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tockeye (stockeye)》之銘言: : 印順大師勸修彌勒法門 : 印順導師 :   正念彌勒尊,求生彼淨土, :   法門最希有,近易普及故。 :   見佛時聞法,何憂於退墮?
ilvepce: 樓主,您真的有看到我要提醒您的重點嗎? 07/09 17:31
ilvepce: 我的意思是:印順法師認為別有用心(無著,世親,師子覺)的 07/09 17:33
ilvepce: 那段, 其實被明確記載在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裡, 大唐西 07/09 17:35
大唐西域記是吧....閱讀時要仔細思維.....
ilvepce: 記正是紀錄玄奘法師西往印度所見所聞的一部古代史地極具 07/09 17:36
ilvepce: 價值的一部書, 參考價值極高, 更重要的是玄奘大師本身也 07/09 17:37
ilvepce: 至心求生兜率, 沒有必要自貶信仰. 由此看來, 印度當時確 07/09 17:39
ilvepce: 有此傳說的可能性相當高. 不能說淨土十疑論所言沒有根據 07/09 17:40
ilvepce: ,講得更直白些,印順導師在此之評論實在有點失之客觀. 07/09 17:42
(提供下列論文內容以供觀摩的主要對象倒不是i網友--當然如果他願意觀摩那也隨喜-- 主要是給還沒先存宗派固執見解的其餘網友而言 各位注意思維下列論文的"論證脈絡" 有道理 而不是看哪個法師的名號大 年齡老 而決定誰的說法較為有理--這不正是佛陀 教給我們的智慧思維嗎...) 道昱法師指出(以下在===符號上下之間的各段 都是他的說法 各位仔細咀嚼 來檢視各位讀過的各類文獻 何者較宜採信 何者較宜保留-- 是有套是非評判的道理在的 這才是佛學的價值真義): ==================== ................... 筆者在〈兜率內院〉一文中引證玄奘的「內眾」說時,因為《大唐西域記》(以下簡稱 《西域記》)記載無著、世親、師子覺三賢往生兜率天的故事時,仍然以「內眾」、 「外眾」的說詞,與其他有關玄奘的資料相同,故筆者未將其列入該文中。[註6] 當《西域記》在述及「阿踰陀國……城西南五六里,大菴沒羅林中有故伽藍,是阿僧伽 菩薩請益導凡之處」之時,提及無著等三賢往生兜率之事,[註7]此乃表示玄奘在無著 的說法處聽聞到該故事,這故事只能說明印度的阿踰陀國,或者更保守一些,只有在無著 的說法處所,此三賢往生兜率天的傳說在玄奘當時是流傳著。 依常理而言,某一菩薩或偉人的降生地、應化處或說法場,往往會流傳著其傳奇故事, 如同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應化道場,當地就流傳著不少觀音菩薩的事蹟, 其餘的三大名山亦然。至於玄奘所用的「內眾、外眾」的說詞,依常情撰作者依個人的 宗教信仰、習慣用語,乃至主觀的見解來陳述所聽聞來的故事是很正常的,例如慧皎撰的 《高僧傳》即評寶唱撰的《名僧傳》:「名而不高」,[註8] 但並非《名僧傳》中的 每個僧人都是「名而不高」,只是撰作者的個人觀點不同罷了。 因此「內眾、外眾」之詞是玄奘在印度當地聽聞來的,或者出自其本人的信仰, 僅憑其《西域記》的記載,而無印度進一步的可靠證據,實難以在學術界立足的。 又如果「內眾、外眾」之說真的出自印度的阿踰陀國,則「內院、外院」之詞, 依現存的資料,在印度似乎也無軌跡可尋。 .................. ========================= 以上資訊 提供給各位參考 去思維i網友提出"大唐西域記"這個"名詞"以後 若眾人 稍不留神而盲從名詞的權威光環 因此無法如理思維這個名詞的"內容辯證"的風險.... 另外再補充兩處道昱法師的其他觀點 這次為了節省篇幅 就不盧列法師的長篇論證脈絡了 大家有興趣的 請自行觀摩"佛學"層面 而非把頭埋在沙裡 認為佛學無助於佛法云云~~ 1. ==================== .............. 筆者懷疑該《通規》是出現在第七世紀中,兩個淨土法門爭論到最高峰的時期。 因為道綽(五六二-六四五)撰有《安樂集》極力宏揚西方之殊勝與貶斥兜率,云: 「雖生兜率,位是退處」,又「但與諸天,生樂為緣,順於五欲,不資聖道」……等等。 [註 24]另迦才(六二○-六八○)的《淨土論》(約撰於六五○年)也是大弘西方法門 而貶斥兜率為「穢、染、退、自力」……等等。............ ====================== 2. ========= ............. 總之,不論該經是否有原文或翻譯上的問題,[註 8]依據現存的《上生經》的說法, 值遇彌勒菩薩並非難事,只要恭敬禮拜,又發願往生兜率似乎就可如願了, 聞法也無限制在所謂的「內院」之內。該經在敘述寶宮時並未提及所謂的「內院」 或「外院」,這「內院」之說恐怕是中國的彌勒信仰者,依據中國建築物內院、外廳等 的思惟模式所創造出來的。..................... ============ PS.關於2.的法師論證脈絡在我前一篇文中有照錄 有興趣者可參閱~~ 大家有空能多念點書 而且加上正思維 總是好的...... 不是某光頭洗腦其門徒那種反智的門風可相比擬的...若照那名光頭的"開示/警惕": 道昱法師(博士 大學助理教授)難道是念書念太多了唸到腦袋不清 "只會做學問"而已導致 胡言亂語 誹謗古德(法師竟敢在上述1.之處誹謗兩位德行高超的大師貶斥兜率!!!!)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178.7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36438728.A.375.html
Bonaqua: 所以C的見解是認為兜率天沒有內外院之分,所以隨處皆能 07/09 18:48
Bonaqua: 聽聞彌勒菩薩的說法開示,總結而言,這能當成您目前的主 07/09 18:48
Bonaqua: 張嗎 ? 還是您另有見解 ? 07/09 18:48
Bonaqua: 如果上述合乎您的推理思辨,那底下我也想進一步提出一個 07/09 18:52
Bonaqua: 疑問來請教您的分析。 07/09 18:52
Bonaqua: 依彌勒法門修持的難度,應比單純積累人天福報還要困難.. 07/09 18:53
Bonaqua: 那為什麼古德要取難捨易 ? 直接積累人天福求生兜率即可 07/09 18:54
Bonaqua: 這是我比較困惑之處。 07/09 18:54
Bonaqua: 我們暫時放掉佛法,從單純的推理思考來討論吧~ 07/09 18:57
末學私自揣摩法師與st大的觀點脈絡 1.彌勒法門並"沒有"比較難修持 淨土宗古德的貶斥兜率淨土的論述 "是他們非依佛經為依據的自彈自唱"~~引號說法並不是無的放矢 理由方面: 這方面法師此文與st大引領風騷的那篇原作已經分析了--故您18:53與18:54的說法 似屬誤解 宜早日揚棄該謬見~ 2.就算是兜率天的(華人佛教徒們好似非命名分類一下不行的)外院 也沒有淨土宗古德誤以為的那麼恐怖--只要你是禮敬彌勒菩薩的正信佛教徒求生兜率天 就可以向彌勒菩薩來請益了-- 你張開眼睛發現你人在善法堂內 那固然不錯 可喜可賀~ 你張開眼睛發現你人不在善法堂內 那也無妨 彌勒菩薩的法音妙語無遠弗屆 而且你在兜率天的善法堂"外"照樣可以聆聽 你也不會退轉--這是法師研究經文的結論~ 那跟淨土宗古德大談"在外院有退轉的風險"觀點不一樣怎麼辦呢? st大已經講過你"該怎麼辦" 我就不多嘴了.... 至於修"人天福報"去"享天福"的人 在善法堂外去爽他們的 就算彌勒菩薩法音傳來 他們也不聽 那是他們家的事--若你是正信佛教徒 但功力不夠 不是化生在善法堂內 你眼睛張開 發現在外圍某宮殿內 這又怎樣?你老兄是擔心個啥? 當彌勒菩薩的法音(我怎麼突然想起一頁書的天龍吼....)傳來你的宮殿 你自然會去聽彌勒菩薩的法音學習~於是你就不會退轉-- 你若老是杞人憂天自己會退轉啊好擔心啊.... 那先問你在世時到底是真有在以智慧信仰佛法 還是裝模作樣假裝的佛教徒先吧~ 這時你可能就想舉"實例"說那個什麼獅子覺就被"外院"美女迷到 就不聽彌勒法音啦-- i網友還補充說大唐西域記這麼記載喔喔喔~~ 法師與st都說過 這件事是(印度某些宗派吃兜率淨土豆腐的)傳說-- 而玄奘把他聽到的傳說 誠實地記錄下來 如此而已 玄奘或許沒有想太多 不知道兜率淨土 被白白吃了一個大豆腐.... 因此 師子覺的"傳說"--不管在這個論那個記都一樣 OO論/OO記/OO傳-->都不是"經" OK?-- 就沒有太多當證據想要證明出啥的價值 你瞭了嗎? 所以法師的立場跟st網友一樣:兜率淨土(你堅持要分內外院也好 不分也好--法師是認為 依照彌勒經原文 沒啥好分的 但你若不分一下內外院你就不舒服 我想法師也隨你高興) 不管待在兜率天哪一偏僻角落 都沒有退轉的風險 只要你發心想學佛法 (不是立志去享福爽歪歪)的話 那麼 不管佛法功力深淺都沒關係的正信佛教徒們 進入兜率天的門檻也低-- 所以左看右看 上看下看 如理思維之下 有識之士都知兜率淨土比彌陀淨土更簡易~~
