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放棄虛假的幻想,邁向真理,願我們繼續一步一步地走,向真實的目標前進。 慈愛觀∕慈悲觀 問﹕什麼是慈悲觀? 答:慈愛或慈悲觀是一種產生善意和悲憫的波動的方法。這個方法會在十日內觀課程的第 十天首次教導學員。之後,在每次內觀課程結束時,或一小時的靜坐後,禪修者會被要求 修持慈悲觀,與一切眾生分享他的功德。慈悲的波動是實際的波動,隨著心的純淨增強時 ,他的有益力量就會增強。 問﹕當「正定」(專注力)增強時, 慈悲是否也會增強? 答:是的。沒有「正定」,慈悲就不是真正的慈悲。當正定弱時,心是很焦躁不安的,而 它之所以焦躁不安,是因為它在產生一些不淨染污,某種貪愛或瞋恚。由於這些不淨染污 ,你無法期望產生好的品質,慈愛或悲憫的波動。這是不可能的。 在口頭上,你可能一直說:「要快樂,要快樂」,但它卻起不了作用。如果你有正定,至 少有片刻,你的心是平穩和平靜的。這並不須要所有的不淨染污都消失了;但至少在那片 刻,當你要做慈悲觀時,你的心是平靜、平穩的,和不會產生任何不淨染污的。那麼,你 給的任何慈悲是強而有力,有效果的,有助益的。 問﹕慈悲的產生是心的純淨的一種自然結果,或者它是必須去積極地開展的?慈悲是否有 循序漸進的層次? 答:兩者都是正確的。根據自然的法則--正法的定律--當心淨化後,慈悲的本質便會自然 的發展起來。另一方面,你必須用功修行慈悲觀來發展它。只有在心的純淨的很高階段, 慈悲才會自然的產生,而不須造作任何事,也不必要靠訓練。在你還沒有達到那個階段之 前,你必須練習。 再者,沒有修行內觀的人也能修持慈悲觀。如同緬甸,斯里蘭卡及泰國等這些國家,在每 一戶人家裏修持慈悲觀是很普遍的。然而,這修持通常只局限於心裡的念誦:「願一切眾 生快樂,安詳」。這肯定的會使在修持慈悲觀的人帶來某些心的平靜。在某種程度上,好 的波動會滲入周圍的氣氛,但它們並不強大。 然而,當你修行內觀時,便開始淨化。以此純淨的基礎,你所修持的慈悲觀自然地會變得 更強。那時,你並不需要大聲重複這些善意的祝福。你將會達到一個階段,無論何時,全 身都會不斷地以慈悲來對待他人,對他人產生善意。 問﹕慈愛心如何幫助隨喜心(mudita)和悲憫心(karuna)的開展呢? 答:當一個人開展慈愛心時,隨喜心(mudita)和悲憫心(karuna)會自然地隨之生起。 慈愛心是對一切眾生的愛。慈愛心會去除對他人絲毫的瞋恚、敵意和憎恨。它也會去除對 他人絲毫的猜忌和妒嫉。 隨喜 問﹕什麼是隨喜? 答:當你看到別人在發達並變得更快樂時,如果你的心是不純淨的,你將會對這些人產生 妒嫉。「為什麼他們獲得這些,而不是我?我比他們更應該得到。為什麼他們會獲得這樣 的權利職位,或地位?為什麼不是我?為什麼他們可以賺取那麼多錢?為什麼不是我?」 這種妒嫉是從不純淨的心所展現出來的。 透過內觀,你的心變得更加純淨,並且你的慈悲變得更強時,你會在看到別人快樂時也將 感到快樂。「到處都充滿著痛苦。看,至少有一個人是快樂的。願他快樂和知足。願他在 法中進步,在善於處世的方面進步。」這就是隨喜,同理心的快樂。會有到達這種程度的 一天。 心 問﹕心是什麼?它在何處? 答:心是在你身上的每一個原子之中。透過修持內觀,你就會理解。隨著內觀,你將會對 你的心做分析探究,對你的身體做分析探究,以及這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 問﹕你曾提到從心中去除不良的本質。那是什麼意思呢? 答:就如你有情緒在你心中--沮喪的感覺在你心中--對他人有敵意。這些都是不良的本質 。它們使你一直不快樂。隨著這些情緒,你傷害到自己也傷害到他人。你必須逐漸地去除 它們。然後你將享受到內心極大的安詳。 問﹕心和腦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答:腦本身只是身體的器官。如同你對待身體的其他部分,你透過相同的方法對待腦,如 此而已。對於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對待。但是,心是完全不同的。