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補充一下,因為最近個人的身心靈有新的進度,因此對「我」也重新也有一番見解。 這一兩個星期,末學已經可以進入到所謂的背景(電影電視螢幕),以網路上的說法就是" 與自己的高我連結" 這個背景是每個人都有的,本自具足,即便是一朵花一顆樹也有,你也可以稱祂為佛性、 空性。 這個"東西"比禪定更奇妙,因為隨時隨地都可以進入這種狀態,一種"空"的狀態,但不是 放空,周遭一切事物你還是很清楚。我常會拿"吃飯"這件事來"玩"(或者說做實驗) 以吃飯來說,一旦進入這個背景,突然會感受到是佛性(空性)在吃飯,覺察這一切(非頭 腦、小我的看及感受),會突然發現剛剛那個我(小我)不見了(暫時離開),也會發現原本 的那個我(小我)是虛幻的,機械化無意識的,換句話說,小我是跟著業力在走,沒有自由 意志。 但這時候小我(或念頭)一旦回來,就跳出這個空的狀態,你可以重新再選擇想要進入這狀 態,因為很美好。 簡單來說,就是專注投入一件事,但又不能刻意投入,你只要刻意就就進不去,進去之後 的狀態頭腦是放鬆的。 吃飯是件簡單的事,而且是大家每天都會做的事,但現代人要好好吃一頓飯卻不容易。 只要能夠進入這個寧靜覺察的狀態,那個原本的我到底是誰,怎麼來的,似乎也不是那麼 重要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7.247.6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695008856.A.CF5.html
gogolee0210: 隨喜體道於身啊! 09/18 14:34
gogolee0210: 《金剛經》:「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 09/18 14:34
gogolee0210: 以為有我;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09/18 14:34
gogolee0210: 自己感覺是像山谷的回聲一樣,這個「我相」不斷的成 09/18 14:34
gogolee0210: 住壞空。 09/18 14:34
gogolee0210: 《楞嚴經》也說的很好,能分別前塵影事的就是我們的 09/18 14:35
gogolee0210: 真心,如果離塵無體,我們的法身就等同於斷滅了。09/18 14:35
gogolee0210: 所以不是什麼都沒有,善分別也只是真心正常發揮,不09/18 14:35
gogolee0210: 要執在我人眾生壽者相上就好啦~ 09/18 14:35
devil0915: 隨喜,這種感覺很像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09/18 15:44
devil0915: 不執著任何外境,但是會隨緣生分別心。維摩經「能善分09/18 15:44
devil0915: 別諸法相,於第一義不動」 09/18 15:44
Bonaqua: 佛性, 不住於空,不住於有。09/18 16:02
Bonaqua: 這種感覺,我在高中專心打籃球的時候發生過3.4次,跟背09/18 16:09
Bonaqua: 景融為一體。 09/18 16:10
Bonaqua: 以旁觀者立場看待人事。09/18 16:10
Bonaqua: 但這是否屬於佛性,我認為不是。 09/18 16:10
Bonaqua: 佛性,無出無入。09/18 16:11
Bonaqua: 佛性是一種般若。非境界之事。09/18 16:12
Bonaqua: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09/18 16:13
Bonaqua: 定境本會逐漸相應空相,離分別。09/18 16:16
Bonaqua: 而佛性,非分別非無分別。非真非妄。09/18 16:16
Bonaqua: 古人以佛性為真,屬於強名破妄。 09/18 16:17
Bonaqua: 實際上真也要不住,不即不離。 09/18 16:18
Bonaqua: 所以楞嚴說,不住為善境界,住相名魔境。09/18 16:19
Bonaqua: 這些可以參考看看。 09/18 16:19
感謝B大解說
adampolo: 若是與高我連結。你如何確定不是在初禪梵我一如?或是在 09/18 17:10
adampolo: 無色界空無邊處? 09/18 17:10
所以我也有點迷惑,但境界如先前書上寫的 ※ 編輯: thugf (49.217.247.63 臺灣), 09/18/2023 18:13:23
thugf: 順便再請教B O N A Q U A大大,打籃球進入心流的狀態,和進 09/18 18:37
thugf: 入佛性的狀態,兩者的差別是不是後者是有佛性來做主導的動 09/18 18:37
thugf: 作? 09/18 18:37
thugf: 打籃球,這種是在高中都會有經歷,進入一種心流的狀態,而 09/18 18:38
thugf: 且忘了時間 09/18 18:39
Bonaqua: 那種狀態不是心流,是跟環境融為一體。 09/18 20:42
Bonaqua: 當你經歷那種一體,就會產生 高我 跟 小我的錯覺。 09/18 20:46
Bonaqua: 這種狀態,如果沒錯,應該在欲界定之前的禪定練習會出現 09/18 20:47
Bonaqua: 實際上應該只是一種很淺的定境而已。 09/18 20:48
Bonaqua: 因為還有"身相"等。 09/18 20:49
Bonaqua: 至於佛性本身,我目前粗淺的認識,並非一種什麼狀態。 09/18 20:53
Bonaqua: 那更像是一種智慧,能夠判斷當下一切的境緣。 09/18 20:54
Bonaqua: 我聽法師有二個字,也許您也可用來判斷,會逐漸認識佛性 09/18 20:56
Bonaqua: 就是 "不住" 這二個字。 09/18 20:56
thugf: 有點瞭解了,我還是有着相。感謝指點!! 09/18 21:15
Bonaqua: 你用老和尚的公式去帶入,其實反而會啟悟。 09/18 21:28
Bonaqua: 以"不住"帶入,佛性肯定是不住高我 不住小我。 09/18 21:29
Bonaqua: 我自己是用這個方式去慢慢磨著相的問題。09/18 21:29
Bonaqua: 久了,慢慢會有一種"圓"的智慧在心中萌芽。 09/18 21:30
Bonaqua: 多聽經還是有差。 09/18 21:30
Bonaqua: 開門 跟 關門,實質上同一個門。09/18 21:32
Bonaqua: 開跟關只是一個動作。09/18 21:32
Bonaqua: 高我(離分別) 小我(分別),也只是二種動作。 09/18 21:32
Bonaqua: 所以,佛性非動作,自然佛性空無我,也沒所謂高我。 09/18 21:33
Bonaqua: 反證,你就知道高我就是外道第一因見。 09/18 21:34
gogolee0210: 你能在這邊發文就是佛性的作用,真性緣起 09/18 21:34
Bonaqua: 實際上,高我就是阿賴耶,小我是第六識。 09/18 21:34
Bonaqua: 阿賴耶 跟 第六識 都只是 "心性的功能"。 09/18 21:34
gogolee0210: 禪宗公案:初參威禪師,侍立次,有講華嚴。僧問:「 09/18 21:35
gogolee0210: 真性緣起,其義云何?」威良久。師遽召曰:「大德正 09/18 21:35
gogolee0210: 興一念問時,是真性中緣起。」其僧言下大悟。 09/18 21:35
Bonaqua: 有所體悟,然後再去找經論是不是這樣講,就是你的東西了~ 09/18 21:36
Bonaqua: 凡有分別,皆是虛妄。破到破無所破處,就近了。 09/18 21:37
Bonaqua: 四禪八定通外道,這大家應該都知道。 09/18 21:39
Bonaqua: "定" 跟 "散" 一對。 09/18 21:39
Bonaqua: 凡一對的,都不能住。 09/18 21:45
Bonaqua: 這邊的"住",是真認為有一對。 09/18 21:46
Bonaqua: 因為認為真有分別,就會產生取捨,取捨本身就背離佛性。 09/18 21:47
Bonaqua: 禪宗有句話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09/18 21:47
Bonaqua: 但我坦白講,真的很難不取捨。09/18 21:48
Bonaqua: 我自己也做不到就是,觀念雖然懂,實質上不容易。 09/18 21:48
Bonaqua: 上述推文單純探討佛性。但是就修行本身來講~ 09/18 21:51
Bonaqua: 祖師大德建議我們初學,先取捨,取捨當中有因果。09/18 21:52
Bonaqua: 取善捨惡,取定捨散,佛性真的屬於大菩薩程度的課題。09/18 21:53
gogolee0210: 修九住心達心一境性證奢摩他吧!很實際的技術方法。 09/18 21:54
devil0915: 推b大,觀念一定要先懂,然後開始試著去做,這才是真 09/18 22:31
devil0915: 修行。六祖壇經「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09/18 22:32
devil0915: 然後我覺得每個人根器不同,初學是可以直接入大乘,直 09/18 22:39
devil0915: 接從本心開始修的,維摩經弟子品中富樓那不敢去探病維 09/18 22:39
devil0915: 摩居士,就是因為有一次他教初學弟子小乘法,結果被維 09/18 22:39
devil0915: 摩居士喝斥「說不定他們是大乘根器阿!為何不直接教大 09/18 22:40
devil0915: 乘?」我們有幸聽到大乘法,表示我們有緣,有這個根器 09/18 22:40
devil0915: ,當然應該直接從本心開始修行。 09/18 22:40
devil0915: 畢竟不試試看怎麼知道呢? 09/18 22:42
daye2012: 呃....如果照你這樣描述,這應該是蕭平實的開悟 09/19 18:22
adampolo: 所以原po悟到的,剛好和蕭平實相同? 09/19 20:00
gogolee0210: 哎呀,一步登天難,成長的路上相同又沒關係,至少在 09/19 21:04
gogolee0210: 往這方向的道路上,也是值得鼓勵,不要執著於現境就 09/19 21:04
gogolee0210: 好了啊! 09/19 21:04
daye2012: 只要有個"境"要進出,那就不是空 09/19 23:38
daye2012: 更正,蕭平實所宣稱的"悟境" 09/20 00:06
adampolo: 請定義何謂"開悟"。開悟了是那個位階?初禪?初地?初果?09/20 00:24
adampolo: 還是初信? 09/20 00:24
adampolo: 我悟到了一個沒有人講過的禪理,算不算開悟? 09/20 00:26
Bonaqua: 空性主要用於空掉分別,任何境界,不住都是一種提昇。09/20 00:27
Bonaqua: 例如: 空、有也是一對分別。09/20 00:28
Bonaqua: 有,要空掉,空本身也要空掉。 09/20 00:28
devil0915: 信自己原本是佛,悟到原來所有眾生皆有圓滿的自性,與 09/20 01:36
devil0915: 諸佛無二無別,這樣叫做開悟、識得本心。用華嚴的角度 09/20 01:36
devil0915: 這樣叫做入信位;用天台六即佛的角度,這樣叫做名字即 09/20 01:36
devil0915: 佛。這是所有諸佛如來在因地修行時的第一步。 09/20 01:36
gogolee0210: 發現很多學佛仔特別刻薄、見不得別人好。 09/20 01:54
gogolee0210: 人家心得分享而已,看起來又沒執著,何必幫人著境。 09/20 01:54
gogolee0210: 難不成博士看到中學生寫作業,還要過去跟他說你這樣 09/20 01:54
gogolee0210: 不對,你只是中學而已? 09/20 01:54
gogolee0210: 這不是廢話嗎?就是個過程而已。 09/20 01:54
gogolee0210: 楞嚴經裡面也講修禪定會有現境,但是不要著禪境,難 09/20 01:54
gogolee0210: 道佛祖就有出入境喔? 09/20 01:54
gogolee0210: 當然只是方便溝通用的名詞,幹嘛自己小鼻子小眼睛看 09/20 01:54
