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 lin666: http://www.huidengzhiguang.com/c/2011-04-27/1326.shtml 09/01 01:52 : → lin666: 三殊勝──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慈誠羅珠堪布 開示 09/01 01:53 : 推 skyblue19: 推以上先進附的連結 09/01 08:21 這篇文章 鞭辟入理 只當推文裡的文章太可惜了 故轉成繁體 排版一番 三殊勝——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作者:堪布慈誠羅珠 發佈時間:2011-04-27 來源:慧燈之光一 一、基礎修法的必要性 雖然三殊勝的修法,是最基礎的入門修法,但可能對於許多人來說,卻是前所未聞的。 這個修法說起來容易,做到卻很困難,恐怕有些學佛很久的人也未能做到。但是,在瞭解 佛經的思想、意趣之後,我們就應該儘量依照佛所講的方法去實施,這樣才會有進步和收 效。 很多人在剛開始學佛時進步很快,但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便速度減緩,甚至停滯不前了 ,這種情況非常普遍。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系統的修法。要解決這些問題,應該怎樣做呢 ?首先,我們要瞭解基礎的修法,並且加以重視。如果沒有加行基礎,就妄想一步登天去 修學高深之法——大圓滿、大手印等等,最終必然會因根基不成熟而一事無成。所以,應 當從最基礎的法修起,這樣才會有所收穫。 佛經中講,修行人可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上等修行人一天比一天好,每天都會有 收穫;中等修行人進步雖然略遜一籌,但每個月都會有新的突破;下等修行人至少也是一 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有進步。 我們回過頭來反躬自問,自己究竟是屬於哪一種修行人呢?今年能否比去年有所進步呢 ?如果連這點都不能做到,我們就不屬於上、中、下三種層次之列,但除此之外,又沒有 第四種修行人。這就只能證明,雖然我們自詡為修行人,卻根本不配修行人的稱號。 我見到過一些皈依多年的居士,漫長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但他們還沒有修完最基礎的法 。這種情況很糟糕,很令人失望。原因何在?主要就是因為沒有動力,所以在修行上才會 蝸行牛步,甚至打退堂鼓。 法王如意寶在學院傳講大圓滿法時,要求必須提前完成五加行,否則就不允許聽課。 在這種壓力的逼迫之下,許多人的加行就能夠如期完成。當然,如果只是完成了一個數量 ,內心卻沒有相應的發心和動力,則所有的修行也只不過是形式而已,內心不會有什麼真 實的收穫。所以,以清淨的發心攝持,而進行系統的修行是至關重要的。 佛經言:「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對跨入三、四十歲行列的人來說,以後的時間也 不會很長,人生幾十年轉瞬即逝,如果這一世沒有抓住機會修行,下一世就更難把握了。 所以,必須要打下一定的基礎,為下一世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 對這一世的最低要求,是要進入大乘菩薩的資糧道,這是向修行旅途啟程所必須邁出 的第一步。步入大乘資糧道的首要條件是什麼呢?就是要有不造作的菩提心。提起菩提 心,想必諸位都知道其含義,也許很多人還能將菩提心的具體修法說得有條有理,但到 底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這就難打包票了。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如果今生沒有走出第一步,下一世想再獲得人身,都難上其 難,繼續修行的機會就更是微乎其微。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住當下,如果今生能邁出 這一步,即使修行的境界不是很高,也會為來世打下良好的基礎。菩提心本身所具有的 加持力,就能讓我們擁有繼續修行的機緣。這樣,無論下一世投生到何等環境、何等人 群當中,天生就會具有與眾不同的個性,成為具足慈悲菩提心的人,這一點是毫無疑問 的。所以,第一步非常重要。 當我們在身體上未遭遇任何疾病折磨、生活上沒有任何艱難困苦時,就會覺得這個 世界很不錯,就不會為無常的來臨做任何思想上的準備,行動上的努力,整天處於閒散 放逸之中。一旦碰到意外、痛苦,就手忙腳亂、六神無主,想臨時抱佛腳進行補救,已 為時晚矣。很多人認為,年老時如果沒有錢,又沒有兒女照顧,生活就會沒有保障,所 以都拚命地為錢而奔波。他們為今後的生活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卻絲毫沒有考慮到後。 死亡與投生,是每一個人都必須經歷的過程。世俗人對此不做任何準備的做法,是非常 可怕的。還有一些人雖然也在修法,但其發心卻是希望借佛菩薩的加持、保佑,使自己 能夠健康、發財……。當然,在沒有遇到其他違緣的情況下,祈禱佛菩薩肯定可以達到 一定的目的。