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以下依沙門四果以及菩薩道來論: 1.沙門四果: 沙門四果: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 大正藏:北傳雜阿含979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979.htm 佛告須跋陀羅:    「於正法、律,不得八正道者,亦不得初沙門,亦不得第二、第三、第四沙門。 須跋陀羅!於此法、律得八正道者,得初沙門,得第二、第三、第四沙門,除此 已,於外道無沙門,斯則異道之師,空沙門、婆羅門耳,是故,我今於眾中作師 子吼。」 白話簡譯: 釋迦牟尼跟須跋陀羅說: 「沒有依照八正道修行、守戒律的話,就不可能達到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 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的果位;」 「只有在修行、持戒中,行持八正道的人,才能修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 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的果位。」 「八正道以外的任何法門,是不會有人修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 含、四果阿羅漢的果位的。這些外道的老師們,只是空有沙門、婆羅門的虛名而 已。」 「因此,我今天在世人中間作師子吼。」 結論: 要修證沙門四果,必依八正道修行才能成就。 2.菩薩道: 悉達多成佛以前是菩薩吧! 來聽聽看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時是如何述說「自己從菩薩成佛的」。 大正藏:雜阿含379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79.htm 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 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白話簡譯: (釋迦牟尼佛說:) 我已經由「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中,「見證」、「思維」、「明白」、 「覺悟」,因此,才可以從天道、魔道、梵、沙門、婆羅門、修行人等凡夫中 間、脫離、自己修證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正藏:中阿含204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MA/MA204.htm 我於爾時,即告彼曰:『五比丘!當知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一曰著欲 樂下賤業凡人所行,二曰自煩自苦,非賢聖{求}法,無義相應。五比丘!捨此二 邊,有取中道,成明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槃,謂:八 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乃至正定, 是謂為八。』 白話簡譯: 釋迦牟尼佛就告訴五比丘說: 「有兩件事,走在正道上的人不會去學:一、為了滿足欲望而喜歡造下賤的業, 就如凡人那樣去做;二、讓自己煩惱、痛苦的苦行。」 「這些都不是成聖成賢的方法,完全不符正道。」 「五比丘,你們要捨去這二種極端的作法,反而要修行『中道』,從中明白、 產生智慧、禪定成就、而得自在,達到智慧、覺悟、達到涅槃。」 「中道就是八正道: 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乃至正定。」 結論: 釋迦牟尼佛還是菩薩時,也依四聖諦,八正道而成就。 3.釋疑: ┌─────────────────────────────────────┐ │ 6538 3210/27 hawls □ [問題] 如果有佛出世 │ │ 文章代碼(AID): #1Rr75DOO (Buddha) [ptt.cc] [問題] 如果有佛出世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40649293.A.618.html │ └─────────────────────────────────────┘ : → VElysian: 釋迦牟尼佛親口說:世間行者皆從四諦八道二十四緣成佛。 10/28 22:41 : → VElysian: 敢問其他法門有四諦八道二十四緣嗎?法門真偽一辨就知。 10/28 22:43 : → gogolee0210: 是啊,阿羅漢於報身上的果位與佛所證無二,那怎不提 10/29 00:25 : → gogolee0210: 化身呢?怎不提阿羅漢要七世才能成佛呢?佛說84000 10/29 00:25 : → gogolee0210: 法門皆直指人心,是因人根器因材施教,實無二乘,這 10/29 00:25 : → gogolee0210: 點你怎不提呢? 10/29 00:25 : → gogolee0210: 不要有法執了,每個人適合的法門不同。 釋迦牟尼佛確實因材施教, 但釋迦牟尼佛沒有講84000法門。 因為成佛法門只有一門: 只有四聖諦八正道才是成佛法門。 沒有四聖諦八正道的不是成佛法門。 釋迦牟尼佛雖因材施教,也離不開四聖諦八正道。 ┌─────────────────────────────────────┐ │ 6538 3210/27 hawls □ [問題] 如果有佛出世 │ │ 文章代碼(AID): #1Rr75DOO (Buddha) [ptt.cc] [問題] 如果有佛出世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40649293.A.618.html │ └─────────────────────────────────────┘ : 推 soulism: 釋迦菩薩被燃燈佛授記後,都還要一阿僧祇劫後才成佛,到底 10/29 10:16 : → soulism: 是在修什麼,難道過去佛都沒教四念處這些教法.