gogolee0210: 別人? 09/20 01:55
gogolee0210: 難怪金剛經會說「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 09/20 01:55
gogolee0210: 人以為有我;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09/20 01:55
gogolee0210: 媒體、網路上帶給人們的酸民文化真的要好好出離,不 09/20 02:03
gogolee0210: 要被卡在這種集體意識裡面了。09/20 02:03
gogolee0210: 起心動念都是業力的來源啊! 09/20 02:04
Bonaqua: 主要還是原po並非單純討論定境。 09/20 10:25
Bonaqua: 已經將某些境界誤解為佛性,這其實滿嚴重的。09/20 10:26
Bonaqua: 文中提到,他的小我回來,他所謂的 "佛性" 就消失。09/20 10:29
Bonaqua: 經中也說 : 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09/20 10:30
Bonaqua: 佛性即是那伽定。 09/20 10:32
Bonaqua: 古人有句話 : 以金做器,器器皆金。 09/20 10:35
Bonaqua: 如果心中有 這個是佛性,那個不是佛性,就落虛妄了。 09/20 10:36
Bonaqua: 小我就像 金馬桶,高我就像是溶化後的金漿。 09/20 10:37
Bonaqua: 金漿只是看起來很像 "原料" 的相。 09/20 10:39
Bonaqua: 原料是金,金馬桶實質上還是金。 09/20 10:39
Bonaqua: 金性是不會有任何改變的。 09/20 10:41
Bonaqua: 所謂的四禪八定,乃至於偏真涅槃,都是在往 "原料相" 走. 09/20 10:42
Bonaqua: "原料相" 逐漸接近 "沒有形象 = 無相" ,漸離分別。 09/20 10:48
Bonaqua: 這時候就是盲點所在,四空天最後認為證涅槃也是這原因。 09/20 10:52
Bonaqua: 佛教四禪八定(共外道),本來就會往這個方向去體悟。 09/20 10:53
Bonaqua: 高我的錯覺,也就是在這個路上,會越來越強烈。 09/20 10:53
Bonaqua: 而這個關鍵盲點,在於 "離分別" 與 "分別",偏偏又是一對 09/20 10:54
Bonaqua: 當你心中認定選擇往 "北方走",代表你已經落入分別。 09/20 10:55
Bonaqua: 主要在於你心中有 "真實的南方",所以你要遠離南方。 09/20 10:56
Bonaqua: 佛性有南北嗎 ? 大家都知道佛性無南北。 09/20 10:57
Bonaqua: 熔化後的金漿,你會直觀認為純金,但你肯定不會說金馬桶09/20 11:01
Bonaqua: 不是純金,那種 "直觀" 的錯覺就是楞嚴經五十陰魔所對治! 09/20 11:01
Bonaqua: 所以楞嚴一直講,不著相則為善境界。 09/20 11:02
Bonaqua: 佛性沒有離開任何一個地方,關鍵在於如何破除虛妄分別。09/20 11:03
Bonaqua: 禪宗用參話頭,淨宗用念佛。都是在對治虛妄分別。09/20 11:05
Bonaqua: 觀念先釐清楚,才真的能一路暢通,自然無盡隨喜功德。 09/20 11:06
Bonaqua: 金馬桶,只能當馬桶用。金漿,它的可塑性就相對廣泛。 09/20 11:10
Bonaqua: 這種 "可塑性" 就是所謂的神通。 09/20 11:10
Bonaqua: 可塑性廣, 佛性也是無邊廣泛,這很類似,盲點就更深了! 09/20 11:11
Bonaqua: 這都是在修道路上,很微細要去破除的迷思。 09/20 11:12
Bonaqua: 有時候, 有執好破,空執反而難破。 09/20 11:13
Bonaqua: 預防針先打,才比較有免疫力。 09/20 11:13
allin7245: 推樓上 當誤認自己是某個悟境時 確實很需要被喚醒 09/20 17:00
allin7245: 另外 很多傳承都特別提醒過 看書看很多之後 會不知 09/20 17:01
allin7245: 不覺把自己修行的各種狀況拿來套書裡面的情況 09/20 17:01
allin7245: 但很常發生[誤認]的情形 特別是 書看了 但看不夠多 09/20 17:02
allin7245: 就會沒辦法拿多其他依據和角度來衡準自己的現況 09/20 17:03
allin7245: 有些傳承在確認自己悟境時 要到師長面前 且禁止用書上 09/20 17:05
allin7245: 看到的那些名詞:空、佛性、光明、覺性 只能用很樸實 09/20 17:05
allin7245: 語言描述給師長聽 讓師長確認自己的悟境是否如實 09/20 17:06
allin7245: 原PO加油 繼續不斷聞思和修持 祝早日成佛 09/20 17:08
靠北,就是你講的這樣,以前看過的書,自己遇到,然後套用以為是這樣的狀況,結果完 全不是,我還是在着相。我今天就有問帶我的那一位長輩,身邊有帶的人真的很重要,不 然很容易走火入魔,也謝謝大大的提醒。 ※ 編輯: thugf (49.217.245.123 臺灣), 09/20/2023 19:03:38
thugf: 也感謝Bonaqua大大的提點 09/20 19:04
thugf: 真的像Bonaqua大大講的一樣,四禪八定跟大乘的心性佛性很容 09/20 19:07
thugf: 易會搞混。以為自己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完全走偏 09/20 19:07
thugf: 帶我的那位長輩現在很不喜歡我看這一類身心靈的書(佛經除 09/20 19:13
thugf: 外),他是要求我不要再看書或者是一些影片了,佛經則是可 09/20 19:13
thugf: 以念 09/20 19:13
Bonaqua: 希望t大不要介意我講話比較直接,但都是過去犯的錯。 09/20 19:16
thugf: B大你太客氣了,學佛之人都應該要沒有任何框架和預設立場, 09/20 19:20
thugf: 這樣子才有辦法接受意見和進步 09/20 19:20
Bonaqua: 佛性其實換個名詞,就是般若的意思。 09/20 19:22
Bonaqua: 以前我也常認為佛性是個"境界",被老和尚古德書打臉才懂~ 09/20 19:23
allin7245: 原PO如果有機會 也可以接觸一些傳承 南傳北傳藏傳都可 09/20 19:23
allin7245: 通常一個正信的傳承 都會有一系列的引導 會比較完整 09/20 19:23
allin7245: 從見到修 到確認的條件 都會相對完整 也會有很多祖 09/20 19:24
allin7245: 師過去的提醒教言 這樣您可以參考的部分就變多 09/20 19:24
Bonaqua: 贅述幾句 : 09/20 19:32
Bonaqua: 可以試著把佛性理解成一種 "判斷力"。 09/20 19:32
Bonaqua: 證得佛性,其實就是證得所謂的 "法身" 功能。 09/20 19:33
Bonaqua: 這種法身功能非常強大,就像大菩薩的神通力一樣。 09/20 19:33
Bonaqua: 外道將這種法身,執為實有,所以產生第一因見。 09/20 19:34
Bonaqua: 佛教因為有 "判斷力",所以同樣證法身,但是用而不住。 09/20 19:36
Bonaqua: 因為懂得 "不住",才能得大自在解脫。 09/20 19:36
Bonaqua: 二者差異在這邊。 09/20 19:37
Bonaqua: 所以佛世很多外道禪修其實都非常強,一點破馬上證阿羅漢 09/20 19:40
Bonaqua: 而且都是俱解脫這種有大神通的阿羅漢,都是在觀念上。 09/20 19:40
gogolee0210: 隨喜原po 09/20 19:44
gogolee0210: 這個繼續往下走、不住的心態很重要 09/20 19:45
BRIANERIC2: 佛教爭了2000年這個問題 不外乎自性存不存在跟我存不 09/21 01:30
BRIANERIC2: 存在 不但網外互打還網內互打 我就好奇一件事情 09/21 01:31
BRIANERIC2: 誰能解釋什麼叫「存在」? 什麼叫他媽的「存在」? 09/21 01:31
BRIANERIC2: 什麼他媽的,叫他媽的「存在」? 09/21 01:32
gogolee0210: https://tinyurl.com/3m989bjt 哈,之前看台大哲學 09/21 01:35
gogolee0210: 教授講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論點時就覺得,這根本 09/21 01:35
gogolee0210: 就是耳根圓通章裡面在講能所的事啊! 09/21 01:35
gogolee0210: 哈,把宗派搞成幫派,執於分別見的特愛網內互打。 09/21 03:15
gogolee0210: 這就叫相由心生 09/21 03:15
Bonaqua: 關門與開門,到底門是「關」還是「開」? 09/21 04:10
Bonaqua: 2023對2022而言:尚未存在。 09/21 04:39
Bonaqua: 2023對2024而言:已不存在。 09/21 04:40
Bonaqua: 2023對2023的大家而言:正當存在。 09/21 04:41
Bonaqua: 門其實就只是門,開與關是描述動作。 09/21 04:54
Bonaqua: 反推回去: 09/21 04:54
Bonaqua: 「存在」與「不存在」,也是一組動作。 09/21 04:55
Bonaqua: 「存在」= 緣起、緣聚而現。 09/21 04:56
Bonaqua: 「不存在」= 緣滅、緣散而空、未緣聚。 09/21 04:57
Bonaqua: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組動作? 09/21 04:59
Bonaqua: 這個原因,本身不會是動作。 09/21 05:02
Bonaqua: 既然不是動作,它不是一種現象存在,也不是一種空滅不存 09/21 05:04
Bonaqua: 在。勉強取個名字:自性。 09/21 05:04
Bonaqua: 有一個原因 = 存在見。 09/21 05:09
Bonaqua: 沒有原因 = 不存在見。 09/21 05:09
Bonaqua: 知見的極限就到這邊而言。 09/21 05:11
Bonaqua: 動作 = 分別心 = 虛妄分別。 09/21 05:12
Bonaqua: 知見本身就是一組虛偽分別的功能。 09/21 05:14
Bonaqua: 知幻、不住、覺。 09/21 05:14
Bonaqua: 覺而不住,是名真覺。 09/21 05:24
Bonaqua: 真覺,即心性、佛性、空性、大圓滿、般若。 09/21 05:26
Bonaqua: 佛法難在能否知幻,實修能否不住,才能真正解脫自在。 09/21 05:30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09/21 05:31
Bonaqua: 不過這些道理雖然知道,但我目前做不到。 09/21 05:40
Bonaqua: 我還是會有住,選擇住在佛號上是比較做的到的事。 09/21 05:41
gogolee0210: 攝心很務實啊!無論哪一根圓通,其實都是同一心。但 09/21 09:21
gogolee0210: 攝心還有二,記得幾年前我倆第一次交流就談過耳根圓 09/21 09:21
gogolee0210: 通的內容了,破能所後,安住在不住心上,這個心法幫 09/21 09:21
gogolee0210: 助蠻大的。 09/21 09:21
gogolee0210: 雖然小弟入道的因是意根,但幫助突破這關的是鼻根( 09/21 09:21
gogolee0210: 光明氣)+耳根(心法) 09/21 09:21
Bonaqua: 知見 <=> (分別之牆) <=> 實相。 09/21 10:44
Bonaqua: 從知見入實相,必須分別見徹底脫落。 09/21 10:45
Bonaqua: 佛號算是過這道高牆的橋,幫助從有住入無住。 09/21 10:47
Bonaqua: 從文字般若 => 觀照般若 => 實相般若。 09/21 10:50