但這些追求世間圓滿(健康、長壽、發財等等)的短暫目標,卻不應該是 修行人的選擇。現實是無情的!從古至今,沒有一人能夠推翻前後世的存在,這是每個 人都要面臨的事實。如果平時毫無準備,等到大難臨頭之時,再著急也沒用。所以,作 為修行人,必須具有未雨綢繆的遠見卓識,一定要走上自他解脫的光明大道,在目前身 心各方面都自由自在之時,一定要抓住機會去修行,以精勤的修持來迎接無常的光臨, 千萬不要讓自己落到悔恨交加的田地。 以上簡單介紹了修法的必要性,下面開始轉入正題: 二、三殊勝修法 (一)名義及重要性 此修法名為「三殊勝」,以前我譯作「三要點」。為什麼稱做三要點呢?就是為了引 起學人的重視。凡是學佛、修行的人,都必須做到這三件事,因為十分重要,所以翻譯 為三要點。由藏文直譯,則稱為三殊勝。彌勒菩薩的《經莊嚴論》裡講了七種殊勝。菩薩 行持佈施、持戒、忍辱等六度時,每一度都應具足這七殊勝。這七殊勝又可歸納為三種。 我們做一切善事(如打坐、燒香、磕頭等)時,都應具足這三殊勝。如果能具足這三種殊 勝(或三要點),哪怕是在佛像前供一盞燈、磕一個頭的小小善根,也都是成就之因。 如果離開這三殊勝,即使從外表上做再多再好的善事,也不能成為解脫之道、成佛 之因。什麼是三殊勝呢?第一是動機殊勝;第二是無緣殊勝;第三是回向殊勝。 第一、動機殊勝 在每次做善事之前,肯定會有目的,沒有任何目的的行善、修法是很少 的。如果在行善時,具備殊勝的動機,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二、無緣殊勝 是指在修行時所要達到的一種境界。如果能達到這種境界,則無論 做任何善事,比如打坐或者放生,都能成為非常殊勝的善行 第三、回向殊勝 行善修法結束後,還應當如理如法地回向。在打坐、放生時,就已經 成就了很好的善業,將此善業用於何處,是很關鍵的問題。是用於解脫?還是用於健康 長壽?或是用於下一世的人天果報?這是自己可以選擇的,這種目的性的選擇,就叫回向 。無論作任何善事,都不能離開這三種殊勝。一旦脫離了這三個關鍵問題,則不管所做 的善事,從外表上看有多麼的了不起,實際上也是不好的。所以,弄清這三個殊勝並付諸 實施至關重要。 (二)具體修法 1、動機殊勝 行善時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因而所希求的目標(動機)也千差萬別。所有這些動機,可以 歸納為三種:不善、無記和善。 (1)不善的動機:現在,在信佛、學佛的人當中普遍存在的行善、修法動機往往都是 不善的。何為不善動機呢?凡是僅考慮今生的快樂、僅為今世生活打算的動機,如為健康 、長壽、發財、避免魔障及痛苦等等而行善,都稱為不善動機。為了達到這些目的而修法 ,則無論所修的法有多麼高深,也只能成為世間法。這樣的修法除了能使這一生健康,長 壽,發財,避免魔障、痛苦等等之外,沒有其他的善報。 例如,如果人們是為了消除這一世的病痛、魔障而修習大圓滿法,則大圓滿也是世間法。 大圓滿法為何成了世間法呢?大圓滿法本身不是世間法,但因為我們的動機,是為了達到 世間的目的,這就使它成為世間法了。這樣的動機就稱為不善的動機。 有人不禁會生起疑惑:這些人是在行善、修法,並非想殺人、偷盜,為何要用「不善」 二字呢?那是因為,雖然僅僅為了今生的健康長壽等而修行,也有可能達到目的,但在達到 健康長壽的目的以後,又能怎樣呢?也許,在健康無病之時,會造更多的業,從而導致更 多痛苦。這種動機本身雖然不是罪惡,但因為畢竟是有漏之法,不但無法離開痛苦,而且 會引發眾多苦痛,所以,此動機稱為不善。 聽聞這些修法,不是為了茶餘飯後的閒聊,也不能當成一種文化、學問來研究,而是 要運用於日常生活的處事待人之中。具體如何運用呢?我們可以打一個比方, 《大乘阿毗達摩論》中講過:有三個人一起吃飯,其中一人想,吃完飯後我要去偷盜、 殺生……;另一人想,吃完飯後我要去放生、磕頭……;第三人只是為填飽肚子,吃飯 以後沒有什麼打算。同樣是吃一頓飯,因為三個人各自的不同目的,同樣的「吃飯」, 就變成了三種不同的業。其中,吃完飯後打算殺生、偷盜的人,他的「吃飯」就是造罪; 吃飯是為了有體力去磕頭或做其他善事的人,他的「吃飯」就變成善業,將來肯定會獲得 善果;只想填飽肚子的人,他的「吃飯」就成了既非善、亦非惡的無記業,是一種很 平常的生活,也就不會有特殊的善惡果報。這三個人在吃飯時,雖然既沒有去造惡,也沒 有去行善,但由於動機不同,「吃飯」的結果就有三種差別。所以,動機至關重要。如 前所講,如果目的是為了健康長壽等等,就是不善動機。因為動機是不善的,所以在此 前提下所做的一切,無論是打坐、唸經,都是世間法,與解脫沒有任何關係。華智仁波切 講過,在不具備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基礎上,即使閉關九年,斷絕與任何人的來往而修大圓 滿,連解脫的種子都不能播下。如果在心田中竟然不曾播下解脫的種子,那成就就更談不 上了。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就是這麼可怕——即使修大圓滿法都不能播下解脫的種子,修 其他的法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千萬不能輕視對動機的選擇。 凡是為獲得這一世的幸福,或者為遣除這一生的痛苦而修法,這樣的動機都是不善的。雖 然這樣的行善比不信佛、不行善要好得多,但卻與解脫毫無關係。因此,對於希求解脫的 修行人而言,絕不能有這樣的目的。經書裡講過,這種動機是需要斷除的。