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Xras (想不出來)》之銘言: : 有人說什麼依文解義,不懂佛法 : 抱歉並沒有 : 我並不是闡明 : 往生兜率淨土的條件是什麼 : 也沒有在比較兩個淨土及法門之間的優劣 : 我完全沒有解釋任何法義 : 而是希望你們能說明支持淨空法師那種說法的 : 經文依據是到底什麼 : 究竟是在何處經典看到 : 「往生兜率淨土必須修成五重唯識觀 : 否則不能往生」 : 我就問這一點 : B & s 你們倆支持淨空法師觀點的就只能 : 仗著隔壁版主的勢,耍嘴皮子,酸個兩句 : 但卻拿不出任何哪怕是一行經文佐證嗎? B、S、C拿的應該就是這一句 行眾三昧 加上法相宗 所以推論有五重唯識觀 但依照佛光大辭典解釋 五重唯識觀,與行眾三昧是不同觀點的事情 如果沒有仔細辨別 大概又開始搓湯圓法師不是那個意思是這個意思 https://reurl.cc/9XYDMV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五重唯識 又作五重唯識觀。法相宗以諸法均由觀識轉變而來,持此觀法,將唯識體之淺深粗細次第 分為五重,此即五重唯識觀。又見道以前之相似觀有五重層次,但在見道真觀,達到第一 重之唯識觀時,即可立證真如。 五重唯識觀為窺基所創,即:(一)遣虛存實識,遣,即遮遣,意為否定。在三性中,遍計 所執為虛妄,體用皆無,故捨遣之;以依他、圓成為諸法之體相與實性,以其為真實,故 存留之,並觀此二性乃唯識之所現,此為第一重唯識觀。(二)捨濫留純識,在第一重觀之 時,依他之事與圓成之理雖不離識,但內識中仍有客觀之境界(相分)與主觀之心(見分 、自證分),心唯內有,境亦通外,為恐相分之內境與心外之境混淆,無法得到正觀,故 須捨境留心,此為第二重唯識觀。(三)攝末歸本識,在第二重觀之時,雖已捨離心境相對 之濫境,然所留之心法仍有識自體(自證分)之本與作用之末(見相二分)的分別,因末 離本則不存在,故攝末歸於本,此為第三重唯識觀。(四)隱劣顯勝識,心王和心所之自體 ,雖同樣變現見相二分為能緣、所緣,然心所僅為心王之伴屬,作用較劣,故須隱蔽較劣 之心所而彰顯較勝之心王。此為第四重唯識觀。(五)遣相證性識,第四重時,雖已顯存心 王,但心王有事、理之別(事為相用之依他起性,理為性體之圓成實性),故須遣依他之 相用,證圓成之實性。此為第五重唯識觀。 以上乃對心王而說,若從一般觀點視之,在心王、心所、色法、不相應行法、真如等五法 之事理上,亦應遣前四重,而證第五重。復次,以上五重乃在說明悟入三性之層次,故離 三性觀則不存在。 又五重中之第一重為總觀,後之四重為別觀。又前四重乃觀現象識之相唯識,為見道以前 之修法;第五重為觀真如唯識之性唯識,乃見道以後之修法。〔般若心經幽贊卷上、大乘 法苑義林章卷一末、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本、唯識義章卷一末、卷二本、大乘法相宗名目 卷五下〕 p1123 三昧 https://reurl.cc/EzMVq1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三昧 (一)梵語 samādhi 之音譯,巴利語同。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譯為等持、定 、正定、定意、調直定、正心行處等。即將心定於一處(或一境)的一種安定狀態。又一 般俗語形容妙處、極致、蘊奧、訣竅等之時,皆以「三昧」稱之,蓋即套用佛教用語而轉 意者,然已與原義迥然有別。 於佛典中,samādhi 譯為等持時,「等」乃指離開心之浮(掉舉)沈(惛沈),而得平 等安詳,「持」則指將心專止於一境之意,此即為將心止於一境而不散亂之狀態,稱為心 一境性。俱舍宗視之為十大地法之一,唯識宗則認為是五別境之一,且兩宗均以之為心所 之一,但經部與成實宗則認為心所並無別體。 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處,不令散亂,而保持安靜,此一狀態稱為三昧。達三昧之狀態時, 即起正智慧而開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達到佛之聖境者,則稱三昧發得或發定。舊譯 常將三摩地(梵 samādhi,三昧、等持)、三摩鉢底(梵 samāpatti,等至、正受、正 定、現前)及三摩呬多(梵 samāhita,等引、勝定)混同,而一概譯為三昧。實際上, 三昧應指三摩地而言。 有部認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於定、散及善、惡、無記之三性 ,而僅限於一切有心位(不通於無心定)不亂心,且對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稱三摩 地。對此,三摩鉢底與三摩呬多則通於有心、無心,而僅局限於定(包含有心定、無心定 而不通於散定)。 