Bonaqua: 念佛雖主打往生西方,經上稱無上深妙禪,實有道理。 09/21 10:53
Bonaqua: 分別之妄無法壞真,但離分別取真,又落入最後一組對立, 09/21 11:29
Bonaqua: "真妄之對",最後變成知真不取真,徹底離分別。 09/21 11:29
Bonaqua: 所以突然想到『中論』一句 : 不一不異。 09/21 11:30
Bonaqua: 龍樹菩薩其實都教我們辨別法了。 09/21 11:31
Bonaqua: 楞嚴也有一句 :「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09/21 11:34
Bonaqua: 異曲同工之妙。 09/21 11:34
gogolee0210: 隨喜念佛。對了,上面說的不是在建議說換方法,而是 09/21 11:40
gogolee0210: 指心法上「動靜二相不生,忽然超越」那段可以參考。 09/21 11:40
gogolee0210: 只要能應機都是好方法 09/21 11:42
Bonaqua: 不住,也有一種理解。 09/21 12:47
Bonaqua: 不住的前提是 明白虛妄性,虛妄性即是指不存在。 09/21 12:48
Bonaqua: 不住的另外一個名詞 : 離相。 09/21 12:48
Bonaqua: 如果本身就不存在,為什麼還要離開 ? 09/21 12:49
Bonaqua: 有東西,才需要離開,本來就空,為什麼還要"離" ? 09/21 12:50
Bonaqua: 因為一開始誤認為存在,才會去 "住相"。 09/21 12:50
Bonaqua: 以此推論,我們可知 有離相的念頭,代表住相的念頭還在。 09/21 12:53
Bonaqua: 只是單純看清楚虛妄性(不存在),自然不離而離。 09/21 12:54
Bonaqua: 因為本來不存在,所以不住也不離。 09/21 12:55
Bonaqua: 所以 "離相" = 不即不離,真離相。 09/21 12:56
Bonaqua: 所以 "不住" = 不離不住,真不住。 09/21 12:57
Bonaqua: 這是聽經知道的更深入的觀察法。 09/21 12:58
Bonaqua: 所以,龍樹菩薩的辨別法,算是非常全面性。 09/21 13:00
Bonaqua: 圓覺經 : 09/21 13:06
Bonaqua: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09/21 13:06
Bonaqua: 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09/21 13:06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09/21 13:08
cool810: 佛教說的虛妄性不是指不存在,若是不存在就破壞二諦了, 09/21 13:36
cool810: 佛教說虛妄性是破除真實的存在,不是說不存在,因為無明 09/21 13:37
cool810: 我執把一切法執為真實的存在,佛法破我執說並非如無明所 09/21 13:38
cool810: 見般真實的存在,一切法存在沒錯,但非無明所見那般存在 09/21 13:39
cool810: 所以說無明所見的虛妄性,破除無明的執實,離於常邊,而 09/21 13:41
cool810: 在破除無明的執實時,並非否定一切法的存在,離於斷邊。 09/21 13:42
cool810: 隔壁buddhism板去年一月時有發過相關的系列文: 09/21 13:51
cool810: [法語] 達賴喇嘛:無我論是說有我但無獨立自主的我 09/21 13:51
cool810: (內標:其實「無我論」是說「有我」但無「獨立自主的我」) 09/21 13:53
cool810: 可去參考閱讀看看 09/21 13:55
Bonaqua: 破除真實的存在 = 不存在。 09/21 13:55
Bonaqua: 又名 : 幻有。 09/21 13:55
cool810: 樓上搞錯了喔,諸法是存在的,舉出諸法的事例,例如:父 09/21 13:56
cool810: 親這個法、母親這個法、因果這個法...等,彼等諸法都是存 09/21 13:57
Bonaqua: 您說的那個稱為 幻有。 09/21 13:58
cool810: 在的,若說沒有父母、沒有因果....認為這些法不存在,墮 09/21 13:58
cool810: 斷邊,若認為這些法真實的存在,墮常邊。 09/21 13:59
Bonaqua: 你可能誤解我推文所謂的不存在。 09/21 14:00
Bonaqua: 所謂的虛妄性,就是將不存在的實法認為存在的實法。 09/21 14:00
cool810: 剛剛推文提到隔壁板那串系列文,可先去看一下 09/21 14:00
Bonaqua: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佛說的。 09/21 14:01
cool810: 一切法如夢幻泡影,不是說一切法不存在,這個在上入中論 09/21 14:01
cool810: 時格西已有討論過了,無明凡夫因為還不能了解細微的空性 09/21 14:02
Bonaqua: 一切法本自空寂,這也是佛所說的。 09/21 14:02
Bonaqua: 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09/21 14:03
cool810: 所以佛以夢幻泡影這些無明凡夫也能了解的世俗諦作譬喻, 09/21 14:03
Bonaqua: 這邊所探討的,是直接講勝義諦角度。 09/21 14:03
Bonaqua: 上述推文,並不探討世俗諦。 09/21 14:04
cool810: 讓無明凡夫由此切入不是如無明所見般真實,不是如無明所 09/21 14:04
cool810: 見般真實並非否定一切有為法的存在,佛陀是要引導無明凡 09/21 14:05
Bonaqua: 你說的斷滅不存在,是指連幻有的相都沒有。 09/21 14:05
cool810: 夫入勝義諦空性的真實義,但勝義諦空性不是凡夫現時能了 09/21 14:05
Bonaqua: 這裡的不存在,是指虛妄性,非實法而認為實法。 09/21 14:06
Bonaqua: 所以跟你所敘述的並無兩樣。 09/21 14:06
cool810: 解的,所以先暫時舉世俗諦的夢幻泡影作譬喻,所謂譬喻就 09/21 14:06
Bonaqua: 一切法當體即空,所承許的非斷滅,是幻有的部分。 09/21 14:07
cool810: 是說還不是真實義,所以說譬喻、譬如,如果要深入了解真 09/21 14:07
Bonaqua: 這裡所探討的,是專指當體即空這部分。 09/21 14:08
Bonaqua: 並不探討幻有的部分。 09/21 14:08
Bonaqua: 不存在,也是這個意思。 09/21 14:08
cool810: 實義生起了解真實義的量 則要進一步透過佛陀正法的聞思修 09/21 14:08
cool810: 就先這樣,上面提到隔壁板達賴喇嘛標題的系列文可先看過 09/21 14:09
gogolee0210: 我是覺得啦,透過這個心法融入法界,能幫助明白「一 09/21 15:30
gogolee0210: 切法皆佛法」、「無生」以及如來藏的內涵。 09/21 15:30
gogolee0210: 不然經典上的文字,終究還是個指引而已。 09/21 15:30
gogolee0210: 啊覺得不需要或是我自以為是那就算了。 09/21 15:31
BRIANERIC2: 我也很想請格西跟我解釋,可以不停轉世被找到的原理, 09/21 15:58
BRIANERIC2: 這個我實在想不通,太深奧了,格西這麼厲害應該了解 09/21 15:59
creative88: 中觀宗跟真如宗的 教法的敘述差異 實質意義上一不一樣 09/21 16:36
creative88: 要有那個證量才能說話 09/21 16:37
proton63: 推 cool810 09/21 17:13
allin7245: 一般對"不存在"一詞的理解,會直接理解成[無] 但是 09/21 17:49
allin7245: 萬法不是無 是有 只是[無自性]的"有" 09/21 17:49
allin7245: 所以 比較不建議用[不存在]一詞 在理解上會有很大的 09/21 17:50
allin7245: 誤差空間 [無自性的方式存在]這樣會比較容易解釋 09/21 17:50
allin7245: 比如 經典裡會提到: 石女兒不存在 兔角不存在 09/21 17:53
allin7245: 但不會說: 有情不存在、業果不存在 不會這樣說 09/21 17:53
allin7245: 所以 還是不要用"不存在"來當作幻有 兩者還是有差的 09/21 17:54
allin7245: 這不是在搞文字 是引發心理生起對萬法實際真相的狀態 09/21 17:55
allin7245: 就會真的不太相同 09/21 17:55
creative88: 這是中觀 09/21 18:16
cool810: 前面有板友引"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09/21 18:59
cool810: 佛教大乘宗義說有情所見有所知障的幻覺,無明眾生內心尚 09/21 19:00
cool810: 未斷除煩惱障時,心識不僅會顯現所知障的幻覺,也會因煩 09/21 19:01
cool810: 惱障將所知障顯現的幻覺認執為實,而造作有漏業引生輪迴 09/21 19:03
cool810: 到了證得大乘修道位第八地的菩薩,八地菩薩內心已盡除煩 09/21 19:05
cool810: 惱障,雖有所知障的幻覺,但是知幻即離不再趨入認執為實 09/21 19:06
cool810: 直到大乘修道位最後際的金剛喻定正對治最後一分所知障, 09/21 19:06
cool810: 下一剎那永離所知障的幻覺,成就佛果的正覺,佛聖者內心 09/21 19:07
cool810: 意知不再有根本定與後得位的次第差別,佛聖者的意知真如 09/21 19:08
cool810: 心成就同時現證勝義諦與世俗諦諦之一切種智的遍智之覺。 09/21 19:10
cool810: 唯有佛的意知真如心成就一切種智的圓覺--能夠同一時刻圓 09/21 19:15
cool810: 滿現見任一法的一切所知品的遍智之覺,已斷所知障的緣故. 09/21 19:17
creative88: 中觀解真如 09/21 19:19
cool810: allin7245解說很到位,這不是中觀,而是佛教內道所共許。 09/21 19:20
creative88: 這是不是中觀應成的教法 09/21 19:21
cool810: 隔壁板我曾分享過宗義寶鬘系列文,已分享了外道六師宗義 09/21 19:22
cool810: 以及佛教內道毗婆沙宗、經部宗、唯識宗、中觀自續派等的 09/21 19:23
creative88: 真如宗的呢 09/21 19:23
cool810: 宗義,剩下中觀應成派還未分享,會擇期將系列文分享完的 09/21 19:24
creative88: 算了 我動念了 收心 其他人接手 平安 09/21 19:25
cool810: 前面分享過的,你可看看佛教內道宗義是不是都如allin7245 09/21 19:25
cool810: 說的佛教不會說一切法不存在,因為那是"無"的斷見,至於 09/21 19:26
cool810: 一切法的存在方式,佛教內道宗義就有不同層次的差別了, 09/21 19:27
cool810: 但是至少凡是佛教內道宗義都會說一切法存在而非不存在。 09/21 19:28
Bonaqua: 無自性是藏系的習慣用法。 09/21 19:36
cool810: 自性空(無自性)是般若經的內義,不是哪一傳的用語。 09/21 19:37
Bonaqua: 推文沒有侷限哪派,純分享。 09/21 19:37
Bonaqua: 推文有提到自性,用無自性只會混亂。 09/21 19:38
Bonaqua: 不存在,前頭已經提到虛妄。 09/21 19:38
Bonaqua: 引用圓覺經的幻詞。 09/21 19:39
allin7245: 漢傳經典也不會說[萬法不存在]啦.... 09/21 19:39
cool810: 例如漢傳大藏經當中,般若心經有許多不同的譯本,唐朝沙 09/21 19:39
Bonaqua: 前後如果都有看,應該不至於理解成斷滅。 09/21 19:40
