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雜阿含第四七四經》   從道家觀點來談這個問題:   如果靜坐時那種呼吸、心跳幾乎沒有的假死狀態,是偶爾一次的話, 也只是瞎貓碰到死老鼠,並不值得一談。我的老師,是照道家子午卯酉四 正時來靜坐的,但他靜坐一次也只是兩小時左右,上坐大概幾分鐘內就進 入那種呼吸幾乎停止的狀態(心跳沒量過,起碼我還沒看過留下的文字有 在寫這個的),因為只有兩小時左右,所以也還好。特例是他去會見高靈 時,這類狀態才會久一點,但也不會超過三天,而且通常一年頂多一兩次 而已。   至於久定的問題,我研究到現在,還是覺得除非有一個了解狀況的護 法團隊在,而且靜坐者的身體還不錯的狀況下,才來久定會比較穩一點, 否則 還是要小心點才好。   PS:這類假死的狀態,不是硬去憋氣就能練成的。有些練氣功的,想 練胎息,硬去閉氣,聽說練到吐血的,也大有人在。   王姓道長在他的書中的敘述(我憑印象大致寫一下):陰寒的氣感由 腳底上湧,感覺身體體溫變低了,心跳也逐漸減慢,呼吸也慢慢停止…… (有錯的話,當以書上記載為準)大致是類似要進入假死的狀態,只是王 姓道長感覺不對就不敢再坐下去了……   如果是我的話,我也不敢冒然繼續坐下去,除非有組一個「護法團」 ,有了解狀況的人在旁照料著。 XD   我派功力最好的,就是幾分鐘有淺淺一息(旁人在他的口鼻前用手指 沾水來測的。)   我是認為因為那種狀態很像動物的冬眠假死的現象,新陳代謝很慢, 照理說應該不僅呼吸,連心跳都會變的很慢才是,所以不需要那麼多的氧 氣,故幾分鐘淺淺一息或更久才一息都有可能。   很多人靜坐時覺得自己沒有呼吸,但那不是真的沒有呼吸,而是主觀 上自己沒注意到呼吸,但客觀上旁人是能觀察到呼吸的。   修定之人,通常是專注於一個所緣,只覺察到此所緣,而沒覺察到其 他所緣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練道家丹鼎派之術的人,古法是躺著,放兩條細長的紅線在兩個鼻孔 上,旁人就能觀察究竟有沒有練到氣住脈停的境界。   另外,能練到道家「胎息」(外呼吸沒了,只剩內呼吸,幾乎就是等 同佛教色界第四禪出、入息寂滅的說法。)的人,一定會有男降白虎及女 斬赤龍的現象。   降白虎,簡單地說,男性在生理上就是馬陰藏相,心理上能內觸妙樂 。斬赤龍就不提了。 --   大致把過去寫的東西剪貼一下,自己去驗證唄~~   佛教色界第四禪的境界嚴格來說,大概約同等於道家練精化氣這個階 段完成,後面還有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練虛合道階段。   實際上光練精化氣這一階段,大概99.99%的道家修行者人終生是無法 完成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14.1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11600406.A.5E1.html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17:09:42
Bonaqua: 印象中四禪八定,其實算佛教與其他各教別的共同禪定。 11/25 17:15
Bonaqua: 根本上的差異性在於,佛教修習這些禪定,基礎在於行者俱 11/25 17:16
Bonaqua: 備出離輪迴的決心,這樣的心會逐漸破除貪執與無明。 11/25 17:17
  道家的目標其實是追求長生不死,雖未講求脫離輪迴,但既然不死,自 然也就不入輪迴了。   起碼長生的話,還可以慢慢修就是了。 XD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17:21:06
Bonaqua: 所以當佛教修習到世間禪定最高端時,觀察到仍沒離開輪迴 11/25 17:18
Bonaqua: 這時候的出離心就會引導連最高禪定的貪執都捨去。 11/25 17:18
Bonaqua: 但一般世間因為沒有俱備出離的心態,所以會很享受在定中~ 11/25 17:19
Bonaqua: 而高端的禪定,則變成修行者另一種貪執的慾心。 11/25 17:20
Bonaqua: 只是這種欲心,相較於世間屬於較清淨的層次。 11/25 17:20
  我大道家還有白日飛昇的傳說耶,違反地心引力,真的「出離」世間了。 XD   開開玩笑。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17:23:51
Bonaqua: 長生不死,只是一種長壽果報,畢竟並非真能不死。 11/25 17:23
  長生的話,活個幾百歲是真有人能做到的。   但不死,就邏輯上不太可能,因為地球會毀滅,宇宙也會毀滅,肉體基本上不 可能永久不壞。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17:25:36
Bonaqua: 而三界大劫,所謂大三災可以毀滅到第三禪天。 11/25 17:24
Bonaqua: 所以終究還是無常,不是說長壽就真的有機會能修。 11/25 17:25
  道家,我已舉例兩人應該是有相當於佛教色界第四禪以上功力的人。   理論上,這些人就算死後是有機會轉生至佛教說的無色界,也不會被大三災所及。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17:28:55