俱舍論卷二十八謂,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靜慮(四禪)、四無色定、八等至、三等 持之別。四靜慮及四無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為體;又四靜慮及四無色定之根 本等至(三摩鉢底)有八種,故稱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尋有伺、無尋唯伺、 無尋無伺等三種。此外亦指空、無相、無願,或空空、無相無相、無願無願之三重等持( 三重三昧)而言。 二種三昧之中,第一種係以尋(尋求推度之粗雜的精神作用)與伺(伺察思惟之深細的精 神作用)之有無,而分為:(一)初靜慮(初禪)與未至定。此屬有尋有伺三摩地。又作有 覺有觀三昧。(二)中間靜慮(中間定),屬無尋唯伺三摩地。又作無覺有觀三昧。(三)第 二靜慮(第二禪)之近分以上屬無尋無伺三摩地。又作無覺無觀三昧。第二種則指觀「人 、法」皆空之三昧,稱為空三昧。捨離差別相之三昧,稱為無相三昧;捨離願求之思之三 昧,則稱為無願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願無願三昧 等。 據十住毘婆沙論卷十一載,三昧乃四禪(四靜慮)、八解脫以外之一切定。又謂唯三解脫 門(無漏之空、無相、無願三昧)和有尋有伺等之三三昧稱為三昧。同論又揭示定之範圍 較狹,三昧之範圍則較廣,依此,諸佛菩薩所得之定可視為三昧。大乘義章卷十三舉出雜 阿毘曇心論卷六、成實論卷十二、十地經論卷五等之說,而述明禪、定、三昧、正受、三 摩[足*伐](梵 samāpatti,巴同,等至)、解脫、奢摩他(梵 matha,巴 samatha ,止)等之差異。依其說法,則狹義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廣義則指四無量心及其他諸 定。 阿含經認為四禪八定之外,另有空、無相、無願等之三三昧(三解脫門)與有尋有伺等之 三三昧,而大乘則有數百上千種種三昧之說。大乘經典之名稱,以「三昧」為名者,即有 般舟三昧經、首楞嚴三昧經、慧印三昧經、自誓三昧經、佛印三昧經、法華三昧經、念佛 三昧經、月燈三昧經、金剛三昧經等多種,這些經典對標題所示之「三昧」均有詳細說明 。其中,般舟三昧,亦稱諸佛現前三昧與佛立三昧。此外,法華經卷一曾舉出無量義處三 昧之名,舊譯華嚴經卷六與卷四十四,有華嚴三昧、海印三昧、師子奮迅三昧之說。大品 般若經卷三、卷五,亦有首楞嚴(健行)、寶印、師子遊戲等百八三昧之說。 天台宗在摩訶止觀卷二上舉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種三昧之說;修此四 種三昧之道場,稱為四三昧院。此外,成實論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方 )、共分修三昧(兼修定、慧之有漏定)、聖正三昧(兼修定、慧之無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經卷十三列出菩薩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種三昧之名,法華經卷七之十六三 昧,即為法華三昧之異名。又身發火焰之三昧,稱為火界三昧、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 屍骸之意。最勝之三昧,則稱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僧法然在其選擇本願念佛集中將念 佛稱為王三昧,又瑩山紹瑾撰之坐禪用心記亦將坐禪稱為王三昧。 修三昧之堂,稱三昧堂。依修三昧之種類而分,即有法華三昧堂、常行三昧堂、理趣三昧 堂等。〔雜阿含經卷十八、長阿含經卷九、卷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五、大品般若經 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論卷二十八、瑜伽師地論卷十一、集異門足論卷六、佛地經論卷 一、成唯識論卷八、大乘義章卷十三、圓覺經略疏註卷上、翻譯名義集卷四上〕(參閱「 百八三昧」2480、「定」3171) (二)在日本,火葬場、墓地,亦稱為三昧。為祈求死者之冥福,大多在墓旁建立法華三昧 堂,並延請僧侶修法華三昧。其法華三昧堂,可簡稱為三昧堂或三昧。 p580 : 我的論點很清楚: : 沒有經文依據的往生門檻條件就是錯的 : 拿出經文來,就這麼簡單 : 另外,什麼樣的開示叫做鼓勵往更高的層次修行 : 這個也有最近現成的例子 : 但被人高推聖境,完全被解釋成了一個笑話 : 有時間再細說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9.255.8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606282751.A.6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