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請問板上朋友: 佛經中說人死後最好由佛接引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免受輪迴之苦 但是像有些人,生來很有福報,用自己的努力加上機運創造了一個美滿的一生 在這樣的情況,輪迴看起來也不會不好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鼓勵現世不如意或感到困頓的人去的嗎?假如我這一生都順遂,遇事如願,好像覺得輪迴再來一次也不錯? 或者說,如果知道自己今生修為,下世或有果報,聽起來輪迴轉世反而會過得更好或是去享福(報)?這樣好像去不去極樂世界也沒什麼差異?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3.90.37.99 (新加坡)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603623262.A.674.html
adampolo: 極樂世界無量壽,還送五神通。XX比雞腿。 10/25 18:56
poohkoala: 極樂世界也有[帶業往生]得還入娑婆度眾生 10/25 19:18
poohkoala: 會想去極樂世界的多半都是體驗過人間很苦的 10/25 19:21
poohkoala: 順遂的不容易學佛[富貴求道難] 10/25 19:22
poohkoala: 海濤法師大學時代在校園路裕聖嚴法師,心裡還不爽地罵了 10/25 19:24
poohkoala: [真倒楣遇到空門,等一下打麻將要會輸啦] 10/25 19:25
poohkoala: 而且仔細校計酬量,再得人身所需的門檻不比念佛往生低 10/25 19:37
poohkoala: 聽聞過南傳緬甸柬埔寨的在家眾,多認為自己來是會下地獄 10/25 19:40
Bonaqua: 可以檢測看看這一世還記不記得上一世、上上幾世的記憶, 10/25 19:41
Bonaqua: 如果不記得,難保下一世還會想修行。 10/25 19:41
poohkoala: 或墮下三道~因果甚深~別自視過高 10/25 19:45
poohkoala: 不要抱著求往生才念佛,而是告訴自己,我是學佛的人就是 10/25 19:48
poohkoala: 要念佛法僧戒,不念這些的話是要念什麼??美食美女美酒? 10/25 19:49
creative88: 如果要修西方淨土 推薦淨界法師的講經 基本概念討論 10/25 19:58
creative88: 的詳細 像是這邊有一種狀況叫做三世冤 就是如果不是 10/25 19:58
creative88: 已經薰習佛法發心修增上生的菩薩道或解脫道 而只是 10/25 19:59
creative88: 一般的善人 這世學佛行善 第二世會有大福報 但是因為 10/25 20:00
creative88: 修福報的心是意圖享樂的 所以第二世在福報現前時會 10/25 20:02
creative88: 恣意享樂 不管修行 因為修行只為了求福報 所以第三世 10/25 20:03
creative88: 直接往下墮落 甚至入惡道 然後同樣的行為再來一次 10/25 20:03
creative88: 所以先入極樂得不退轉是這個法門認為需強調的事情 10/25 20:06
solarjeff: 要看你的目的。在能力範圍內,都好。 10/25 20:09
solarjeff: \不墮入惡道的 10/25 20:10
sysp: 藉標題一問 往生極樂需要唸到一心不亂 還是說 雖散亂心念佛 10/25 20:54
sysp: 但是已經念成一種習慣 就可以往生 10/25 20:55
Bonaqua: 能不能生到極樂世界,祖師大德的標準是 "信願力", 10/25 21:08
Bonaqua: 漢傳與藏傳的傳承都是這樣講的。 10/25 21:08
Bonaqua: 信願力就是,相信有極樂世界的存在,也有強烈意願發心 10/25 21:10
Bonaqua: 投生彼淨土學習,這股信願力會在臨終產生導引作用, 10/25 21:11
Bonaqua: 相應佛來接引你往生。 10/25 21:11
Bonaqua: 這一個區塊必須透過聽經(例如彌陀經、無量壽經), 10/25 21:12
Bonaqua: 透過經教清楚認識淨土的功德莊嚴來培養生起。 10/25 21:12
Bonaqua: 另一個區塊 念佛,其實一個人真想往生,信願力本身就是 10/25 21:13
Bonaqua: 嚮往憶念淨土的念頭,這本身已經是念佛的範疇。 10/25 21:13
Bonaqua: 但往生有一個障礙,就是煩惱,煩惱可能會在你臨終時, 10/25 21:14
Bonaqua: 破壞你信願力的意念,除非你信願力勢力非常強大, 10/25 21:15
Bonaqua: 所以除了信願力,祖師還強調要伏煩惱,二者搭配起來。 10/25 21:16
Bonaqua: 而淨土是透過以阿彌陀佛名號為所緣境的方式來攝心。 10/25 21:17
Bonaqua: 這就是常見的持名念佛。 10/25 21:17
Bonaqua: 伏惑本身就是一種禪定,也是止觀的止(奢摩他) 10/25 21:18
Bonaqua: 隨著伏惑力越強,往生煩惱障礙就越低,順利往生機會就高 10/25 21:19
Bonaqua: 一心不亂的層次很多,最低大概是講練到欲界定。 10/25 21:20