Bonaqua: 所以如果想解脫輪迴,還是先俱足出離心會比較好。 11/25 17:27
  出離心俱足,卻無法出離,也是個問題。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17:29:53
Bonaqua: 無色界有一大障礙,就是無法聽聞佛法。 11/25 17:30
Bonaqua: 屬於學佛八難之一。 11/25 17:31
Bonaqua: 出離心俱足,縱使今生沒成就,串息力量還是會引導後世, 11/25 17:31
Bonaqua: 所以最好能發願出離,願力有力量保護後世的自己。 11/25 17:32
Xras: 雖然宗教不同,但與前文對照,本文不到三句話就提到了我在前 11/25 18:07
Xras: 文說的重點,也就是:師,我的老師。現在這個時代,對於「自 11/25 18:07
Xras: 學成材」的修行者,我是持保留態度的居多。 11/25 18:07
Bonaqua: 前文大致看過,其實縱使在佛門修學禪定,如果沒有以一種 11/25 18:13
Bonaqua: 觀察出離輪迴的決心產生,這樣的禪定跟一般講的外道相同~ 11/25 18:13
Bonaqua: 因為習禪的用意,是讓自己更清楚的覺察輪迴中的"苦", 11/25 18:14
Bonaqua: 因為覺察到"苦",而從心中由然生起對輪迴的厭離, 11/25 18:15
Bonaqua: 由這種厭離,拔除對輪迴對境的愛染執,這才能拔除輪迴根~ 11/25 18:16
Bonaqua: 所以如果討論實修,沒有談到出離心的觀察,都是有問號的~ 11/25 18:16
Bonaqua: 苦苦是一般人容易察覺的,但行苦與壞苦,就比較難觀察。 11/25 18:18
Bonaqua: 這也是習禪要觀照的重要所緣境。 11/25 18:18
Bonaqua: 不過一般人好像都比較喜歡討論,禪定的法喜就是了。^ ^" 11/25 18:20
Bonaqua: 而這部分的觀念,就差在有沒有老師(善知識)指導教學了。 11/25 18:22
Bonaqua: 不過每個人學習的出發點不同,有時也是要看因緣。 11/25 19:04
  每個宗教及其派別的目標、哲學體系及修行方法都不太一樣。   出離心及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特點。   我這派的說法,死後可以往生到祖師開創的淨土修行;真有能 力及願力的話,你自己也能創設一個淨土,而你就相當於是那個淨 土的上帝了,也可以發願至人間或是其他星球去教化眾生。   本派雖有數百歲的祖師的例子(我認為應該還活著),但本派 師尊所傳的法門跟這位祖師所練的法門已經差異極大,所以本派幾 乎就沒有人是想走長生不死的地仙這條路徑了。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21:26:09
Bonaqua: 佛法大概分三個部分 : 人天、小乘、大乘。 11/25 21:21
Bonaqua: 斷惡修善屬人天乘,出離心屬小&大乘、菩提心屬於大乘。 11/25 21:22
Bonaqua: 所以真正的修行,是從"心"上看出屬於哪一類根性。 11/25 21:22
Bonaqua: 如果不俱備出離心與菩提心,縱使每天念金剛經,所修持的 11/25 21:23
Bonaqua: 很可能只是人天福報。 11/25 21:23
Bonaqua: 反之,如果俱足出離心與菩提心,哪怕今日修道家,都屬於 11/25 21:23
Bonaqua: 大乘法,這就是真正的大小乘意義。 11/25 21:24
Bonaqua: 一般會用經典、傳承來分,主要是因為確實有各自強調的 11/25 21:24
Bonaqua: 發心基礎,與相應的修學次第。 11/25 21:24
Bonaqua: 例如同樣發菩提心的二人,修學大乘經典的那個人,多少會 11/25 21:25
Bonaqua: 比修學道家方法的那個人,進步來的快速,這屬於法相應。 11/25 21:25
Bonaqua: 但法相應,必須是先建立在 "心相應" 這個基礎上。 11/25 21:26
Bonaqua: 如果將這個細節弄明白,人們就沒有宗派之分了。 11/25 21:26
  其實道家丹鼎派很多門派的說法,除了道業有成外,德性也要 足夠,甚至強調要累積三千功八百果才能成仙。   我認為這類門派是比較偏向佛教菩薩道的方面。   至於修行方法,除了止、觀之外,起碼我這派用的方法比較偏 向不止不觀,符合自然無為的道家核心哲學(很多道家的修行方法 是刻意又有為的)。   我個人認為修行方法符合該宗教該派的哲學思想是很重要的。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21:31:49
Bonaqua: 道家的修行,我不是很熟悉。 11/25 21:33
Bonaqua: 但如果是老子傳下來的,其實隱涵大乘菩薩道也不意外了。 11/25 21:33
Bonaqua: 因為根據漢傳祖師大德的說法,老子很可能也是菩薩來的。 11/25 21:34
Bonaqua: 一家親 ~ ^ ^ 11/25 21:34
Bonaqua: 至於i大如果對特異功能這方面有好奇心,當然願以正面的心 11/25 21:37
Bonaqua: 來看待的話,我是建議您去找一位李杲老師的影片, 11/25 21:38