stockeye: 某人自己言論大大打自己一個大巴掌。又跳脫佛經完全扭 07/09 18:59
stockeye: 曲佛所說彌勒淨土往生有分深淺 07/09 18:59
stockeye: 往生去彌勒淨土如同西方淨土有努力上上生(困難極大)。 07/09 19:01
stockeye: 有方便願力加持懺悔即可(極度容易) 07/09 19:01
stockeye: 還在那邊謗彌勒淨土困難大?是要謗佛所說幾次? 07/09 19:02
Xras: 一個簡單問題:以佛教的世界觀來看,請問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裡 07/09 19:03
Xras: 有多少個兜率天? 07/09 19:03
stockeye: 已經義務告知。也貼星雲法師文章。也整理過給某人看佛經 07/09 19:04
stockeye: 如是寫。現在還在謗淨土……真是…也只能笑笑 07/09 19:04
Bonaqua: s大,您有點離題了。^ ^" 07/09 19:06
Bonaqua: 現在就只是很單純針對C大的見解來作討論而已 07/09 19:07
stockeye: 奉勸某位。既然你偏執他方淨土也不要昧著良心說不知道 07/09 19:08
stockeye: 有分容易跟困難。畢竟我已經告知你數次。還幫你找佛經上 07/09 19:08
stockeye: 文字佐證… 07/09 19:08
stockeye: 沒離題。畢竟你不是依經討論。是依照其他淨土宗謗他方淨 07/09 19:09
stockeye: 土方式在討論 07/09 19:09
Bonaqua: 我們就事論事吧,也都別引證某某法師之言了~ 07/09 19:09
stockeye: 如果沒有恭敬心討論。又偏執依人依論述不依佛言不依經 07/09 19:11
stockeye: 教…是要別人跟你哈拉吧? 07/09 19:11
Bonaqua: 您真的多慮了,現在是真的要客觀來討論。 07/09 19:13
stockeye: 即使討論法師論述也要依經。你謗彌勒淨土難…是根據那 07/09 19:13
stockeye: 本經書?! 07/09 19:13
stockeye: 你先解釋清楚一下。那本佛經說彌勒淨土很難進入。請舉出 07/09 19:15
stockeye: 經書名稱 07/09 19:15
Bonaqua: 末學認為困難的依據,<上生經>有提到 行眾三昧 深入正受 07/09 19:16
Bonaqua: 這點就比求人天福困難了,這樣說合理吧。 07/09 19:16
stockeye: 這跟西方淨土上上品往生一樣困難。你怎不去宣說西方淨土 07/09 19:17
stockeye: 是難行道? 07/09 19:17
Bonaqua: = =" 您真的離題了。 07/09 19:17
Bonaqua: 末學是對於 "積累人天福求生兜率天" 和 "依彌勒三經修持 07/09 19:18
Bonaqua: 求生兜率天" 二者相比,後者屬難。 07/09 19:18
stockeye: 而且上生經…你本人提出找尋造立佛像即可具足條件。這會 07/09 19:19
stockeye: 難? 07/09 19:19
Bonaqua: 而我提出這個疑問,是建立在兜率天沒有 "內外院" 之說。 07/09 19:19
Bonaqua: 你說的有道理,你這樣講我就認同了。 07/09 19:20
Bonaqua: 但為什麼還要將 "行眾三昧 深入正受" 列入往生修持之一? 07/09 19:21
stockeye: 你先說清楚為何要一直謗他方淨土?明明你也很清楚彌勒淨 07/09 19:21
stockeye: 土也有易行道。為何一直謗彌勒淨土困難? 07/09 19:21
Bonaqua: 這樣不是增加困難度嗎 ? 07/09 19:21
Bonaqua: 我先等C大回應好了。 07/09 19:22
