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轉錄自淨土宗弘願寺 淨宗法師講記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淨土宗雖然是善導大師開宗的,但它是有傳承、有來歷的, 並不是善導大師直接開出來的,它有一個法脈傳承關係: 善導師承道綽,道綽承續曇鸞,曇鸞承續印度之天親、龍樹: 此為中國淨土宗之正脈傳承。 善導師承道綽,是直接跟道綽大師學習淨土法義, 道綽大師是承續曇鸞大師的,這三位大師傳承都在玄中寺; 曇鸞大師是承續印度的天親和龍樹這兩位菩薩的淨土法義。 龍樹、天親是印度佛教的兩大旗幟,他們是中觀和唯識這兩大學派的鼻祖。 這兩位祖師各有淨土論著:龍樹菩薩有《易行品》, 天親菩薩有《往生論》。曇鸞大師註解《往生論》的時候, 一開始就引用了龍樹菩薩《易行品》的教判, 他承接了這兩位大菩薩的淨土思想。 從龍樹、天親、曇鸞、道綽到善導,這就是中國淨土宗的正脈傳承。 約法 此傳承思想略說有如下特點: 一、有統一、完備的淨土宗教判理論; 所謂統一,就是互相之間是完整的,是完備的,是沒有缺陷的。 二、有一脈相承的法義師承關係; 三、依阿彌陀佛本願為立宗根本; 這一點特別重要。講建立淨土宗,建立一個宗派,立宗的根本在哪裡? 就在阿彌陀佛的本願。這五位祖師都是這樣的, 五位祖師之間的法義師承關係非常明顯,都是依據阿彌陀佛本願來立宗的。 四、完全以阿彌陀佛本願的立場解釋淨土經典,絲毫不夾雜聖道諸宗理念; 為什麼善導大師能開立淨土宗?為什麼說這一脈是正脈傳承? 就是因為它是完全依淨土經典來解釋淨土經典,是完全站在阿彌陀佛本願 的立場上,不夾雜諸宗的觀念,是純味的、純正的, 是依阿彌陀佛本願為立宗根本的。這是說明純粹性。 五、教理、行儀完備,淨土宗規模嚴整。 這樣才能成立一個完整的宗派。善導大師有五部九卷: 《觀經疏》講教理;其他四部講具體行儀、法則,在行儀這方面也非常完備。 以上這五個特點說明淨土宗的傳承思想。 比較顯勝 其他有關彌陀淨土的解釋,皆不具備上述特點。 比較其他有關彌陀淨土的解釋,對淨土三部經的解釋有很多。 打開《大藏經》查閱歷史資料,會發現善導大師這一系列之外 的解釋非常多,但那些都不具備上述特點。我們拿這五個特點對照來看。 第一,沒有統一、完備的淨土宗教判理論,都是引用他宗的教判來解釋淨土。 比如說引用天台宗的教判理論來解釋淨土宗,教判都用別人家的, 這怎麼可以呢?教判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宗派建立的基礎。 引用的都不是淨土門的經典,就不能徹底反映出淨土法義。 第二,沒有一脈相承的法義師承關係。各人說各人的話, 都是自己對淨土經典的理解——「我理解到這個程度,我就發表我的註疏」, 互相之間找不到一脈相承的關係。這樣,後人修學就失去了標準, 失去了依從。 第三,不是依阿彌陀佛本願作為立宗的根本。比如說,天台宗的人是以 《法華經》作為立宗根本,就站在《法華經》的立場上來解釋淨土的經典; 華嚴宗的人是站在華嚴宗立場上,它根本就不是淨土宗,而是華嚴宗。 有人會問,法華宗、華嚴宗、唯識宗的法師,他們也在解釋淨土法門, 解釋淨土的經典,怎麼不是淨土宗呢?並不是你解釋淨土三經, 你就是淨土宗了,不是這樣的。 淨土宗的人也可以解釋《心經》,也可以解釋《維摩詰經》, 也可以解釋《法華經》。不過這不是我們的重點,但如果要解釋, 我們還是淨土宗,這就是站在淨土宗的立場來判斷。 那麼,天台宗的人解釋淨土,他是站在天台宗的立場來解釋的, 他整個的教判、修學的法則和標準都是依天台的, 所以仍是天台宗,不是淨土宗。 第四,諸宗諸師不是依阿彌陀佛本願的立場來解釋淨土經典, 而是依各自所宗的有緣教法。比如他是天台、華嚴或唯識的, 就依天台、華嚴、唯識的立場來解釋淨土的經典。比如說, 以唯識宗的立場來解釋,對《觀經》的下品往生,他就得出結論, 叫作「別時意」,這輩子不能往生的,這就不是淨土宗。 