所以,我們在 每次行善的時候,首先要觀察自己的動機。比如:心裡突然冒出一個念頭,我要去磕頭( 或我要去放生),這時就要問一問自己,我為什麼要磕頭(放生)呢?如果發現自己的動 機是錯誤的,就必須及時糾正。 (2)無記的動機:無記是指沒有善惡的記錄,既非善,亦非惡。例如,一個人去放生, 邀請他的朋友同往。他的朋友並不瞭解放生的功德利益,只是應邀同去放生,心裡沒有任 何目的。放生結束後,受邀同去者的所做之業就稱為無記。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他不是 同樣也解救了生命嗎?為何是無記呢?因為,他雖然與大家在行為上毫無二致,但是他的 內心卻沒有這種概念,所以,他的所做就是無記的。類似這樣的概念,在世間也存在。例 如,如果故意殺人,就犯了重罪;但如果是無意中殺了人,則所犯的罪就沒有那麼嚴重。 在這一點上,世間法與佛法是一致的。 經書上講,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的動機是無記的,就需要改善,而不是斷除它。因為 無記與善比較接近,而不善與善卻有著天壤之別,所以前者可以改善,後者只能斷除。 平時我們在修行、打坐之前,一定要認真觀察,如果發現動機是無記的,就必須改善它。 因為在此前提下所作的一切,都不能成為解脫法,與解脫毫無關係。以無記動機所造的善 業雖然有些世間善報,但卻很微弱。 (3)善的動機:這是三種動機中最上乘的。但是,善的動機又可分為低、中、高三種層 次: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第一是下士道,這種動機是三種善的動機中層次最低的。 具有這種動機的人不是考慮解脫,而僅僅是為了下一世不墮地獄、餓鬼、旁生道,希望 得到人、天的果報,為了來世能得到健康、長壽,獲得有地位、有財產、有名譽的人身 而去行善。這雖然是善,但仍與解脫沒有關係,所以是最低層的。 有人會想不明白,前面講追求健康、長壽的動機是不善的,而現在又講這是善的,其原因 何在呢?因為,前面的動機根本沒有考慮後世,所有的目的都是為了今世,所以叫不善。 而作為下士道發心的人,雖然沒有追求解脫,但是也沒有顧及今世,而是希求下一世的世 間圓滿,所以叫善。但對希求解脫的人而言,也不能以此動機來行善。現在很多居士每天 都在唸佛、燒香、拜佛……請你們捫心自問,自己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否是為這一世 的健康、長壽?抑或是為下一世的健康、長壽、不墮地獄?如果是這樣,則一切所作永遠 跟解脫無關。在這樣的基礎上修行,即或修一百年、一千年、甚至一萬年,也絕不可能 解脫。因為這些善業都不是解脫的因,此因成熟時,也不可能獲得解脫的果。以這樣的修 法除了能使下一世健康、長壽、不墮地獄等等之外,沒有其他善報。 因果是有一定法則的。譬如,大米的種子長出的必然是大米,而不可能是青稞。同樣,如 果所修持的不是解脫之法,又怎能得到解脫之果呢?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經常在念 《金剛經》、《三十五佛懺悔文》、《普賢行願品》、《心經》……,就一定是學佛、 修行的人。其實是不一定的,念這些經固然很好,佛也讚歎了唸誦這些經文的功德。 但是,動機是很重要的。動機不正,則一切都不正;動機若正,則做一切都是正確的。 儘管有些人學佛較早,有些人近兩年才學佛,但無論時間長短,都應該回頭看一看,學佛 以來,自己行善的動機是什麼?如果是前面所講的動機,雖然會有善果,但與解脫卻沒有 關係。現在如果能意識到這個問題,我們也有辦法將已做善業變為解脫法。最行之有效的 方法,就是發起菩提心。為什麼呢?因為,雖然從剎那剎那生滅的角度來看,以前的所做 所為已不存在了,但是,其種子的相續卻已經留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裡。一旦我們能生起出 離心、菩提心,阿賴耶識中的相續就可以立即轉變。以前所做的善業,也能因此而成為菩 提之因。如果我們不去改善,那麼,它將永遠是世間法,永遠不能成為解脫之因,這實在 太可惜了。 我們所講的不能以上述動機行善,並非是指佛法不能令人得到世間利益,也不是指絕 對不能將佛法用於世間法。比如皈依,無論懷有何種動機,皈依後都可以避免人與非人 的違緣,可以清淨許多罪業,也可以獲得健康長壽,這是皈依本身所具有的功德。又 如,平時遇到痛苦或困難時,祈禱上師三寶是很正常的,是作為學佛人所應該作的。我們 並不排斥有時為健康等而行善,也不排斥間或為長壽、發財而做適當的法事。但是,如果 將所有的修法,都用在追求世間圓滿方面,那就不對了。只有解脫,才是我們修行的最終 目標。 第二是中士道,即小乘聲聞、緣覺的動機,也即不是為了追求世間圓滿,不是考慮健 康、長壽等而修行。因為這種發心的人,對世間圓滿以及自身五蘊(肉身等)懷有恐慌厭 離之心,極其渴望能早日擺脫五蘊的束縛。所以,他的行善修法不是為了追求世間圓滿。 但是,他也從未考慮過眾生的解脫。那麼,阿羅漢是否沒有慈悲心呢?不,他有慈悲 心,也認為眾生非常可憐,但因為其慈悲心深度不夠,所以沒有勇氣度眾生,只是想解決 自己的生、老、病、死。他們不願發菩提心,為眾生而修法。所以,這種動機是中等的。 以這種修法除了能使自己獲得解脫之外,沒有其他的果報。 或許有人會認為:我是學大乘的、學淨土的、學禪宗的、學密乘的,不是小乘修行人 ,小乘的法沒有什麼可修的,大乘的法才殊勝,密乘的法才了不起,並因此而沾沾自喜。 