cool810: 門法月譯的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自性皆 09/21 19:40
Bonaqua: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09/21 19:40
allin7245: 是可以看前後文理解沒錯 但還是會擔心有那種不太細讀 09/21 19:41
Bonaqua: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09/21 19:41
cool810: 空(也就是五蘊的存在方式是[無自性的存在]不是不存在)」 09/21 19:41
allin7245: 前後文的讀者 為了避免被誤解 其實用幻有就好些 09/21 19:41
Bonaqua: 只是隨談勝義。 09/21 19:42
Bonaqua: 若造成誤解,真抱歉。 09/21 19:42
allin7245: 不會不會 互相探討而已 09/21 19:43
BRIANERIC2: 我就說了要先定義什麼是存在? 至少物理上他認知是可 09/21 19:47
proton63: yifertw.blogspot.com/2008/06/blog-post_23.html 09/21 19:47
BRIANERIC2: 以被觀測到的,叫存在。 那就有觀察者跟觀察方式的問 09/21 19:47
BRIANERIC2: 題。 09/21 19:48
proton63: 補充一下:夢幻泡影 是實修的觀法,不只是世俗諦。 09/21 19:48
BRIANERIC2: 現在已經發現電子除了被實際測量時才有數據,但實際上 09/21 19:51
cool810: (夢幻泡影本身是世俗諦,要觀修勝義諦的話要依於世俗諦, 09/21 19:52
BRIANERIC2: 他什麼也不是,而且也不存在。 就是「色即是空」這個 09/21 19:52
BRIANERIC2: 理論現代科學早就有人提出了,所以他們早就認為根本不 09/21 19:53
BRIANERIC2: 應該去執著什麼存不存在的問題,要承認的是「不確定性 09/21 19:54
cool810: 佛法實修不離世俗諦 達賴喇嘛常說空性是依於某一有法而說 09/21 19:54
BRIANERIC2: 」即「測不準原理」,這個就是現代認為的非有非無 09/21 19:54
BRIANERIC2: 不要這麼武斷認為非得要依靠某一種說法,那很落後 09/21 19:55
cool810: 回看一下B板友的推文說虛妄性不存在,如果是指無明認執為 09/21 19:59
cool810: 實的對境,這樣的對境是虛妄的,這種虛妄是不存在的那也 09/21 20:00
BRIANERIC2: 存在跟不存在,就是兩種極端,所以才延伸出了測不準原 09/21 20:00
cool810: 沒錯,因為這種虛妄是連世俗諦都不是的虛妄,世俗諦是存 09/21 20:01
proton63: 如經文雜阿含經265 正觀夢幻泡影的所緣就進入勝義諦。 09/21 20:01
BRIANERIC2: 理。 被說是現代龍樹的克里希納穆提用「不可測度」來 09/21 20:01
proton63: 是色受想行識如夢幻泡影。 09/21 20:01
cool810: 在的,但是虛妄的存在,而無明認執的對境是根本不存在。 09/21 20:02
BRIANERIC2: 描述,直接跳脫「存在」與「不存在」的兩種邊見 09/21 20:02
cool810: 存在...例如佛陀成正覺後,覺後他的母親還是存在的,佛陀 09/21 20:04
Bonaqua: BR大算是有講到關鍵。 09/21 20:04
Bonaqua: 我推文的「不存在」,屬於離二的「不存在」。 09/21 20:05
Bonaqua: 並非與「存在」相對的「不存在」。 09/21 20:05
cool810: 還上忉利天為母說法,不會說佛陀覺後父母等諸法就不存在 09/21 20:05
Bonaqua: 不過用詞也只能如此,前面畢竟花了不少篇幅談離二。 09/21 20:06
BRIANERIC2: 對 我知道你講的「不存在」是類似「畢竟空」的意思 09/21 20:06
BRIANERIC2: 心經在講色即是空也是一樣的意思 就是叫我們盡量不要 09/21 20:07
BRIANERIC2: 去辯證那些相對的問題。 09/21 20:08
BRIANERIC2: 海森堡在面對這個問題一樣的態度,他說他不需要解釋這 09/21 20:10
BRIANERIC2: 個問題,因為你無法用「實驗的方法」問這個「問題」 09/21 20:11
BRIANERIC2: 慧能說「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就是這樣 09/21 20:12
BRIANERIC2: 他在破的就是存在或不存在的對立問題。 當然你可以很 09/21 20:12
cool810: 認識佛法的義理要舉例,比如,舉出色法的例子,如蘋果是 09/21 20:13
BRIANERIC2: 堅持一直要去辯證說站在什麼角度誰存在、什麼角度誰又 09/21 20:13
BRIANERIC2: 不存在。 只是從現代的角度來看,那個辯證很文組 09/21 20:13
BRIANERIC2: 沒什麼實用性,至少海森堡已經告訴你不需要討論這個 09/21 20:14
BRIANERIC2: 六祖慧能也告訴你不需要討論這個 你怎麼想是你的事XDD 09/21 20:14
BRIANERIC2: 事實上…他就是沒什麼實用性質 09/21 20:15
cool810: 色法,觀察蘋果此色法的色即是空是什麼內涵,舉例去探討 09/21 20:15
BRIANERIC2: 要用的時候出來「靈光常顯現」比較重要 09/21 20:15
BRIANERIC2: 科學家對電子的理解也是這樣 要用的時候有數據就好 09/21 20:16
BRIANERIC2: 平常我不在乎他實體是怎樣 或者位置是怎樣 09/21 20:16
BRIANERIC2: 認事宇宙事情本質,不是說一定要按照某一套規則來舉 09/21 20:19
BRIANERIC2: 證。 我們在乎的是實用的性質 09/21 20:20
proton63: 拜託外道先把科學概念學好再拿來運用。 09/21 20:27
BRIANERIC2: 成佛哥就不要來亂了 每次貼阿含經然後永遠解釋錯誤 09/21 20:28
BRIANERIC2: 挨打後又在那裡裝「我就送你送到這了」然後過幾天又回 09/21 20:28
BRIANERIC2: 來嗆「等我成佛再渡你」然後又跑了… 你都成佛幾次了 09/21 20:29
proton63: 佛板沒人有閒情逸致糾正你錯誤的科學觀念。 09/21 20:29
BRIANERIC2: 怎麼又「倒駕慈航」了XDDD 09/21 20:29
BRIANERIC2: 笑死 好的麻煩你用正確的科學觀念來解釋佛法啊 09/21 20:30
BRIANERIC2: 科學的觀念是幫助我們了解事情的本質 他是一種工具 09/21 20:31
proton63: 沒有扎實的科學訓練,被你這樣東拼西湊解成四不像。 09/21 20:31
BRIANERIC2: 所以你有紮實的科學訓練? 09/21 20:32
BRIANERIC2: 那你來幫我們解釋一下嘛 09/21 20:32
BRIANERIC2: 不要只會說別人沒受過訓練 你來訓練我們一下啊 09/21 20:33
BRIANERIC2: 還是你也只是在那裡嘴而已。看到有人講佛法就說他沒受 09/21 20:34
BRIANERIC2: 過專業的佛法訓練,然後貼貼阿含經,表示你有受過? 09/21 20:34
BRIANERIC2: 看到別人用科學的概念,就他說沒有受過專業科學訓練 09/21 20:34
BRIANERIC2: 然後去引用某個科學聖經來證明你受過? 09/21 20:34
BRIANERIC2: 那天有人用數學來舉例,你又要貼個微分公式嗆他沒受過 09/21 20:35
proton63: 要學科學請洽專任教授,要學佛學請洽各傳承善知識。Bye. 09/21 20:35
BRIANERIC2: 專業的數學系訓練? 如果有人用中文解釋佛經又可以貼 09/21 20:36
BRIANERIC2: 個古書嗆他沒受過中文訓練? 09/21 20:36
BRIANERIC2: 善知識就是你嘛成佛哥 09/21 20:37
BRIANERIC2: 成佛哥的意思是厚,像淨空法師啊他也常常講科學理論 09/21 20:37
BRIANERIC2: 但是他沒有受過專業訓練。 所以要探討佛法還是要找善 09/21 20:38
BRIANERIC2: 知識proton63 成佛哥會無限搜尋阿含經告訴你他受過專 09/21 20:38
BRIANERIC2: 業的成佛訓練 真是另人讚嘆XDDD 09/21 20:39
BRIANERIC2: 那如果照成佛哥的理論,要受過專業訓練,我覺得應該要 09/21 20:40
BRIANERIC2: 像阿姜曼說的8歲出家實際內觀修行41年,這才叫專業訓 09/21 20:40
BRIANERIC2: 練,我來算一下一天內觀10小時,41年大約是14萬9千小 09/21 20:41
BRIANERIC2: 時,請問一下成佛哥這麼內行應該超過不少了厚? 09/21 20:42
Bonaqua: 球棒的本質是木頭,「球棒」是功用上的附加價值描述。 09/21 21:27
Bonaqua: 就像佛經上講的,把麻繩看成蛇。 09/21 21:27
Bonaqua: 人類思考的「分別見」,就是一種主動附加價值的功能。 09/21 21:28
Bonaqua: 球棒,從頭到尾都是虛妄性的附加,它一直都只是木頭。 09/21 21:29
Bonaqua: 如同蛇不存在,存在的是麻繩。 09/21 21:30
Bonaqua: 凡是落入「對待法」,就都屬於扭曲實相後的 "價值"。 09/21 21:31
Bonaqua: 這種「附加的價值」從頭到尾,都是不存在的。 09/21 21:32
Bonaqua: 套用BR大的科學論述,已經落入「觀察」就非實相。 09/21 21:35
Bonaqua: 今天球棒斷了,丟到回收場被撿去當材燒。 09/21 21:36
Bonaqua: 球棒的價值相緣滅,木柴的價值相緣生。 09/21 21:37
Bonaqua: 這種「價值相」從頭到尾實質上就不存在。 09/21 21:39
Bonaqua: 無自性論,觀察緣生緣滅。 09/21 21:39
Bonaqua: 當體即空論,直接在緣滅之前已經先觀空。 09/21 21:40
Bonaqua: 簡言之,戴著墨鏡,明明大白天卻天色灰暗。 09/21 21:57
Bonaqua: 大白天是現實,天色灰暗不存在於現實。 09/21 21:58
Bonaqua: 只存在於墨鏡。 09/21 21:58
Bonaqua: 心識的分別功能,就是那一副墨鏡。 09/21 21:59
Bonaqua: 上述推文,討論的主要聚焦於 "現實",不是"墨鏡"。 09/21 22:01
Bonaqua: 已經盡量舉例描述了~ 09/21 22:01
Bonaqua: 修行 = 如何摘下墨鏡。 09/21 22:02
Bonaqua: 然後另外補充一下 "不存在",預防版友所建議的會被誤解。 09/21 22:10
Bonaqua: 墨鏡看出去的是 染色的現實。 09/21 22:11
Bonaqua: 摘下墨鏡(虛妄不存在),並不會將現實一起摘掉。 09/21 22:12
Bonaqua: 反而會更真實的顯現 "因果"。 09/21 22:12
Bonaqua: 就如同十方諸佛看待眾生,都是未來佛,更加的禮敬。 09/21 22:13
Bonaqua: 圓滿至善德因,圓滿的佛果。 09/21 22:13
Bonaqua: 這點解釋一下,希望不要太擔心。 09/21 22:14
gogolee0210: 兩年前繞去談法義,兩年後依然繞去談法義,有幾個兩 09/22 02:18
gogolee0210: 年可以這樣繞? 09/22 02:18
creative88: 真如兩個字大乘三宗都可以用 所以不是說 我有用到真如 09/22 07:50
creative88: 就代表有表示全部的真如系教法的教義或表達方式 09/22 07:50
creative88: 如來藏對中觀來說是眾生第六識都可以依空性成佛 09/22 07:51
creative88: 對唯識來說是有立第八識阿賴耶識 轉識成智後 方可名 09/22 07:52
creative88: 真如 對真如系 楞嚴 圓覺 六祖壇 這些來說 真如受薰 09/22 07:53