讓他成佛嗎 10/29 10:17 : → soulism: 如果只用阿含經來解釋菩薩的修行,實在很不通. 10/29 10:18 : → soulism: 如果佛陀只講了阿含經,其它大乘經都非佛說.那就表示,沒有 10/29 10:20 : → soulism: 大乘佛法,這樣的話釋迦佛,和過去無量佛,是怎麼成佛呢 10/29 10:21 : → soulism: 歷史上是真實有釋迦佛,所以一定有成佛之法的大乘佛法. 10/29 10:23 如上文所述: 悉達多菩薩也是依四聖諦八正道而修成釋迦牟尼佛。 照soulism所說: 釋迦牟尼佛修大乘佛法成佛, 卻教導弟子修小乘佛法? 我覺得沒有道理, 一個文學博士拿到文學博士學位, 然後跟校長說,學物理可拿到文學博士? 這不可能! 如果釋迦牟尼佛「修大乘佛法成佛」, 卻教導弟子「修小乘佛法可成佛」, 便是妄語。 但佛是不會說謊的。 釋迦牟尼佛怎麼成佛,就會怎麼教導弟子成佛之法。 釋迦牟尼佛修四聖諦八正道成佛, 他就教導弟子四聖諦八正道可成佛。 因此,成佛法門只有一門。 後世才妄分大小乘。 結論: 唯有依「四聖諦」、「八正道」才可成佛。 如果沒有「四聖諦」、「八正道」,不可能有任何果位。 4.附錄: 根據阿含經: 成佛的修行次第: 1. 四聖諦:苦集滅道。 2.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3. 十二支: ┌──┬──┬──┬──┬──┬──┐ │無明│行 │識 │名色│六入│觸 │ ├──┼──┼──┼──┼──┼──┤ │受 │愛 │取 │有 │生 │老死│ └──┴──┴──┴──┴──┴──┘ 4. 二十四因緣: ┌────┬────┬────┬────┬────┬────┐ │因緣  │所緣緣 │增上緣 │無間緣 │相續緣 │俱生緣 │ │    │    │    │    │等無間緣│    │ ├────┼────┼────┼────┼────┼────┤ │相互緣 │依止緣 │親依止緣│前生緣 │後生緣 │重複緣 │ │    │    │    │    │    │修習緣 │ ├────┼────┼────┼────┼────┼────┤ │業緣  │果報緣 │食緣  │根緣  │禪那緣 │道緣  │ │    │異熟緣 │    │    │    │    │ ├────┼────┼────┼────┼────┼────┤ │相應緣 │不相應緣│有緣  │無有緣 │離去緣 │不離去緣│ └────┴────┴────┴────┴────┴────┘ 辨別正信佛教的條件: 1. 佛教戒律:不可捉金銀、食三淨肉、過午不食、三衣一缽、只穿糞掃衣… 2. 三法印:諸法無常、諸法無我、諸法皆苦。 成佛的條件(修行境界): 1.斷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 2.斷五上分結:色界愛、無色界愛、掉舉、慢、無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2.115.2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40824966.A.EC9.html
happytiger: 佛可以是阿羅漢 但阿羅漢不是佛 境界還是有差 這連阿 10/29 23:27
happytiger: 羅漢都不否定 10/29 23:27
happytiger: 照你部派說法 佛教改名稱為阿羅漢教較和宜 10/29 23:30
happytiger: 四聖締 八正道成就聲聞果位 依華嚴經修法不同 菩薩有5 10/29 23:33
happytiger: 2種果位 10/29 23:33
kissung: 三法印是否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10/30 00:30
igoam: 而且, 不是十二因緣嗎? (就是要跟別人不一樣?) 10/30 00:39
VElysian: 菩薩成的是佛,不是阿羅漢。文中有提到菩薩依四諦八正道 10/30 01:13
VElysian: 如果你說菩薩不用修四聖諦八正道也可成佛,請列出佛經, 10/30 01:14
VElysian: 在下洗耳恭聽。 10/30 01:14
VElysian: 再說,菩薩依四聖諦八正道成佛是釋迦牟尼佛親口說的。 10/30 01:15
VElysian: 漢傳佛教第三法印有兩種說法:諸法皆空or涅槃寂靜。 10/30 01:16
VElysian: 上座部說法則是諸法皆苦。 10/30 01:16
VElysian: 無餘涅槃自然寂靜,但有餘涅槃則否; 10/30 01:18
VElysian: 因有餘涅槃仍在因果報應中,仍有生老病死等苦。 10/30 01:18
igoam: 你要不要先解釋一下, 什麼是二十四因緣? 前幾篇就看到了。 10/30 01:18
VElysian: 雖然佛不會感到痛苦,但是「涅槃寂靜」並沒有說得很清楚 10/30 01:19
VElysian: 恐有爭論故不採用。 10/30 01:19
igoam: 只是, 看到沒人提, 我也不想問~ 10/30 01:19
VElysian: 另外「諸法皆空」,由於「空性」在阿含經中未出現, 10/30 01:20
igoam: 你要不要先解釋一下, 什麼是二十四因緣? 10/30 01:20
igoam: 你要不要先解釋一下, 什麼是二十四因緣? 10/30 01:21
VElysian: 反而阿含經談「苦」談很多,所以採「諸法皆苦」較合理。 10/30 01:21
igoam: 你要不要先解釋一下, 什麼是二十四因緣? 10/30 01:21
VElysian: 「二十四緣」見於阿昆達摩論。 10/30 01:21
igoam: 有聽過二十四笑(起笑的笑)啦! 10/30 01:22
VElysian: 十二因緣,又稱十二支,因為已包含在四聖諦中,所以沒寫 10/30 01:22
VElysian: 要加上去,也無妨。 10/30 01:22
※ 編輯: VElysian (114.42.115.230), 10/30/2018 01:38:23