Bonaqua: 我知道往生有一條是屬於比較簡單的,這基本上沒問題。 07/09 19:23
Bonaqua: 但是不明白的,是為什麼要分困難跟簡單 ? 07/09 19:24
stockeye: 而且彌勒淨土跟西方淨土一樣都是世尊要有緣的弟子進入。 07/09 19:25
stockeye: 不能因為你個人偏好就說他方淨土只有難行道沒有易行道。 07/09 19:25
stockeye: 這行為………而且是已經告知你數次有易行道 07/09 19:25
stockeye: 你就明白西方淨土分上中下品?瞎扯嗎? 07/09 19:25
Bonaqua: 現在討論的,其實跟西方淨土無關了。 07/09 19:26
Bonaqua: 西方修持難易,是因為有分品位高低。 07/09 19:26
Bonaqua: 但是我們現在所討論的是兜率無內外之別。 07/09 19:26
Bonaqua: 既然無內外之別,大家都能聽聞彌勒說法,為什麼還要分修 07/09 19:27
Bonaqua: 持的難易 ? 這是我不懂的地方。 07/09 19:27
stockeye: 西方淨土可以有上下品之分。他方淨土不可以?神奇的海 07/09 19:29
stockeye: 螺 07/09 19:29
Bonaqua: 所以修持難一點的,還修持簡易一點的,生到兜率天有什麼 07/09 19:30
Bonaqua: 樣子的分別,s大能簡略說明一下嗎 ? 07/09 19:30
Bonaqua: 另外,沒有依照彌勒法門修持,而單純積累人天福報的眾生 07/09 19:46
Bonaqua: 請問這些眾生,到了兜率天是屬於哪一類 (品位) ? 07/09 19:47
Bonaqua: 如果這些都客觀合理分析透徹,我想大家也都會認同無內外 07/09 19:48
Bonaqua: 院的分別了。 07/09 19:48
Bonaqua: 不過這些末學比較想瞭解C大是如何分析,因為記得s大您是 07/09 19:53
Bonaqua: 屬於認同有 "內外院"這種見解的。 07/09 19:54
CassSunstein: 我7/7寫的文中 有論述我對"內外院區分說"的整體觀了 07/09 20:47
CassSunstein: 請參閱~ 07/09 20:48
CassSunstein: 認同/不認同此一區分 若是退到一萬步後 倒無關宏旨~ 07/09 20:49
CassSunstein: 總之請回顧我那篇文吧 07/09 20:50
※ 編輯: CassSunstein (140.112.178.74), 07/09/2015 21:42:51
ilvepce: 回C大,大唐西域記不夠力是不是? 那麼怎麼會有人說:印度人 07/09 22:39
ilvepce: 認為再怎麼強調大唐西域記對印度歷史的貢獻都不為過? 這 07/09 22:40
ilvepce: 還是大陸佛學大家季羨林講的. 既然不夠力, 為何印老多次 07/09 22:41
ilvepce: 引用? 07/09 22:41
ilvepce: 其實,你引的論文我都看過啦! 說實話, 還是存疑.我認為可 07/09 22:42
ilvepce: 能性不高.而且,我的目的也不是要證明確有那件事。而是要 07/09 22:43
ilvepce: 說明:淨土十疑論的作者(不管是不是智者大師)應該不是別有 07/09 22:44
ilvepce: 用心故意捏造故事汙衊彌勒淨土,他應該也是有所耳聞才如是 07/09 22:45
ilvepce: 說. 07/09 22:45
ilvepce: 不然藍吉富怎麼那麼"斗膽"敢批評印老? 最重要的是佛教 07/09 22:47
ilvepce: 弘誓學院的網頁裡的回應文章,其實不也低調的表示印老那麼 07/09 22:48
ilvepce: 早期的文章即使後來有所更正也是極為正常的事. 以此來顯 07/09 22:50
ilvepce: 示"確實可能有誤". 07/09 22:50
Xras: 從學術的角度來說,充其量只能到認為有那個傳說,幾乎不可能 07/09 23:05
Xras: 承認那件事情確實發生 07/09 23:05
ilvepce: 是啊!怎麼可能承認,上生兜率再回人間通報? 迷信啊! 07/09 23:09
Xras: 至於淨土十疑論或其他宣揚極樂淨土的論述,在涉及彌勒淨土的 07/09 23:10