creative88: 所以有在纏真如跟清淨的真如 但絕待意義上清淨不動 09/22 07:54
creative88: 真如系來有本來成佛的命題 漢傳真如系傳承對相待又有 09/22 07:55
creative88: 很強烈的破解 所以會說存在不存在雙存雙破 這是為了 09/22 07:55
creative88: 在言語上直接破見解 所以文字上客觀上寫的就不一樣了 09/22 07:56
creative88: 我個人是不會認為一定要真如系的才行有用 09/22 07:57
creative88: 真的中觀系跟唯識系的依教修觀我都看過有人在修 09/22 07:57
creative88: 就是那個我明明在講A系 然後跳出來說 不行B系是這樣 09/22 07:58
creative88: 說的行為讓我稍感頭痛 我也不是都沒看過B系的書 09/22 07:59
creative88: 只是現在在講A系 就一定要出來說 B系教理 我也不知道 09/22 07:59
creative88: 是要分享還是隱隱覺得A系的東西不要看算了 教內爭執 09/22 08:00
creative88: 都是用生命在拚的 立場穩了後 基本上很難說服其他人 09/22 08:01
creative88: 我遇到這個都直接逃掉的 上山或有多條路 祝大家早日 09/22 08:02
creative88: 修成 09/22 08:02
creative88: 唉 果然是這樣 你持A系認為B C系全錯 想說服人 09/22 08:23
creative88: 但人也不知道要不要給你說服 一片好心有感 道不同 09/22 08:24
creative88: 拱手為禮 師兄平安 09/22 08:24
gogolee0210: 我是覺得藏傳的比較完整、顯密圓通。但是學一半的人 09/22 09:34
gogolee0210: 常常拿一體的兩面來互打,搞得好像有二一樣,就很容 09/22 09:35
gogolee0210: 易自相矛盾、不圓通。 09/22 09:35
gogolee0210: 顯傳本來成佛跟藏傳的成佛相比,感覺可以用瓶子來比 09/22 09:35
gogolee0210: 喻。 09/22 09:35
gogolee0210: 雖然都是瓶子,但一個是空瓶一個是滿瓶。 09/22 09:35
gogolee0210: 不修氣脈明點、不修報身成就,那就只是一個金剛淨瓶 09/22 09:35
gogolee0210: 而已。 09/22 09:35
gogolee0210: 雖然都是佛,都是法報化都是一,但一個是空瓶一個是 09/22 09:35
gogolee0210: 滿瓶,顯化上的能力就差很多,要怎麼光中化佛無數億 09/22 09:35
gogolee0210: 、化菩薩衆無邊? 09/22 09:35
Bonaqua: 不知道其餘版友討論的心態為何~ 09/22 09:40
Bonaqua: 個人傾向自己有所理解,對照經文,拿出來交流,然後再看 09/22 09:41
Bonaqua: 還有哪個地方不注意到的,盡量圓滿理解。 09/22 09:41
gogolee0210: 至於什麼宗派之間的差異我沒啥研究就不清楚了,只能 09/22 09:42
Bonaqua: 所以交流,主要都是自己對實相的粗淺理解,其於用詞用句 09/22 09:42
gogolee0210: 東看一點西看一點,單純就經典上提到的東西來交流而 09/22 09:42
gogolee0210: 已。 09/22 09:42
Bonaqua: 基本上通順為主,所以某些系統可能會看不習慣。 09/22 09:43
Bonaqua: 實修還是最重要的,只是這版的文化其實一直都是 "論理" 09/22 09:44
Bonaqua: 來這邊基本上就純交流,當成辯論場所。 09/22 09:44
gogolee0210: 覺得你老兄講得都很好啊,但是主要是針對你說「做不 09/22 09:45
gogolee0210: 到」的部分,分享經典上提供的技術方法,結果又跑去 09/22 09:45
gogolee0210: 講法義,有點雞同鴨講就是了。 09/22 09:45
gogolee0210: 可能你不是在回我是我我會了吧~ 09/22 09:45
gogolee0210: *是我誤會了吧~ 09/22 09:45
Bonaqua: 其實我也不太清楚您的意思~ 09/22 09:46
Bonaqua: 我上述一大篇幅,主要都是從BR大問的"存在" "自性" 09/22 09:46
Bonaqua: 做法義上解釋。 09/22 09:46
Bonaqua: 如果對天臺有點概念,我基本上就只是在解釋 "從假入空" 09/22 09:47
Bonaqua: 無自性、幻有這些的運用,都屬於從空出假。 09/22 09:48
Bonaqua: 先明白回歸體清淨,以清淨心回到 "相用"。 09/22 09:49
Bonaqua: 我在解釋的其實都是繞著 "體清淨" 這一個環節談。 09/22 09:49
gogolee0210: 喔!我是針對您住不住的議題、做不到的議題簡單分享 09/22 09:49
gogolee0210: 在哪裡看到什麼,覺得可能會對這問題有幫助 09/22 09:49
Bonaqua: 您之前提到的 "不住" 並沒有問題阿~ 09/22 09:50
Bonaqua: 我只是突然想到老和尚講的更深入的 "不住" 補充而已。 09/22 09:50
Bonaqua: 交流,有一大部分也是在統整我自己的理解。 09/22 09:51
Bonaqua: 因為靈感有時候錯過了就沒了,算是在記錄。 09/22 09:51
gogolee0210: 不是哈,想說你說自己「做不到 」,那就提供一個感 09/22 09:51
gogolee0210: 覺可以解決這個「做不到」的解方。 09/22 09:51
gogolee0210: 可能老兄您只是謙虛吧! 09/22 09:52
Bonaqua: 您看過月亮吧 ? 那g大去過月球嗎 ? 09/22 09:52
Bonaqua: 大概是這種感覺吧。 09/22 09:53
gogolee0210: 對,所以經典上有提供去月球的技術方法,分享給您試 09/22 09:54
gogolee0210: 試,看有沒有幫助這樣 09/22 09:54
gogolee0210: 有幫助到那當然是恭喜啊,沒的話就當我雞婆多事好了 09/22 09:55
gogolee0210: XD 09/22 09:55
Bonaqua: 其實技術方法,對我而言就是念佛。 09/22 09:56
Bonaqua: 因為這個地方,各法門都有,不是每個人都念佛~ 09/22 09:57
Bonaqua: 但 "知真破妄離二" 這部分算是很大宗的共識。 09/22 09:57
Bonaqua: 扣著這個共識談,自然會相應各宗的見地。 09/22 09:58
gogolee0210: 對,所以搭的工具是念佛,小弟也隨喜,但是心法可以 09/22 09:58
gogolee0210: 參考看看耳根圓通,這就是我要表達的意思。 09/22 09:58
Bonaqua: 對實相如果有全面性的理解,要怎麼入就是各宗自己的問題~ 09/22 09:59
Bonaqua: 耳根圓通不就是在講離二。XD 09/22 09:59
Bonaqua: 我前面一大篇幅就是在講這件事喔~ 09/22 10:01
Bonaqua: 生滅滅已,寂滅現前。 09/22 10:01
gogolee0210: 離二之後,融入那個裡面,以後很容易就自動調整成自 09/22 10:01
gogolee0210: 動安住無住啦~ 09/22 10:01
gogolee0210: 就像即使只去過月球一次,回來地球之後跟之前的心態 09/22 10:01
gogolee0210: 、見識一定會不同。 09/22 10:01
Bonaqua: 生滅就是二法,分別見(墨鏡)。 墨鏡摘下,實相現前。 09/22 10:02
gogolee0210: 因此,覺得可以幫助解決您說的做不到,所以提出來啦 09/22 10:02
Bonaqua: 其實 "融入那個" 這個念頭,我覺得就是二法了。 09/22 10:03
Bonaqua: 離二當下還要離一。不一不異。 09/22 10:04
gogolee0210: 能理解,但是不融入就還有二,而融入只是為了破攝心 09/22 10:04
gogolee0210: 、有二的方便說法,其實本身沒離開過。 09/22 10:05
Bonaqua: 分別本身就是不分別。 09/22 10:06
gogolee0210: 以念佛來說,應該就是把能念的主體放下,念無所念、 09/22 10:07
gogolee0210: 無人無我的一種一片光明的明覺。 09/22 10:07
Bonaqua: 所謂的 "離",也許可以解釋為 "看清楚"。 09/22 10:07
gogolee0210: 是啊,並不是說有甚麼分別,只是一個方便說 09/22 10:07
gogolee0210: 感覺不太像,比較像是六根回到一心,一心又與虛空法 09/22 10:09
gogolee0210: 界合一,感覺這個虛空法界就是自己的身體一樣之類的 09/22 10:09
gogolee0210: 吧 09/22 10:09
Bonaqua: 其實境界只有二大類,分別相 & 統一相。 09/22 10:10
Bonaqua: 我們目前的感受,有你、我、它..等,屬於分別相。 09/22 10:11
gogolee0210: 就是耳根圓通內文提到的十方圓明,上合十方諸佛本妙 09/22 10:11
gogolee0210: 覺心那邊,是不二之後的事了 09/22 10:11
Bonaqua: 進入四禪八定後,會走入統一相的感受。 09/22 10:11
Bonaqua: 很明顯 這二類,就是一組二法。 09/22 10:12
gogolee0210: 噗,幹嘛一直繞回去名詞解釋,這裡在講體驗捏 09/22 10:13
Bonaqua: 所以這兩類,還是屬於虛妄。 09/22 10:13
Bonaqua: 體驗是假的,般若才是真的。 09/22 10:13
gogolee0210: 噗,體驗是相對於名詞解釋的方便說而已齁 09/22 10:14
Bonaqua: 楞嚴有句話 : 真妄同二妄。 09/22 10:14
gogolee0210: 好啦,祝您早日解決您說的做不到的問題,阿彌陀佛 09/22 10:14
gogolee0210: 相信您有解方,就當我雞婆多嘴吧,感謝賜教 09/22 10:15
Bonaqua: 這其實不是名詞解釋,很難解釋,但是般若火就是這樣。 09/22 10:16
Bonaqua: 所有知見,近般若真火,都會被燒掉。 09/22 10:16
gogolee0210: 是啊,但是幻藥可以治做不到的幻病啊,並不是說真金 09/22 10:19
gogolee0210: 因此有損無損啊,諸佛也只是示諸幻法給眾生治幻病啊 09/22 10:19
Bonaqua: 我早前聽老和尚講真也是假的,我聽不懂。 09/22 10:20
Bonaqua: 我也不知道楞嚴經有這句話~ 09/22 10:20
Bonaqua: 但是當你理解到一個點,你會認同真也是假的。 09/22 10:20
Bonaqua: 然後回去找經文有沒有這樣解釋,結果確實佛有這樣說。 09/22 10:21
Bonaqua: 遮盡全無,眾生會慌張,阿難尊者就是這樣。 09/22 10:22
Bonaqua: 可是當 "無" 也盡時,萬法妙用才能突顯。 09/22 10:23
gogolee0210: 不知老和尚指哪位大德,但我想這個真應該指的是「真 09/22 10:24
gogolee0210: 的相」,依假說真的真。真的真不必講,無法講,離即 09/22 10:24
Bonaqua: 關鍵不在於什麼體驗,在於是否知道泯分別。 09/22 10:24
gogolee0210: 離非,通常只能比喻啦。 09/22 10:24
gogolee0210: 像是壇經講佛性另立一個真常的名詞,就是為了破外道 09/22 10:25
gogolee0210: 邪常用的,這個真常也只是方便說啦 09/22 10:25
gogolee0210: 覺得還是先去過月球一次再來談什麼分不分別,可能是 09/22 10:26
gogolee0210: 比較務實的做法啦 09/22 10:26
Bonaqua: 這麼說好了,判斷對方是否理解,會觀察他是否一直泯分別~ 09/22 10:26
Bonaqua: 只要他有在論述這件事,其於安立什麼用詞都沒差了。 09/22 10:27
Bonaqua: 我自己是這樣理解的,不一定正確。 09/22 10:27