igoam: 嗯, 還真沒聽過~ 10/30 01:29
igoam: 我學的是十二因緣...然後...就提升了! XD 晚安~ 10/30 01:30
VElysian: 順便補充一下使用阿含經的原因: 10/30 01:41
VElysian: 因為阿含經是各宗派都承認,較無爭議,所以採用,此其一 10/30 01:42
VElysian: 其二,則是阿含經解脫道是真實的,是可修證的。 10/30 01:43
VElysian: 且第二個原因重要性遠大於第一個原因。以上。 10/30 01:43
igoam: 感謝分享~ 10/30 01:44
Uguar: 其實發現有南傳比丘認為阿羅漢不會成佛的見解我覺得很詫異 10/30 03:32
CassSunstein: 依照佛理其實很好推理:1.成阿羅漢 不受後有永無來生 10/30 06:10
CassSunstein: 所以除非成阿羅漢的當世也成佛 不然沒有來生可修佛 10/30 06:10
CassSunstein: 2.但是佛必須在無佛法之世證佛果--這位此世成阿羅漢 10/30 06:12
CassSunstein: 的當事人之所以成阿羅漢是因為聽聞佛法身處佛法之世 10/30 06:12
CassSunstein: 那麼他要怎麼當世(非後世)從有佛法變成無佛法來成佛 10/30 06:13
CassSunstein: ?所以不是簡單以為"不排除成阿羅漢後繼續用功證佛果 10/30 06:14
CassSunstein: 不是也有可能嗎"-若依成佛"時代"的定義-根本不可能! 10/30 06:15
CassSunstein: 當然 除非這位阿羅漢運用神通活幾十億年而且躲起來 10/30 06:20
CassSunstein: 坐看外界佛法消亡然後他再出關證佛--但這解釋有漏洞 10/30 06:21
CassSunstein: 所謂無佛法之世 三寶弟子滅盡-但這位以神通閉關隱居 10/30 06:22
CassSunstein: 的阿羅漢的存在 意義上就不能說佛法或僧寶已"滅盡" 10/30 06:23
CassSunstein: 況且一生補處菩薩是"在無佛之世"觀此因緣而"從兜率 10/30 06:25
CassSunstein: 天"降生人間 不是"在人間"一直閉關隱居撐到無佛之世 10/30 06:26
CassSunstein: 從以上分析 得出結論:成阿羅漢後當然絕不可能再成佛 10/30 06:27
CassSunstein: 乃是合情合理的觀點 供U大及相關持平網友細思其體系 10/30 06:29
CassSunstein: ps. 06:25的理由我覺得說理力度更強(比更上方的強)~ 10/30 06:51
MartinJu: 你要度基督教教徒成佛,需不需要瞭解聖經在講什麼。大 10/30 08:58
MartinJu: 乘從沒反對聲聞乘,並且也不只學出世間法 10/30 08:58
gogolee0210: 覺得你搞反了吧,是成佛了之後,才了悟成佛之道不離 10/30 10:08
gogolee0210: 四聖締、八正道。 10/30 10:09
gogolee0210: 是以釋迦摩尼佛老人家證得的境界,整理歸納給後世學 10/30 10:14
gogolee0210: 的,而不是本來就有那些四聖締、八正道。 10/30 10:14
gogolee0210: 如果本來就有,整個印度當時這麼多修行人怎沒半個人 10/30 10:15
gogolee0210: 成佛? 10/30 10:15
gogolee0210: 如果本來就有,當初悉達多太子依這個去修就好了,幹 10/30 10:15
gogolee0210: 麻這麼累去找一堆外道導師,最後才成就。 10/30 10:15
gogolee0210: 四聖締、八正道、十二因緣...等,要是只知道這些東西 10/30 10:16
gogolee0210: ,頂多成就阿羅漢而已,正如你自己在文中所提及。 10/30 10:16
gogolee0210: 不證得菩提心,不持心戒,不六度萬行,想成佛根本痴 10/30 10:18
gogolee0210: 人作夢。 10/30 10:18
gogolee0210: 又而且誰跟你說其他法門就沒有四聖締、八正道? 10/30 10:21
gogolee0210: 你為何不用四聖締、八正道當基礎來修觀世音耳根法門 10/30 10:22
gogolee0210: ?你為什麼不用四聖締、八正道當基礎來修鼻息法門? 10/30 10:22
gogolee0210: 你為什麼不用四聖締、八正道當基礎來修掃除塵垢法門? 10/30 10:23
gogolee0210: 用這些前行當基礎起修皆不離四聖締、八正道,是"你認 10/30 10:24
gogolee0210: 為沒有四聖締八正道"。 10/30 10:24
gogolee0210: 永遠不要給自己畫下界限,人皆有無限可能,永遠抱持 10/30 10:26
gogolee0210: 一法,難不成上岸之後還要把船背在身上? 10/30 10:26
gogolee0210: 如果真要說,金剛經就說得很清楚了,其實根本無法可 10/30 10:27
gogolee0210: 說,若人說佛有說法者,是人謗佛,不解佛所說故。 10/30 10:27
soulism: 依阿含經的解釋菩薩不能修八正道,不然一旦證了初果,就永 10/30 10:28
soulism: 遠不能成佛,只能是阿羅漢. 10/30 10:29
gogolee0210: 不過你標題也正確,要成佛的確是不離四聖締、八正道 10/30 10:29
gogolee0210: 。 10/30 10:29
soulism: 我才講,以阿含經的解釋,無法說明菩薩到底要怎麼成佛. 10/30 10:30
soulism: 三十七道品理應是三乘都必須的法,但是如果像舍利子一聽到 10/30 10:39
soulism: 緣起法,就證了初果,然後就永遠和佛道無緣.這樣怎麼合理呢 10/30 10:40
VElysian: 文章寫得很清楚,釋迦牟尼佛說:「 10/30 10:50
VElysian: 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 10/30 10:50