Bonaqua: 他也算中國一位滿妙的人士,因緣很特別,最後皈依佛門了 11/25 21:38
Bonaqua: 你可以去聽聽看他講自己的人生際遇,對神通、因果...等 11/25 21:39
Bonaqua: 就會有一個比較正向的觀點。 11/25 21:39
Bonaqua: 他自己的團隊就是繞了一大圈,才明白神通不敵業力的道理 11/25 21:40
Bonaqua: 最後回歸到"佛法教育",教導人們從心上改才是正解。 11/25 21:41
  除了一些師門傳的東西,否則我應該不會再特意去練超能力或什 麼神通了。   主要是練那個很累,那天一定要靜坐,最重要的是超能力無法脫 離因果律的範圍,練了又幾乎不能用,練這個幹嘛? XD   東方宗教跟西方超心理學的練法又差很多。   東方宗教會傳你靜坐方法,再加修習神通的方法,但通常是要有 特殊傳承(秘傳)。但師父領進門,修行還是要靠個人就是了。   西方超心理學那套會比較有系統地歸納出一套方法來,只是缺少 靜坐方法這一塊,沒有補充靈力的話,遲早會乾掉。   然後超能力對你的解脫是沒有什麼幫助的,因為它是「術」,是 拿來應用的,是中性的,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壞事,但脫離不了因 果律就是了。(而且我認為用神通或超能力做好事,往往今世也不見 得能獲到什麼好處,反而傷神傷身。)   只是神通或超能力見效極速,緊急狀態時如果能使出來的話,往 往很有效就是了。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21:49:55
Bonaqua: 沒啦,只是看您之前常提到台大校長實驗的例子,想說您應 11/25 21:50
Bonaqua: 該對這方面訊息也算有興趣。 11/25 21:51
Bonaqua: 李杲老師他本人沒有神通,但他有結識一群特異功能團隊, 11/25 21:57
Bonaqua: 本意出發點也很良善,幫癌症病人治療,而且是醫院放棄的 11/25 21:57
Bonaqua: 那一類,也沒有收取費用,算義診。 11/25 21:57
Bonaqua: 但後來那些特異功能的人士,一個一個就出狀況了,大病的 11/25 21:58
Bonaqua: 大病,受惡報的受惡報,所以後來也算受到很大的反思。 11/25 21:59
Bonaqua: 他的人生體驗很特別,尤其對修行特好神奇感應的人來講, 11/25 21:59
Bonaqua: 算是一個真實教材,頗有啟發性。 11/25 22:00
TonyAnkh: 太棒了,喜歡i大這段補充, 11/25 22:01
  以前老師在傳我氣功療理他人時,都沒有提到病氣反噬的問題。   後來我在療理時,發現這個問題,問師兄,師兄才回答「這是『必要之惡 』」。   受療理者的病氣侵入療理者的身上,我認為有可能無法百分百排除,日子 久了,幫愈多人療理的話,可能反而療理者會因為病氣累積而成疾的。   所以,道家或是氣功界有人主張是不要幫人發氣治病;本派是認為這是累 積功德的一種方式。   我個人是認為我沒這個能耐,所以極少出手。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但宗教即使耕耘,也有可能得不到結果。有可能方法錯了,有可能一開始 的心態就錯了。
Bonaqua: 所以無論佛道修行的人,如果對感應很有興趣的,我會介紹 11/25 22:01
Bonaqua: 他們去參考看看,瞭解不同的角度。 11/25 22:01
  好心或許有好報,但未必就是現在立刻馬上發生。   壞心也一樣的~~
TonyAnkh: 和金剛經的內容相應 11/25 22:01
TonyAnkh: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11/25 22:02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22:11:28
Bonaqua: 這位李老師,好像明年會到不丹出家了。 11/25 22:05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22:14:22
Bonaqua: 道家好像都談氣功相關,他們特異功能主要是治療了患者, 11/25 22:14
Bonaqua: 但惹惱了對方的冤親債主,就來討債了。 11/25 22:14
  因為講氣比較容易理解。   除非是療理者氣虛,否則這些所謂的冤親債主應該都無法近身的。   有一派的氣功療法是接神靈的氣下來療理的,至於是否能真的接到 ,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我個人的經驗是認為有這回事,但未必每次都 能接到,接不到的話,你就得用自己的功力去療理了。)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22:18:22
Bonaqua: 後來才知道,佛家講的 "化解冤親" 才是真正的智慧。 11/25 22:15
Bonaqua: 從彼此心上的怨結,真正解開了,很多業障病就化解了。 11/25 22:16
Bonaqua: 然後也有提到,絕大部分的病,都來自於心病了。 11/25 22:17
  這個可能要能看見能溝通,又有功力及談判技巧,能夠恩威並施的。   但看層次,有陰陽眼的話,對通常狀況,或許就能解決了。
