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論工夫 吾教五乘進修工夫,雖各事行不同,然其修心,皆以止觀為本。故吾教止觀,有大乘、有 小乘、有人天乘、四禪八定、九通明禪。孔氏亦曰:「知止而後有定。」又曰:「自誠明 。」此人乘止觀也。老子曰:「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又曰:「萬物並作 ,吾以觀其復。」莊子亦曰:「莫若以明。」又曰:「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又曰:「 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惟止,能止眾止也。」又曰:「大定持之。至若百骸九竅, 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又曰:「咸其自取,怒者其誰耶?」至若黃帝之退居,顏子之 心齋,丈人承蜩之喻,仲尼夢覺之論,此其靜定工夫,舉皆釋形去智,離欲清淨。所謂厭 下若麤障,欣上淨妙離,冀去人而入天。按教所明,乃捨欲界生,而生初禪者。故曰:「 宇泰定者,發乎天光。」此天乘止觀也。首楞嚴曰:「一切世間所修心人,愛染不生,無 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又曰:「欲習既除,離欲心現。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名為 梵輔。」又曰:「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又曰:「此三 勝流,一切煩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至於澄 心不動,湛寂生光,倍倍增勝,以歷二三四禪,精見現前,陶鑄無礙。以至究竟群幾,窮 色性性,入無邊際,名色究竟天。」此其證也。由是觀之,老氏之學,若謂大患莫若於有 身,故滅身以歸無。勞形莫先於有智,故釋智以淪虛,此則有似二乘,且出無佛世,觀化 知無,有似獨覺,原其所宗,虛無自然,即屬外道。觀其慈悲救世之心,人天交歸,有無 雙照,又似菩薩,蓋以權論,正所謂現婆羅門身而說法者,據實判之,乃人天乘修梵行而 入空定者是也。 所以能濟世者,以大梵天王為娑婆主,統領世界,說十善法,救度眾生。據華嚴地上菩薩 為大梵王,至其梵眾,皆實行天人,由人乘而修天行者,此其類也無疑矣!吾故曰:莊語 純究天人之際,非孟浪之談也。 ============================================================================== 就文字上判是判天乘 文字上有沒有入聲聞以上的界線就是三法印 大乘一實相印 文字上三法印都沒有了 一實相印也不太可能... 就是那個道字 虛無自然 即屬外道 另外就實證功夫上判是不是有超過於天乘 或是菩薩示現說法 也是有可能 但則可能要各自心證... 即使認為是菩薩示現說法 那也是方便 終要歸佛教教理 像是 在莊子內篇中 憨山把大宗師擴大解釋用如來藏來解 但憨山也說 最好學過首楞嚴經再來讀老莊比較不會被迷惑... 而首楞嚴佛教教理從何入 還是三法印 一實相印 ============================================================================= 六祖壇經 機緣品第七 覺遂同策來參。繞師三匝。振錫而立。師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 何方而來。生大我慢。覺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師曰。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曰 。體即無生。了本無速。師曰。如是如是。玄覺方具威儀禮拜。須臾告辭。師曰。返太速 乎。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師曰。誰知非動。曰。仁者自生分別。師曰。汝甚得無生 之意。曰。無生豈有意耶。師曰。無意誰當分別。曰。分別亦非意。師曰。善哉。少留一 宿。時謂一宿覺。後著證道歌。盛行於世。謚曰無相大師。時稱為真覺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90.1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615279050.A.9BC.html ※ 編輯: creative88 (101.12.90.180 臺灣), 03/09/2021 16:37:55 ※ 編輯: creative88 (101.12.90.180 臺灣), 03/09/2021 17:43:15
BRIANERIC2: 入空定就是緣覺乘以上了喔 03/09 17:43
FHShih: 人天乘是比較合理的判法 03/09 17:43
BRIANERIC2: 修梵行而入「空定」那就是緣覺乘 03/09 17:45
BRIANERIC2: 空定指的就是無色界的四空定 03/09 17:45
憨山 觀老莊影響論 論教乘 "所言五乘,謂人、天、聲聞、緣覺、 菩薩也,佛則最上一乘矣。然此五乘,各有修進,因果階差條然不 紊。所言人者,即蓋載兩間,四海之內,君長所統者是已,原其所 修,以五戒為本。所言天者,即欲界諸天,帝釋所統,原其所修, 以上品十善為本。色界諸天,梵王所統;無色界諸天,空定所持, 原其所修,上品十善,以有漏禪九次第定為本,此二乃界內之因果 也。所言聲聞所修,以四諦為本;緣覺所修,以十二因緣為本;菩 薩所修,以六度為本,此三乃界外之因果也。" 憨山大師的用字入空定可能還是是指天乘的無色界定。 文字上還是會判為天乘... 但也認為 如果要視老莊為有證果 只是示現人天說法 因為在無佛之地出世 或許可以稱為獨覺(緣覺) "且出無佛世,觀化知無,有似獨覺" ※ 編輯: creative88 (101.12.90.180 臺灣), 03/09/2021 17:57:38