VElysian: (中略)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0/30 10:50
VElysian: 釋迦牟尼佛親口說,他在還是菩薩時,因四聖諦三轉十二行 10/30 10:51
VElysian: 而成佛。 10/30 10:52
VElysian: 為何推文中還是有人堅持四聖諦八正道只能成阿羅漢呢? 10/30 10:52
soulism: 因為"我身已盡....不受後有",意思就是灰身滅智,永無來生. 10/30 10:54
soulism: 這完全合乎四諦的滅諦,煩惱滅盡了,不能再有下一世.這樣 10/30 10:55
soulism: 子的話,就代表菩薩不能修三十七道品,不能證果 10/30 10:56
soulism: 依部派的說法,佛陀是在成佛之前最後一刻,才滅除所有煩惱 10/30 10:59
VElysian: 你所說的和經文牴觸。 10/30 11:01
soulism: 如果一旦證初果,最多七世就無餘涅槃,永無來生.佛道無緣. 10/30 11:01
VElysian: (等你說完) 10/30 11:02
soulism: 但依法華經,華嚴經就算涅槃,還是可以迴小向大. 10/30 11:04
soulism: 只有阿含經是不夠的,才會出現阿毘達摩,或大乘經來解釋 10/30 11:06
gogolee0210: 是樓主你自己說成佛只有一個法門就是四聖締、八正道 10/30 11:08
soulism: 如此一來,菩薩什麼都能修,斷煩惱也沒關係,只要有大悲心, 10/30 11:08
gogolee0210: 阿,菩薩也是依這個起修,也不離阿。但是"只有四聖締 10/30 11:08
gogolee0210: 、八正道"的話,的確頂多聲聞圓覺而已啊。 10/30 11:09
soulism: 菩提心,就能到三界六道到中,努力修行各種波羅蜜. 10/30 11:10
gogolee0210: 簡單說,小乘是趨入正道的過程,大乘則是以從已入正 10/30 11:15
gogolee0210: 道當基礎起修。實證實相菩提心,自然就是中庸,非善 10/30 11:15
gogolee0210: 非惡,不用人識我見,作為基礎起修。 10/30 11:17
gogolee0210: 所以跟你說"不能只有四聖締、八正道",這只是基礎。 10/30 11:17
gogolee0210: 所以釋迦摩尼佛用這個當作基礎去修而成就,的確也沒 10/30 11:21
gogolee0210: 錯啊,但不是叫你只停留在這裡而已啊。 10/30 11:21
gogolee0210: 眾生無邊不願度,法門無量不想學,你修個三大阿僧期 10/30 12:05
gogolee0210: 劫都不會成佛 10/30 12:05
CassSunstein: 南傳認為 凡是要成為修佛的菩薩而非修阿羅漢的行者 10/30 12:49
CassSunstein: 有若干條件 例如曾發成佛的至上願 蒙佛授記..等等 10/30 12:49
CassSunstein: 這些是要看因緣的 被佛授記的菩薩 後世聽聞佛法時 10/30 12:50
CassSunstein: 也會因為前世因緣 能證初果但壓抑觀慧程度而不證之~ 10/30 12:51
CassSunstein: 所以不是舍利弗喪失機會 而該說他前世發的願本來就 10/30 12:52
CassSunstein: 不是成佛之願而是成阿羅漢之願 所以證初果~ 10/30 12:53
VElysian: 四聖諦、八正道不是基礎,是核心。 10/30 14:16
gogolee0210: 那煩請你解釋"成佛只有一個法門就是四聖締、八正道" 10/30 16:17
gogolee0210: 跟菩薩乘裡面四無量心中的"法門無量誓願學"之間的矛 10/30 16:17
gogolee0210: 盾與衝突,並且你也說悉達多太子是修菩薩乘成佛的。 10/30 16:18
gogolee0210: 既然你說是核心,相信以你的行證一定可以講出個道理 10/30 16:19
gogolee0210: 來。 10/30 16:19
Uguar: 無量法門誓願學,就是不學四聖締?? 10/30 18:00
gogolee0210: Uguar 你好像完全狀況外,上面說了長篇大論在說四聖 10/30 18:10
gogolee0210: 締、八正道是大乘基礎,能解釋乘不學四聖締你這邏輯 10/30 18:12
Uguar: 的確菩薩道的東西會是空之類的東西 10/30 18:12
gogolee0210: 我也是醉了。 10/30 18:12
Uguar: 但菩薩不修四聖締、八正道也是不可能的 10/30 18:13
Uguar: 其實菩薩是無學... 10/30 18:13
Uguar: 菩薩道的情況比較特殊,可能需要更多研究或文獻做累積 10/30 18:14
Uguar: 目前還是各宗各派各行其是 10/30 18:14
Uguar: 嚴格來說菩薩有六波蘿蜜、空就夠了 10/30 18:15
Uguar: 菩薩境界都這麼高了,根本不需要學甚麼法門 10/30 18:15
Uguar: 我依據的還是比較初期的大乘經典 10/30 18:16
Uguar: 菩薩真的不用再學了.......... 10/30 18:16
Uguar: 都有般若波羅蜜了還學這麼多法門幹麻?? 10/30 18:17
Uguar: 觀世音菩薩會學彌陀法門嗎.... 10/30 18:18
Uguar: 大乘每個時期都有他自己對於成佛的見解 10/30 18:18
Uguar: 真的有夠麻煩 10/30 18:18
Uguar: 最簡單的還是菩薩需要花三大啊僧其節累積波蘿蜜 10/30 18:21
Uguar: 累積的方式就是佛陀本生經的故事了 10/30 18:21
Uguar: 有佛陀本生經的存在,就無法否定有菩薩道 10/30 18:23
soulism: 我認為,一切法都是因緣具足就會成就,成佛也是一樣,若有大 10/30 19:32
soulism: 悲心和菩提願,就算涅槃也能生起迴向菩提願.但若無缺少大 10/30 19:34
soulism: 悲心,就很難了.瑜伽師地論說,二乘涅槃要修大乘是很慢很難 10/30 19:36
soulism: 其實淨土思想也有相同的意思,在極樂世界修行是很慢才會成 10/30 19:38
soulism: 就.遠遠不如在娑婆世界中修行. 10/30 19:39