Xras: 部分,不論出於有意貶抑或查證上的疏忽,也確實與彌勒三經中 07/09 23:10
Xras: 有不少的出入 07/09 23:10
ilvepce: 這倒是真的,不過~看多了大乘經,總覺得似乎沒那麼便宜的事 07/09 23:29
ilvepce: 連彌陀淨土是否那麼容易,我都覺得有待仔細思維~~ 07/09 23:30
Bonaqua: C大,您7/7那篇我看完了。但並沒有正面回應我的問題。 07/09 23:36
Xras: 嚴格來說,彌勒淨土所指有二,一個是補處菩薩時所處的兜率天 07/09 23:39
Xras: ,一個是成佛後的人間淨土,此不待言;如真的要和極樂世界玩 07/09 23:39
Xras: 比一比,也該是佛淨土相較,然而就算有勝劣之別,那終究只是 07/09 23:39
Xras: 攝受眾生的方便。就我個人的理解,即便是在人壽十歲的成就菩 07/09 23:39
Xras: 提的佛,與八萬四千歲,乃至無量壽的時成就菩提的佛,其佛土 07/09 23:39
Xras: 在究竟義上來說是不可能有差別的,以佛菩提畢竟無二故佛土亦 07/09 23:39
Xras: 無二。回到主題,彌勒信仰在漢傳佛教史上被壓抑是多個因素所 07/09 23:39
Xras: 造成的,宗教以外的因素姑且不論;在教內,只能說以彌勒三經 07/09 23:39
Xras: 為準。 07/09 23:39
Bonaqua: X大可請問您,對於內外院的說法,您的主張是什麼 ? 07/09 23:40
Bonaqua: 另外希望C大您能夠提供 "常照法師" "道昱法師" 對於 07/09 23:47
Bonaqua: 內外院之說的完整文章給末學參考,因為您所擷取的只是 07/09 23:48
Bonaqua: 一小段,感覺整體的論述主張並不是很明確。 07/09 23:49
Bonaqua: 您那篇文章當中,對於不退轉一事基本上沒有太大爭議, 07/09 23:50
Bonaqua: 問題出在於,中國的古德主張有(外院),也就是彌勒道場之 07/09 23:52
Bonaqua: 外,但這部份屬於會退轉區。 07/09 23:52
Bonaqua: 但關於這部份,您7/7文並沒有太大論述,有一小段比較有關 07/09 23:52
Xras: 我前面不是問了嗎?請問,以佛教的世界觀來說,一三千大千世 07/09 23:53
Xras: 界有幾個兜率天? 07/09 23:53
Bonaqua: 就是引用道昱法師,認為修持簡易(如恭敬禮拜),也能生於 07/09 23:54
Bonaqua: 兜率天聽聞彌勒菩薩說法,但也只是質疑<內外說>,並無更 07/09 23:56
Bonaqua: 進一歩主張兜率天沒有內外之分的論述,所以有點曖昧。 07/09 23:57
Bonaqua: X大,末學所談是指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兜率天。 07/09 23:58
Bonaqua: 也就是後補娑婆世界佛位的彌勒菩薩目前所居的兜率天。 07/09 23:59
Bonaqua: 您認為那個地方,非彌勒菩薩淨土的部份,能否聽聞彌勒菩 07/10 00:00
Bonaqua: 薩說法 (如內院的情況) ? 07/10 00:00
Bonaqua: 因為C大目前是質疑沒有內外院之說,但是他本人也不願表明 07/10 00:02
Xras: 難道你不知道娑婆世界也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啊……? 07/10 00:02
Bonaqua: 是否主張沒有內外院之說。 07/10 00:02
Bonaqua: X大,其實我不懂您的意思 ? 07/10 00:03
Bonaqua: 其實我的問題非常簡單,在兜率天當中,"非彌勒道場" 的 07/10 00:06
Bonaqua: 地域,是否能如同生彌勒道場之中,蓮花上聽聞說法 ? 07/10 00:06
Bonaqua: 並且不退轉。 07/10 00:07
Bonaqua: 此原文C大與i大所爭議的問題,其實也都是環繞在這問題上 07/10 00:08
Bonaqua: 打轉。 07/10 00:08
Bonaqua: 為什麼末學會一直強調這一點,因為"不退"便是直成佛道, 07/10 00:11
Bonaqua: "退"則是六道輪迴,這二者影響是天差地別。 07/10 00:12
