我執已斷的聖人不會有苦. 10/19 18:38
soulism: 感受對他只是一種感受,不會因此生起憂悲苦惱. 10/19 18:39
soulism: 而俱解脫的阿羅漢,還能以定力伏住這些身體的病痛 10/19 18:40
soulism: 聽說他們還能修一種叫滅盡定,可以產生類似涅槃的境界. 10/19 18:43
Uguar: 我對馬哈希不熟 10/19 19:03
如果是慧解脫的阿羅漢只有近行定 畢竟大部分都是慧解脫 少部分才是俱解脫。 ※ 編輯: kodi (114.39.84.104), 10/19/2017 19:31:18
TonyAnkh: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10/19 19:40
poohkoala: 慧解脫後修禪定到俱解脫啊… 10/19 20:36
馬哈希是緬甸的國師 可是我覺得他是慧解脫的阿羅漢 他的書都是談剎那定 很少說初禪到四禪 俱解脫應該要很避世的禪修 像是靜樂禪林那種。 要投入很多時間 很像長期閉關 難度很高。 ※ 編輯: kodi (114.39.84.104), 10/19/2017 21:18:01
ilanese: 慧解脫阿羅漢有很多種說法: 10/19 21:14
ilanese: 一、不具初禪定力之解脫者。 10/19 21:15
ilanese: 一、不具四禪以上定力之解脫者。 10/19 21:15
TonyAnkh: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10/19 21:19
ilanese: 相對地俱解脫阿羅漢是具備禪定力及解脫慧之阿羅漢,也有 10/19 21:19
ilanese: 很多種說法: 10/19 21:19
ilanese: 一、具初禪定力之解脫者。 10/19 21:20
ilanese: 二、具四禪以上定力之解脫者。 10/19 21:20
ilanese: 三、得滅盡定之解脫者。 10/19 21:21
TonyAnkh: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10/19 21:35
qwy568: 阿彌陀佛 10/19 23:07
Uguar: 照阿含經的內容,阿羅漢普遍都有四禪 10/19 23:15
Uguar: 愈少煩惱會活得愈好,反而不會尋死 10/19 23:16
happytiger: 阿羅漢有極強大的涅槃心 那是因為修四締的本質 視三 10/20 00:47
happytiger: 界為火宅 煩惱為冤家 有為了不退果位 而自殺比丘 10/20 00:47
happytiger: 佛禁止 憍梵波提尊者安住天上 佛涅槃後大迦葉尊者請 10/20 00:47
happytiger: 他下來人間集結 但尊著聽到佛離世而這世間己無安住的 10/20 00:47
happytiger: 必要 便取涅槃也走了 10/20 00:47
BRIANERIC2: 南傳談剎那定的原因是因為,覺知很容易被蓋住,因為是 10/20 00:52
BRIANERIC2: 慧解脫的關係,所以五蘊的生滅很容易又一直起來障礙 10/20 00:52
BRIANERIC2: 所以南傳的行者要非常避世,因為身心的後天狀態太弱 10/20 00:56
BRIANERIC2: 實修的方式就是「觀察腹部起伏」,以調伏心氣的障礙 10/20 00:58
BRIANERIC2: 當覺知放在呼吸和腹部起伏時,頭腦身心的混亂狀態就可 10/20 00:59
BRIANERIC2: 以沉澱以達到「慧觀」的狀態,但因為粗分的意識和氣流 10/20 01:00
BRIANERIC2: 無法分解,就是氣脈不通,身體太弱,所以只能非常努力 10/20 01:01
BRIANERIC2: 的避世靜坐,才能常常保持「剎那定」的慧觀狀態 10/20 01:02
TonyAnkh: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10/20 06:58
阿羅漢的確會過得比一般人更好 因為阿羅漢不再造惡業 但是阿羅漢嚮往無餘涅槃 因為他認為世間是苦海 身心是負擔 一般人吃美食會感到愉快 但阿羅漢吃食物只是為了解除飢餓之苦 阿羅漢有身心就還會受到業力支配 比方說可能受牢獄之災 被人當僕人使喚 被人驅使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阿羅漢可能只對佛教和禪修有興趣 當阿羅漢入滅 就沒有五蘊 業力就起不了作用了 比方說指鬟長老死後就不用受殺了999人的惡業了。 ※ 編輯: kodi (114.39.84.104), 10/20/2017 08:48:28