BRIANERIC2: 而且如果憨山把大宗師的見解 等同於如來藏 03/09 17:50
BRIANERIC2: 那就是暗示莊子從四空定中 照見如來藏的意思 03/09 17:50
BRIANERIC2: 當然他身為佛教徒他不能講太明白 可是你看大宗師的解 03/09 17:51
BRIANERIC2: 釋 意思就是這個人四空定到極細微 而見到如來藏的法界 03/09 17:52
BRIANERIC2: 四空定要進如來藏不是不可能 事實上很多人都修不定四 03/09 17:52
BRIANERIC2: 空定 尤其是非想非非想 一堆人修不到這個層次 03/09 17:53
BRIANERIC2: 這邊講的很有緣 說他又二乘 又像緣覺 又像菩薩 XDDD 03/09 17:56
BRIANERIC2: 然後又入空洞 又體悟了一部份如來藏 這說法很有趣喔 03/09 17:57
BRIANERIC2: 打錯 又入空定 又二乘又緣覺又菩薩 最後只好給他一個 03/09 17:57
BRIANERIC2: 天乘XDD 然後又不好意思 說在華嚴裡他是菩薩了XDDD 03/09 17:58
BRIANERIC2: 那如果照華嚴的標準 他是菩薩了 要說他是外道也只有 03/09 18:00
BRIANERIC2: 大菩薩 或佛陀才可以講吧? 比如佛陀罵羅法是蕉芽這樣 03/09 18:00
BRIANERIC2: 所以他最後站在佛教的立場很不好意思的下了結論就是 03/09 18:02
BRIANERIC2: 莊子是華嚴裡的菩薩 下凡示現人天說法XDDD 03/09 18:02
creative88: 就看是要從文字上判還是從心證實修上判啦 03/09 18:07
creative88: 漢傳三教合和的習慣很久了喜歡從示現上看 03/09 18:08
creative88: 格魯學四部宗義分的很細的 就管文字上的境界(世俗諦) 03/09 18:09
BRIANERIC2: 憨山就是標準的中國人 講話都模擬兩可的 XDDD 03/09 18:11
BRIANERIC2: 一方面他站在佛教立場 他要說莊子是天乘 另一方面暗示 03/09 18:12
BRIANERIC2: 他同時又具足了緣覺 二乘跟菩薩乘的東西 標準中國人XD 03/09 18:12
憨山大師 漢傳的確會比較多些正面態度 說是天乘 也是六師等級的高級外道 佛陀可能點一下就證了 論宗趣 故曰:「天地之根,眾妙之門。」不知 其所以然而然,故莊稱自然。且老乃中國之人也,未見佛法,而深觀 至此,可謂捷疾利根矣!借使一見吾佛而印決之,豈不頓證真無生耶 ?吾意西涉流沙,豈無謂哉?大段此識,深隱難測,當佛未出世時, 西域九十六種,以六師為宗,其所立論百什,至於得神通者甚多,其 書又不止此方之老莊也! 噫!老氏生人間世,出無佛世, 而能窮造化之原,深觀至此,即其精進工夫,誠不易易,但未打破生 死窠窟耳!古德嘗言,孔助於戒,以其嚴於治身,老助於定,以其精 於忘我,二聖之學,與佛相須而為用,豈徒然哉?據實而論,執孔者 ,涉因緣,執老者,墮自然,要皆未離識性,不能究竟一心故也,佛 則離心意識,故曰;「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方徹一心之源耳。」此 其世出世法之分,故佛所破,正不止此。即出世三乘,而亦皆在其中 矣! ============================================================================== 憨山 莊子內篇註 尾語 此儵忽一章不獨結應帝王一篇其實總結內七篇之大意前言逍遙則總歸大宗師前頻言小知傷 生養形而忘生之主以物傷生種種不得逍遙皆知巧之過葢都為鑿破渾沌喪失天真者即古今宇 宙兩間之人自堯舜以來未有一人而不是鑿破渾沌之人也此特寓言大地皆凡夫愚迷之人槩若 此耳以俗眼觀之似乎不經其實所言無一字不是救世愍迷之心也豈可以文字視之哉讀者當見 其心可也即予此解亦非牽強附合葢就其所宗以得其立言之旨但以佛法中人天止觀而叅證之 所謂天乘止觀即宗鏡亦云老莊所宗自然清淨無為之道即初禪天通明禪也吾徒觀者幸無以佛 法妄擬為過也。 ============================================================================== 圓覺經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為 正法末世。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以賊為子其家財寶 終不成就。何以故。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愛 者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云何當知法不解脫。善男子。彼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以 己微證為自清淨猶未能盡我相根本。若復有人讚歎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復誹謗彼所 得者便生瞋恨。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 吵個架還是要貼一下這段經文... 仁者自觀心中境界 平安 ※ 編輯: creative88 (101.12.90.180 臺灣), 03/09/2021 18:43:58
ilanese: 其實後世之人引用老莊裡面的文字,作為修煉方法,未必真 03/10 20:26
ilanese: 的是老莊作者之本意。 03/10 20:27
creative88: 各種內外丹 符 咒 五術 屬道教 單純的思想可以稱道家 03/10 23:46
creative88: 道教徒持的老莊宗旨 與道家人持的老莊宗旨 不一定同 03/10 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