Bonaqua: 所以我想不是很單純的 "我質疑你說" "我懷疑你說", 07/10 00:13
Bonaqua: 有責任感應該把這件事說清楚講明白,婉轉曖昧其實不太好 07/10 00:14
Bonaqua: 我很希望C大能針對我最前面的推文,作個完整性回覆, 07/10 00:17
Bonaqua: 縱使您只是很單純無聊的想質疑吐嘲中國那些古德,而去找 07/10 00:18
Bonaqua: 資料引證,至少也都應該表明清楚自己的立場。 07/10 00:19
Bonaqua: 這至少是個有責任感的討論,不是嗎 ? 07/10 00:19
Bonaqua: 對於我的主張,以下再一次清楚敘述了。 07/10 00:22
Bonaqua: 中國的古德很明白的直說,生內院(彌勒道場)保證不退, 07/10 00:22
Bonaqua: 生外院(非彌勒道場)會退。 07/10 00:22
Bonaqua: 但對於質疑此一說的版友們,你們能不能清楚明白回應鄙人 07/10 00:23
Bonaqua: 您們是屬於"質疑層面",還是能更進一歩確認,生到外院 07/10 00:24
Bonaqua: 非彌勒道場的眾生們,也是可以 "聞法不退轉"。 07/10 00:25
Bonaqua: 姑且不論對錯,至少讓末學瞭解您的立場,這也方便討論。 07/10 00:25
Bonaqua: 感恩~阿彌陀佛 07/10 00:26
Bonaqua: 末學再說的更清楚一點,我們目前所討倫是從"彌勒淨土"來 07/10 00:30
Bonaqua: 的角度探討 "兜率天"。但佛在別的經典,也有從單純三界 07/10 00:31
Bonaqua: 二十八層天的角度談屬於 "欲界" 的兜率天。 07/10 00:31
Xras: 彌勒淨土在兜率天≠兜率天都是彌勒淨土,這很難理解嗎? 07/10 00:33
Bonaqua: 而從第二種角度的觀點,佛說欲界是屬於會退轉的範圍。 07/10 00:33
Xras: 唉… 07/10 00:33
Bonaqua: X大阿,現在是有人頃向主張生兜率天能聞彌勒說法不退。 07/10 00:34
Bonaqua: 您說的我怎會不知道呢 ? 07/10 00:35
Bonaqua: 末學前面說的一大串,不正是您那段話嗎 ? 07/10 00:37
Bonaqua: 我當然知道彌勒道場在兜率天,但不是整個三千大千世界都 07/10 00:38
Bonaqua: 是彌勒道場,我一直都是從這二者區別再討論(內外院)。 07/10 00:38
Bonaqua: 您都沒看末學推文 = =" 07/10 00:38
Bonaqua: 古德內外院之說,也就是您那個不等號的說法。 07/10 00:41
Bonaqua: 希望C大看完末學推文,能平靜客觀的一起討論這個問題。 07/10 00:49
Bonaqua: 這樣對大家也都有益處 07/10 00:49
Bonaqua: 好!感恩C大您的回應。我清楚知道您的立場的 ~謝謝 07/10 01:12
Bonaqua: 希望我們彼此以後也都能盡量從就事論事角度探討問題 ~ 07/10 01:13
Bonaqua: 再次感恩您的回應。南無阿彌陀佛 07/10 01:13
Bonaqua: 我基本上自己分析後,也是同樣採取中國古德的見地。 07/10 01:19
Bonaqua: 您或許所學面向不同,解讀也不同,末學都予以尊重。 07/10 01:19
Bonaqua: 往後也不多加評論了,打擾您了。阿彌陀佛 07/10 01:20
Bonaqua: 另外有一點很抱歉,因為推文太長,所以您回應我推文那一 07/10 01:27
Bonaqua: 大段,我在後面推文時沒注意到,所以又作了發揮。 07/10 01:27
Bonaqua: 現在已經看到您前面回應了,末學後面部份您也可以省略~ 07/10 01:28
Xras: 在那些貶抑彌勒淨土的說法中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混淆修天福投生 07/10 02:27
Xras: 的兜率天與信願行具足所投生的彌勒淨土。一大千世界有十億個 07/10 02:28
Xras: 兜率天,退一步說,就算是彌勒菩薩所在的那一個兜率天也有一 07/10 02:28
Xras: 般修天福所投生的兜率天子、天女,那也不表示依信願行具足投 07/10 02:28