Bonaqua: 例如家庭關係病了,怨氣積累久了,都是癌症病根。 11/25 22:18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22:21:09
Bonaqua: 不過這單純是從靈性另一個角度談病理,現代醫學方面自然 11/25 22:20
Bonaqua: 一套科學方法,以上所說參考即可。 11/25 22:21
Bonaqua: 一般人沒有陰陽眼之類天眼,所以從他們的經驗,又帶出了 11/25 22:22
Bonaqua: 佛法相關 "懺悔" 法門的重要性,這也是他們得出的感想, 11/25 22:22
Bonaqua: "誠心懺罪" 確實能發揮很強大的效果。 11/25 22:22
  本派也將「懺悔」列為每日功課。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22:28:27
Bonaqua: ^ ^ 所以其實過去聖賢們,很多觀點都是相同的。 11/25 22:33
  但一般人(包括我)「知道卻做不到啊!」   其實成仙成佛真的難嗎?   還是看自己要不要實行罷了,否則就算無法成仙成佛,有所小成是不難的。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22:37:44
Bonaqua: 其實這邊我跟你的觀點就不太相同了 ~ 11/25 22:45
Bonaqua: 我以前是無神論者,成仙與成佛,在我人生當中剎那沒想過~ 11/25 22:46
Bonaqua: 但我對人生的真理有興趣,對人性有興趣 ~ 11/25 22:46
Bonaqua: 所以當我進入佛門學習後,我發現人是可以有創造性的, 11/25 22:47
Bonaqua: 人是可以活的很精彩的(如聖賢),輪迴眾生是一件大災難~ 11/25 22:48
Bonaqua: 我的觀點就開始轉了,解脫或許是一件值得去努力的, 11/25 22:48
Bonaqua: 菩薩道是一條值得去經營的,饒益眾生是一件有意義的工作 11/25 22:49
Bonaqua: 這時候,成菩薩、成佛,就不再是以前認知的超能力天神, 11/25 22:50
Bonaqua: 是一份饒益眾生安樂,應該盡心的責任。 11/25 22:51
Bonaqua: 從這個角度,學佛,甚至發心想成佛,都是一件很踏實的路~ 11/25 22:51
Bonaqua: 這才是我要的人生觀。 11/25 22:51
Bonaqua: 我坦白跟您講,一個人縱使擁有跟佛陀一樣無盡的智慧, 11/25 22:53
Bonaqua: 無比廣大的神通力,但這個人沒有饒益眾生的菩提心, 11/25 22:53
Bonaqua: 光是這樣,我也不會有興趣想跟這個人學。 11/25 22:53
Bonaqua: 但如果這個人有了菩提心,哪怕他沒什麼能力,我覺的我都 11/25 22:54
Bonaqua: 該花時間跟他學習,我就是這樣被漢傳祖師的菩提心行感化 11/25 22:54
Bonaqua: 度進來的,所以我一直都保持這樣的信念與感恩心。 11/25 22:55
Bonaqua: 給我一個值得的理由,我會願意用一生去嘗試。 11/25 22:55
Bonaqua: 所以很多人說菩薩道很難,其實最難過的是自己心中那關。 11/25 22:56
Bonaqua: 菩薩道是一件非常值得且充滿喜悅之菩提大道。 11/25 22:57
  我上面那一段,簡言之是「知易行難」的意思。
andsun: 非常喜歡B大的信念。在這方面,我也是毒樹果實論 11/25 23:02
andsun: 樹本身如果發心有毒,長再大,遮再多蔭,結再多果,都會有 11/25 23:03
andsun: 毒性蔓發的可能。時常是提醒自己照顧念頭呢。 11/25 23:04
Bonaqua: 原來有這理論,不過滿有道理的。 11/25 23:12
  毒樹果實理論是刑事訴訟法的理論。   毒樹果實理論(英語:Fruit of the poisonous tree)在美國指的是 調查過程中,透過非法手段的取得的證據,該術語的邏輯是如果證據的來 源(樹)受到汙染,那麼任何從它獲得的證據(果實)也是被汙染的,在 訴訟審理的過程中將不能被採納,即使該證據足以扭轉裁判結果亦然。   上面摘自維基百科中文版。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23:18:41
Bonaqua: 我自己是一個十足的凡夫,沒有像大菩薩一樣智慧、德行、 11/25 23:16
Bonaqua: 能力帶給眾生真實的安樂,但學佛到底為了什麼 ? 11/25 23:17
Bonaqua: 這一點觀察,滿建議大家空閒時跟自心聊一聊,整理整理。 11/25 23:18
  這蠻好的。   其實知見最重要,知見不正確,後面的路往往就會偏掉了。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23:22:30
Bonaqua: 其實我上述那一大段是有感而發,也不完全是要回應i大~^ ^ 11/25 23:22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23:22:49
Bonaqua: 不過也有勞您聽小的囉嗦這麼多閒話了,感恩。 11/25 23:26