但是,請大家仔細地觀察一下自己的發心,也許我們會自慚形穢地發現,自己連小乘的 修行人都不如。佛教的一切分支都歸納於大乘和小乘當中,沒有其他的第三乘。要作小乘 的修行人,第一個條件就是必須要有堅定不移的出離心——非常討厭世間圓滿,並不遺餘 力地希求解脫。我們做到了嗎?如果沒有,就算不上是小乘的修行人。 而大乘的修行人,又必須具備百折不撓的菩提心,能無自私、無條件地付出,我們能作 到嗎?如果不能,則也算不上是大乘的修行人。 如果我們既不是大乘的修行人,也不是小乘的修行人,那麼,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我們 就根本不是佛教的修行人。那麼,我們是什麼呢?只是信仰佛教,信仰釋迦牟尼佛,平時 唸唸咒、做做善事,比不信佛的人稍強一籌的人而已。雖然我們聽了很多法,灌了很多頂 ,拜見了很多高僧大德,卻與解脫了無關係。當我們反觀自省時,如果發現自己竟然不是 佛教修行人,那是非常可怕的。也許很多人以前也知道三殊勝,但僅僅知道是不夠的,關 鍵問題在於能否做到。若不能做到,我認為就沒有必要聽更多的法,先把聽到的法落實 到行為上,做到一個,再聽下一個。就像在走路時,如果能先看清眼前的十幾米路,就可 以穩穩當當地往前行進。如果始終寸步未行,那麼,即使前面一百公里、一千公里的路況 你都能瞭然於心,也是於事無補的。 所以,要做一名真正的佛教徒沒有那麼容易,但大家也不用因此而灰心失望。出離心、 菩提心,是否只有神仙或天堂裡的帝釋、梵天才能做到呢?事實並非如此。發起出離心、 菩提心,完全是人,而且是像我們這些末法時代的凡夫俗子所能夠做到的。如果出離心和 菩提心,是佛或者登地菩薩的專利,凡夫根本無法辦到,則即使知道自己不是修行人也無 濟於事。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這些發心都是普通人力所能及的。所以,我們既不用太 氣餒,也不能太傲慢,而是要如實地衡量自己,對自己有一個正確評價,並時刻激勵自己 :「我必須努力改善、不斷進步,決不再做名義上的修行人!」當我們知道自己什麼也不是 ,並有了壓力之後,才會努力去改善。只有踏踏實實地付諸行動,我們才會成功。 不重視這些問題,是會走錯路的。我想,有些人根本沒有必要去聽大圓滿等高深之法。 是否聽聞這些法沒有利益呢?不是,這樣做也可以在心田裡播下一些好的種子,也有聞法 的功德,但除此之外,再沒有其他好處。所以我認為,在基礎不具備的情況下,倉促地去 聽這些法,並沒有很大意義。當務之急,是調整動機。 當然,是否具有出離心、菩提心,只有自己心裡明白。除非有他心通,否則,其他人 即使通過算命、打卦,也是不可能瞭解的。所以,我們必須成為在監督自己方面不講情面 的糾察員。 第三是上士道,也就是大乘菩薩的發心,這是善的動機中難度最大的。以我的一己之 見來看,能走上上士道的人很少很少。凡夫從無始至今,都對自己珍愛有加,一切所作所 為,都是為自己打算,很少考慮別人。即使考慮,也是有條件的,從不會無條件地為他人 著想。所以,想成就世間的事業並不是很難,而要生起無偽的菩提心,卻並非易事。可是 ,一旦缺少這些根本,一切修行都不能成功。 因此,無論發菩提心如何艱難,我們也要向這個方面努力,要挑戰自我,挑戰自私心, 並堅持不懈地與它作鬥爭。如果肯下功夫,我們最終必定是會勝利的。 以前因缺乏智慧,所有人都毫不顧忌地愛自己,為自己打算。但是,我們的自私心不但 沒有理由、沒有根據,並且是我們獲得最終安樂的大敵。關於這一點,在我們以前所學的 世間文化裡從沒有提及,雖然有些人說過一些類似的話,但深度卻遠遠不夠。只有佛將 這些真理告訴了我們,在依靠佛陀教言進行觀察抉擇之後,我們就會明白,以前為了自己 所作的一切是何等錯誤!就能由此而發起菩提心。由此可見,菩提心是最關鍵的,也是善 的動機中最殊勝的。 什麼是菩提心呢?所謂菩提心,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第一、要有決定度化眾生的慈悲心。或許現在我們還沒有多少能力,但能力是可以培養的 。如果不修行,就會永遠沒有能力。如果肯努力修行,雖然目前能力不足,也無須為此擔 憂。 釋迦牟尼佛也是從凡夫開始學道,從而獲得成就的,並不是先天的佛。米拉日巴傳記裡也 有記載,他的弟子曾說道:「您肯定是金剛手或某尊佛的化身。」米拉日巴當場就批評道 :「你們這樣講,雖然是對我的恭敬,卻是對法的極端誹謗。因為你們不相信佛法能將一 個普通人,轉變成一個像我這樣的人。」所以,有沒有能力不是問題,關鍵在於現在去做 。當然,偶爾生起一個「我要度眾生」的念頭並不是很難。在沒有遭遇任何痛苦折磨、衣 食無憂之時,也許會有這種想法。但是,在面臨生死存亡之際,譬如要選擇自己與他人當 中二者必死其一之時,雖然我們羞於情面,不便說「要他死」,但肯定會說「我不要死」 ,這就是菩提心不夠的標誌。 第二、要有為度化眾生而發誓成佛的決心。因為只有成佛,才是度化眾生最究竟的手段 。雖然度化眾生需要各種各樣的手段,但最迫切的手段,並不是指僅僅給予他人一定的錢 財、名譽、地位,如開辦慈善機構,讓窮人吃飽穿暖、沒有病痛等等,而是為人們傳法, 令其明白道理,這是真實利益眾生的唯一方法。 其實,在發菩提心以後,作為大乘菩薩,除了那些眼下雖有利益、卻後患不絕的事不能 做以外,凡是利益眾生的事,無論大小鉅細、無論採用何種手段,都是可以接受的。這是 佛陀的勸告,也是大乘戒律不同於小乘戒律之處。在小乘戒律裡,能做的事與不能作的事 劃分得十分細微,永無開許之時。