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從最初對佛法,毫無認識,到在湛然寺皈依學佛、出家,如今已有二十五載的歲月,在 這二十幾年的歲月中,在家時,因上班的關係,沒有因緣,能安心圓滿禮一部梁皇寶懺。 出家後,因為職事的關係,法會其間總得忙法務,也一直無法全心投入禮懺,對梁皇懺文, 一直沒有能夠,真實的了解,也無法隨文入觀。今年有因緣,十卷的懺文,有機會禮誦了 百分之八十,對懺文也多少看了些許,也所有感悟,因而有感而發:梁皇懺的內容,就是 告誡我們眾生,從無始以來,造貪瞋癡諸惡業,這些惡業累積,又讓我們不斷的輪迴造業 ,所造的諸惡業,為眾生帶來無量無邊的煩惱與痛苦,在三惡道輪迴不休,永無止境。佛 陀開示無量法門,就是要使眾生,能離苦得樂。眾生無量,法門無量。眾生,由於過去善 惡業之因,福盡時不知修福,隨惡業又造新殃,故常墮於煩惱的深淵。梁皇寶懺,就是讓 眾生能對宿習惡業,起懺悔之意,引導禮懺者,對罪福果報,皆須深信。無論是大惡大善 之業,或是微小的善惡業,目的在警愓後人,唯有修善止惡,起慚愧心、懺悔心,發菩提 心,才得以解冤釋結,出離三惡道之苦。梁皇寶懺強調,唯有懺悔,才能消除一切怨懟。 懺悔法門,是修諸法門的前方便。時時起慚愧心、懺悔心、感恩心、迴向心,方得離苦得 樂。唯有罪障消除,生起無量福業,方能開啟智慧,而得解脫。偶感之一:抱苦長齡懺文 ︰[地獄之苦,不可親嬰,神離此軀識投彼城,報以刀輪加體,償以火磨毀形,命不肯促 ,抱苦長齡。]地獄之苦,刀山刀樹,刀輪火磨,摧殘我們的肉體精神。人生的煩惱,就 像火在燃燒,燒得我們理智喪失,身心沒有片刻的安穩。人活在這世間,時時如地獄般, 無時無刻不受到瞋恨、煩惱、無明、嫉妒的猛火所燒灼,沒有止息,這些不是短時間能解 脫的,想要死,死不掉,懷抱著很大的痛苦,可是壽命卻非常的長遠。 有情眾生,都希望健康而且長壽。都執長齡為壽命,以為長齡等於福報。但是長壽, 不是只是生命能活到很長,才叫做長壽。人活著並非長命百歲,就是一種福報。長命百歲 ,也絕對不等於就是好命。人活著,時時與貪瞋癡煩惱、時時與病痛、與貧窮、與孤獨、 與無明,長期為伴,那麼長壽,反而成了人生的折磨與業障。人除了壽命久長之外,在智 慧上應該能長壽,能延續我們的法身慧命,能聽聞正法,修諸善業,這樣的長壽才有意義 。長壽,如果只是在生命上的延長,卻沒有任何的自主能力,沒有精神作為生命的內涵, 那麼長齡,是毫無意義與價值存在的。 所以經文,告訴我們,抱苦長齡,是一種業障。佛經有八難,是指見聞佛法的八種障礙 。其中生邊地之北俱盧洲,其人壽千歲,命無中夭,貪著享樂,而不受教化,聖人不出生 其中。此處人民,雖有癡福長齡,而無智慧,不能增修道業,正法無聞,因名為難。 人的生命,流轉不停,色命變化,猶如奔馬。色身強壯時,不知斷惡修善,當無常來臨, 業障現前,才懷憂抱苦,怖懼萬端。此時,又不知懺悔業障,更造新殃。故懺文云:「抱 苦長齡,縱復獲免,又墮餓鬼,口中火出,命不全活,從此死已,又墮畜生,復受眾苦。 ﹂佛法不求長齡,只求有所覺悟,勤習戒定慧,不造三毒十惡之罪業,方免墮入三塗八難 之大苦聚。今日,以禮梁皇懺,藉懺悔之力量,與同業大眾,祈求諸佛菩薩,能消除眾生 ,長齡抱苦惱之憂懼,銜悲向盡。祈求諸佛菩薩加持,一切眾生,隨諸所求,福慧長齡, 悉獲滿願。 偶感之二:怨從親來 懺文︰[一切怨懟,皆從親起。若無有親,亦無有怨。若能離親,即是離怨。何以故爾, 若各異處,遠隔他鄉,如是二人,終不得起怨恨之心,得起怨恨,皆由親近,以三毒根, 自相觸惱,以觸惱故,多起恨心。] 梁皇寶懺這段懺文,指出眾生的怨,皆從親來。一切怨懟,多是與最親近的人而成的。