Xras: 生的兜率天子會退轉,為什麼?與上生經裡世尊所說相違。所以 07/10 02:28
Xras: 我與s君都說,關於彌勒淨土當以彌勒三經為準,而非以祖師著 07/10 02:28
Xras: 述為準。這無關宗派之爭,而是修習佛法的方法。即便我習禪宗 07/10 02:28
Xras: ,但我也不認為欲往生極樂世界者應依六祖壇經所說,而不依甚 07/10 02:28
Xras: 或否定觀經等諸經所示之內容或方法。 07/10 02:28
Bonaqua: 其實我打從一開始就只是討論瞭解而已,自然也會引用古德 07/10 02:50
Bonaqua: 的論述來討論,但這不表示我有心貶抑彌勒淨土,我從最初 07/10 02:50
Bonaqua: 就告知s大,彌勒菩薩在淨宗學人心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大 07/10 02:51
Bonaqua: 善知識,因為<無量壽經>後頭,慈氏當機,非常重要。 07/10 02:51
Bonaqua: 但討論當中,往往一頂 "謗法" 帽子就扣下來了,這叫人 07/10 02:52
Bonaqua: 情何以堪呢 ? 07/10 02:52
Bonaqua: 古德有他們的分析,有些是禪宗有些本身學唯識,很多都不 07/10 02:53
Bonaqua: 是一開始就弘楊淨土的。就以淨宗祖師而言,也只有近代 07/10 02:54
Bonaqua: 的印光大師是一生專弘淨土,其餘都是中晚期才走入淨土。 07/10 02:54
Bonaqua: 像這樣子的古德,討論中又一頂 "謗法" 帽子扣上去 .. 07/10 02:55
Bonaqua: 這其實是很難有所共識的。 07/10 02:55
Bonaqua: 南傳行人,他們有些人否定淨土,甚至不承認大乘是佛說 07/10 03:01
Bonaqua: 但我看完他們法師講經還有祖師著作,自己心中都歡喜讚嘆 07/10 03:01
Bonaqua: 他們的修行精進了,同為大乘淨土行人,我為什麼要去鄙視? 07/10 03:02
Bonaqua: 我最早接觸過禪宗、密宗、原始佛教的書籍,唯識的相關論 07/10 03:03
Bonaqua: 著也都略有接觸,每個宗派我看那些內容都是心生歡喜, 07/10 03:04
Bonaqua: 唯一可悲的是自嘆自己不是根器,沒有福報因緣罷了。 07/10 03:04
Bonaqua: 虛雲老和尚讚嘆念佛,虛老也求生彌勒淨土。太虛大師弘揚 07/10 03:07
Bonaqua: 淨土三經,太虛大師也有志於彌勒淨土,窺基大師也如是 .. 07/10 03:07
Bonaqua: 這些我們很早就都知道了,但心中只有感恩這些大德所留的 07/10 03:08
Bonaqua: 著作教化,讚嘆他們的成就,曾幾何時起心動念想去貶抑 ? 07/10 03:08
Bonaqua: 佛法如栴檀木片片皆香,只不過應機因緣有所不同罷了~ 07/10 03:11
Bonaqua: 以之前有爭論的<十疑論>而言,智者大師是天台宗的祖師, 07/10 03:18
Bonaqua: 並不是淨土宗與法相唯識,但他為什麼不專讚自宗 ? 07/10 03:19
Bonaqua: 天台判教是各宗所依,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更是一絕~ 07/10 03:20
Bonaqua: 後人稱其東土釋迦,他大可在<十疑論>大讚自宗天台,絕對 07/10 03:22
Bonaqua: 名符其實,但是為什麼他會提出不同見地,這些也是我們要 07/10 03:23
Bonaqua: 參考學習之處。 07/10 03:23
Bonaqua: 也有人批評末學 "依人不依法",實實在在講,同樣的一本 07/10 04:01
Bonaqua: 佛經,第一年讀誦學習,到了第二年一定會看到自己第一年 07/10 04:02
Bonaqua: 理解不圓滿的地方,以此類推年年若有進展,年年對佛經的 07/10 04:02
Bonaqua: 義理見地也都回不同,這是末學切身之談。 07/10 04:03
Bonaqua: 要知山上路,需問過來人。所以末學的愚見,要真正做到 07/10 04:05
Bonaqua: "依法不依人",除了以經典為主要依歸之外。眾所公認的, 07/10 04:06