但對大乘菩薩而言,只要沒有自私心,在能夠利益眾生 ,且不會產生不良後果的前提下,就可以毫無顧忌地去做。大乘菩薩戒正是以此深遠的眼 光、廣闊的胸懷來制定的。但是,大乘菩薩主要不是以世俗手段來度化眾生,而是通過 弘揚佛法,讓每個眾生明白如何去選擇正確的道路。因為人是有智慧的生命,如果他們知 道這條路是最安全的,就會做出明智的選擇,從而主動欣然地走上菩提大道。所有的行善 都不應該是被動的,勉強的行善因為只是行於外表,而不是發自內心,實際上就不是善。 所以,讓每個人理解大乘佛法的精神、見解與行為至關重要。 對於其他眾生,則可以採用其他相應的手段。比如:在放生時,就應該為所放生命 唸誦佛的聖號和咒語。因為,如果為其講法,它們也無法明白,但我們相信,為其唸誦 經咒肯定可以在它們的心田裡播下解脫的種子,這些種子會很快成熟。到那時,它們便 會明白這條路該怎樣走,而且會主動地去走。對於動物,我們只能用這種方法。然而,人 是有思想的,所以,為人講法極其重要。華智仁波切在《現觀莊嚴論》的解釋裡,講了 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他說:成佛不是大乘菩薩的目標。如果成佛也不是目標的話,那麼 大乘修行人到底有沒有目標呢?此話的真實意趣是,如果僅僅因為佛非常偉大、遠離一切 過失、圓滿一切功德而發願成佛,就沒有考慮眾生的解脫,所以不是大乘法。這句話揭示 出:如果不考慮眾生的解脫,即使為發誓成佛而再努力也不是大乘法。作為五部大論之一 的《現觀莊嚴論》,不是淺顯的論典,其中包含了很多的修法和竅訣。 很多高僧大德的「竅訣」,都是從五部大論等眾多經論中提煉出來的。以上觀點,也 是華智仁波切從中歸納出的一個重要開示,大家一定要重視。 綜上所述,發菩提心的第一個條件,是發願度眾生;第二個條件,是要有為度化眾生而發 誓成佛的決心。在此,我不得不再次提醒大家,請回頭看一看,自己在學佛後的幾年、十 幾年、甚至幾十年中,所做所為是不是根本不考慮自身的解脫,而只關心如何利益眾生? 有沒有這樣的想法?如果從來都沒有想過,相應的行動就更不要說了,那麼,我們就不 是大乘的修行人。即使每天念誦《受菩薩戒的儀軌》,如果沒有「我要為度化眾生而成佛 」的決心,則唸得再多、再動聽,對我們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僅是形式而已,這是很可怕 的。如果至今還沒有生起菩提心,就應當勵力生起。其具體的方法,在《普賢上師言教》 裡有比較詳盡的說明。《普賢上師言教筆記》中還有更廣的一些修法,在 《慧燈之光(二)——五加行的修法》中,已經收集了這些修法的詳細內容,此處不再 重複。開示不是論典,一看就能夠領會,在領會之後若肯實修,就能夠生起無偽的菩提心 。眾所周知,一位體育運動員經過訓練所獲得的成績,是未經鍛鍊的人所無法企及的。 但是,如果我們經過鍛鍊,也同樣可以做到。菩提心是否具備,是與鍛鍊與否密切相關的 ,而不是不可改變的。我們如果不從現在開始鍛鍊發菩提心,就將永遠是自私自利的人, 永遠不能成為大乘修行人。如果鍛鍊一段時間(三個月、半年或一年),多少會修出些 菩提心來。發菩提心不僅要靠鍛鍊,還須其他助緣,如聽聞菩提心的功德、聞思相關的 大乘經典、儘量地積累資糧等等,當然,最關鍵的還是修四無量心——慈悲喜舍。若能 這樣,發菩提心也不是很難。對於不修行的人來說,發菩提心很難,但對修行精進的人 而言,這也並非難事,學佛的人必須要過這一關。 正如以前所講的比喻一樣,古代的城市都有城牆圍繞,假如城牆只有一個城門,則所有 進城的人都必須通過此門,才可以到達城內的任何一戶人家,否則一家也去不了。同樣, 如果沒有過出離心和菩提心這一關,我們就沒有選擇的餘地,就無法修習真正的大圓滿 、大手印、時輪金剛等法。如果過了這一關,修淨土、禪宗、中觀、大手印或大圓滿, 便可由我們任意挑選。 在家居士修出離心,與上班工作並沒有任何衝突。一個現代人所要養活的家口,頂多 只有七、八個。而在佛住世的時候,即使日理萬機的印度國王,也可以在佛陀的適當安排 下,使管理國家與修學大乘佛法齊頭並進。同樣,在我們生起出離心與菩提心後,也不是 要立即不上班、不處理家務、放棄世俗的一切,只要對世間沒有貪執之心,就可以在做世 間工作的同時進行修行。生起出離心和菩提心不但與平時的工作沒有衝突,在遇到一些 棘手的問題,或者與他人發生利害衝突的關鍵時刻,真正的修行人反而會處理得更加完美 。當然,對於那些雖然相信因果輪迴,但僅僅是為了得到一些世間圓滿而作善事,卻不願 意修解脫道的人而言,是不需要出離心和菩提心的。然而,對於修解脫道、修菩薩道的 修行人而言,發菩提心是必須特別強調的首要問題。 有了菩提心,修行上的許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因為菩提心本身已經包含了積累 資糧、懺悔清淨罪業等等不可思議的能力。因此,菩提心是開啟大乘佛法門扉不可或缺 的「萬能鑰匙」。 菩提心可分為兩種: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前面所講是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 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已經涵蓋了所有的大乘佛法,是大乘佛 教的精髓。所以,沒有菩提心,就沒有辦法修持大乘佛法,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 大乘菩薩真正的菩提心,是指毫無自私地奉獻、毫無條件地付出。