soulism: 成佛是不忍眾生苦的悲心.若不是這樣,真的就會躲到安樂處 10/30 19:45
soulism: 而佛教中兩個安樂處,一個是二乘涅槃,一個是淨土. 10/30 19:46
VElysian: 釋迦牟尼成佛前是菩薩,由釋迦牟尼佛成佛前的故事可知, 10/30 20:28
VElysian: 菩薩成佛前還有各種煩惱,是沒有任何境界修為的; 10/30 20:29
VElysian: 因此,菩薩是沒有果位的。 10/30 20:29
VElysian: 記得沒錯的話,彌勒菩薩也是如此。 10/30 20:30
VElysian: 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源自佛教借用印度婆羅門修法 10/30 20:36
VElysian: 其中並沒有「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個東西。 10/30 20:37
gogolee0210: 感謝V大提醒,小弟講錯了,是"四弘誓願"才對,在此 10/30 20:47
gogolee0210: 更正。 10/30 20:47
gogolee0210: 不過這跟上面的質疑沒關係,希望樓主可以針對小弟的 10/30 20:48
gogolee0210: 質疑解惑,感恩。 10/30 20:48
gogolee0210: 其實有個小故事大家常常都忽略,就是"標月指"的小故 10/30 20:58
gogolee0210: 事。我們透過手指頭指著月亮,才會看到月亮本體,並 10/30 20:58
gogolee0210: 不是指手指就是其核心、本體。 10/30 20:59
gogolee0210: 所有的法門都像標月指一樣,其目的就是要你見到你的 10/30 20:59
gogolee0210: 月亮。 10/30 20:59
gogolee0210: 但並不是見到你的本體就好,還需"用"。 10/30 21:02
gogolee0210: 要知道你所提的一堆知識,是世尊悟道之後,前期主講 10/30 21:05
gogolee0210: 的內容,在藏傳佛教則是被歸納在前行、加行的部分。 10/30 21:06
gogolee0210: 跟你說是基礎不是沒道理都是有所本的。這些前行學好 10/30 21:07
gogolee0210: 之後,上師才可能會教你其他技術方法,不然要是你拿 10/30 21:07
gogolee0210: 沒有正知見,沒有利他的心,怕學人會入魔妄自尊大。 10/30 21:08
gogolee0210: 曾經聽前輩說西藏的鬼王比台灣的恐怖非常多,那邊有 10/30 21:08
gogolee0210: 些鬼王是本尊法成就者,你弄什麼本尊跟他鬥,他的比 10/30 21:09
gogolee0210: 你更大尊,懂得比你更多,但是遇到真的慈悲心者,反 10/30 21:09
gogolee0210: 而可以折服他。這就是為什麼四聖締、八正道、十二因 10/30 21:10
gogolee0210: 緣、菩提心、四弘誓願...等如此重要的原因。 10/30 21:10
gogolee0210: 很多後學雖然讀很多書,但是一遇到有在修證者,稍微 10/30 21:14
gogolee0210: 讀過一些書,隨便辯都可以把學者辯倒。主要的原因就 10/30 21:14
gogolee0210: 在於大部分學者都當學術研究,都在用大腦意識修煉。 10/30 21:15
gogolee0210: 體不證,自然"像"上、"用"上就無法因材施教、因地制 10/30 21:15
gogolee0210: 宜、靈活運用。 10/30 21:15
gogolee0210: 就像一個從小出生藝術世家,常常接觸各國藝術文化, 10/30 21:16
gogolee0210: 讀的書天南地北,興趣不侷限世俗,信手捻來一幅創作 10/30 21:17
gogolee0210: 都是藝術的展現。雖然複製畫的畫家可以抄他的跟他一 10/30 21:18
gogolee0210: 樣,但是叫畫匠自己創作一幅畫,怎麼畫都是層次不入 10/30 21:18
gogolee0210: 流,因為他只學到表面的"像",而沒有得到"體"。 10/30 21:19
gogolee0210: 所以以佛的境界(體)下,教導我們可以透過一些"用"或 10/30 21:20
gogolee0210: 是"像"來逐漸達到得"體"。但並不是叫你要執著於"用" 10/30 21:20
gogolee0210: 或是"像"上,當你停留在這兩者上,你永遠只能當個畫 10/30 21:21
gogolee0210: 匠而已。 10/30 21:21
VElysian: 阿含經最早出現,任何後來的經書若牴觸阿含經, 10/30 21:42
VElysian: 我會選擇阿含經的見解。 10/30 21:42
VElysian: 而且阿含經內容都是釋迦牟尼佛親說的。(不是其他人) 10/30 21:43
VElysian: 如果你(或有人)認為後來出現的說法勝過阿含經, 10/30 21:44
CassSunstein: 樓上說的有理~不然 只准龍樹帶出大乘新佛經 卻不准 10/30 21:44
VElysian: 那應該解釋的是你,不是我。 10/30 21:44
CassSunstein: 盧勝彥也帶出新佛經("真實佛法息災賜福經") 公平嗎? 10/30 21:45
CassSunstein: 印度佛教史的研究早就告訴人們 佛陀去世後 某些印度 10/30 21:45
CassSunstein: 梵僧為了"迎合宗教市場擴大市佔率" 吸納了其他宗教 10/30 21:46
CassSunstein: 觀點 然後撰寫新佛經 搞得佛法變質為2.0版... 10/30 21:47
gogolee0210: V大,你有發現你符合上述的學者嗎?你是在學經不是學 10/30 21:57
gogolee0210: 佛 10/30 21:57
gogolee0210: 如果要比最早,釋迦摩尼佛剛悟道之後,是大梵天來請 10/30 22:00
gogolee0210: 法,阿含經都還不算是最早的。 10/30 22:01
gogolee0210: 法執得這麼明顯自己卻不願面對,真的是很可惜。 10/30 22:01
CassSunstein: "五時判教"說華嚴經早於阿含經 這也只是神秘領域的 10/30 22:05