  有些東西,你比檯面上的高僧大德寫得還好,思路頗為清晰。   我本來是認為佛道目標及性質差異頗大,實際上應該無法兼顧 ,後來看你寫的東西,想了一想,心態如果能併容的話,也是有可 能兩者皆成就,而不互斥的。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23:31:54
feelthat: 每個人 都有菩提心 一則迷為眾生 一則醒覺為佛 11/25 23:43
feelthat: 和誰學實在是因緣所致 自觀本心 明明了了 11/25 23:43
feelthat: 菩提心 菩提原為為覺 菩提心即覺心 它有慈悲的本質 11/25 23:44
feelthat: 為利有情願成佛 自覺 覺他 光有悲願 而不解脫的人 11/25 23:45
feelthat: 你跟著他修 也是入輪迴道!!! 11/25 23:45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5/2017 23:45:57
feelthat: 不如自尋內心善知識 有朝一日能解脫 11/25 23:46
Bonaqua: i大過譽了,其實我寫的絕大部分都是祖師大德講過的。^ ^" 11/26 00:00
Bonaqua: 我能做的就只是彙整跟白話分享而已。 11/26 00:01
Bonaqua: 這也是講真話,而且觀念明白雖重要,心行與法融合才是真 11/26 00:03
Bonaqua: 功夫,我在版上討論常常一下子就煩惱起來,這就是沒功夫 11/26 00:04
Bonaqua: 高僧大德能行為人師,就是解行合一,裡外一如。 11/26 00:04
Bonaqua: 不過有一點,也是跟大家分享,學習心態很重要, 11/26 00:05
Bonaqua: 學佛,出離心跟菩提心,這二個都是真正聖者的存心。 11/26 00:06
Bonaqua: 我們學習如果多一分與這二種存心相應,確實對祖師大德的 11/26 00:07
Bonaqua: 說法、文字、教誨,就能多一分明白他們在告訴我們什麼。 11/26 00:07
Bonaqua: 這算一個訣竅吧,以心去印心。 11/26 00:08
Bonaqua: 其實就是俗話講的,將心比心,透過學習聖者的存心, 11/26 00:09
Bonaqua: 才能知道他們的法從什麼角度去分析。 11/26 00:09
Bonaqua: 這也是我後來透過學習這二種發心,才逐漸體會到的, 11/26 00:10
Bonaqua: 否則以前心態沒調整,聽歸聽,實際上都沒聽懂。 ^ ^" 11/26 00:10
Bonaqua: 現在稍微契入一點點,整個感受是大不相同。 11/26 00:11
Bonaqua: 所以我才一直強調菩提心,很重要。 11/26 00:12
Bonaqua: 菩提心,就是打從內心想饒益幫助眾生的那一份胸懷。 11/26 00:13
Bonaqua: 我深深感覺每一個祖師都是從這個角度去照顧眾生的 ~ 11/26 00:13
Bonaqua: 所以聆聽他們的教誨很有力量,因為他們不是為了自己而講 11/26 00:14
Bonaqua: 他們是為了每一個有緣眾生而講,所以會特別親切。 11/26 00:14
Bonaqua: 你看我們版上討論,常常講著講著就起口角紛爭.. 11/26 00:16
Bonaqua: 為什麼呢 ? 因為我們大家都常常忘失菩提心。 11/26 00:17
Bonaqua: 我們討論不是為了成就對方而討論,不是為了饒益對方而說 11/26 00:17
Bonaqua: 所以,講我想講,一切都以"我"為主導,心態就錯在此。 11/26 00:17
Bonaqua: 不過這也是無量劫來的習氣吧,也是大家要努力共勉的。 11/26 00:18
TonyAnkh: 菩提心慈悲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11/26 00:19
claudeee: Bonaqua板友說的很好 給個推~ 11/26 00:46
MartinJu: 感恩i大分享實修禪定心得 11/26 01:09
  這不是我的心得,是別人的心得。   其實我認為禪定到了假死這個階段,就有可能靈魂出體或是神識出體 ,類似瀕死經驗那樣子,與形而上接觸的機率很大。   可惜只知道生理現象,沒有當事人對這方面的說法。   只是久定是有一定的風險就是了。   道家到了這個階段,就開始了練氣化神,也就是身外身,開始培育自 己的分身。總之,到了這個階段,已經是玄之又玄了,套句一位前輩大德 的話:「非有福德者,不得而知。」   但道家有出神,但也有不出神的練法。我這派也是出神派,但卻有更 詭異的說法認為練神的空間是在異次元,而非修練者本身體內。   但道家的入定有時候是跟佛家說的並不同,道家有些門派更強調要保 持在半睡半醒之間混沌的心理狀態,與佛家止禪最重要的心一境性禪支並 且覺知清楚的心境是差異很大的。   有時候我覺得真實的修仙過程,恐怕會比奇幻小說寫的還精釆多了。 ※ 編輯: ilanese (1.162.14.137), 11/26/2017 01:28:20
Uguar: i大,不知貴派有沒有探知他人本靈的能力 11/26 11:47
Uguar: 因為我試過多次,廟神或其他修行家是探測不到我本靈或元神 11/26 11:48
Uguar: 的 11/26 11:48
Uguar: 目前我測試結果是這樣 11/26 11:50
  不如你去探測別人算了。
Uguar: 還有b大,很多修行者是無禪悅的 11/26 11:52
Uguar: 如果不能改變生品質,那就不接眾生地氣了 11/26 11:53