第五,諸師的解釋,在教理、行儀上也不完備。比如在行儀方面, 善導大師就定出了五種正行——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歎供養, 以稱名為正定之業。 而禪宗的人解釋淨土法門,在教理上一定是以明心見性為目標, 對西方淨土也有他的一套解釋方法,「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這是他的理論;在行儀方面,他一定是禪的方法, 比如說,你念佛要有禪定功夫,你要達到明心見性的程度, 沒有確立淨土的行儀標準。天台一定是以「一心三觀」來理解: 你念這句名號,這句名號靈明不昧就是觀,這句名號澄明、 凝定就是止,止中有觀,觀中有止,他一定是以一心三觀來解釋名號的作用 和念佛的效果。如果是華嚴宗或者唯識宗的,他們也有各自的解釋方法。 這些解釋,不管是從教理上還是行儀上, 都偏離了淨土宗,都不是淨土宗。 善導大師講五種正行,都沒有這一些。 所以,從這五點來比較,諸師的解釋: 皆糅雜諸宗混說淨土,非純依淨土解釋淨土,故只是諸宗淨土教,而非淨土宗。 「糅雜諸宗,混說淨土」,就是在理論上混雜了諸宗自力修行的觀念, 不是純粹依淨土來解釋淨土,所以那只是諸宗淨土教,而非淨土宗。 這裡提醒大家注意一下, 有三個名相:淨土法門、淨土教、淨土宗。底下我們會詳細解釋。 如天台淨土、華嚴淨土、唯識淨土、禪門淨土等, 即所謂「教宗天台,行歸淨土」「教宗華嚴,行歸淨土」之類。 「教宗天台,行歸淨土」,「教宗華嚴,行歸淨土」, 這兩句話可能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什麼意思呢?「教」就是理論,「行」就是實踐。 就是說,在教理上,他們是以天台宗作為理論指導標準,「教宗天台」, 明顯地打出旗號:「我是天台宗的。」在教理上、理論上, 他們是依據天台宗的,這叫「教宗天台」。 在中國一般講佛教八大宗派,就是天台宗、華嚴宗、唯識宗等等。 在教理的分判上,如果我依據華嚴宗,我就「教宗華嚴」;或者 依據般若空性,我就「教宗般若」,理論上依據這些。 但是,靠這些解決不了生死問題, 那行持方面呢?在行業規範、行持目的上,「行歸淨土」。 這就很明顯在理論和實踐上形成偏差,就像開車,方向盤是扭的, 教和行發生了錯位。 但在中國,一千多年來,這幾乎是普遍現象。 為什麼呢?因為天台宗、華嚴宗等的教理、教判流傳了下來, 而淨土宗的教理、教判,善導大師一脈的淨土思想卻沒有流傳下來, 所以沒有辦法依循。而淨土教法也需要一個理論體系, 這樣人們就在這幾家裡物色一種,就物色到了天台或者華嚴。 這樣教和行就有偏差,發生了錯位。 現在我們不一樣了,現在善導大師的思想展現出來了, 我們有了淨土宗的教判理論,所以我們就「教宗淨土」, 我們行還在淨土,教和行是一致的, 這才是淨土宗完整的教理體系。 http://0rz.tw/bJPmU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1.213.7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35925231.A.E6A.html
Bonaqua: 您好,阿彌陀佛。其實善導大師於《觀經四帖疏》當中, 07/03 22:36
Bonaqua: 已有提到孝道與仁義禮智信。 07/03 22:37
Bonaqua: 後至中國淨宗歷代祖師,大多儒釋融通,蕅益大師更有四書 07/03 22:51
Bonaqua: 蕅益解一書,印光大師文鈔也多引用儒家入世要道補充。 07/03 22:51
Bonaqua: 自古中國,儒釋道三家是必學經典,並非到淨空法師才這樣 07/03 22:53
Bonaqua: 這邊可以稍微做個補充。 07/03 22:53
Bonaqua: 淨空法師講經引用的資料,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非常重要, 07/03 22:57