CassSunstein: 純然無法驗證的空話 若我們依循理智藉由學術嚴謹查 10/30 22:05
CassSunstein: 可知從史學或考據學的明顯可驗證的角度:阿含經最早 10/30 22:06
CassSunstein: 況且"佛"可沒背書華嚴經早於阿含經-是某"人"這麼說~ 10/30 22:07
CassSunstein: 依據空話談佛理的弊病就是 那麼世人何能反駁盧勝彥 10/30 22:09
CassSunstein: 若是也有樣學樣說"六時判教"說他流傳的那本消災經比 10/30 22:09
CassSunstein: 華嚴經更早~北傳主流派頂多就是只憑立場跟噴口水罷~ 10/30 22:10
CassSunstein: 而無學術上可供檢證的說詞~這就是輕視學術的後遺症~ 10/30 22:11
CassSunstein: .....跟盧互相噴口水罷 10/30 22:12
VElysian: 我沒有法執。我所說的不是我說的,是釋迦牟尼佛說的。 10/30 22:12
VElysian: 你是說釋迦牟尼佛有法執吧~ 10/30 22:13
VElysian: 引述文章內容:釋迦牟尼佛說: 10/30 22:14
VElysian: 於此法、律得八正道者,得初沙門,得第二、第三、 10/30 22:15
VElysian: 第四沙門,除此已,於外道無沙門, 10/30 22:15
VElysian: 釋迦牟尼佛親口說,四聖諦八正道以外沒有佛法。 10/30 22:16
VElysian: 就這樣。 10/30 22:17
gogolee0210: 是阿,離開這些沒有佛法,那你還是沒有回答到我的質 10/30 22:17
gogolee0210: 疑阿 10/30 22:17
gogolee0210: 請不要迴避"只有四聖諦八正道才是成佛法門。"跟"法門 10/30 22:20
VElysian: 我已經回答完了,你還有什麼質疑? 10/30 22:20
gogolee0210: 無量誓願學"的矛盾問題。 10/30 22:20
VElysian: 阿含經中沒有「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個東西。 10/30 22:28
VElysian: 如果你認同「法門無量誓願學」,那你要自己解釋為什麼。 10/30 22:29
VElysian: 我說了:任何後來說法牴觸阿含經,我會選擇阿含經的見解 10/30 22:30
VElysian: 釋迦牟尼佛(阿含經)說:四聖諦、八正道外沒有佛法。 10/30 22:31
VElysian: 就這樣。 10/30 22:31
gogolee0210: 對馬,你連自己都不知道的東西都不去了解,就說只選 10/30 22:36
gogolee0210: 擇阿含經的見解。四聖諦、八正道是真理沒錯,離開他 10/30 22:37
gogolee0210: 的確就不是正確的知識,但是光知道苦、集、滅、道, 10/30 22:38
gogolee0210: 光知道正見、正思維....等這些方向,就不用行喔? 10/30 22:39
gogolee0210: 所以依四聖八正的知識當基礎,發無量心去行證,自淨 10/30 22:40
gogolee0210: 其意,淨化自己體內外一切冤親債主。 10/30 22:40
gogolee0210: 依淨空和尚解釋,阿羅漢是清淨心證正等正覺,菩薩是 10/30 22:41
gogolee0210: 平等證正等正覺,佛則是無上正等正覺。不只清淨,也 10/30 22:42
gogolee0210: 平等,也不偏向任何一方。 10/30 22:42
CassSunstein: 請問 辟支佛又是哪種果?淨空的觀點恰恰避開辟支佛 10/30 22:44
gogolee0210: 根器好的人,像是釋迦摩尼佛時代的人,不就一聽聞四 10/30 22:44
CassSunstein: 再者 好像不知哪個網友說4聖諦8正道是小乘藏教用的~ 10/30 22:45
gogolee0210: 八正就聲聞緣覺了,但是還是要去行證阿,所以才告訴 10/30 22:45
gogolee0210: 你不要死抱著阿含經不放。 10/30 22:45
CassSunstein: 大乘通別圓各教不用這套~那麼可見VE網友引用經文的 10/30 22:45
CassSunstein: 重要了-經文破斥了那些網友"4聖諦8正道以外"另還有 10/30 22:46
CassSunstein: 佛法的瞎扯! 10/30 22:46
gogolee0210: 而是將這些內化,作為基礎知識,發大心去親證,不然 10/30 22:47
gogolee0210: 永遠都是記佛的境界,而不是你證的境界。 10/30 22:47
CassSunstein: 註:聲聞阿羅漢果是聲聞果 緣覺果是緣覺果豈能相混~ 10/30 22:47
CassSunstein: 淨空以及大乘主流派在三菩提果中 拋開緣覺果不解釋 10/30 22:48
CassSunstein: 橫插入一個講穿了不是聖果的菩薩果 所以才顛三倒四 10/30 22:48
CassSunstein: 正法知見是:三種菩提果 a.佛菩提果 b.辟支佛菩提果 10/30 22:49
CassSunstein: c.阿羅漢聲聞菩提果 至於菩薩 是追求將來證佛果的人 10/30 22:50
CassSunstein: 但還沒證三種菩提果中的佛果之前 並未證任何聖位~~~ 10/30 22:50
CassSunstein: 北傳例如淨空講三果講得嚇嚇叫認為a.b.c.是佛/菩薩/ 10/30 22:51
CassSunstein: 阿羅漢--但有正知者馬上一針見血詢問:辟支佛跑哪了? 10/30 22:51
CassSunstein: 聲聞菩提是bodhi 緣覺菩提是sambodhi 最好兩者可合 10/30 22:53
CassSunstein: 併?ps.佛菩提是sammasambodhi 三者各異 體系井然~~ 10/30 22:53
CassSunstein: 哪來的菩薩菩提什麼平等證正等正覺!淨空把梵文原文 10/30 22:54
gogolee0210: 感謝Cass大提醒,一時講太順多講了,應為聲聞,非聲 10/30 22:54
gogolee0210: 聞緣覺。 10/30 22:54