Uguar: 你要眾生脫離欲樂,又不要眾生沉浸禪悅,到最後根本只是唱 11/26 11:55
Uguar: 高調兩頭空 11/26 11:55
Uguar: 千萬不要去抵制禪悅 11/26 11:57
Uguar: 還有要眾生都發菩提心也不妥 11/26 12:29
Uguar: 因為到底什麼是菩提心都還是問題 11/26 12:30
  要發起止禪的喜、樂禪支,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佛教止禪的方法。   道家練氣的命功,或是用的是不止不觀的方法,理論上會比佛教 止禪的方法較不容易達到佛教止禪的入定。   禪定跟出離心、菩提心,我覺得比較沒有關聯性就是了,最有關 聯的是如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Bonaqua: 這邊是佛教版,所以我也是盡量以佛教的標準來談修行。 11/26 12:48
Bonaqua: 世尊教導我們的是四聖諦,當中苦諦所涵蓋的即是三界皆苦 11/26 12:49
Bonaqua: 而滅諦,則是教導我們要離究竟苦,得涅槃究竟樂。 11/26 12:49
Bonaqua: 前述所講到的不要執著在禪悅當中,其實並非否定禪修所會 11/26 12:50
Bonaqua: 帶給人們的清安,只是那畢竟屬於副屬品,我們的目標應當 11/26 12:50
Bonaqua: 是以解脫為究竟樂,從解脫的角度來看禪悅,禪悅還是屬於 11/26 12:51
Bonaqua: 變異的行苦,會消逝的壞苦,雖有使用權,但沒有所有權, 11/26 12:51
Bonaqua: 沒有主導權,終將壞滅,不可常保,應當捨離尋求無上智。 11/26 12:52
Bonaqua: 而菩提心,就是在明白三界輪迴皆苦之後,不僅願自己離苦 11/26 12:53
Bonaqua: 也願其他一切眾生都能離苦解脫,心中生起願饒益一切眾生 11/26 12:54
Bonaqua: 的一種心念,一種決心,也是一種覺心。 11/26 12:54
Bonaqua: 而為了如此,我願意學習菩薩道,尋求學習佛慧。 11/26 12:55
Bonaqua: 這樣的一種在心中真誠的想法心念,就是基本的菩提心。 11/26 12:56
Bonaqua: 有了菩提心,才會願意捨離自私,捨離愛執,捨離分別, 11/26 12:57
Bonaqua: 捨離對立,自然會引導走向慈愛祥和的光明。 11/26 12:57
Bonaqua: 所以學習菩提心是非常美妙的一種佛法。 11/26 12:58
Bonaqua: 因為菩提心不僅能包含了禪悅,還結合了觀照實相的智慧。 11/26 12:59
Bonaqua: 透過基礎的菩提心發起,會逐漸去充實圓滿菩提心的力量, 11/26 13:00
Bonaqua: 這時就會增進戒學、定學、慧學、四無量心、六度等波羅蜜 11/26 13:01
Bonaqua: 如同栽下了金剛種子,細心培養、發芽、茁壯、成長。 11/26 13:02
Bonaqua: 這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菩薩都會發起的心, 11/26 13:06
Bonaqua: 所以正在學習佛法的我們,其實也應該向三世諸佛學習。 11/26 13:07
Uguar: 我其實也有菩提心 11/26 13:15
Uguar: 照你的描述 11/26 13:16
Uguar: 但我不認為菩提心統包所有修行 11/26 13:17
Bonaqua: 其實如果有學習或者接觸大乘佛法的人,在聽聞法師講經 11/26 13:17
Bonaqua: 心中多少都會被引導,而緣事發起剎那的相似菩提心。 11/26 13:18
Bonaqua: 但真實的菩提心,並不單只是觀念上的理解,而必須不斷的 11/26 13:18
Uguar: 就像一個幫助別人的人,就幫助別人,不必強調一定要發善心 11/26 13:19
Bonaqua: 在心意念當中薰修,值到這樣的存心在心相續中,無有間斷 11/26 13:19
Bonaqua: 而且落實在生活中,這樣才屬於比較標準的菩提心。 11/26 13:19
Bonaqua: 您可以再仔細看看我的推文,與一般所謂善心,在細節上 11/26 13:20
Uguar: 就像我說阿含經的修行能夠饒益眾生,遠離諸苦 11/26 13:20
Bonaqua: 定義其實是不同的。 11/26 13:20
Uguar: 又何必去強調我發了什麼心 11/26 13:21
Bonaqua: 菩提心必須具備二個決心 : 11/26 13:21
Bonaqua: 1.對象是一切無量眾生。 11/26 13:22
Bonaqua: 2.願成佛道。 11/26 13:22
Bonaqua: 一般的善心,對象可能只是部分眾生, 11/26 13:22
Bonaqua: 而一般的善行,僅止於短暫的行善,並非尋求無上智慧, 11/26 13:23
Bonaqua: 也並沒有以成佛為最終目標。 11/26 13:23
Uguar: 我刷牙的時後也沒發刷牙心 11/26 13:23
Bonaqua: 所以這樣的善心善行,還不是菩提心的發起。 11/26 13:23
Bonaqua: 發心的重要性,其實就像你想發財一樣。 11/26 13:24
Uguar: 我吃飯的時後也沒發吃飯心 11/26 13:24
Bonaqua: 你真想發財,才會真的去找方法,如果只是"想想", 11/26 13:24
