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如題... 開悟之後 禪宗 解悟等級之後 略見心光 或是 天台教下 修過法華經 開圓解之後 還要不要修無常觀? ============================================================================== 我聽經聽到的答案是要的。如果貪嗔重的話。 淨界法師在講法華經上說的 我大概聽到的理解是這樣的... 某宗派的修行意見 各位輕鬆看 或有同異 勿生惱 例如 如果一直念佛跟真如相應 不特別修空觀 可不可以? 可以 如果你的煩惱淡薄 對娑婆好要很輕 願意往生極樂。 但是真如觀 是最中道的力量 他善惡境界都泯掉了 他對於具體生起的煩惱 消除的力量相對安穩 強的是無常觀 他有很強的善惡界線 可以把煩惱直接消掉 但是大乘宗派會不建議只修無常觀 因為無常觀 太空了 會把想度眾生的感覺消掉 修太強會對於 菩薩道有點無感 稱為 錯損菩提 所以菩薩的空觀 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留惑潤生 故意留一點 貪嗔癡 對眾生有感情 另一種是無生觀 開始空有不二 所以你可以有大悲心 菩提心 然後當體即空 但是你如果開悟 開圓解 (解悟 領悟 真如觀) 之後 還是會有很重的貪嗔念 此時可以修無常觀 把很重的貪嗔念解掉 不然有些開悟後的人 或是念佛的人 脾氣還是很大 會念佛 跟 講禪宗話都講得出來 但是貪嗔境界上來的時候 很難瞬間把貪嗔念消掉 因為貪嗔念要用無常觀 來消 效果會比真如觀還要直接 有些大師 覺得 專修 我就反觀自性或念佛直接真如觀相應 像是徹悟禪師 念佛行門量夠大 真如觀相應的夠深 貪嗔也就會少掉 但一些圓修見解的法師 萬善同歸 你有需要就要修 多少修一些 無常觀 無生觀 在真如觀不夠強 或是面對很嚴重的貪嗔念的時候 這可以幫助人 ============================================================================= 無常觀 其實各宗派都還是從身念處起修 讀一些日本禪宗的著作 提到修身念處的很多 比例甚至多過禪話 禪宗 自食其力 都要自己耕種 都在作務中 修身念處 其實都有無常觀的底子在 無常觀有底子 貪嗔薄 要跟真如觀相應也容易 阿姜查 被問到六祖慧能的智慧時 也就說慢慢禪修練不執著 有一天會懂 ============================================================================= 格魯四部宗義修空觀慢慢修上來 貪嗔都薄了 修真如觀 直接明心見性 但見性後遇到事情還是要磨 怎麼磨 有時候真如觀 會不好磨 因為太中道了 如果在修重於止的功法 或是 氣脈等 也是 那空的力量會不夠直接 讀一些 修一些 無常觀 無生觀的東西 把貪嗔念磨掉一些吧 ============================================================================= 明心見性之後 如果跳過空觀 走真如觀 勝義諦說 佛的手指 跟孔子的手指沒有差別的話 那小狗小貓叫也是佛陀說法 舉目看到的所有東西都是阿彌陀佛 如果走世俗諦 憨山大師 也會很認真地去判老莊只有天乘 孔子只有人乘而已 就格魯的教法 重點在世俗諦要判對 沒事不用用勝義諦去吵啦 世俗諦引導出來的空正見 或是說無常觀無生觀 還是要修 空觀教理要讀 消貪嗔快 不然每次維護佛教維護到一半就開始人身攻擊 我都很擔心到底是菩薩示現 還是入魔道 ============================================================================== 憨山觀老莊影響論 論教乘 或問:「三教聖人本來一理,是果然乎?」曰:「若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而觀,不獨三 教本來一理,無有一事一法,不從此心之所建立;若以平等法界而觀,不獨三聖本來一體 ,無有一人一物,不是昆盧遮那海印三味威神所現。」故曰:不壞相而緣起,染淨恆殊, 不捨緣而即真聖凡平等,但所施設有圓融行布、人法權實之異耳。 圓融者,一切諸法,但是一心,染淨、融通、無障無礙。行布者,十界、五乘、五教理事 因果淺深不同。所言十界,謂四聖六凡也。所言五教,謂小始終頓圓也。所言五乘,謂人 、天、聲聞、緣覺、菩薩也,佛則最上一乘矣。然此五乘,各有修進,因果階差條然不紊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90.18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615395281.A.36B.html ※ 編輯: creative88 (101.12.90.180 臺灣), 03/11/2021 00:55:19