Bonaqua: 有徳行有修證的古德論述,必然也是參考的重要指標之一。 07/10 04:06
孔子地位夠高了吧!至聖先師耶!孔子說女人很難養。你今天拿來當重要指標看看。
Bonaqua: 否則全憑自己理解佛經,就認定是依法,其實還是略顯粗糙~ 07/10 04:08
Bonaqua: 因為最後依的或許不是法,而是"人"(自己)。 07/10 04:09
你誤解了。不是「自己」;而是公認的「常理、邏輯與經驗的綜合」。不管你、我、他、 玄奘、善導、淨空、道昱,在各自發表論證時,論證的確當與否,我們聽眾並不應看其各 自「名氣排名」高低,來定奪誰是誰非!你腦袋知道這個道理嗎?你「一直」沒搞懂這件 事。 所以我早看出你的「論證」模式:舉出某古德「說過什麼(但古德這樣的說法,你腦袋並 不清楚如何去檢證--你要瞭解:檢證是有公認的方法論的,並不是檢證者「個人」愛怎麼 檢證就怎麼檢證--道昱法師博士助理教授瞭解此點、我瞭解此點;但你不瞭解;某i網友不 瞭解、某s網友不瞭解...你們恩師也不瞭解--道昱法師在他腦袋中就是那種「只會做研究 」的書呆子....我們這方如理思維的佛教僧俗人數可嘆就是較少,獨木難支大廈,勢力最 大的宗派依舊搞那套信仰為主智慧其次的路子,怪不得世尊感嘆佛教必然會衰微--某些人 就是講不聽嘛!這些人人數還很多咧!佛教就被這些多數眾人將趨勢帶往衰亡之方向...) 否則,孔子的任何話,閣下今天全部拿來當寶?
Bonaqua: 這點也是值得留意的地方 .. 07/10 04:09
Bonaqua: 畢竟佛也說過,要我們親近真正的善知識,才有益於修學。 07/10 04:18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07/10 04:19
古德們講A。 道昱法師講B。 A與B不同,怎麼辦?你的腦袋就依照古德「名號的『形式』」當判斷標準,好輕鬆啊~ 不必動腦筋耶。古之大德們名聲顯赫 > 今日小僧道昱博士的小小名聲--所以以前者為對! 我們少數的願意就論證內涵去思辨的網友,則花腦筋思維A與B的「論證脈絡」誰是誰非。 發現:古德所謂想往生兜率天很難的說法,「『沒有依據佛經』而是自己依照OO記、XX傳 自顧自講爽的」。 道昱法師則「依照佛經內容來論證得出結論」:往生兜率天很容易:(平常,不用等臨終 ,所以避免了下述染病後的風險,可見彌勒法門較為簡易)尊敬彌勒菩薩就夠了! 這是彌勒上生經上明明白白講的。 比「你相信(但你卻忘記的)的阿彌陀經」上,說若你臨終時沒有一心不亂,你業力讓你 腦筋昏沈--假設貴宗某些人是失智老人的情況--不管是口唸或觀想阿彌陀佛都做不到了-- 你「『臨終時』(因為是重度失智症)沒有意識到念阿彌陀佛或觀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依照經上明明白白講的」就對你愛莫能助,無法來接引你--你以為沒這種尷尬情況嗎: 這在「失智症」老人身上很常見,你否認的了嗎--你以為某s網友自以為是泛泛之輩, 就安心走彌陀法門而如願嗎?他先禱告他老年時千萬別患了失智症,不然整個腦袋失憶恍 惚,念不了佛、去不了西方。很多淨土宗的老人們照樣得了重度失智症。嘆息..... 你老兄一直古德古德古德.....個沒完。而不以智慧思辨古德「有時候講的不對」的情況-- 如前面說的,這是有公認的檢驗標準的: 這個檢驗標準檢驗出道昱法師跟古德們講的不同但是是道昱法師講的有理。 這個檢驗標準檢驗出「平實導師」跟古德們講的不同但是是古德們講的有理--不然你老兄 以為我沒如理思維、我在完全一面倒支持「凡是跟古德們說法不一樣的任何『人』」嗎? 你自己想想你們師徒眾人這種對佛法認知的心態,是否應驗世尊的感嘆。 我因為只能盡人事讓世尊智慧正法儘量減緩消亡,並引導版上還沒定見的網友們不要誤入 歧途(那些有「定見」的,那就放生了);所以才勉強繼續PO文的。這回我已經懶得去 明著討論你的恩師了。 頂禮阿羅漢世尊正等覺者喬達摩老師! ※ 編輯: CassSunstein (180.217.182.122), 07/10/2015 11:00:32
ilvepce: 呵呵! 某i大躺著也中槍. 07/10 11:53
engram: 這樣就生氣啦???????? 07/10 16:15
Bonaqua: 感謝C大您的回應,末學瞭解了。南無阿彌陀佛 07/10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