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njnjy (台語哥)》之銘言: : 我的朋友是南傳弟子 : 他很崇尚南傳 : 也很精進誦大乘經 持咒 : 比我努力多了 : 我算有點天份 學梵語咒 : 記憶經文 都很快 : 也會有點特殊感應 : 但是三分鐘熱度 : 容易受影響 : 但後來不知怎地 變卦 : 他突然跟我說大乘經 : 都是後人編的 : 除阿含都不是佛說 叫我別看 : 佛陀不準沙門唸咒 不要唸 : 佛陀不鼓勵用梵文 : 南傳比較接近原始佛教 北傳太雜 : 大乘貶低阿羅漢 說是小乘 : 反正就是原始佛教信仰者 : 在批判北傳大乘的那一套 : 我本來就沒堅持南傳北傳 : 佛法我都尊敬 : 我會看佛教電視台 : 但本身沒信哪位法師 : 但經朋友這麼一說之後 : 突然變得沒什麼動力迷惘 : 還重蹈沒學佛法之前 : 造過的惡業 : 觀世音菩薩真的靈驗 : 頂禮三拜之後 內心清淨多了 : 慾望減少 便離惡業 : 只可惜我定力不夠又再犯 : 不過雖然比較少唸經 : 到也體悟到 : 不該貪著念經持咒 : 的福報利益 : 貪福報 跟貪心貪財 : 一樣都會讓自己 : 煩惱 迷失方向 : 這也算是一點收獲 : 目前正努力 重建信心 :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南無觀世音菩薩 合十 [主題] 對佛法失去動力 [建議] 不用急著決定,多聽多學,久而則知 可參考雜阿含經內(辨別阿羅漢者)的大意, 很多事情在沒有一定經驗智慧前,無法分辨, 但是多學習,須思惟,智慧觀察,不要急著決定。 [參考]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二 (之一一四八) 如是我聞: 一時, 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波斯匿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 退坐一面。時,有尼乾子七人、 闍祇羅七人、一舍羅七人,身皆麤大, 彷徉行住祇洹門外。 時,波斯匿王遙見斯等彷徉門外, 即從座起,往至其前,合掌問訊,三自稱名言: 「我是波斯匿王、拘薩羅王。」 爾時, 世尊告波斯匿王:「汝今何故恭敬斯等,三稱姓名,合掌問訊?」 王白佛言:「我作是念:『世間若有阿羅漢者, 斯等則是。』」 佛告波斯匿王:「汝今且止! 汝亦不知是阿羅漢、非阿羅漢, 不得他心智故。且當親近觀其戒行,久而可知, 勿速自決!審諦觀察,勿但洛莫!當用智慧, 不以不智。經諸苦難,堪能自辯;交契計挍, 真偽則分。見說知明,久而則知,非可卒識, 當須思惟,智慧觀察!」 王白佛言:「奇哉!世尊! 善說斯理,言:『久相習,觀其戒行, 乃至見說知明。』我有家人,亦復出家,作斯等形相, 周流他國,而復來還,捨其被服,還受五欲。 是故當知世尊善說,應與同止,觀其戒行, 乃至言說知有智慧。」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不以見形相,  知人之善惡, 不應暫相見,  而與同心志。 有現身口密,  俗心不斂攝, 猶如[金*俞]石銅,  塗以真金色。 內懷鄙雜心,  外現聖威儀, 遊行諸國土,  欺誑於世人。」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 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 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 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 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一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5.6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40223562.A.214.html
YuGar: 『非可卒識,當須思惟,智慧觀察。』 08/22 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