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呂洞賓:《敲爻歌》:「……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 病。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這段話說出來 ,相信很多佛教徒一定非常不認同。由於中國道家的丹道講求 「性命雙修」,性功即煉心,命功即煉身(其實就是煉氣), 佛教顯宗的法門大多講求煉心,而不重煉氣,所以許多中國道 家的丹經會有此一言論,然而中國道家丹道上乘的「天仙心法」 幾乎都是講求純性功的,只是一般人較少接觸到這方面的資訊 而已。 如果就呂洞賓的那套標準,沒有像樣止禪能力的慧解脫阿羅漢 可能會是陰靈。 我這兒不是特意吐槽,而是要突顯佛道觀點的差異性。 你如果全盤去了解道家丹鼎派的理論,這麼說也是有道理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9.7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60571635.A.B27.html
aun5780: 跟你一樣沒有要吐嘲什麼 06/15 12:09
aun5780: 但真的很反對很多人堅持修心不修身 06/15 12:09
aun5780: 所以看到很多修行人病懨懨的 很難過 06/15 12:10
aun5780: 身體不健康 真的很難有更多禪定突破 06/15 12:10
Mian1997: 佛陀氣功,藏傳氣功,少林氣功 06/15 12:13
Mian1997: 瑜伽氣功 06/15 12:18
Mian1997: 是傳到漢傳來才變成那樣的 06/15 12:20
Mian1997: 一開始也很重視這塊的 06/15 12:23
Mian1997: 三藏法師一個人去到印度,聽說路上有收隨從一個 06/15 12:24
Mian1997: 或許是從某個朝代才開始變那樣的 06/15 12:26
MartinJu: 證慧解脫起碼要有近行定的禪定功力。你似乎也不懂佛教 06/15 12:32
MartinJu: 上面自稱非佛教徒的兩位好像也不曉得證果要有近行定的功 06/15 12:33
MartinJu: 力XD 06/15 12:33
  純觀乘(suddha-vipassanāyāna)修持法,並未以修止作為修觀的基礎 ,而是在令戒清淨之後,直接以正念觀察自己所經驗的身心變化過程(四念 住)。   再者,慧解脫阿羅漢除了上述說法,認為只需剎那定,或有認為要有近 行定(相當於有部的「近分定」,有的翻譯為「未到地定」等),也有認為要 更高的定力為修觀之基礎。   北傳有一說是不具初禪定力的解脫者(如雜阿含347經),南傳有一說是, 不具第四禪以上定力的解脫者。另一說是「無禪定的乾觀者」。   奇怪?還需要一個外道來講解這個嗎?   道家丹鼎派真要有所成就的命功基本要求,基本上起碼要有佛教說的色 界第四禪以上(以胎息推論之)。
aun5780: https://i.imgur.com/lOhda2f.jpg 06/15 12:43
aun5780: 是喔 我怎麼不知道證果需要未到地定 06/15 12:44
aun5780: 沒有證果也要讀過須深盜法吧 06/15 12:46
MartinJu: 我不覺得近行定會是初淺的禪定 若有誤會跟你道歉 06/15 12:47
aun5780: 是不用道歉啦 你也沒有惡意 06/15 12:48
aun5780: 但有些東西是極基本概念 06/15 12:48
aun5780: 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06/15 12:49
aun5780: 反過來說 我們這些20幾年前很努力修佛的人 06/15 12:53
aun5780: 受限於當時沒有南傳跟藏傳的禪定或密法支持 06/15 12:54
aun5780: 往往也會變成只有所知障 只有知識沒有實際能力 06/15 12:54
aun5780: 因此如果我現在看到有人每個名詞都不到位 06/15 12:55
aun5780: 我反而會覺得他可能很接近證果了 06/15 12:55
aun5780: 越精確在用字上的 雖然是很了不起的努力中的修行人 06/15 12:56
aun5780: 但其實往往是識心在修 06/15 12:57