尤其在遇到困難艱 辛之時,能保持這種精神是極難的。平時我們在順意安適之時,於修法打坐之中,偶爾生 起「我為度化一切眾生而發誓成佛,為了獲得佛的果位,所以打坐、修行」的念頭也許不 是很難,但這種菩提心是不穩定的。只有反反覆覆地修煉,才會生起真實、穩固的菩提心 。只有依靠菩提心,才有希望走上大乘佛法的解脫道,這是真正的依處。無論是誰,都應 該有一個依處。那麼,我們應該把什麼作為自己的依處呢?每個人都知道,以金錢、名譽 和地位為依處是靠不住的。親人、朋友、同事可以作為依處嗎?親眷好友可以幫我們解決 一些現世的生活問題,但是,在了脫生死的難題上,他們卻無能為力。佛經裡將此比喻為 :兩個不懂水性的人同時溺水,是誰也救不了誰的。同樣,親友和自己同是凡夫,同在生 死輪迴中流轉,他們連自己都不能自救,又怎麼能拯救我們呢?所以,把他們作為依處也 是靠不住的。那麼,以一些社會團體等為依處,是否靠得住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在解決 生老病死、從輪迴獲得解脫的問題上,誰也幫不了我們。唯一值得我們依靠的就是解脫道 ,特別是菩提心。 即使我們現在活得很開心,但這種快樂是不可能持續到永遠的,我們將來肯定會面臨 很多苦難。有的人因為現在沒有明顯痛苦,就不為來世作準備,卻因為擔心將來會過苦 日子,而處心積慮地去拚命掙錢,甚至不考慮因果,這是很愚昧的。他們沒有想過,畢竟 我們已經投生到人間,日子就算過得再苦,與三惡道的苦也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但下一世 我們會投生何處?是否還能像現在這樣獲得人身?這是很難保證的。所以,我們必須要為 下一世做充分的準備,這才是理性的選擇。所謂充分的準備是什麼呢?既不是發財,也不 是求名,而是要修法。雖然小乘的法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但解決不了眾生的問題。所以 ,一定要發菩提心,唯有菩提心才能救度自他。 在以前的所有文章裡,我都沒有特別強調大圓滿等密法。現在我本人,也沒有奢求 證悟大圓滿。為什麼呢?是不是大圓滿不殊勝呢?不是。大圓滿、大中觀等密法是非常 殊勝的,但我的根基還不夠,出離心、菩提心等基礎還沒有打好。這就好比一個人要畫壁 畫,如果牆壁都沒有,又畫什麼壁畫呢?所以,首先要把牆壁砌好,然後才能於其上作畫 ,目前我的狀況就是如此。所以,雖然大圓滿、氣脈明點等修法,是我所欠缺和必須的, 但我現在只能處於希求、嚮往出離心和菩提心的階段當中,暫時不去追求、嚮往大圓滿等 密法,因為即使嚮往,也是無濟於事的。現在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將基礎打牢。而基礎的 修法只有兩個,一是出離心,二是菩提心。外加行、內加行的很多修法,都是圍繞這兩個 修法而展開,都是為達到這兩個目的而進行的。 我當前的境界就是這樣,不知道你們的境界如何?你們在追求的目標是什麼?這些 只有你們自己才瞭解。我想,作為一名佛教徒,尤其是聽聞過許多大乘佛法的佛教徒, 其目標決不應該是金錢,決不應該是現世生活中所謂的圓滿。很多人或許還是像我這樣 ,離大圓滿等高深密法尚有一定的距離,這種人就應該從基礎的出離心和菩提心開始。 出離心要從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迴過患這四個外加行修起。外四加行修好 以後,出離心自然而然就會有了。而世俗菩提心包含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願菩提心的 修法就是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修法為門徑,以此修法即可產生慈悲心。一旦生起慈悲心 ,離菩提心也就是咫尺之遙了。只有像這樣一步一步地走,我們才會有希望。 所有修行人都應該自我審視,問問自己究竟在希求什麼,樹立了怎樣的目標?如果發現 目標不正確,就等於發現了自己最大的不足。那麼,我現在就只能算是一個尚未入門的人 ,如果再不努力,就將永遠是凡夫。如果現在肯踏實地去做,每個人都能生起無偽的菩提 心。因為,釋迦牟尼佛所傳的菩提心修法,主要就是針對像我們這樣沒有入門、沒有發菩 提心的人而言的。 以前的一系列開示,幾乎都是關於出離心和菩提心的,雖然我也瞭解五部大論或密宗的修 法,但這些法目前對許多人而言,並沒有太大的作用。就像廚師應該做食客能夠消化的飯 菜一樣,假如廚師做了很多,食客的腸胃卻不能消受,又為什麼要做這麼多呢?我之所以 現在不太願意介紹許多高深的法,也就是因為這個道理。 為什麼我要反覆強調這些基礎修法呢?因為這樣反覆,就可以使人有更深刻的感受, 就能更重視這些基礎。如果我只是輕描淡寫地隨口帶過,你們就不會有深刻的體會和印象 。或許有人已經因為我的嘮叨而厭煩了,但無論怎樣,出離心和菩提心都是貫穿於修行始 終的中心要點。 有些人將這些基礎修法棄置不顧,在不知道何為灌頂,不知道灌頂後該做什麼、不該 做什麼的情況下,不辭辛勞地奔波於藏漢兩地,到處去接受灌頂。但這樣的結果,卻與 解脫道沒有多少關係,所以,希望每個修行人都能以出離心、菩提心為目標,嚴格地要求 自己。在出離心和菩提心沒有修出來之前,不要修任何密法,只需堅持不懈地在這兩個修 法上下功夫。只有過了這兩關以後,才能考慮大中觀、時輪金剛、大手印、大圓滿等高深 妙法。