restinpeace: 你應該先定義清楚你的明心見性與真如觀的差別 03/11 00:57
restinpeace: 還有解悟領悟的定義,因為經教沒有這種說法 03/11 00:58
creative88: 六祖經依歸 明心見性 解悟或破三關 第一關而已 03/11 01:10
creative88: 真如觀就是一實相印 或是現代說如來藏教法 03/11 01:11
creative88: 解悟多還要靠智識上的理解 領悟確實破三關中的本參 03/11 01:14
禪宗大意 黃懺華居士編述 https://reurl.cc/Q7Y3np 次此宗之開悟分三段,一曰本參,又曰初關,二曰重關,三曰末後關。如超善云:最上乘 ,要真參,急急用功勿等閒,一片身心無滲漏,管教直下透三關。所謂三關者,由參話頭 引出無漏慧,由無漏慧,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名為初關;既見性已,乃以無漏慧對治煩 惱,到煩惱伏而不起現行,方名重關。然煩惱之伏,猶賴對治功用,必至煩惱淨盡,任運 無功用時,斯透末後一關。 ※ 編輯: creative88 (101.12.90.180 臺灣), 03/11/2021 01:16:26
BRIANERIC2: 他這個第一句話就有講了「略見心光」是明心見性的準則 03/11 01:20
BRIANERIC2: 明心見性之後怎麼修,出家人的標準只能看一半,因為環 03/11 01:21
BRIANERIC2: 境不同,你有身份的問題,身為主管、或警察,你要怎麼 03/11 01:21
BRIANERIC2: 處理這些事情,開悟很簡單,凡心放下,略見心光即是 03/11 01:23
BRIANERIC2: 難在之後你要扛起來,你的家庭事業人際,怎麼愈修愈清 03/11 01:25
BRIANERIC2: 淨。 在佛學版好了,好好談是最好的,但是你遇到故意 03/11 01:25
BRIANERIC2: 來亂的,利用你的客氣得吋進尺的,第一你可以遠離 03/11 01:26
BRIANERIC2: 也有第二種,華嚴經裡的甘露火王,你兇我比你更兇 03/11 01:26
BRIANERIC2: 當然這個要有足夠的證量,不然一下火就燒光了 03/11 01:27
BRIANERIC2: 有一些煩惱,他的屬性其實很陰,藏得很深,你利用火性 03/11 01:28
BRIANERIC2: 忿怒之火把他逼出來,速度會比理性分析快不知道幾倍 03/11 01:29
BRIANERIC2: 當然如果你的空觀不夠,這個火性太強就會傷身 03/11 01:30
BRIANERIC2: 這叫走火,走火又傷到腦神經,就叫入魔。所以很多人常 03/11 01:31
BRIANERIC2: 指責別人「走火入魔」,我都很好奇你是知道原理嗎XDDD 03/11 01:31
Bonaqua: 都重要都要參考。 03/11 01:32
Bonaqua: 開悟之後的保任,很重要的目標是徹底斷除見思二惑, 03/11 01:33
Bonaqua: 二惑不斷,輪迴不出,再投生一次難保又墮落。 03/11 01:33
Bonaqua: 任何一種觀法,只要對自己斷惑能起實質上的效用,都是可 03/11 01:34
Bonaqua: 採用的作法。 03/11 01:34
擔心才打這篇的 意思說了 解悟 小開悟後還有瞋念的話 回頭修點無常無我 瞋念重自己也不好受 還有開火示現 人身攻擊適度 我看了都怕 大家成熟人了 只說說話 其他自己負責 打兩篇累 要睡了 諸位晚安 ※ 編輯: creative88 (101.12.90.180 臺灣), 03/11/2021 01:39:52
BRIANERIC2: 見思二惑在開悟後的修法基本上是一種無修之修 03/11 01:39
BRIANERIC2: 第一關是柔順忍 就是阿底峽說的道體任賴耶 這些內外境 03/11 01:40
BRIANERIC2: 一直浮現 你要有足夠的定力去承受 03/11 01:40
BRIANERIC2: 他浮現到一個很清淨的時候 光明會變得很強烈 這時候可 03/11 01:41
BRIANERIC2: 以轉入無生忍 怎麼轉入? 細微心識漸次融入 03/11 01:41
