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dhws (sdhws)》之銘言: : 諸法無我,誰在輪迴? : 純粹是業力在輪迴嗎?若是這樣又是誰承受先前所留下來的業力呢? : 還是唯識論所稱的阿賴耶識在輪迴? : 這似乎是一個很好解釋方法,一說如來藏即是清淨後的阿賴耶識 : 但不論何者,其學說似乎與吠壇多的梵我思想相近,兩者本質差異在哪? : 是差在梵我思想中的梵是第一因,是泛神論,是執著於"有"? : 是中有即中陰身作為主體進入下一世嗎? : 那中陰身與道教的元神相同嗎?若相同,那豈不就是離蘊我嗎? : 中觀派如何看待輪迴問題呢? : 是否中觀論便能解決以上問題呢? s大您好。 佛法談的「無我」,是指所有事物在【理相】(或可視為"內部")上的本質是「緣起(性空)」。緣起者,因緣合和而造就萬物,因緣俱足則生、因緣不足則滅,換句話說,所有事物無法依照本身的意志而作生起或作消滅,所以才會說沒有能主宰自身一切的「我」的存在;而既然不能主宰自身的所有一切,那換言之,這種「我」就不是真實的,因為這種「我」對我這個個體沒有完全主導與掌控的能力,所以佛法說這種我是虛幻的我。 另一方面,在【事相】(或可視為"外在")上,佛法談的是「妙有」,因為在你我生存的空間中,我們與萬物都是有一個色相存在,這並非摸不著與抓不到的,只是這個色相沒有自我主宰能力,它只是因緣合和下暫時產生的產物,這與世間認知的「有」、「我」…等的意涵並不全然一樣,所以才用「妙有」作一個假名來稱呼。 世尊說「有我」、說「無我」,有些是站在「事相(外在)」、有些是站在「理相(內部)」、有些則是站在「理(內)事(外)合一」上作論述,但是我們多數人不曉得佛法有分事相與理相二種觀點,所以當我們看到經文後會直接把事相與理相二者一起綁定解讀,造成「理相(內部)上的我是空、事相(外在)上的我也要跟著不存在」或者「事相(外在)上有我、理相(內部)上也會跟隨著有我的存在」的想法,更甚至會誤認為世尊的言論前後不一。因此,在我們無法理解經典上的意涵時,也許只是我們的思惟方向錯誤,切換個觀點,或許便能見到不可思議的東西了。 回歸主題。 就【理相】上來看,「阿賴耶識」沒有辦法依靠本身的意志讓自己生起、不生起、消失、不消失,也無法依靠自己的意志讓惡種子不進入阿賴耶識內,換句話說,阿賴耶識本身無法主宰自己,是故阿賴耶識在理相上是虛幻的「真空」。假設今天阿賴耶識有真實的「我」的話,那阿賴耶識就能主宰自己,也能讓自己不再生起(這樣就不會有"我"的下一個輪迴)、或讓自己不再接受惡因進入(這樣就不會讓"我"再繼續累積惡種子),但,事實並非如此,所以阿賴耶識"非有我"。 在【事相】上,阿賴耶識承載了累世的善惡種子與習氣,也因此在輪迴中我們有與生俱來的習慣、觀念…等。阿賴耶識是一種難以理解的「妙有」之存在,也與我們對世間上「有」、「存在」這些名詞所認知的意義是有所差別的。假設阿賴耶識不存在的話,那每一位眾生應當沒累世習氣、沒有特別堅持的某些觀念與執著、天生人格特質不會偏善亦不偏惡…,因為累世種子不會延續至下一世的我,但是,事實也非如此,所以阿賴耶識"非無"。 阿賴耶識在理相(內部)的本質上是「空(性)」,但在事相(外在)上的顯現則是「有」,也就是在「妙有」的外表下,包含了「真空」的本質,「有」與「無」並沒有互相牴觸。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107.173.1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10884361.A.8C8.html
sdhws: 推 11/17 14:58
TonyAnkh: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11/17 15:32
bellei24996: 南無阿彌陀佛 11/17 23:36
neil18: 謝謝分享 11/17 23:41
zzzzzzzzzzzy: 阿彌陀佛 11/18 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