在藏密裡,殊勝的法多如牛毛,應有盡有,但如果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基礎,是 沒有資格修這些法的。總之,目前對我們而言,唯一最關鍵的、最重要的就是出離心和 菩提心。 2、無緣殊勝 所謂無緣,就是空性之義。我知道,絕大多數人還沒有證悟空性,即便如此,也不用 著急,只要能修起出離心和菩提心,證悟空性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如果沒有出離 心和菩提心,妄想證悟有如蒸沙成飯。就像在春天播種,就很容易長出莊稼;而在冬天撒 種,則因為機緣不成熟,再努力也是徒勞無功一樣。在所有的條件成熟以後,一切願望都 會瓜熟蒂落的。 佛經對無緣殊勝的要求是,在不離空性境界的同時,去行持佈施、持戒等六度。例如,放 生的時候,應了知放生者(自己)、所放生命和放生行為都是無有自性、如夢如幻的,亦 即做到三輪清淨(或稱三輪體空),這就是無緣殊勝。 在沒有證悟空性時,真正的「無緣」是無法達到的。這時,我們可以按「相似的無緣」 來行持,它比較接近無緣,卻不是真實的無緣。比如:我們將中觀的思維方法學好後,就 能深刻體會到,一切法都是顯而無自性,是如夢如幻的。但這只是字面上的瞭解,而並非 真實的證悟。仍以放生為例,最好在放生的同時,至少也應在放生完畢回向的時候,能以 中觀理論來抉擇三輪的無實空性,這樣的抉擇就叫「相似的三輪體空」。這雖然不是真實 的三輪體空,但已經比較接近於真實,可以作為初期的三輪體空來行持。 以上介紹了相似的無緣與真實的無緣。真實的無緣是指登地的菩薩在證悟空性後,於 不離空性境界的狀態下行持六度萬行。因為菩薩已經證悟了一切現象都如夢如幻,故而沒 有任何執著。但是,沒有證悟的人最多只能做到相似的三輪體空。如果不懂中觀,那麼就 連相似的三輪體空也無法做到。如果相似的無緣與真實的無緣都做不到,「無緣」之說又 從何談起呢? 針對這種人,佛陀也為他們指明了一條路:佛經中講,在行善時,雖然不能做到 「無緣」,但也要認認真真、一心一意地去做。所謂的「一心一意」,是指在行善時,不 但身體要認真去做,內心也要如理如法地發心、回向,認真謹慎地觀想、作意,這可以算 是「無緣」的最低限度。如果身體在行善,心裡卻在胡思亂想,就只是表面上的善事,作 表面善事是勞而無功的。所以,大家應當對此加以重視。 如果要解脫,必須證悟空性,無論困難有多大,都一定要知難而上,這是最後衝刺的一 關。早期要過的關是出離心和菩提心,在出離心和菩提心完全具足以後,還要過證悟空性 這一關。即使已經圓滿了出離心和菩提心,如果沒有證悟空性,離解脫就還有一定的距離 ,所以,我們最終必須證悟空性。 在沒有證悟之前的「無緣殊勝」,就是在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基礎上,認認真真、心不 散亂、如理如法地去行持。雖然現在做到無緣殊勝有一定難度,但如果具備出離心和 菩提心的基礎,證悟空性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因為菩提心與證悟空性的智慧是互相觀待的 。也就是說,如果證悟了空性,出離心和菩提心就能自然而然地生起;有了出離心和菩提 心,證悟空性的智慧也就唾手可得了。 3、回向殊勝 回向的含義是什麼呢?譬如,有十個人,其中只有一人有食物,而其他九人卻沒有, 現有的食物本來可以被擁有者獨享,但他卻捨不得,而願與其他九個人共同分享。回向 的含義也與此類似。人們在行善時所造的善根,能夠獲得善報,但大乘的修行人卻不願 獨自享受此善果,而是將它分給普天下所有的眾生,這就是回向的內涵。 回向有兩種,一是有毒的回向,二是無毒的回向。所謂「有毒的回向」,就是有 執著的回向。《般若波羅密多經》裡講過,凡是有執著的善根,就像有毒的食品。雖然 在吃有毒食物的時候,也許還會感覺味道鮮美可口,但當毒發之時,就會痛苦異常。同樣 ,有執著的、不是三輪體空的善根,雖然也會帶來一些臨時性的善報,但因為是有漏之法 ,所以不但不能最終脫離輪迴的痛苦,反而會引發眾多苦受。 無毒的回向是指無執著的回向、無緣的回向,也即在證悟空性的境界中回向。無毒的 回向又分為兩種:一是真實的無毒回向,二是相似的無毒回向。所謂「真實的無毒回向」 ,是指登地以上的菩薩在無緣禪定中的回向,這是薄地凡夫所無法做到的。我們現在只能 做相似的無毒回向,這種回向不是指以中觀的邏輯來抉擇一切法是空性,而是按照 《三十五佛懺悔文》裡所講的方法,真心誠意地進行觀想:所有十方三世的佛菩薩如何 回向其善根,我也如是回向我的善根。這種回向,就是相似的無毒回向。 很多經書上說過,這雖然不是真實的無毒回向,卻可以代替無毒回向。例如,在放生 過程中所造的善業,該如何回向呢?我們應一心一意地想:過去的佛、現在的佛、未來的 佛如何回向他們的善業,我也如此回向我的善業,這就是無毒的回向。當然,我們也可以 念誦《普賢行願品》,因為其中包含了很多殊勝的回向。如果不會念或沒有時間念其全文 ,就可以唸誦從「文殊師利勇猛智」至「為得普賢殊勝行」的八句兩個偈頌。龍樹菩薩說 過:這八句兩偈是整個《普賢行願品》的精華。所以,僅念這八句就等於唸誦了全部的 《普賢行願品》。這種回向不但簡單易行,同時又是相似的、清淨的無毒回向。 做了善事以後,一定要如理回向。因為善業在沒有成熟前,就有可能遭到損壞。什麼 情況會毀壞善業呢? 第一、發嗔恨心。在大乘佛教裡,所有煩惱中最嚴重的就是嗔恨心。生起嚴重的 嗔心,立即就可以毀壞一百個大劫所積累的善業; 第二、自詡功德。例如,某人在念了一億文殊心咒以後,故意在他人面前賣弄自己的 功德,炫耀自己的修行,誇誇其談地宣傳自己如何了不起,這樣也會毀壞自己的善業; 第三、於善生悔。