aun5780: 因此我個人會希望自己斷所知障朝思考自由邁進 06/15 12:57
MartinJu: 最悲哀的是當對方說出的話跟現實有出入時,還提不出合理 06/15 12:58
MartinJu: 的解釋,還需要自己自圓其說對方不知道幫你多少 06/15 12:59
MartinJu: 我不曉得啦,我沒甚麼修為 06/15 12:59
aun5780: 你看喔 06/15 13:00
aun5780: il大跟Mi大 雙i 06/15 13:00
aun5780: 他們覺得不是一個典型的佛教徒 甚至不一定是佛教徒 06/15 13:01
aun5780: 可是他們就是可以跳脫知識障 06/15 13:02
aun5780: 他們就不會執著餓鬼道 就一定要是餓鬼 也可以是孤魂野鬼 06/15 13:02
aun5780: 我們就可能會說 屁啦 孤魂野鬼是中陰身 06/15 13:03
aun5780: 但可是你看喔 中陰身就大約49天 06/15 13:03
aun5780: 那麼這些活好幾十年的孤魂野鬼 當然不是中陰身 06/15 13:04
aun5780: 可是因為我們執著名相 所以堅持餓鬼道就是餓鬼道 06/15 13:05
aun5780: 才不是什麼胡說八道的孤魂野鬼 06/15 13:05
aun5780: 可是比起我們的中陰身解釋 他們歸為餓鬼道的解釋更合理 06/15 13:06
aun5780: 這就是受限於所知障的可怕 被自己的認知綁死了 06/15 13:07
aun5780: 所以我現在反而會希望自己可以越過這個限制跟陷阱 06/15 13:07
  這個很實際。   這些超過四十九天仍在世上居於某處的地縛靈或四處遊離的孤魂野鬼, 是中陰身理論無法解釋的。
MartinJu: 我沒通靈不談論這方面 倒是有念經幫忙過卡到陰的人XD 06/15 13:08
aun5780: 很好呀 這就是你的實際功夫 06/15 13:12
aun5780: 這個就是實際的 而不是知識的 06/15 13:12
※ 編輯: ilanese (1.162.9.71 臺灣), 06/15/2019 14:16:21   佛教顯宗不談氣脈,但並不代表沒有這回事。   基本上,止禪真要有所成就,你的一些脈輪(身體某些重要的靈性能量 中心)一定要打通才行,我認為起碼眉間輪是要打通的(相當於道家的玉枕 關),不然再怎麼修也是卡在近行定這種欲界定而已。   重要的脈輪基本上是從脊椎骨尾端到頭部分布,甚至還有頭部外的虛空 處(我想可能是基於靈體的氣場遠大於肉體)。   我認為即使你是用觀禪這類的方法,真有成就的話,理論上脈輪及氣脈 還是會一一打通的,只是難度很高很高就是了,用止禪的方法會比較簡單一 點,而佛教顯宗的止禪大都是偏向道家的性功,而非道家的命功。   靜坐時氣機的發起原理之略說:   http://matrixchiou.blogspot.com/2009/11/blog-post.html   上面那篇簡單來說,道家丹鼎派真正重視的氣是以先天元神狀態修出來 的氣(但難練),而非後天識神狀態修出來的氣(對一般人而言,較為容易 )。   我直接把道家、瑜伽、佛教的名詞混在一起用了,不再一一解釋。   道家對於禪定的定義及分類的知識是極為薄弱的,遠不如佛教來得清楚 ,在這一方面講得較清楚易懂的,我認為是南傳佛教。 ※ 編輯: ilanese (1.162.9.71 臺灣), 06/15/2019 14:40:30
aun5780: 所以你看南傳真的可以忽視他們嗎 06/15 14:47
aun5780: 絕對不行 想要未到地定的人 06/15 14:48
aun5780: 南傳絕對是可以提供足夠教學的 06/15 14:48
  應該是安止定吧?   就我認為南傳佛教實修的比例應該比漢傳佛教高出很多。   有關禪定的著作理論及資料,南傳佛教的品質比漢傳佛教好。   但這兩者缺點還是幾乎都沒提到氣脈理論。   寫得最詳細又最完整,我認為是藏傳佛教。 ※ 編輯: ilanese (1.162.9.71 臺灣), 06/15/2019 14:53:21
aun5780: 氣脈要靠密 密的話可以快速解決這個部分的需求 06/15 14:54