一 切親人眷屬、朋友同事、同參道友,都是仇怨的源頭,所有的怨仇,都是從我們周圍的人 而有。假如沒有半點關係的人,就不會產生怨仇的機會,人與人沒有接觸的因緣,就沒有 結仇的因緣。因為,若各自處不同的地方,沒有碰在一塊的機會,就沒有結怨結仇的因緣 。如是的二人,是兩個不相干的人,何來怨懟?終不得起怨恨之心。得起怨恨,皆由親近 而起。以貪瞋癡三毒,自相觸惱,以觸惱故多起恨心。 人與人相處,或是行為語言的不適,因而結下仇怨,就成了,佛教徒常說說的冤親債主。 佛教徒也最喜歡在禮懺中,拔度冤親債主。但是,在這仇懟之中,面對冤親債主,禮懺者 是否自問,是我的行為,與人結怨,我應起慚愧懺悔心,來解冤釋結。這種的禮懺,才是 真正的透過懺文,來反省自己錯誤的言行,進而才能悔過遷善,的一種禮懺修行法門。 懺文︰[親戚眷屬,亟生責望,或父母責望於子,或子責望父母,兄弟姊妹一切皆然,更 相責望,更相嫌恨,小不適意便生瞋怒。---- 一不稱心便增忿憾。是則人懷惡念遂起異 心。] 親戚眷屬,多一分的親情,就多一分的分責望,而責望稍有不稱意,便生怨恨。而這種 的忿恨,就是親人眷屬之間,對彼此都有一份期待、冀望,就是這裏所說的責望。一切怨 懟,皆從親起。親,泛稱和自己有血緣關係,或因婚姻而建立親戚關係的人,稱親。或者 關係密切,可以信任的人,亦稱親。與我們有情誼,較接近,喜愛的人,皆稱親。怨從親 來,許多責望、怨懟,都是跟自己最親近的人造成的。 懺文又云︰﹁推此而言,三世怨懟,實非他人,皆是我等親緣眷屬。當知眷屬即是怨聚 ,豈不人人,慇懃悔過,宜各至心,五體投地。﹂ 怨從親起,這個怨恨,是從那裡開始的,不是他人,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就是從這親開 始的。累世以來,沒有结下憎愛,今世就不會聚在一起。有愛就有怨,有怨就有仇,親冤 憎愛,互相仇懟,要化解仇懟,必須慇勤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今日同業大眾, 因緣際會,或許是冤親、或許是善緣惡緣,假使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 還自受。今日大眾,同禮梁皇懺,應同起懺悔之心,改往修來,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 。懺文︰[經生父母歷劫親緣,於六道中結怨懟者,若對非對若輕若重,今日若在地獄道 者,若在畜生道者,若在餓鬼道者,若在阿脩羅道者,若在人道者,若在天道者,若在仙 道者。今日現前在眷屬中者,如是三世一切眾怨,各及眷屬,眾等今日以慈悲心,無怨親 想,等諸佛心,同諸佛願,普皆奉為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仰願,諸佛菩薩,以慈悲力、 以本願力、以神通力,同加覆護攝受,令三世無量眾怨,滌洗罪障,冥陽兩利,罪滅福生 。從今日去,乃至菩提,解怨釋結,無復怨懟,一切眾苦,畢竟斷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6.20.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28858007.A.E65.html ※ 編輯: happytiger (111.255.186.162), 04/13/2015 01:13:31
lerc: 隨喜讚嘆 04/15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