Bonaqua: 那在平常也不會有太大積極的做為,這就是發心與沒發心。 11/26 13:25
Bonaqua: 所以修行很強調發心也是如此。 11/26 13:25
Bonaqua: 人是會忘記的,所以發心也要常常薰修,才會深入。 11/26 13:26
Bonaqua: 我們一般都會認為自己有發心了,其實都是屬於剎那"想想" 11/26 13:27
Bonaqua: 曾經有這樣想過而已,但這樣的心念並不是真正的信念。 11/26 13:27
Bonaqua: 沒有這樣的信念,修學上,生活上自然就不會表現出來~ 11/26 13:28
Bonaqua: 其實差別就在這邊,您可以想想。 11/26 13:28
Bonaqua: 就像你前面講的,你沒吃飯心,但如果你真有吃飯心, 11/26 13:29
Bonaqua: 你一定會吃得很有味道、很有體會、很有心得。 11/26 13:29
Bonaqua: 就像美食家,他們就是有吃飯心,所以跟一般人就不同。 11/26 13:30
Bonaqua: 世間法如此,佛法也是同樣的道理。 11/26 13:30
Bonaqua: 刷牙心也是,如果真的想把牙齒顧好,這個人很可能就會 11/26 13:30
Bonaqua: 去讀牙醫系,因為他不止想把自己的牙顧好,還想照顧一切 11/26 13:31
Bonaqua: 眾生的牙齒,這就是發心不同,結果不同。 11/26 13:31
Uguar: 做就做,發心太多餘 11/26 13:32
Uguar: 做著做著不就符合菩提心了 11/26 13:33
Bonaqua: 只能提供一點小感想,修持如何,真取決於一開始的心態。 11/26 13:34
Bonaqua: 講發心或許不太好理解。 11/26 13:37
Bonaqua: 簡單講,就是學習之前,自心的一個願景,目標,決心。 11/26 13:38
Bonaqua: 這樣修持的路上,才會去檢視,是否有朝目標踏實的前進, 11/26 13:39
Bonaqua: 這樣學習就相對很踏實了。 11/26 13:39
Bonaqua: 發心就像開車上路的導航一樣,有目標有方向,走的安穩。 11/26 13:42
  發心比較像是企業的願景,會引導企業的發展方向。
ultrayoga: 太遙遠的目標,不易在短期達成,反而會形成負面心錨。 11/26 14:26
nmamtb: 阿彌陀佛,末學也認同B菩薩所說,發菩提心的重要性。歷史 11/26 14:48
nmamtb: 上有個人可以當作模範,那就是從小發願要當宰相的范仲淹, 11/26 14:49
nmamtb: 當他告訴算命師如果不能當宰相,幫他看看將來他可不可以當 11/26 14:50
nmamtb: 醫生。算命師很好奇為何志向差那麼多(古時候醫生不收醫療 11/26 14:51
nmamtb: 費的,不是甚麼顯赫的職業),范仲淹說:只有宰相和醫生是 11/26 14:52
nmamtb: 真的能救人的職業。算命師就說:你這是真宰相之心,將來一 11/26 14:53
nmamtb: 定能當宰相。 11/26 14:53
nmamtb: 存心不同,學習一件事情所用的心力、思考的深度廣度,都會 11/26 14:55
nmamtb: 有所差別。自己可以實驗看看,將會看到不同的自己。 11/26 14:55
nmamtb: 共勉之。南無阿彌陀佛。 11/26 14:56
Bonaqua: 確實如n大所說。 11/26 14:57
Bonaqua: 饒益眾生,其實反而才是利益自己成長最快速的方法。 11/26 14:59
Bonaqua: 因為眾生無量,我們要學習的角度,思考的廣度深度也會更 11/26 15:00
Bonaqua: 全方位,雖然主軸在饒益眾生,但自己無形中成長是很快的~ 11/26 15:01
Bonaqua: 反之,如果我們覺得饒益眾生太麻煩,自己解脫為優先, 11/26 15:01
Bonaqua: 這樣反而是障礙減緩自己成長的速度,因為學習的眾生只有 11/26 15:02
Bonaqua: 一個人 "自己"。 ^ ^" 11/26 15:02
Bonaqua: 這也是佛法當中很微妙的地方。 11/26 15:02
Bonaqua: 以現代話來講,就是常講的 "與時俱進"、"創新變革", 11/26 15:04
Bonaqua: 饒益眾生就是必須不斷的調整自己的能力、觀察...等等, 11/26 15:04
Bonaqua: 只顧慮自己,就如同 "守舊派",成長就會緩慢許多。 11/26 15:05
Bonaqua: 大家可以去想想其中的道理,換個心態,真的不同。 11/26 15:06
Uguar: 把修行利世當做日常,根本就不用發意味不明的菩提心 11/26 15:28
Uguar: 隨緣就好 11/26 15:29
Uguar: 量力而為就好 11/26 15:31
Uguar: 發了慈悲心就會認為別人不慈悲 11/26 15:32
  個人以為慈悲心與分別心是不同的。   若發了慈悲心,因此覺得別人不慈悲,這是起分別心,反而 是另一個煩惱的起源。
TonyAnkh: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11/26 15:42
Bonaqua: 討論只是彼此觀念交流,U大無妨看看就可以了。 11/26 16:06
TonyAnkh: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11/26 19:33
Bonaqua: 其實這也是我們前面一直講的觀念,學習心態的調整, 11/26 19:50