  藏傳佛教的氣脈理論,基本上是從印度瑜伽那邊繼受過來的,當然後來有 發展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例如:把空性跟氣脈成就結合的拙火瑜伽理論)。   印度瑜伽發展到後來,最終仍是三摩地,主要還是止禪成就那一套,觀禪 就算有,應該也是極少數,但我沒看過有這方面的資料。 ※ 編輯: ilanese (1.162.9.71 臺灣), 06/15/2019 15:00:26   最後,我還是要提佛教跟其他宗教最大的根本不同之處:   佛教的目的就是斷絕煩惱。   南傳佛教大多認為這在活著的時候,純粹自力就能證得,與鬼神或他力 並無太大關聯,因此至今仍並不重視甚至沒有淨土法門這種東西。   漢傳佛教或是藏傳佛教,固然有自力證得的說法,但也加入不少他力因 素。   至於實際怎樣?我個人是質疑「斷絕煩惱」這件事是否為真?這主要是 來自我的觀察經驗。 ※ 編輯: ilanese (1.162.9.71 臺灣), 06/15/2019 15:26:58
Xras: 學了二十多年佛應該要知道所知障不是在說擁有太多知識障礙 06/15 18:52
Xras: 了修行者,而是指障礙了修行者知道真諦的東西,aka無明 06/15 18:52
aun5780: 不是太多的知識 06/15 20:55
aun5780: 是有了一部分的知識 然後以自己所有的知識建構了認知 06/15 20:55
aun5780: 例如菩薩不會去天道 或 偏空的知識 或 偏有的知識 06/15 20:56
aun5780: 這些知識都是局部正確的正信佛教知識 06/15 20:56
aun5780: 但忽略了另一部分自己沒有認知到的 06/15 20:57
aun5780: 結果就是做出只有局部正確的判斷 06/15 20:57
※ 編輯: ilanese (1.162.9.71 臺灣), 06/15/2019 21:48:46
Xras: 無論是太多或是一部分,所知障都不是你說的那種意思 06/15 22:37
aun5780: 沒關係的 06/15 22:52
aun5780: 每個人的認知是不一樣的 06/15 22:52
aun5780: 而且所知障這個字 也不曾出現在佛經裡面 06/15 22:56
aun5780: 但如果你想跟我討論 我的看法是 06/15 22:59
aun5780: 有煩惱障在的時候 一定有所知障 06/15 22:59
aun5780: 這時候的所知障 就會偏向你的解釋 06/15 22:59
aun5780: 但有所知障的時候 煩惱障未必有(惟識觀點) 06/15 23:00
aun5780: 這時候的所知障 就會偏向我的解釋 因為跟無明無關 06/15 23:01
aun5780: 例如 阿羅漢可以如涅槃 沒有無明帶來的煩惱障 06/15 23:02
aun5780: 這時候阿羅漢的所知障 就不會是你對所知障的認知 06/15 23:03
Xras: 也對,瑜伽師地論也只是論,不是經。願你有朝一日也可以當 06/16 00:30
Xras: 著面跟彌勒菩薩說說你上面那段「每個人認知不同」的解釋 06/16 00:30
aun5780: 嗯... 06/16 00:51
aun5780: 我是不好意思去說別人才是錯誤的見解啦 06/16 00:52
aun5780: 所以我會用認知不同 06/16 00:52
aun5780: 不過既然你堅持用你錯誤的標準答案來強迫別人 06/16 00:52
aun5780: 那我也只好戳破你的無知了 06/16 00:53
aun5780: 你的所知障 從一開始就不包含法執 06/16 00:53
aun5780: 但法執一直都在所知障的範疇內 06/16 00:54
aun5780: 你要執持錯誤的標準答案當然也沒關係 06/16 00:54
aun5780: 但要別人一定得採用不包含法執的所知障解釋 06/16 00:54
aun5780: 我就覺得太過了 06/16 00:55
aun5780: 當然我也不想得罪人 06/16 00:55
aun5780: 所以我一直沒講出來就是希望你的答案一樣可以被尊重 06/16 00:55
aun5780: 我至始至終尊重你的答案 06/16 00:57
aun5780: 但你的標準答案確實是錯誤的 06/16 00:58
aun5780: 我想彌勒菩薩也會認同我對這個字的語源跟範疇的想法 06/16 00:59
aun5780: https://i.imgur.com/x3uwJte.jpg 06/16 01:06
aun5780: 對了 我採用的就是瑜伽師地論的註釋 06/16 01:06