Bonaqua: 總結就是 "信願力 + 禪定力"。也就是信願行。 10/25 21:21
Bonaqua: 但非要修到欲界定才能往生嗎 ? 沒有這種說法。 10/25 21:21
Bonaqua: 一般信願力堅定就可以往生了。 10/25 21:22
Bonaqua: 禪定力只是降低你的風險值。 10/25 21:22
Bonaqua: 信願力不是短暫的發心,你必須長期去培養強大這股力量, 10/25 21:23
Bonaqua: 在心中形成 "皈依佛" 的重要價值性。 10/25 21:24
sysp: 請問需要發廣大菩提心嗎 例如度盡一切眾生 10/25 21:51
sysp: 有些法師認為沒發大菩提心 儘管具足信願行 也去不了 10/25 21:52
Bonaqua: 三輩往生都要發菩提心。 10/25 21:55
Bonaqua: 但菩提心已經包含在信願力當中了。 10/25 21:55
Bonaqua: 這就是為什麼阿公阿婆沒學經教,不懂菩提心也能往生。 10/25 21:55
Bonaqua: 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有講到一個重要菩提心觀念, 10/25 21:56
Bonaqua: 「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 10/25 21:57
Bonaqua: 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 10/25 21:57
Bonaqua: 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 10/25 21:58
Bonaqua: 願意去極樂佛土的心,本身就俱備菩提心的內涵。 10/25 21:59
Bonaqua: 因為那個地方是成佛度眾生的學校。 10/25 21:59
Bonaqua: 這個地方我個人覺得是佛的善巧智慧,因為淨土攝機廣, 10/25 22:00
Bonaqua: 上中下三種根性都能收攝,所以想往生心已經俱備菩提心。 10/25 22:01
Bonaqua: 而且菩提心本身屬於覺心,念佛求生也俱備覺心分。 10/25 22:02
Bonaqua: 這一點在漢傳祖師蕅益大師 <彌陀要解>也講過 : 10/25 22:04
Bonaqua: 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 10/25 22:04
Bonaqua: 這一點我在藏傳佛教也找到了他們對淨土法門傳承, 10/25 22:05
eudamonia4u: 當然是極樂世界好,沒有煩惱跟三毒,而且隨時隨地都 10/25 22:06
Bonaqua: 他們主張修持淨土四因,如果你能力時間真的不足,至少也 10/25 22:06
eudamonia4u: 能學佛法 10/25 22:06
Bonaqua: 要修持其中二因。一個就是信力。一個就是願力。 10/25 22:07
Bonaqua: 聚足這二種力也能往生。 10/25 22:07
Bonaqua: 但藏傳對菩提心的定義比較嚴格,他們認同這屬於覺心, 10/25 22:08
Bonaqua: 但還不算標準的度眾生心(世俗菩提心),還有更標準的 10/25 22:09
Bonaqua: 稱為勝義菩提心。這邊就不談了。 10/25 22:09
Bonaqua: 所以在自覺分的程度上可以算是菩提心,但祖師大德們一般 10/25 22:10
Bonaqua: 會鼓勵人往四弘誓願心(世俗菩提心)去培養。 10/25 22:11
Bonaqua: http://m.fodizi.tw/qt/qita/10913.html 10/25 22:12
Bonaqua: 這邊有談到三種發心,你有興趣可以從第一種去培養。 10/25 22:13
Bonaqua: 有些解釋屬於取法乎上的要求。 10/25 22:21
Bonaqua: 我們凡夫心態就是這樣,標準定太高,眾生會退心, 10/25 22:22
Bonaqua: 標準講的太低,又心生懈怠,覺得不用太認真準備。 10/25 22:23
Bonaqua: 當然如果你的因緣不是不識字的阿公阿婆,又有能力看懂 10/25 22:24
Bonaqua: 基礎教理,當然能往四弘誓願這種菩提心去準備是更好。 10/25 22:25
minpanda: 極樂世界種種妙無法以言語宣說,所以叫做極樂~擔心臨終 10/25 22:31
minpanda: 提不起正念的人,趕快念僧伽吒經!在世時曾聞僧伽吒法 10/25 22:31
minpanda: 門,臨終時有九十五億佛來安慰這個人,讓他遠離怖畏。 10/25 22:31
sysp: 感謝回答 10/25 22:39
creative88: NICE 10/26 04:42
creative88: 漢傳淨土說法同時還會培養理觀(類空正見) 再依理觀 10/26 04:51
creative88: 持佛聖號 彌陀要解中講的的理持 信西方阿彌陀佛,是 10/26 04:53
creative88: 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為繫心之 10/26 04:54
creative88: 境,令不暫忘也。 10/26 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