Bonaqua: 《信心銘》中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09/22 10:29
Bonaqua: 揀擇就是分別取捨,泯這個,當下就是相應真實了。 09/22 10:30
Bonaqua: 不必再安立真去追求。 09/22 10:30
Bonaqua: 怎樣個泯法 ? 念佛、持咒、讀經、話頭...都可以。 09/22 10:34
Bonaqua: 所以您說技術上,這邊主要只能研討 "為什麼要這樣做" 09/22 10:35
Bonaqua: 技術上就真的看各人喜好了。 09/22 10:35
gogolee0210: 說的是沒錯啦,但祖師們還搞出真常、真如的名詞來, 09/22 10:37
gogolee0210: 也是為了破立,是有其妙意的啦~ 09/22 10:37
gogolee0210: 既然我做不到,剛好看到經典上觀音前輩的做法,那我 09/22 10:38
gogolee0210: 就拿來實驗看看,看有沒有幫助這樣,我全都要! 09/22 10:38
gogolee0210: 覺得有解決這個問題,再來好康逗相報。 09/22 10:38
gogolee0210: 判斷別人的內容我是選擇跟他站在一起,跟著他提供的 09/22 10:38
gogolee0210: 理路去順,跟著他一起看他看的世界,才比較能知道對 09/22 10:38
gogolee0210: 方現在走到哪裡了,從手邊的東西下手繼續順藤去摸瓜 09/22 10:38
gogolee0210: 比較快啦。 09/22 10:38
Bonaqua: 念佛法門,主張攝耳諦聽。 09/22 10:44
Bonaqua: 此方眾生耳根最利,其實祖師大德已經把耳根圓通融進去了~ 09/22 10:45
Bonaqua: 現在流行的印光大師十念法,基本上就是念佛圓通+耳根圓通 09/22 10:46
gogolee0210: 現在的癥結點在於心,而不是在於用哪一根的問題上, 09/22 10:51
gogolee0210: 所以依然隨喜念佛繼續用。只是這個心法剛好出現在耳 09/22 10:51
gogolee0210: 根圓通章裡面後半段而已。 09/22 10:51
Bonaqua: 您指的心法是指哪一段 ? 09/22 10:57
gogolee0210: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 09/22 11:10
gogolee0210: 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 09/22 11:10
gogolee0210: 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 09/22 11:10
gogolee0210: 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09/22 11:10
Bonaqua: 可以解釋一下您的觀點,晚點看。 09/22 11:23
gogolee0210: 有些複雜,須配合前行一起講可能比較容易理解。 09/22 12:12
gogolee0210: 1.用《楞嚴經》中孫陀羅難陀尊者的「...世尊教我及 09/22 12:12
gogolee0210: 俱絺羅觀鼻端白,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 09/22 12:12
gogolee0210: 煙,身心內明圓洞世界,遍成虛淨猶如瑠璃,煙相漸銷 09/22 12:12
gogolee0210: 鼻息成白,心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 09/22 12:12
gogolee0210: 2.止八進九修《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09/22 12:12
gogolee0210: 論》的「行願、勝義、三摩地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 09/22 12:12
gogolee0210: 也就是月輪觀,也就是唐密天台止觀。我記得淨土宗的 09/22 12:12
gogolee0210: 某位祖師也是有修過天台前行的。 09/22 12:13
gogolee0210: 3.從1+2兩個合修出發,但是這時候是攝心,只是月輪 09/22 12:13
gogolee0210: 常住而已,就是在「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 09/22 12:13
gogolee0210: 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這邊。 09/22 12:13
gogolee0210: 4.接下來連攝心的這個我都放下,突然就啪的直接溶入 09/22 12:13
gogolee0210: 了,就是耳根圓通章後半段「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 09/22 12:13
gogolee0210: 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 09/22 12:13
gogolee0210: ...。」那邊,就像是從自己的小瑩火突破知障、身障 09/22 12:13
gogolee0210: 、我障...等,瞬間回歸無量光明海。 09/22 12:13
gogolee0210: 5.回來後就自然安住了,因為得無所離、本無生。 09/22 12:13
gogolee0210: 6.「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 09/22 12:14
gogolee0210: 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09/22 12:14
gogolee0210: 」就是《華嚴經》的「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因 09/22 12:14
gogolee0210: 為都是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圓明的如來藏所化現的,月輪 09/22 12:14
gogolee0210: 只是被自限的小瑩火而已,此心在六根作用所以才有見 09/22 12:14
gogolee0210: 聞覺知。 09/22 12:14
gogolee0210: 7.這個金剛心就是上面講的淨瓶,修氣脈明點把裝滿, 09/22 12:14
gogolee0210: 才能成就報身佛,不是說法跟報身有二,也不是說空瓶 09/22 12:14
gogolee0210: 跟滿瓶有二。 09/22 12:14
gogolee0210: 之所以說裝滿不是說要將什麼東西裝進來,而是要將累 09/22 12:22
gogolee0210: 劫的業力因子釋放掉,因為被量子糾纏了,這樣光明才 09/22 12:22
gogolee0210: 能顯露,所以要了緣度眾生,化煩惱為菩提...等 09/22 12:22
gogolee0210: 本來就是一,不是額外再添加什麼進來 09/22 12:23
proton63: 拜託先學好量子糾纏再談運用。解半天解了個寂寞。 09/22 12:32
gogolee0210: 看來你的量子學得很好啊,請問下,a動,b也會同步跟 09/22 12:37
gogolee0210: 著動,是不是a跟b之間有糾纏?那麼,造成糾纏的原因 09/22 12:37
gogolee0210: 是什麼? 09/22 12:37
proton63: 佛陀不用了解量子糾纏就成佛了,表示你走錯路了。 09/22 12:38
gogolee0210: 所以你這麼清楚,倒是好好解釋量子糾纏的原因啊~ 09/22 12:52
gogolee0210: 不要講了半天講了個寂寞而已啊! 09/22 12:52
gogolee0210: 是啊,但是佛祖老人家在度眾生時也常常引用印度教還 09/22 12:53
gogolee0210: 是婆羅門教的東西,所以引用這些東西就不能成佛了嗎 09/22 12:53
gogolee0210: ,量子哥? 09/22 12:53
proton63: 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56.htm 治療箭傷的譬喻 09/22 12:54
gogolee0210: 成佛量子哥你的佛很不自在啊,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 09/22 12:54
gogolee0210: ,成為這樣的佛也太可憐 09/22 12:54
proton63: 反心自照吧!不正好證明你的觀修都是作白工。 09/22 12:56
gogolee0210: 結果找了一個不相關的東西當答案,很像初學者會犯的 09/22 12:57
gogolee0210: 錯啊,量子成佛哥 09/22 12:58
gogolee0210: 自己挖了個坑被反問卻沒能力回答,看來你真的要好好 09/22 12:59
gogolee0210: 學習量子科學欸哥 09/22 13:00
gogolee0210: 你怎麼會想試圖挑戰相關科系的專業咧?雖然畢業很久 09/22 13:04
gogolee0210: 很多東西都還教授了,但還是記得一些的好嗎~ 09/22 13:04
proton63: 既然你相關科系的專業對成佛沒有幫助,就放下吧! 09/22 13:10
gogolee0210: 可是你連自己挖的坑都沒能力填欸 09/22 13:14
gogolee0210: 不然你去叫釋迦牟尼不要引用印度教還是婆羅門教的東 09/22 13:15
gogolee0210: 西啊,有種你快去啊,在這邊囉嗦什麼 09/22 13:15
gogolee0210: 釋迦牟尼是天人師,看來你是佛師啊 09/22 13:15
gogolee0210: 讓我尊稱你一聲佛師哥 09/22 13:16
proton63: 如果你的心這樣容易就被擾動,你確定觀修得力嗎? 09/22 13:18
gogolee0210: 喔?你是說釋迦牟尼佛引用外道的東西,所以很容易動 09/22 13:20
gogolee0210: 搖喔?那你倒是去跟他老人家說啊佛師哥 09/22 13:20
gogolee0210: 跟你站在一起,看你看到的世界,引導你去看見你自己 09/22 13:21
gogolee0210: 荒謬、錯謬的點,就像個鏡子一樣,不止可以自照,還 09/22 13:21
gogolee0210: 可以到處亂照,哈哈哈 09/22 13:21
gogolee0210: 引用你的論點來反照你,你根本沒辦法中立客觀的直球 09/22 13:22
proton63: 等你定下心來,好好看過 治療箭傷的譬喻 。就知道走錯了 09/22 13:22
gogolee0210: 對決啊,你這樣還看不見自己的錯謬之處,真是自欺欺 09/22 13:22
BRIANERIC2: 笑死,先說人不懂工科,結果人家告訴你他是理工的,你 09/22 13:22
gogolee0210: 人啊 09/22 13:22
BRIANERIC2: 又說沒有幫助 09/22 13:22
BRIANERIC2: 光明想不管怎麼樣都是色界定以上的功夫 09/22 13:23
BRIANERIC2: 你ㄧ點點光明都沒有,講話訊息超黑 09/22 13:24
proton63: Br2 你也真可愛,念理工就懂量子糾纏? 09/22 13:24
BRIANERIC2: 這種人還整天自以為內道,笑死 09/22 13:24
gogolee0210: 哎呀是B2兄,後面關於報身的東西小弟還是太不精進、 09/22 13:24
gogolee0210: 不禪定了,只能講的很粗糙,哈哈 09/22 13:24
BRIANERIC2: 量子糾纏不需要懂,我們會拿來用就好 09/22 13:24
BRIANERIC2: 你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懂量子嗎 09/22 13:25
BRIANERIC2: 最可愛就是你啦現實生活當中一定到處挨打 09/22 13:25