creative88: 有一種講法是無明分 一念無明跟無始無明 阿羅漢破的是 06/16 14:24
creative88: 一念無明稱為煩惱障 菩薩破的無始無明稱為所知障 06/16 14:25
creative88: 阿羅漢只要破煩惱障就可以入涅槃 不用破無始無明 06/16 14:26
creative88: 差不多對應到我執(我是實有的)跟法執(諸法是實有的) 06/16 14:27
aun5780: 這也是常見的一種說法 06/16 14:48
aun5780: 現在還有用梵文直接去分析到底那個字是指什麼的 06/16 14:48
aun5780: https://i.imgur.com/ROulvxK.jpg 06/16 14:55
creative88: 看一些現代佛學院都有要求用梵文研究經典 覺得厲害 06/16 14:56
aun5780: 因為看漢文有爭議的時候 06/16 15:04
aun5780: 就要用原文來看 06/16 15:04
aun5780: 如果不知道那個字原文到底是指什麼 06/16 15:05
aun5780: 就只能各說各話了 06/16 15:05
aun5780: https://i.imgur.com/VBo06jV.jpg 06/16 15:09
creative88: 我感覺這是在敘述有所知障(對某法執實)造成的不良現象 06/16 15:20
creative88: 唯識分兩障 天台系統煩惱分三種 見思 塵沙 無明 06/16 15:23
creative88: 煩惱障對見思 所知障對塵沙 無明 這邊想講的對外在 06/16 15:23
creative88: 理觀變化分別不能掌握 分到塵沙 而直接對法的執實障礙 06/16 15:24
creative88: 看見真如實相的則是對到無明 06/16 15:24
creative88: 他可能一個名詞要解釋多個現象 要講細的話可能會要 06/16 15:25
creative88: 建立更細的名詞理論的感覺 06/16 15:25
aun5780: 所以最後又會回到一個根本的問題 06/16 15:39
aun5780: 既然無明會使我們未開悟的人迷妄於所(認)知之境界 06/16 15:40
aun5780: 覆蓋我們的正知見 06/16 15:41
aun5780: 所以我們還是要對自己的完美答案有所保留 06/16 15:41
aun5780: 畢竟我們的認知就是受無明覆蓋 06/16 15:42
aun5780: 只能盡可能接近相對正確的答案 06/16 15:42
aun5780: 在證果前切勿武斷認為只有自己認知的答案是正確的 06/16 15:43
yaqqq: 沒錯~~開悟前都還是謙虛點較好。這說明的很棒,不過這個不 06/16 18:04
yaqqq: 是所知障,我以前也曾經誤會過,這仍是一種我見而已。 06/16 18:05
aun5780: 知識不會行成所知障 06/16 18:22
aun5780: 知識就是知識 06/16 18:22
aun5780: 問題是出在我們透過這些知識建立的認知 06/16 18:23
aun5780: 會受無明覆蓋 就像透過凹凸的透鏡看世界 06/16 18:24
aun5780: 因爲無明覆蓋了我們的正知見 06/16 18:25
aun5780: 所以結果就是我們迷妄於所(認)知之境界 06/16 18:25
aun5780: 所知障講的就是我們被無明覆蓋的錯誤認知 06/16 18:26
aun5780: 如你所說 對我們而言 這包括我見 06/16 18:28
aun5780: 但如果是阿羅漢 就不會包括我見 06/16 18:28
Mian1997: 就是瞎子摸象 06/16 18:46
aun5780: 就是如此 這個比喻很充分 06/16 18:53
aun5780: 一方面受無明遮蓋 無法看到全貌 06/16 18:53
aun5780: 一方面在無明遮蓋下 把自己認知的部分當作全部 06/16 18:54
raphael0911: i大的論點和我自己的經歷是相同的,養其氣>正其身>降 06/16 21:32
raphael0911: 其心>安其命。從其他地方切入我想應是因人修行因緣而 06/16 21:32
raphael0911: 異,能得解脫皆是大道,感恩隨喜。 06/16 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