Bonaqua: 舉例修慈悲心,有二個角度 : 11/26 19:51
Bonaqua: 1.(自利),我學佛所以要修慈悲心。 11/26 19:52
Bonaqua: 2.(利他) 為了能更好的幫助眾生,所以應當培養慈悲心。 11/26 19:52
Bonaqua: 第一種,就是以"我"為中心的修法,會出現什麼常見問題 ? 11/26 19:53
Bonaqua: "我"修慈悲心,是要提升"我"自己,所以當眾生不慈悲, 11/26 19:53
Bonaqua: 出現了違背慈悲法則的身語意時,我會產生一種想法, 11/26 19:54
Bonaqua: 這人真不慈悲,讓人看了厭煩...等等,充滿輕慢眾生的心。 11/26 19:55
Bonaqua: 然後會對自己修慈悲心而感到優越,我真有德行,與眾不同~ 11/26 19:56
Bonaqua: 這就是以(自利)修持,常會發生的心理反應。 11/26 19:56
Bonaqua: 因為(自利)本身就容易與(貪嗔痴)相應。 11/26 19:57
Bonaqua: 第二種,以"眾生"為中心的修法,又會有什麼心態 ? 11/26 19:57
Bonaqua: 我今天修學慈悲心,是為了能更調柔的幫助眾生,所以當我 11/26 19:58
Bonaqua: 們看到眾生違背慈悲心時,心中自然會出現,他這樣的行為 11/26 20:00
Bonaqua: 是否因為沒因緣接受聖賢的教育,是否因為家庭因素所導致 11/26 20:01
Bonaqua: 我今天雖然已明白慈悲的重要,但對眼前這位眾生,該如何 11/26 20:01
Bonaqua: 透過學習的慈悲法來幫助他破迷開悟,應該如何成就他的本 11/26 20:02
Bonaqua: 有自性德能,因為這個慈悲法是為了幫助眾生而存在的。 11/26 20:03
Bonaqua: 這就是出發點不同,而產生的二種不同心態。 11/26 20:03
Bonaqua: 而其實佛法本身就是建議在利他的基礎上,所以心態如果能 11/26 20:04
Bonaqua: 以利他而修持,反而會與法更相應,學得更順利。 11/26 20:04
Bonaqua: 而所謂分別心,並不是意味著是非分明是一種錯誤。 11/26 20:07
Bonaqua: 每一件事情本來就會有各種不同樣貌,人有高有矮,有胖瘦 11/26 20:08
Bonaqua: 我們總不能說這樣的區別,因為是分別心,所以就一概不分~ 11/26 20:09
Bonaqua: 分別心,主要是對自己內心的 "不平" 來講的。 11/26 20:09
Bonaqua: 看見有高有矮,這沒有問題,但如果因為我比他高而傲慢, 11/26 20:10
Bonaqua: 我比他矮而嫉妒,這就有問題了。 11/26 20:10
Bonaqua: 而這種內心不平的分別,其實就是i大所說的煩惱起源。 11/26 20:13
Bonaqua: 其實再講個更徹底,一切煩惱源頭二個字 "我執" 。 11/26 20:22
Bonaqua: 我們常講 "無我",如何破我執 ? 也就是要學習轉換心態。 11/26 20:23
Bonaqua: 佛法就像營養補品,但要補對方向,補到癌細胞(我執), 11/26 20:24
Bonaqua: 這樣反而更糟糕,所以要補對(饒益眾生),身心才會健康。 11/26 20:24
Xras: 我的分別心覺得一個懂得為他人著想的人,會為了讀者的閱讀方 11/26 20:40
Xras: 便而發文,去避免使用過長的推文,樓上覺得呢? 11/26 20:40
Bonaqua: X說的有道理,小的就暫且不過度推文了。感恩~ 11/26 20:44
※ 編輯: ilanese (1.162.11.8), 11/26/2017 21:23:59
Uguar: 我是遇過可以直接看見哪個內臟有問題的修行家 11/26 21:29
Uguar: 我基本不喜歡探知別人境界在哪裡 11/26 21:30
Uguar: 除非對方在修行上有所疑問 11/26 21:30
Uguar: 一個人在禪定的時候大概是怎樣的狀態我是可以探知的 11/26 21:31
TonyAnkh: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11/26 22:58
nmamtb: 阿彌陀佛 11/27 01:48
Uguar: 開題已經聊得太玄奇,所以自己刪了 11/27 21:28
pizzafan: 金剛經把我洗腦的很好 : 凡有所能指陳 即不中 11/27 23:07
pizzafan: 但菩薩法又不斷的在折磨我 : 有學與無學 同一相 無分別 11/27 23:08
feelthat: 看見內臟 一樣輪迴 如果很喜歡這些境界 也入輪迴 11/27 23:20
feelthat: 惟有五蘊歸空者 才能超脫輪迴 11/27 23:21
feelthat: 即是證無我之 聖者 11/27 23:21
feelthat: 真的不要在這上面搞太久 搞一世 就拖一世不能成就 11/27 23:22
TonyAnkh: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11/28 06:11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11/28 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