BRIANERIC2: 其實我們在網路上看到這種講話尖酸刻薄的就知道他現 09/22 13:25
proton63: 你們慢慢糾纏,送佛就送到這了。 09/22 13:25
BRIANERIC2: 實生活當中一定沒有如魚得水,不通人性內心充滿悲憤只 09/22 13:26
BRIANERIC2: 好在網路上尖酸刻薄 09/22 13:26
BRIANERIC2: 人家在那邊分享你就硬要背刺 09/22 13:26
BRIANERIC2: 送什麼佛,您不是成坲很多次了嗎XDDD 09/22 13:26
BRIANERIC2: 我就說你有沒有回想一下為什麼你會把自己搞成到處不討 09/22 13:26
BRIANERIC2: 喜,因為你覺得自己很聰明身邊的人都很笨 09/22 13:27
BRIANERIC2: 然後你表現出一種不屑他們的態度,事實上這種能量品 09/22 13:27
BRIANERIC2: 質,反而讓身邊所有好的事物都不會降臨到你頭上,這 09/22 13:28
gogolee0210: 感謝送佛加持,大家都是佛,阿彌陀佛~ 09/22 13:28
BRIANERIC2: 個就叫量子糾纏。就是自以為聰明但是人生到處挨打 09/22 13:28
BRIANERIC2: 然後越活越狹窄,最後抓著一本阿含經一個人的武林 09/22 13:29
BRIANERIC2: 報身要靠加持,我修了很多年修不出來,後來我就先放下 09/22 13:32
BRIANERIC2: ,我覺得這個可能要有機緣。 09/22 13:32
BRIANERIC2: 那個機緣可能跟你要常常反省自己的障礙有關係,他們 09/22 13:33
BRIANERIC2: 才會願意加持你。就像龍樹一定是有某種反省,龍王才會 09/22 13:33
BRIANERIC2: 願意現身 09/22 13:34
BRIANERIC2: 現在一堆人每個都想要學龍樹,好像分析能力很強思辨 09/22 13:35
BRIANERIC2: 能力很強,可是他們沒有看到龍樹最後是靠加持的,他 09/22 13:35
BRIANERIC2: 有某種程度的把這些見解都放下,有一種真誠的心才能 09/22 13:35
BRIANERIC2: 夠感應道交 09/22 13:35
BRIANERIC2: 像成佛哥,這種是最糟糕的,他既沒有龍樹的智慧,卻又 09/22 13:37
BRIANERIC2: 有那種認為自己是聰明人傲慢,他說他要成佛整個法界 09/22 13:37
BRIANERIC2: 都笑了XDDD,整個法界不會有人同意讓他成的 09/22 13:37
BRIANERIC2: 他光要修色界定,整個色界的眾生,每個都會把它蓋住, 09/22 13:38
BRIANERIC2: 不讓他有任何光明。 09/22 13:38
BRIANERIC2: 我之前警告空觀大師就是這樣,不要思想境界太高,得罪 09/22 13:40
BRIANERIC2: 到色界跟無色界眾生,你沒有那些助緣你不可能成就。 09/22 13:40
BRIANERIC2: 不過現在看起來空觀大師,比成佛哥好多了 09/22 13:40
BRIANERIC2: 然後有一個密宗分析大師,我就不講是誰,照理來講他 09/22 13:41
BRIANERIC2: 研究那麼多年現在應該要都在光明心下功夫,為什麼都沒 09/22 13:42
BRIANERIC2: 有咧? 是不是又是分析能力太強,把色界跟無色界眾生 09/22 13:42
BRIANERIC2: 都打死了XDDD 09/22 13:42
BRIANERIC2: 所以後來我研究了一大圈,發現還是淨土最安全,真誠, 09/22 13:42
BRIANERIC2: 感恩,蒙加持 09/22 13:43
BRIANERIC2: 你跳來跳去想要在知識上得到解脫,整個法界都知道,你 09/22 13:44
BRIANERIC2: 根本心態沒有調整,怎麼跳怎麼研究都沒有用,你得不 09/22 13:44
BRIANERIC2: 到加持。 法界只會認同龍樹這種窮盡所有知識智慧,最 09/22 13:45
BRIANERIC2: 後還能夠一念自知非,懺悔放下的 09/22 13:45
gogolee0210: 感謝分享,之前有幸接觸五輪塔身修法,去查了才發現 09/22 13:47
gogolee0210: 是金剛頂宗菩提心論中有提到的毘盧遮那佛神變經的內 09/22 13:47
gogolee0210: 容,要修五輪塔身金剛身,應該是屬於報身修煉的東西 09/22 13:47
gogolee0210: 了。 09/22 13:47
gogolee0210: 菩提心論比較像是先找到原材料,神變經開始要觀地水 09/22 13:48
gogolee0210: 火風空,感覺是開始學應用了。 09/22 13:48
gogolee0210: 然後感覺真如楞伽經講的,諸佛的報身是虛空透明色的 09/22 13:48
gogolee0210: 。 09/22 13:49
BRIANERIC2: 南傳清淨道論的神變品都在談這個,他說阿羅漢就算1000 09/22 13:53
BRIANERIC2: 個可能也沒有一個修得出來。 不過如果你要修這個,因 09/22 13:54
BRIANERIC2: 為他畢竟是屬於色界的功夫,有一陣子我每天在那邊內觀 09/22 13:54
BRIANERIC2: ,放光放的很喜悅放了好幾年,最後發現不對勁,怎麼 09/22 13:54
BRIANERIC2: 細微的我執還是存在,而且那個我執,好像也是擋住你 09/22 13:54
BRIANERIC2: 說的報身的運用,後來我就放下好幾年先回到正常生活, 09/22 13:54
BRIANERIC2: 我感覺到,要怎麼在生活中過出一種任運自然無為的態 09/22 13:54
BRIANERIC2: 度,這個可能是關鍵,這個關鍵活出來了,所有的成就 09/22 13:57
BRIANERIC2: 不用修,他自然會出現 09/22 13:57
gogolee0210: 感謝分享,這個障的解析頗有道理,還要再琢磨琢磨。 09/22 14:05
gogolee0210: 一路以來發現,很多東西其實跟心理學講的很像。像是 09/22 14:05
gogolee0210: 慾望是來自於內心缺陷的展現,或是傲慢源於自卑、不 09/22 14:05
gogolee0210: 平衡等。尤其明顯的是理解力方面的東西,很容易會被 09/22 14:05
gogolee0210: 自己的執給障目,導致扭曲理解。 09/22 14:05
gogolee0210: 或是被慣性帶著,一直在圈子裡面繞。 09/22 14:06
Bonaqua: 感謝g大的解釋分享。 09/22 16:27
Bonaqua: 我自己是分二階段,也是聽老和尚講經分析。 09/22 16:28
Bonaqua: 第一個階段 "先到淨土",第二個階段 "在淨土圓滿成佛"。 09/22 16:28
Bonaqua: 我沒有評估自己有能力機會在這裡 "證"。 09/22 16:29
Bonaqua: 證的部分,我是打算留在第二階段處理。 09/22 16:30
Bonaqua: 第一階段先熟悉,有餘力看能多理解實相多少算多少, 09/22 16:30
Bonaqua: 能放下分別執著多少算多少。 09/22 16:31
Bonaqua: 耳根圓通後半部,十方圓明,我個人的理解,並不是一種 09/22 16:32
Bonaqua: 很單純的禪修感受。 09/22 16:33
Bonaqua: 從妙用開始,十方圓明有多驚人 ? 09/22 16:33
Bonaqua: 1200年後,日本九州福岡的某一顆樹,某一隻鳥的一根羽毛 09/22 16:36
Bonaqua: 在幾點幾分幾秒會落在哪個草地上。 09/22 16:36
Bonaqua: 你會洞然明白,這就是真正的十方圓明。 09/22 16:37
Bonaqua: 時間你超越了,空間也侷限不了你。 09/22 16:37
Bonaqua: 所以有時候考驗考驗自己,會發現 : 恩~我還是個死凡夫。 09/22 16:40
Bonaqua: 我連等下哪間小七人比較少,我都不知道~ 09/22 16:40
Bonaqua: 別人怎麼想我不知道,但是對我自己而言,不容易做到~ 09/22 16:41
Bonaqua: 所以放在第二階段去跟阿彌陀佛學。 09/22 16:42
gogolee0210: 隨喜,阿彌陀佛 09/22 17:49
lindianlin: 十方圓明者名非凡夫,非十方圓明者名凡夫。十方圓明 09/25 00:14
lindianlin: 若為實有,則可證得,若不可證得則非實有。實有非實 09/25 00:14
lindianlin: 有可證,凡夫者亦復如是。 09/25 00:14
lindianlin: 洞然明白非幾點幾分幾秒,是名幾點幾分幾秒。很明顯 09/25 00:17
lindianlin: :你表達的跟我表達非同一個事者名隨喜念佛。幾點幾 09/25 00:17
lindianlin: 分幾秒是答案,十二點十八分零秒非答案。 09/25 00:18
Bonaqua: 《楞嚴經》: 09/25 05:49
Bonaqua: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 09/25 05:50
Bonaqua: 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 09/25 05:51
Bonaqua: 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09/25 05:51
cartervun: 上面有一個問題是你能知道1200年的事那不就陷入命定論 09/30 12:09
kutar210: 隨喜讚嘆 各位佛弟子的心得分享 獲益良多 南無阿彌陀 09/30 14:25
kutar210: 佛 09/30 14:25
lindianlin: 上面有一個問題是你能知道命定論那不就陷入1200年後 09/30 14:36
lindianlin: 的事 09/30 14:36
lindianlin: 時間12:09草地cartervun鳥毛是留言,樹是ptt佛版 09/30 14:46
allin7245: 你能決定自己要不要留言推文 這件事本身就打破命定論 09/30 16:25
allin7245: 一個工廠老闆 看到原物料到齊了 機器也沒壞 工人都認真 09/30 16:28
allin7245: 工作 只要沒有其他突發因緣 他可以預料今天能出貨 09/30 16:28
allin7245: 顯然 這個預料出貨 不是命定論 只是觀察因緣的結果 09/30 16:29
allin7245: 老闆還是自己決定了訂多少原物料、決定開多少機器 09/30 16:30
allin7245: 跟命定論顯然差距太大 09/30 16:30
lindianlin: 今天(不能出貨),即非今天(能出貨),是名今天(能不能) 09/30 16:32
Bonaqua: 回覆car大,時間既然是虛妄性,自然不會只有一條時間軸。 09/30 16:56
Bonaqua: 舉例只是提其中一條時間軸來代表。 09/30 16:57
Bonaqua: 整片田園如果都是種西瓜種子,將來長出來的自然都是西瓜 09/30 17:04
Bonaqua: 能被預測,自然是佛能觀察到現前主要因,自然感未來果。 09/30 17:05
Bonaqua: 至於除了主線之外,自然還有無數其他支線。 09/30 17:07
Bonaqua: 電影奇異博士就有類似的宿命神通展現。 09/30 17:07
Bonaqua: 另回lin大 09/30 17:10
Bonaqua: 今天即非今天,是名今天。 09/30 17:14
Bonaqua: (是)今天 即 (非)今天,是名(真)今天。 09/30 17:14
Bonaqua: 我們習慣生活在線性思考的邏輯中。 09/30 17:15
Bonaqua: 實相屬於 "圓性" 所以佛經多是圓性語言。 09/30 17:16
Bonaqua: 以圓圈圖形來描述會更清晰 : 09/30 17:16
Bonaqua: 圓周的任一點 : 09/30 17:17
Bonaqua: 起點 即 非起點(終點的意思),是名 起點 (二點本是同點) 09/30 17:18
Bonaqua: 白話來解釋 : 09/30 17:20
Bonaqua: 圓繞一圈有起點也有終點,一開始會以為有起有終, 09/30 17:21
Bonaqua: 繞了一圈發現原來終點就是一開始的起點,二點實際上是同 09/30 17:21
Bonaqua: 一個點,這時候再認知的起點,就不是那個相對概念的起點 09/30 17:22