CassSunstein: 公佈一下ok?他不要不懂梵文只會自彈自唱非法謬論ok? 10/30 22:54
gogolee0210: 依小弟過去所學的知識,譬支佛是自己獨覺,但是沒有 10/30 22:56
VElysian: 我已見到有人說釋迦牟尼佛有法執、只是有知識的人, 10/30 22:56
gogolee0210: 度人而成就的。 10/30 22:56
VElysian: 而且只要有行有證,也可以推翻釋迦牟尼佛的說法。 10/30 22:57
gogolee0210: 不要這麼愛斷章取義,是跟你說在世尊證道的境界,告 10/30 22:58
gogolee0210: 訴我們看到的這些真相,不是告訴你他只知道知識。 10/30 22:58
CassSunstein: 辟支佛所成就的也是某種菩提-自己(sam)覺悟(bodhi) 10/30 22:59
CassSunstein: 怎麼會沒有菩提果?佛則是全面(samma)自己(sam)覺悟 10/30 22:59
CassSunstein: (bodhi)不只獨力發現解脫真理還有一切知智可教人 10/30 23:00
VElysian: 我已經由四聖諦八正道清楚明白其通往阿羅漢, 10/30 23:00
VElysian: 所以並不需要再修其他佛教中的其他方法了, 10/30 23:01
CassSunstein: 佛菩提即為音譯三藐三菩提~~三菩提果定位區隔很嚴謹 10/30 23:01
VElysian: 既然你說四聖諦八正道外還有其他方法可以成佛, 10/30 23:01
CassSunstein: 請問哪來的菩薩果?正法知見:大菩薩也只是凡夫~~ 10/30 23:01
VElysian: 就請你解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10/30 23:01
CassSunstein: 不服的隨北傳主流派固有知見起舞的人去問問淨空: 10/30 23:02
CassSunstein: 北傳經都有梵文原文依據了 淨空回答一下菩薩菩提果 10/30 23:02
VElysian: 有人說我只有知識啊!看來比我自己還要了解我啊~ 10/30 23:03
gogolee0210: 樓主你真奇怪咧,我一直是說四聖八正為基礎修無量法 10/30 23:03
CassSunstein: 的梵文原文一下 讓大家嚐嚐鮮OK?若舉不出來就是瞎扯 10/30 23:03
VElysian: 有人說我沒有行沒有證!看來比我自己還要了解我啊~ 10/30 23:03
gogolee0210: 門、斷無邊煩惱...等成佛。 10/30 23:03
gogolee0210: 你怎老看成離開四聖八正成佛,一直扭曲我的意思咧~ 10/30 23:04
VElysian: 我認為基礎與核心不同。 10/30 23:04
VElysian: 有的人在基礎講四聖諦八正道,離開基礎就沒有四諦八道。 10/30 23:05
VElysian: 有講四聖諦八正道為基礎,並不保證後來修法也有這些。 10/30 23:06
gogolee0210: 好吧,可能是溝通的誤解,我認為核心是成佛,透過正 10/30 23:07
VElysian: 例如:基礎有四聖諦,高級有男女雙修。 10/30 23:07
gogolee0210: 知見,發大心行正精進成佛。 10/30 23:08
igoam: 我還蠻欣賞V大這樣的語法... 10/30 23:08
VElysian: 男女雙修,沒有四聖諦八正道吧! 10/30 23:08
igoam: "有人說我沒有行沒有證!看來比我自己還要了解我啊~" 10/30 23:08
igoam: 一直在看你們討論。 10/30 23:09
gogolee0210: 痾..我也不支持男女雙修,但那方面我不了解,不多做 10/30 23:11
gogolee0210: 評論。 10/30 23:11
VElysian: (法門無量誓願學<-自己打到自己了?) 10/30 23:13
gogolee0210: 總之四聖八正舉雙手支持,猶如GPS告訴我們山頂在哪裡 10/30 23:13
VElysian: 基本上,只要確知自己所修的可以成佛,就夠了。 10/30 23:14
gogolee0210: ,學各種技術方法來幫助攻頂,勇往直前,其核心目的 10/30 23:15
gogolee0210: 還是山頂。 10/30 23:15
gogolee0210: 不是你說的打到自己了,第一,我對那個還不了解,第 10/30 23:15
gogolee0210: 二,很多法門都是有次第的,如果條件俱足並不會特別 10/30 23:16
gogolee0210: 排斥。 10/30 23:16
gogolee0210: 所以我才說核心是成佛(攻頂)而不是四聖八正(正確方向 10/30 23:17
gogolee0210: ),但是透過正確的方向跟引領及各種技術方法,可以 10/30 23:18
gogolee0210: 幫助我們攻頂,成佛才是我們學佛之人的核心不是嗎? 10/30 23:18
VElysian: 認同。 10/30 23:19
VElysian: 但我覺得不必去學各種技術。 10/30 23:19
VElysian: 我認為了解因緣法之後,就會知道自己要怎麼修了。 10/30 23:20
VElysian: 而因緣法,就是四聖諦。 10/30 23:20
gogolee0210: 對阿,所以要是我們學會更多技術方法、攻頂路線,這 10/30 23:20
VElysian: 正確修證四聖諦的方法,就是八正道。 10/30 23:20
gogolee0210: 樣不只可以幫助自己更快,也能幫助他人更快,大家一 10/30 23:20
gogolee0210: 起攻頂。 10/30 23:21
VElysian: 四聖諦是體,八正道是用。這樣已足矣! 10/30 23:21
gogolee0210: 也就是為什麼會說以正確方向為基礎,去多學各種技術 10/30 23:21
VElysian: 幫助他人,要了解他人的因緣和根器。 10/30 23:21
gogolee0210: 方法,引領自他早日攻頂。 10/30 23:22
VElysian: 若不了解他人因緣,有再多技術、知道再多法門也沒用。 10/30 23:22
VElysian: 而了解他人因緣的方法,就是四聖諦。 10/30 23:22
