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jenhaoliao (愚夫)》之銘言: : : 《地藏經》云:「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 五濁惡世的眾生,本來就是這種根機,不然怎麼從無始劫以來,都還在輪迴中, : 無有出期。 藉由J大德分享的地藏經節錄,分享之前看到的文章。 #每週三來篇深度好文釐清你的信仰誤區 一月到了,過年期間很多道場都會舉行「拜懺」的儀式,以求淨化我們的罪障。 所以,這裡節錄了一段我在Pressplay訂閱平台上的文章,談談我們對於「罪」常見的誤會;這段文章,節錄自2019年01月的「佛經金句邏輯思考文」,這篇文章關注的是《地藏經》:「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一文常有的誤會。 - 一、經文常見誤解:無非是罪,無非是業 本經的〈利益存亡品第七〉中談到:「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 關於「罪」跟「業」的定義,基本上在佛法中是浮動的,也就是說,所謂的惡業、罪是相對來看的。一般來說,我們所說的「惡」、「罪」,指的是非善業、非福業,帶有傷害性的業,這些業力的特性,在於它會帶來「惡果」,意即痛苦的來生、痛苦的生心理狀態,故名為「惡」,具體來說指的就是十惡業,這是狹義的惡業。 而廣義的惡業,則是指一切有漏法:相對於無漏因果稱為「善」來說,苦與集二者,都假名為「惡」,這是廣義、泛稱的「惡」。如果依照此經來看,這裡所說的「無非是罪,無非是業」,是指廣義的惡還是狹義的惡呢? 如果依照經文順序來看,讀者會發現,地藏菩薩在後面提到:「是諸眾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可見,這裡的「惡」、「罪」,是會讓造業者墮落惡趣、造成惡果的業,當這樣的惡業消除後就會:「如是眾罪悉皆銷滅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令亡者投生於善道,而非解脫。可見,此處的惡,專指會讓人墮落惡趣的業,也就是狹義的惡業:十惡業。 如果是這樣,那下一個問題就是:人類的所作所為,真的都是「十惡業」嗎? 如本月的佛法認知史文章所述,「業」與「業道」是兩件事情,而會造成惡果的、是業道而不是業,換句話說,我們日常生活中,只有極為少數的「業」是「惡業」,而在這些「惡業」中,只有極少數的惡業會讓我們墮落惡道。一個業道的構成,必須至少具備:動機、對象、行動、終結的四個過程,如果以打蚊子為例: 看到蚊子叮我,感到憤怒(動機為煩惱),下意識的針對這隻蚊子揮手(對象明確),打扁了他(行動),打完感到爽(終結),這四個條件的具備,才會構成業道;只要任何一個條件不具備(動機非煩惱、打錯對象、沒有行動或打完覺得靠北打錯了),都不會構成業道,也就不會創造出會產生惡果的惡業。 可見,我們並非一直都處在造惡業、造惡業道的狀況,那些真正可怕的惡業,並非無時無刻都在發生;但是,諸如無意識打死蚊子、有意識但對象錯誤等等,雖然不構成業道,也就是它本身不會結果,但是會構成「業」,而業這種東西就如此經所說:「世尊!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是諸眾生有如此習。」也就是說,這些微小的「業」會無形地累積、像塵蟎一樣慢慢增加,而在我們臨命終時,造成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的影響。 換句話說,這段經文的意涵,並非告訴我們:「人類無時無刻都在造下罪孽!」而是提醒我們,微小的惡業日積月累,會非常可怕;而其核心,則是告訴我們環境的重要性,改變了環境、這個循環才能得到改善,所以經文說:「若得遇知識替與減負或全與負。是知識有大力故。復相扶助勸令牢脚」 二、修行關係 有經驗的禪修者,能夠避免自己造下嚴重的「惡道」,但是對於自己身、語、意三門慢慢累積的、微小的負面力量,我們較難避免。如果依照原始佛法(《辯經》一)的角度來看,時刻保持正念、警覺自己的一切行為,是其解決方案;而如果依照大乘佛法(《辯經》二)的法門,則可以採用一種簡單的方便道:每天早上起床前,希望今天的一切言語和行動都能利他;每天晚上睡前,迴向今天所做的一切行為,成為成佛之因,這是一種簡易地將日常所做,都轉為微小的「善業」之撇步。sX/^Q) -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489116664684103&id=1452820444980402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J415G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55.1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88484780.A.AF6.html
jenhaoliao: 若相對淨業,雜毒之善亦為惡業,這樣解釋當然可以。 05/03 19:31
jenhaoliao: 只是如此解,何以人身難得? 輪迴本就常墮三惡途。 05/03 19:34
smallkelp: 轉世會成為什麼,主要的原因有三,一者無明,二者煩惱 05/03 20:18
smallkelp: ,三者為業。也就是說轉世成為甚麼,並不完全取決於業 05/03 20:18
smallkelp: 。若由業完全決定輪迴,就變成是印度教的思想了。 05/03 20:18
jenhaoliao: 若言十二因緣法或阿賴耶識 種子起現行。一念一受生。 05/03 20:37
jenhaoliao: 若"人身難得"是成立 哪種說法都是指 心常起三毒之念? 05/03 20:41
jenhaoliao: 倉庫裏都是三途種子,當然投生三途,反之亦然。 05/03 20:42
jenhaoliao: 末學引用地藏經,只是講述任何根機 佛菩薩都能救渡。 05/03 20:51
jenhaoliao: 從原PO提問的問題,該是尚未皈依吧。 05/03 20:53
jenhaoliao: 與其討論校規 末學覺得還是先註冊 其他的 後面再討論 05/03 20:55
soulism: 我們就算造善業還是有漏的善,因為有我執,行善之時必定附 05/04 14:59
soulism: 加了貪瞋痴在善業之中.無是不罪,無不是業.所以修行人要時 05/04 15:01
soulism: 覺知自己的行為,要做到後知後覺,不要不知不覺.令惡業增長 05/04 15:02
soulism: 但有漏善還是善,還是會善果.而學了佛法,要令善行和無我相 05/04 15:06
soulism: 應,會令善業更純淨一些,善果會更大.05/04 15:07
johnyuko: 所以聖經中的「原罪」,應該就是佛法裡所說的「無明」。05/04 16:43
johnyuko: 聖經裡面那個妓女的故事:「你們之中誰沒有罪的,就可以05/04 16:43
johnyuko: 拿石頭丟她」,否則所行的行為裡,善業裡可能也有惡業的05/04 16:43
johnyuko: 存在。也就是了凡四訓裡所說的「善中存惡、惡中存善」。05/04 16:43
Xras: 不要亂格義…05/04 17:11
smallkelp: 其實聖經裡的罪跟佛陀所指的無明是完全不同的,因為無05/04 17:14
smallkelp: 明本身並不是罪,也不該受罰,而佛經裡面的許多概念,05/04 17:14
smallkelp: 善書也只是借用名詞,其實內涵是不相同的。 ※ 編輯: smallkelp (49.216.55.112 臺灣), 05/04/2020 18: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