Bonaqua: 而是 "假名起點",實際上認知無二的那個原點了。 09/30 17:22
Bonaqua: 而這時候千萬不要又取相執著於 "原點" "一點" 上。 09/30 17:25
Bonaqua: 神我外道就是掉入這個陷阱當中。 09/30 17:25
Bonaqua: "一點" 仍然屬於語言用詞,它只能用來提醒無二離分別, 09/30 17:26
Bonaqua: 因為我們活在分別心當中,你只能用A組用詞來破B組的錯誤 09/30 17:27
Bonaqua: 但不能又在A犯下同樣的錯誤~ 09/30 17:27
Bonaqua: 這就是佛經所謂的 "標月指" 09/30 17:28
Bonaqua: 所以龍樹菩薩提出 : 不一不異。 09/30 17:28
Bonaqua: 先遮你分別,在遮你不分別。 09/30 17:29
Bonaqua: 這會有些難理解,不過繞的出來體悟,受益會很多。 09/30 17:29
Bonaqua: 圓性的現實代表很多可以觀察 : 09/30 17:33
Bonaqua: 1.成住壞空 => 成住壞空 3.日夜日夜... 4.生老病死生 09/30 17:34
Bonaqua: 萬事萬物都只是不斷的再循環而已。 09/30 17:35
gogolee0210: b2兄常引用的「一念自知非」,當初在修止八進九、月 09/30 18:10
gogolee0210: 輪觀的時候很有用幫助,告訴自己「將打從身為三界六 09/30 18:10
gogolee0210: 道的一分子起,所伴隨、學習而來的知見都放下」,包 09/30 18:10
gogolee0210: 含從宗教學來的也是,「做就對了」。 09/30 18:11
gogolee0210: 當然這個放下不是丟掉,是指不執在八識上、也不執在 09/30 18:11
gogolee0210: 八識上建立的知見,跟楞嚴經的「知見立知是無明本」 09/30 18:11
gogolee0210: (用知見來建立知見)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09/30 18:11
gogolee0210: 這樣一來,靈光是真的會常顯現,是真的如來性光、真 09/30 18:11
gogolee0210: 光會顯露,不是勝義上的比喻。 09/30 18:11
gogolee0210: 很多大乘經典的圓覺明體指的就是這個。 09/30 18:11
gogolee0210: 這是入金剛乘前很重要的前行 09/30 18:12
lindianlin: 我發現你們說的這個, 就是生不出話(無生)清淨的這個. 09/30 18:13
Bonaqua: 借用禪宗的機鋒,清淨亦非意。 09/30 18:25
Bonaqua: 這裡研討容易,實修無住難,持名是好選項。 09/30 18:27
Bonaqua: 古人一悟頓捨,真的上等根機。 09/30 18:27
lindianlin: 善哉!如是。 09/30 18:29
gogolee0210: 持名念佛小弟學到的方法其實也是一樣的,分享交流下 09/30 22:58
gogolee0210: 。 09/30 22:58
gogolee0210: 也是專注在念佛上,念到一個程度開始也是慢慢的忘了 09/30 22:58
gogolee0210: 能所,回到那個念性上,這時候六根慢慢的會有點使不 09/30 22:58
gogolee0210: 上力,但不是昏沉,這時候不要用後天識硬逼自己去念 09/30 22:58
gogolee0210: ,也會消融進入光明定,這個時候頻率才校準到真,才 09/30 22:59
gogolee0210: 真能與淨土、諸佛、法界相應,就像廣播要調頻一樣的 09/30 22:59
gogolee0210: 道理。 09/30 22:59
gogolee0210: 在這個念性上用心去念,勝過口唸億萬聲,名實相念佛 09/30 23:07
Bonaqua: 隨喜go大。南無阿彌陀佛。 09/30 23:20
Bonaqua: 末學理解的實相念佛與g大的有所差異,看看就好。 10/01 09:07
Bonaqua: 實相念佛者,悟念性本空。 10/01 09:09
Bonaqua: 實相以不住為念,念念不住即念念實相佛。 10/01 09:16
Bonaqua: 宗門以無念為宗,其實就是實相念佛法門。 10/01 09:18
Bonaqua: 我知道的淨土門,是以有念為入門,逐漸入無念。 10/01 09:19
Bonaqua: 這個關鍵在於能否悟人法二空之理。 10/01 09:20
Bonaqua: 至於光明境似乎屬於藏系用詞,我不是很清楚這樣的境界, 10/01 09:21
Bonaqua: 從描述上來看,似乎比較偏於 "照用" 的境界。 10/01 09:22
Bonaqua: 這樣的照用是否含攝寂滅之理,我就不清楚了。 10/01 09:24
Bonaqua: 蕅益大師在實相念佛中有一段可以參考,他老人家引用了 10/01 09:25
Bonaqua: 《佛藏經》:又念佛者,離諸想。諸想不生,心無分別, 10/01 09:26
Bonaqua: ,無名字,無障礙,無欲無得,不起覺觀。 10/01 09:27
Bonaqua: 舍利弗。隨所念起一切諸想,皆是邪見。 10/01 09:27
Bonaqua: 舍利弗。隨無所有,無覺無觀,無生無滅。 10/01 09:28
Bonaqua: 通達是者,名念佛如是念中...無想無語,乃名念佛。 10/01 09:28
Bonaqua: 實相念佛,我覺得最難的在 "不起覺觀" "無覺無觀"。 10/01 09:35
Bonaqua: 不起覺觀怎麼修 ? 10/01 09:38
Bonaqua: 所以宗門必須先悟空理,才能認同 "不起覺觀",達無住。 10/01 09:40
Bonaqua: 實相如果是手電筒,開燈 = 覺觀,關燈 = 空觀。 10/01 09:43
Bonaqua: 開了燈,看到了手電筒,但是這是被光照後的手電筒。 10/01 09:44
Bonaqua: 所謂念性,有這樣的味道在其中~ 10/01 09:46
Bonaqua: 所以還不是本來面目,佛陀、祖師大德才說無覺無觀。 10/01 09:47
Bonaqua: 目前理解是這樣,不一定正確,看看就好~ 10/01 09:49
Bonaqua: 修正一下,蕅祖選錄,出處是西方合論,不過內文主要是 10/01 10:00
Bonaqua: 佛經內容。 10/01 10:01
Bonaqua: https://reurl.cc/1Geqop 10/01 10:04
devil0915: 我理解的是這樣,分享一下。實相是什麼?金剛經云「實 10/01 11:05
devil0915: 相」即是「非相」,又云「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即 10/01 11:05
devil0915: 是「非相」。用ABC來表示的話,上述的話可寫為A=B、C= 10/01 11:05
devil0915: B,所以結論是A=B=C。「非相」代表「空」;「我、人、 10/01 11:05
devil0915: 眾生、壽者四相」代表「有」,真正的實相是包含「空跟 10/01 11:05
devil0915: 有」。所以實相念佛的意思是:我確實在念佛,舌根有唸 10/01 11:06
devil0915: 、耳根有聽、意根有想,但清楚明白「能念佛的我」與「 10/01 11:06
devil0915: 所念之佛」,均是本自空寂、了不可得,無有一個能念佛 10/01 11:06
devil0915: 之我,也無有一個所念之佛,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這樣 10/01 11:06
devil0915: 的境界叫做實相念佛。要怎麼做到呢?第一步,也是最重 10/01 11:06
devil0915: 要的一個步驟,一定要先知道實相是什麼。實相就是我們 10/01 11:06
devil0915: 的真心本性,祂本自空寂,但又會隨緣生出妙有,以這個 10/01 11:06
devil0915: 為基礎來念佛,就是實相念佛了。至於初學者能否直接入 10/01 11:06
devil0915: 實相念佛?當然可以,但還是要看緣分、根器。很多人就 10/01 11:06
devil0915: 算唸了一輩子的佛,唸到出現一堆感覺良好的境界,其實 10/01 11:07
devil0915: 都還是沒有進入實相。為什麼呢?若無善知識跟你講實相 10/01 11:07
devil0915: 是什麼、凡所有相皆虛妄,你怎麼可能知道會知道?唸一 10/01 11:07
devil0915: 唸自動就懂了嗎?這是不可能的。有些人就算遇到善知識 10/01 11:07
devil0915: 跟你講,你也不一定會信,萬一念佛念到出現一些境界, 10/01 11:07
devil0915: 因為你不懂實相,反而會一直執著那些境界。所以能否實 10/01 11:07
devil0915: 相念佛是看個人根器跟緣分。但話又說回來,其實沒有悟 10/01 11:07
devil0915: 到實相念佛也是沒關係的,只要發願往生,且往生的那一 10/01 11:07
devil0915: 刻專心念佛,不要執著娑婆世界,不要執著人生跑馬燈跑 10/01 11:07
devil0915: 出來的一切,所有眼前現出來的影像一律不理他,唯一認 10/01 11:07
devil0915: 定就是阿彌陀佛,心裡口裡就是只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10/01 11:08
devil0915: 」。若能做到,必定往生。這就是淨土法門厲害、殊勝的 10/01 11:08
devil0915: 地方。 10/01 11:08
gogolee0210: 隨喜,感謝分享,阿彌陀佛 10/01 11:18
kutar210: 隨喜讚嘆 感謝解釋實相念佛 阿彌陀佛 10/01 19:05
devil0915: 補充一個很實際的方法,可以協助我們體悟實相:把鏡子 10/01 20:40
devil0915: 拿出來看就可以了。楞嚴經:「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 10/01 20:40
devil0915: 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10/01 20:41
devil0915: 。我們的心就像鏡子,它本自空寂,無緣就沒有相,有緣 10/01 20:41
devil0915: 一定會顯像,「我、人、眾生、壽者等四相」就像鏡子中 10/01 20:41
devil0915: 的影像,它們是虛幻的,沒有實體,所以它們是「非相」 10/01 20:41
devil0915: ,是「空」;但又不能否認確實有這個鏡像在,它們是隨 10/01 20:41
devil0915: 緣而現出來的,但因為無實體,故這個「有」是「妙有」 10/01 20:41
devil0915: 。能唸佛的我,跟所唸的佛,就是鏡子中的「妙有」,它 10/01 20:41
devil0915: 們是「非相」、無實體,所以了不可得。我個人就時常觀 10/01 20:41
devil0915: 想鏡子,常常去思惟:我心如同明鏡,我身、心所處的世 10/01 20:41
devil0915: 界就像鏡中的世界,都不是真的,這個觀念可以幫助我很 10/01 20:42
devil0915: 快放下執著。當觀察到內心出現貪瞋癡慢疑的時候,趕緊 10/01 20:42
devil0915: 唸佛(轉移注意力),不要再想東想西,貪瞋癡慢疑自然就 10/01 20:42
devil0915: 慢慢消失了。這時候我們可以發現,因為心在念佛,貪瞋 10/01 20:42
devil0915: 癡不見了,這不就是在守戒嗎?又因為我置心一處不造其 10/01 20:42
devil0915: 他妄想,這不就是定嗎?又因為理解什麼是實相,這不就 10/01 20:42
devil0915: 是開大智慧嗎?所以念佛的當下其實就是在修「戒定慧」 10/01 20:42
devil0915: !這就是念佛法門厲害的地方! 10/01 20:42
Bonaqua: 隨喜,南無阿彌陀佛。 10/01 22:14
Bonaqua: 真空即妙有,妙有是真空,無空亦無有,但念阿彌陀。 10/01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