gogolee0210: 對阿,你說的沒錯啊,如果今天學開車,不就可以幫助 10/30 23:23
gogolee0210: 身體不好的人上山嗎。技術會越多,越多場合可以應用 10/30 23:23
VElysian: 由此可見,四聖諦八正道自立利他,成佛不二法門。 10/30 23:23
gogolee0210: ,就是這個道理啊。 10/30 23:23
VElysian: 釋迦牟尼佛之佛法,智慧無上、慈悲利益眾生,令人嘆服! 10/30 23:24
gogolee0210: 是阿,沒錯啊!終於達成共識了。所以說攻頂最重要要 10/30 23:24
gogolee0210: 向對,可是既然都知道方向對了,就不需要一直死抱著 10/30 23:25
gogolee0210: 方向對就好,發願當菩薩的可以多學一些技術方法,幫 10/30 23:25
gogolee0210: 助、引領大家一起往正確的方向攻頂。 10/30 23:25
VElysian: 依四聖諦八正道修得的智慧才有用,技術再多並非有用。 10/30 23:25
gogolee0210: 只想自己一人攻頂的就像譬支佛呀。 10/30 23:26
gogolee0210: 教導他人依照自己走過的路線前進的就像阿羅漢呀。 10/30 23:27
gogolee0210: 學各種技術方法幫助各種不同條件的人攻頂就像菩薩呀! 10/30 23:27
gogolee0210: 對啦,多學不一定派得上用場,但是機會就是留給準備 10/30 23:29
gogolee0210: 好的人不是嗎,就多學一些也無妨。 10/30 23:29
gogolee0210: 也不要因為多學新東西,而浪費太多時間甚至玩物喪志 10/30 23:30
gogolee0210: 就好啦~ 10/30 23:30
VElysian: 這個,就個人經驗,是對自己修持沒有信心造成的。 10/30 23:30
gogolee0210: 阿彌陀佛~ 善哉善哉~~~ :D 10/30 23:30
VElysian: 但我認為不確定以前,廣為接觸各種法門是一件好事。 10/30 23:31
gogolee0210: 不是喇,有時候是因為每個人條件不一樣,適合不同方 10/30 23:31
VElysian: 畢竟我乃至悉達多,一開始都是從外道開始的, 10/30 23:31
gogolee0210: 法。是的,的確一開始先不要廣為接觸,通常建議一門 10/30 23:31
gogolee0210: 深入,一門深入之後自然對於攻頂路線越來越熟,就可 10/30 23:32
gogolee0210: 以多學一些東西,幫助來自台中的、花蓮的...等地, 10/30 23:33
gogolee0210: 不同路線的人,幫助他們攻頂。 10/30 23:33
gogolee0210: (上述是假設為攻玉山頂) 10/30 23:33
gogolee0210: 一開始最重要就是要方向對,不然走錯方向永遠到不了 10/30 23:34
gogolee0210: 目的地。 10/30 23:34
gogolee0210: 所以很多知識性的東西,方向性的教法,通常會放在前 10/30 23:35
gogolee0210: 行呀!如果一開始方向錯,後面都不必談了! 10/30 23:35
igoam: 兩位, 讓我想到...(~沒有錯。而吃了“含笑半步顛”的朋友 10/30 23:36
gogolee0210: 這世上菩薩越多,不就離大家都成佛越近了嗎,所以小 10/30 23:38
gogolee0210: 弟才會非常希望至少知道方向 + 如何前進的人,多學 10/30 23:38
igoam: 兩人:(齊聲)必備良藥! 10/30 23:38
gogolee0210: 技術方法幫助大家,並且也教大家這樣再去幫助大家。 10/30 23:39
gogolee0210: 這樣就是一直乘法的擴散出去呀! 10/30 23:39
VElysian: 我的想法不同,我會給他人釣竿,而不是魚。 10/30 23:41
VElysian: 就是說,我會告訴他們四聖諦八正道,告訴他們這些道理, 10/30 23:42
VElysian: 讓他們領悟因緣,然後他們就會因為知道自己的因緣, 10/30 23:42
VElysian: 從而知道自己該怎麼修了。 10/30 23:42
gogolee0210: 也是喇...可是小弟看到家人多少還是會不捨,畢竟每個 10/30 23:43
VElysian: 這樣我也不用這麼累,學那麼多其他東西, 10/30 23:43
VElysian: 而多出來的時間,就可以救度更多人了。 10/30 23:43
gogolee0210: 菩薩發的願不同,各自在往山上的不同道路協助不同根 10/30 23:43
gogolee0210: 器的人。 10/30 23:43
gogolee0210: 善哉善哉! 10/30 23:44
gogolee0210: 好喇,工商時間一下,大乘經典<<金剛經>>建議大大有 10/30 23:45
gogolee0210: 空可以參考一下,幫助小弟啟蒙非常非常之多。 10/30 23:45
VElysian: 對眾生要有慈悲心,但對眾生不可有執著。 10/30 23:46
VElysian: 緣份沒到亦無用,每個人緣份不同, 10/30 23:46
VElysian: 我們是不可能渡全世界所有人的。該放下的就要放下。 10/30 23:47
VElysian: 剩下的就交給因緣果報吧~ 10/30 23:48
gogolee0210: 無量誓願學還是有用的拉,不然怎會舉一堆例子之後最 10/30 23:48
gogolee0210: 後一個終於才有了共鳴XD 10/30 23:48
gogolee0210: 善哉,推V大的見解! 10/30 23:49
VElysian: 我也舉了一堆例子,「法門無量誓願學」對我還是沒用啊XD 10/30 23:49
gogolee0210: 哈哈,可能我學的是故事法門,舉了一堆小故事,最後 10/30 23:50
gogolee0210: 一個才跟您有共鳴,小弟認為有時透過故事、比喻更能 10/30 23:51
gogolee0210: 生動的表達意思啦。 10/30 23:51
VElysian: 認同。 10/30 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