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nawak (...)》之銘言: : 標題: [問題] 世尊與阿羅漢 : 時間: Fri Nov 17 00:26:54 2017 : : 前面某篇推文有提到,世尊也是先成為阿羅漢。 : 依稀記得這似乎也是個引戰點? 佛屬於阿羅漢 : 世尊在29歲前是何身份? : 世尊在29歲那年成佛。那世尊29歲之前,是菩蕯?是阿羅漢? 菩薩 : 若成了阿羅漢,能否成佛? : 因阿羅漢已超脫輪迴,不受生死。 : 但成佛必先成菩蕯,菩蕯累世度眾生,累積福德資糧。 : 若為阿羅漢,則不能累世度眾生,亦即,不可能再成菩蕯、再成佛? 是的 阿羅漢不會有來生 : 阿羅漢能否自願輪迴 : 阿羅漢雖然所作已作,不受生死。但可否因慈悲眾生,自願降生? 不行 阿羅漢不會有來生 這是自然律。 : 在南傳教法裡,佛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無師自悟 智慧達最高值的阿羅漢 : 這一題是末學最想問的。最近對南傳佛教有興趣,很想知道。 : 尤其前面amidha講了很多。一開始我覺得他講的怎麼跟我所瞭解的完全不一樣, : 前所未聞。後來看著看著,似乎有那麼點道理。只是還是有點懷疑他的立論: : 漢傳佛教諸佛淨土,也只是欲界頂天神所造作,連欲界都沒超脫?? 後人加上去的理論 應該是沒有淨土。六祖慧能認為除去十惡八邪 心即是淨土 另求西方淨土 則無。 : 南傳佛教以解脫道(聲聞道?)為主,成就阿羅漢似乎是最高層級。 : 但世尊是佛,以境界而言,佛、菩蕯、阿羅漢,以至於各眾生。 : 這也是南傳共有的阿含經都有提到。釋尊在《阿含經》中的開示, : 是以聲聞道為主,兼及菩薩道。每當釋尊提及自己「往昔如何如何修行」時, : 便是在教導菩薩行。那為何南傳佛教大多只以解脫為目標? 考古學 佛陀在世時並無(菩薩)的名詞 稱呼悉達多王子為(世尊未成佛時) 佛滅幾百年 後人覺得修行成佛和修成阿羅漢 不太一樣 於是把世尊未成佛時稱為 菩提薩埵 簡稱菩薩。阿羅漢其實並沒有很自私 阿羅漢會希望別人也成阿羅漢 所以阿羅漢會教導別人禪修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成為阿羅漢 因為大部分人對於世俗的成功有興趣 很多佛教徒對宗教信仰和庇護有興趣 對於涅槃沒有興趣 因為涅槃是空無一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2.139.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10865716.A.906.html ※ 編輯: kodi (111.242.139.91), 11/17/2017 05:02:14
TonyAnkh: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11/17 06:25
※ 編輯: kodi (111.242.139.91), 11/17/2017 09:42:36
soulism: 彌勒菩薩不算嗎 11/17 20:00
kodi: 彌勒菩薩算 11/18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