soulism: 我是這樣想,當阿羅漢涅槃後,想起了佛恩,想起眾生受苦, 10/20 09:33
soulism: 會再發心發願,來到世間渡化眾生,就像法華經說,二乘是化城 10/20 09:34
soulism: 究竟是佛乘.我不知道,四果聖人是菩薩道的什麼階位 10/20 09:36
BRIANERIC2: 菩薩道是還要和眾生攪在一起 比方說維摩詰娶老婆生小 10/20 10:13
BRIANERIC2: 孩 跑去賭場 屠宰戶 妓院 但是覺性沒有被覆蓋 困難的 10/20 10:13
BRIANERIC2: 在這裡 這叫根塵無染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信心和勇氣 10/20 10:14
BRIANERIC2: 因為明白自己的狀況 又不想回世俗被沾染 所以選擇清淨 10/20 10:15
BRIANERIC2: 的地方 常常回歸寂靜空無 這也是一種方式 但是有些南 10/20 10:15
BRIANERIC2: 傳的行者卻拿這種標準來批評菩薩道 那就有點井底之蛙 10/20 10:16
rabbit1974: 我真的會被你笑死。 10/20 10:32
Uguar: 涅槃分有餘和無餘涅槃 10/20 10:49
Uguar: 阿羅漢並非要死亡才能達到了涅槃 10/20 10:50
Uguar: 原po的問法也可以變成/只想死後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是不是很想 10/20 10:53
Uguar: 死,因為死了就能往生極樂世界/ 10/20 10:53
Uguar: 基督教的人是不是很想死,因為死了就能上天堂 10/20 10:55
TonyAnkh: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10/20 11:44
kissung: 我是很想,但我不是阿羅漢XDD 10/20 13:11
future261: 解脫之前要把業報還清 不然會業力現前讓你沒辦法入滅 10/20 13:25
future261: 還有你認為 入滅=死亡 嗎? 能不能分享完整的解釋? 10/20 13:27
業力不可能還清 因為從無始以來造的業數也數不完 入滅=佛、辟支佛、阿羅漢的死亡 有學聖者和凡夫的死亡還會有來生 我的意思就是說阿羅漢有餘涅槃沒有心苦 但還有身苦 只有無餘涅槃才完全沒有苦 這是佛和阿羅漢真正的目的 佛為什麼教導弟子解脫道 因為阿羅漢的入滅跟佛的入滅一樣 不會再有五蘊生起了 所以阿羅漢道是最快解脫的方法 所以佛不教菩薩道 因為走菩薩道要非常久的時間才成佛 雖然佛的智慧比阿羅漢高 但是佛入滅跟阿羅漢入滅是一樣的 都不會有來生了 菩薩道是後人添加的理論。 ※ 編輯: kodi (114.39.84.104), 10/20/2017 14:33:17
ilanese: 觀腹部因呼吸而起伏,就性質而言,應歸納為「止禪」,而 10/20 14:50
ilanese: 且這種方法似乎是近代南傳佛教某個禪師倡導的方法,並非 10/20 14:50
ilanese: 佛經上或佛教傳統的法門。 10/20 14:50
Uguar: 菩薩道即使在南傳也是存在的喔 10/20 17:02
Uguar: 只是菩薩道算是隱沒了 10/20 17:03
Uguar: 後人也的確嘗試在菩薩道上創造次地 10/20 18:32
happytiger: 佛就是菩薩道出生 南傳本生經不是很清楚 10/21 09:06
Uguar: 如果悟不了空,沒有四禪八定,整天往外求期待他力,到不如 10/21 09:47
Uguar: 作個四雙八士好 10/21 09:47
Uguar: 菩薩也有禪定波蘿密 10/21 09:50
Uguar: 當不了總統,當個村里長也好 10/21 09:55
yentingeric: 這種問題根本是無解 !只有阿羅漢本尊才知道! 10/24 21:57
ultrayoga: 樓上說的真好,也是實話。 10/24 22:11
aaa123aaa: 如果把力氣放在禪修提升上 這些問題不會出現 :) 10/27 07:37
TonyAnkh: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10/27 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