BRIANERIC2: 不用怕 你可以雲淡風輕 要上戰場我來XDDD 03/11 01:44
Bonaqua: 個人覺得能做到解悟就很不容易了~ 03/11 01:46
BRIANERIC2: 我知道你們都是好人,都希望盡量與人為善,菩薩心腸 03/11 01:47
BRIANERIC2: 但總要有人當壞人,霹靂手段,我來當就好XDDD 03/11 01:47
BRIANERIC2: 見性的最基本標準 就是一定要透心光 而且不是色界光明 03/11 01:49
BRIANERIC2: 沒有顏色的 就是一種「覺照」 覺照不是你在覺照 是自 03/11 01:49
BRIANERIC2: 已突然照出來的 你也不知道從那裡來 這標準不能亂動 03/11 01:50
BRIANERIC2: 因為所有超凡入聖的修行 都要緣著這個覺照到達圓滿 03/11 01:51
Bonaqua: 這輩子期許能夠少犯點錯,就阿彌陀佛了~ 03/11 01:53
BRIANERIC2: 包括你要與佛相印 也要以這個覺照才能相應 03/11 01:53
BRIANERIC2: 技術上可以謙虛,觀念上不行,要立志求大智慧 03/11 01:54
Bonaqua: 以前還會覺得能在佛法當中探討個悟不悟之類的.. 03/11 01:55
BRIANERIC2: 那你很接近了,就是一開始雄心壯志,非要求出個證悟 03/11 01:55
Bonaqua: 看的越多,越感觸到,人生能少犯錯,就很強了。XD 03/11 01:56
BRIANERIC2: 有很強烈的意識,經過多年的磨練後,發現行不通放下了 03/11 01:56
Bonaqua: 觀念上會知道佛理脈絡,心中卻知道這不關我的事。 03/11 01:56
BRIANERIC2: 就差一點點XDDD 大家努力 放下 但不放棄 03/11 01:57
Bonaqua: 可能老了吧~ 03/11 01:57
Bonaqua: 諸位善士多加油,期待你們成就。 03/11 01:59
BRIANERIC2: 大家加油 03/11 02:00
restinpeace: 嗯嗯,你的分類法很蕭平實 03/11 02:56
creative88: 還好吧... 以前還跟修他的版友筆戰過應該不對... 03/11 03:35
creative88: 禪的正門 山田耕雲 03/11 03:36
ilanese: 開悟的定義,要講清楚。 03/11 08:15
ilanese: 明心見性,什麼的大概都各說各話。 03/11 08:16
creative88: 禪宗的場我不接啦 只簡單說是對一實相印的掌握程度 03/11 08:57
creative88: 我喜歡的書是那本書 讀過有緣再聊 沒有就隨緣 03/11 08:58
FHShih: 同意 03/11 09:57
soulism: 開悟證初果,再往四果走,還是一樣要修無常無我觀,不同的是 03/11 10:01
soulism: 對無常等法性有更深的體證. 03/11 10:02
MartinJu: 只有佛或阿羅漢才是無學果位喔,其他都要繼續學習 03/11 19:47
VanDeLord: 開悟和證悟不同,開悟可說是認知上的透徹,離 理解上 03/11 19:51
VanDeLord: 的透徹(法門通達)和證悟 的透徹(聖人之流),還有 03/11 19:51
VanDeLord: 很大的距離。 03/11 19:51
VanDeLord: 以上個人看法,供參。 03/11 19:52
VanDeLord: 開悟算是認知上的悟,不會疑惑,好比通過學測拿到入學 03/11 19:59
VanDeLord: 資格,開悟也是有分層次。解悟好比是畢業了,拿到畢業 03/11 19:59
VanDeLord: 證書,要拿其他學力範圍內的其他證照不難,其他證照好 03/11 19:59
VanDeLord: 比神通。證悟好比是產學具優的人類知識大師,例如愛因 03/11 19:59
VanDeLord: 斯坦或諾貝爾獎得主等。 03/11 19:59
VanDeLord: 以上供參 03/11 20:00
VanDeLord: 把開悟當證悟,那就可惜了。 03/11 20:01
restinpeace: 請問s大,開悟證初果的結論是怎麼來的? 03/12 01:17
soulism: 證悟,是指四加行世第一法一念心,頓悟法性無間入見道位,就 03/12 11:48
soulism: 是初果. 03/12 11:49
minpanda: 感謝V大分享譬喻! 03/12 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