Bonaqua: 而黃念老也多方引用海內外100多種《無量壽經》注解, 07/03 22:58
Bonaqua: 其中,也有以華嚴十玄門來印證《無量壽經》屬於圓教。 07/03 22:59
Bonaqua: 這當中也包含了曇鸞、道綽、善導三位大師的著述, 07/03 23:01
Bonaqua: 黃念老講經時,更特別提到曇鸞、道綽二位祖師,感嘆到 07/03 23:01
Bonaqua: 此二位沒有被列為中國淨宗祖師之列,甚為可惜,要我們不 07/03 23:02
Bonaqua: 能忽略這兩位的著述,其中道綽大師的《安樂集》也是都 07/03 23:03
Bonaqua: 有提到孝道的重要性。 07/03 23:03
Bonaqua: 淨空法師提倡的<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出於印光大師 07/03 23:06
Bonaqua: 當年所大力倡,而另與<弟子規>等書,真正的目的,則是要 07/03 23:07
stockeye: 所以西方淨土宗到底是不是佛教??一整個混亂的fu 07/03 23:08
Bonaqua: <觀經>當中的淨業三福,孝養父母、奉祀師長、慈心不殺, 07/03 23:08
Bonaqua: 落實<觀經>這三福才提倡。 07/03 23:08
Bonaqua: 而末學所瞭解,淨土宗的宗要,是彌陀四十八願當中的十八 07/03 23:13
Bonaqua: 願,所以祖師大德皆判定淨土以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 07/03 23:13
Bonaqua: 而淨宗的趣向,則是圓登四土,徑登不退為歸趣。 07/03 23:14
Bonaqua: 在中國大乘的淨宗,其實非常的嚴謹,問題出在於現代人 07/03 23:16
Bonaqua: 包含我自己的文學程度太低,不能一窺古德著述,淨空法師 07/03 23:17
Bonaqua: 已經非常努力白話解給我們聽了,希望您能體諒。 07/03 23:17
Bonaqua: 淨宗有三本註解,<圓中鈔>、<疏鈔>、<彌陀要解>,這三本 07/03 23:18
Bonaqua: 如日、月、星三光,極其精妙圓滿,可惜有多少人看過 ? 07/03 23:19
Bonaqua: 但是老和尚把這三本融於講經中,這是我非常佩服之處。 07/03 23:20
Bonaqua: 淨宗是一大藏教之指歸,如百川同匯一海,沒有華嚴,不顯 07/03 23:52
Bonaqua: 淨宗事事無礙之境界,無有法華,不顯淨宗一乘究竟之極說 07/03 23:53
Bonaqua: 古德有些作法有他們的苦心,否則若依凡夫知見,此等法門 07/03 23:55
Bonaqua: 不過愚夫愚婦所為,誰肯修學 ? 彌陀大願如何救拔眾生呢 ? 07/03 23:56
Bonaqua: 希望g大能夠體諒。阿彌陀佛 07/03 23:57
s8402019: 推B大 07/04 00:52
godofmoon: 只不過是把開宗訂義講清楚,還是有人會裝看不懂,奇怪 07/04 08:12
godofmoon: 一堆其他宗派的註疏看得懂,卻還是想以混亂雜修來強調 07/04 08:13
godofmoon: 走中國特色路線的淨宗,不過現在已是資訊流通的時代了 07/04 08:16
bule1212: 如果以專稱佛名號得往生 不簡善惡人 為淨土宗 07/04 11:10
bule1212: 確實是善導大師奠定開宗基石 而其後一直要到印光大師 07/04 11:12
bule1212: 才又將失去的重心重新顯揚 07/04 11:13
bule1212: 淨土行人的普遍特色是不談境界 唯守愚念佛 07/04 11:17
bule1212: 無論道行深淺 皆以念佛定課為顯 07/04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