在西方,對腦給予所有 的重要性,好像心是位於這裡。並不是這樣的,它無處不在。心是在整個身體中。所以把 注意力放在全身。 問﹕如果你淨化這個身體,你是淨化這個心? 答:不是的。即使你淨化這個身體,心可能還存有污穢,並且它將使這個身體再次不純淨 。所以根源是在心,而不是身體。身體只是根基。在身體的幫助下,心才能運作,但是, 必須去淨化心。你盡可能地繼續洗滌你的身體,但是,心卻沒有被清洗。心仍然保持不純 淨。心必須純淨。但是,如果你淨化心,身體也會隨之被淨化。它有此影響。內觀的目的 是要淨化內心。 問﹕你說我們在禪修(在觀息法時)是使心敏銳。心是如何變得敏銳的? 答:如果你是和實相一起而不對它起習性反應,心自然地會變得敏銳。當心起習性反應時 ,它會變得遲鈍。越多的習性反應,使心變得越粗糙。當你不起習性反應時,心的自然實 相是非常敏銳,非常敏感的。 道德的行為 問﹕你為何在內觀課程中,如此注重道德的行為以及遵守五戒? 答:我曾經看過不少的學生不重視戒律,或道德的行為,因而在修行的道路上毫無進展。 戒是正法的基礎。當基礎是弱時,整個結構將會倒塌。多年來這些人可能上過許多課程, 也在禪修中有過美妙的體驗,但是,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卻毫無改變。他們仍然焦躁不安 和痛苦的,因為他們只是在玩一場內觀的遊戲,就像他們已玩過的眾多遊戲一樣。這樣的 人是真正的失敗者。那些確實想要透過正法以便改善他們的生命的人,必須盡可能謹慎地 持守戒律。 問﹕我們應該過著道德的生活,但道德在這世界上卻是日漸敗壞。 答:當道德是日漸敗壞時,正法應該在此時興起就愈重要了!當在黑暗籠罩周遭的時刻, 就是應該要破曉的時候,太陽應該升起了。 問﹕如果你是軍隊的成員,殺害敵人是否違反道德呢? 答:是的。但是,同時,軍隊對於國家的保衛,為了百姓的保護,是必要的。軍隊不應該 只是用來殺死其他人而已。它應該用來顯示國家的強盛,以便敵軍甚至不會有想要侵略和 傷害人民的念頭。因此,軍隊是必要的。但決不是殺戮,而是要顯現強盛。如果有人要侵 害這個國家,第一件要做的事是給予警告。否則,如果變得無法避免,就必須採取行動。 然後再一次,這些士兵必須被訓練到沒有憤怒,沒有敵意。否則,他們的心將變得不平衡 ,他們所有的決定都將會出錯。以一個平衡的心,我們能夠作出好的決定,正確的決定, 對我們將很有益,並且對其他人也有益。 ============================================ 慈心觀 或 慈悲觀 南傳系統稱為四護衛禪之一(佛隨念 慈心觀 不淨觀 死隨念) 簡單的介紹 https://reurl.cc/VXR63n 修習慈心的方法不算複雜,簡單而言,主要是先向自己散發慈心,然後再將這份善意散發 給他人。先向自己發放慈心並非一種自私的態度和行為,相反而言,當我們能成功為自己 培育慈心之後,我們才能較容易向他人散發這份善意。 口誦或心中默念 願我平安,沒有危險傷害 願我健康,沒有身體痛苦 願我平靜,沒有精神痛苦 願我幸福自在 ... 願你/他/她平安,沒有危險傷害 願你/他/她健康,沒有身體痛苦 願你/他/她平靜,沒有精神痛苦 願你/他/她幸福自在 ... 很多老師都會建議我們按步就班地向他人散發慈心,次序如下: 1. 可愛的人──愛護我們的人和值得我們愛護的人 2. 親近的人──可以是家人、長輩、晚輩或朋友 3. 中性的人──剛認識或不太親近的街坊、朋友或同事等 4. 排斥的人──不喜歡的人,想起這類人時內心感到不安和不快 5. 怨恨的人──曾經傷害我們的人 為了令修習可以較為順利,在初時,可以先向「可愛的人」修習慈心,待修習熟練及培育 信心後,再以其他人作為修習對象。 願一切眾生快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21.2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600019612.A.BBA.html
tmac012004: 隨喜 09/14 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