例如,某人如理如法地放了生,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就生起後悔 心:「我當時的放生是在浪費錢財,是不應該做的。」像這樣的後悔,就會立即毀壞以前 所做的一切放生善業; 第四、顛倒回向。例如,某人在行善之後,如果這樣回向:「祝願我依靠此善根,能夠 成為一個很有實力的人,從而消滅我的怨敵某某人。」這就是顛倒回向。凡是以貪嗔痴 為根本的回向,都叫顛倒回向。這樣回向以後,雖然有可能成熟其所發的惡願,但在此 果成熟以後,就再也不會產生其他的善報。 如果我們不及時如法地回向,在以上這些情況下,即使再多、再殊勝的善根,都會被毀 於一旦。在這些毀壞善業的因素當中,最容易出現的是嗔恨心,它能毀壞難以計數的善業 ,對凡夫而言,是非常可怕的。所以,行善之後必須立刻回向。 如理回向之後,善業是否便不會被毀壞呢?如法的回向,特別是在為菩提而回向之後, 在一般情況下,善根是不會被毀壞的。這就像在計算機中保存文件一樣,在文檔保存好以 後,通常是不會丟失的。 此外,回嚮應當與發心相應。我們的發心如果是為一切眾生而行善,最後也要為一切眾 生而回向。前後不應該是矛盾的,如果發的是菩提心,回向卻是為自己就不合理。按照大 乘佛教的思想,我們既不能為這一世的圓滿——自己的健康、長壽、發財而回向;也不能 為了獲得聲聞、緣覺的果位而回向;而是要為證得菩提、獲得佛陀的果位而回向,這是最 殊勝的回向。這樣回向後,善根生生世世也不會窮盡,其善果雖然一次又一次地成熟,卻 永無完結之時。因為善根已經回向了菩提,所以在未證得菩提之前,它們是不會消失的。 回向和發願有何差別呢?在行善(如放生)時,造了善業,以此善業為前提,於行善後 所發之願,即是回向。平時,不以所造善業為依託的發願,即是普通的發願。如看到佛像 、佛塔時,於其前發願「祝願我生生世世……」,這就不是回向而是發願。回向和發願的 差別在於有無行善,有無所回向的善業。 在此,還有一些需要強調、值得注意的事項: 第一、作為一位大乘修行人,無論在發願或回向時,首先應當發誓:「祝願我在從今乃 至菩提間的生生世世中,即使為了自己的身體乃至生命,也不傷害任何一個有情的性命, 即使眾生的一根毫毛也決不損壞。」當然,因為誓言一定要做到,如果這種發誓暫時無法 完全做到的話,做為大乘佛子,最低限度也要這樣發誓:「祝願我在從今乃至菩提間的生 生世世中,即使為了自己的身體乃至生命,也決不故意傷害眾生的生命。」如果連這一點 都做不到,修學大乘佛法就無從談起。不僅如此,我們還應當讓自己儘早發起並實現前一 種無上、偉大的誓願,並將其作為目前的修行目標與奮鬥方向。 第二、佛經中記載:每當我們回向時,無論所做善業是大、是小,決不能發 「祝願我依靠此善根,從而獲得轉輪王的果位或者健康、長壽……」等人天、聲聞乘之願 ;而是應該發願:「願我依靠此善根,能夠生生世世成為眾生的怙主(怙主指救度眾生的 人),成為度化眾生的人。」這樣專心致志地發願回向,就是大乘菩薩的回向。 回向可以比喻為,一個人捨不得將食物獨自享用,而將它與眾人分享。那麼,在回向 之後,自己的善業是否也隨之而減少了呢?就如某人以十元錢來用於十人共分,此人只能 得一元錢一樣。但是,善根卻不是這樣的,越是回向給眾生,善根就越增長;越是捨不得 回向,善根就越有可能減少。善根在此方面的特點,是與世俗事物恰好相反的。我們千萬 不要忘記回向。 回向時,如果想簡單,就可以唸誦《普賢行願品》中的那八句二偈;如果想廣繁,也 可以選擇其他較長的回向文。如《入菩薩行論》的最後一品是回向品,其中的內容都是 大乘菩薩的回向,唸誦這一品的頌詞也很殊勝。 但值得注意的是,發願文、回向文有無加持力,與其作者有極大關係。像我們這樣的 凡夫能否寫回向文呢?如果自己發心清淨,此清淨心可能有一些能力,但是,我們寫的 回向文本身卻沒有任何加持,即使念上一千遍、一萬遍,也沒有任何作用。所以,回向文 的作者最好是登地菩薩,至少也應該是加行道高層次的證悟者,只有他們的語言才會有 加持力,平時我們也應唸誦這種回向發願文。 無垢光尊者講過,所有的善業,無論大小,都不能離開這三個框架,都要框於此三殊勝 中間。如果不離開三殊勝,則所做的一切善業皆為解脫道;如果離開這三種殊勝,即使表 面上再偉大、再深廣,也不是解脫道。所以,這三個殊勝非常重要。 對我們多數人而言,雖然目前很難做到無緣殊勝,但也可以暫時以相似的無緣殊勝來代 替。如果想真正做到發心與回向殊勝,肯定也要以一定的修行為基礎。正如體育運動員 為了取得異於常人的成績,就要提前鍛鍊一樣,要發如此偉大的誓願,肯定是要提前 修行的。沒有修行,就不可能發此大願。希望每一個修行人都能重視、實踐這三個殊勝, 尤其是出離心和菩提心,至於其他的修法,在將基礎打牢以後再修也不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5.134.1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09939292.A.1CD.html
newnewer: 阿彌陀佛!!_/\_ 09/06 09:01
dakudai: 滿滿收穫,隨喜讚歎! 09/06 10:08
engram: 隨喜讚嘆 09/06 17:59
a1014a: 隨喜 09/06 19:29
skyblue19: 隨喜讚嘆 阿彌陀佛 09/09 11:41
cool810: 隨喜。 09/09 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