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淨宗根本戒  定弘法師主講(第二十集)  2012/7/2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 名:57-068-0020   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請坐。我們繼續來學習「淨宗根本戒」,請看《大乘無量 壽經.濁世惡苦第三十五品》,我們繼續來講第四條戒,妄語戒。我們一起將經文讀一下 :   【其四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憎嫉善人。敗壞賢明。 不孝父母。輕慢師長。朋友無信。難得誠實。尊貴自大。謂己有道。橫行威勢。侵易于人 。欲人畏敬。不自慚懼。難可降化。常懷驕慢。賴其前世。福德營護。今世為惡。福德盡 滅。壽命終盡。諸惡繞歸。又其名籍。記在神明。殃咎牽引。無從捨離。但得前行。入于 火鑊。身心摧碎。神形苦極。當斯之時。悔復何及。】   這一段經文,我們上次講到『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底下經文是『憎嫉善人, 敗壞賢明』。憎就是憎惡,嫉就是嫉妒,這一句話把現在社會很多人的弊病都給講出來了 。傳統文化在中國衰落了將近兩百年,所以大家對聖賢教育已經漠視,甚至會反對、排斥 。現在如果說提倡做好人、做善事,大家都會有嗤之以鼻;你說提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現代人覺得很難以接受,都崇尚功利。所以善人在現在這個時代就很難立足,大家都會 對他憎惡,對他所做的事情會有嫉妒,甚至障礙。善人做善事,對於社會會有利益,如果 我們憎嫉善人,破壞他所做的好事,這個罪就很重。他這個好事對社會影響愈大,我們的 罪就愈重;他的影響愈長遠,我們的罪也就愈長遠,受罪時間就很長,將來墮到地獄裡頭 ,那是論劫來計算的。所以嫉妒心要不得,如果有嫉妒,那就是種下無間地獄的因。   所以《太上感應篇》很多的經文都談到這個問題,要把嫉妒心放下,要學著隨喜功德 。見人做好事,我們能幫助就盡量幫助;不能幫助,我們也隨喜讚歎、鼓勵、祝願,令他 的好事能夠圓滿,給眾生帶來利益,這樣的心地就善良。人家做的好事,等於是自己做的 好事一樣,人家的功德也就是自己的功德,這叫隨喜功德。人家功德有多大,你的功德就 有多大,你能隨喜,你跟他是平等的,因為心平等,同樣是善心。你還不用做,不用辛苦 ,你就可以跟他得到同樣的功德,何樂而不為?所以要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到人家做 好事,心裡由衷的高興,眾生有福。這樣的存心就善。   「憎嫉善人」,心地是邪惡,如果是「敗壞賢明」,這罪就更重,賢明比善人對於社 會利益更大。賢是賢人,明是有智慧的人,有道德、有學問、有智慧,他們能夠利益一個 國家、一個地區,他能夠教化百姓,教化眾生。如果我們毀謗他、凌辱他,讓大眾對他失 去信心,這個罪決定就是無間地獄。這個罪根源還是嫉妒心,因為賢明的人有智慧、有道 德,必定得到大家的恭敬、讚歎、供養。我們看到他得到這些名聞利養,心裡放不下,起 了憎惡嫉妒、甚至要敗壞他毀謗他的心,如果你的破壞得手了,真的令他法緣斷掉,他不 能在這裡教化眾生,那是斷了眾生的法身慧命,那個罪比殺害眾生身命還要重得多。因為 身命失去了,他頂多再投胎,又再來了,可是法身慧命被損害,也就是他的知見偏邪錯誤 ,那他是永遠不能回頭,他就隨順惡法,拋棄聖賢的教育,造作無量的罪業,生生世世都 在惡道裡。所以害人慧命比害人身命的罪重得多,那個果報決定都是在無間地獄,就是這 敗壞賢明的人。 在佛經裡頭,《大寶積經》裡面有一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這部經師父上人講過多 次,他說這部經是我們末法時期救命的經,讓我們從這個經上觀察到自己有什麼惡業習氣 。這經文裡是講,有一次佛在波羅奈城仙人住處施鹿苑中講法,當時有五百菩薩跟著佛一 起修行,這些菩薩不是說真的菩薩,大概是屬於受了菩薩戒的初業菩薩,惡業習氣很重。 經上講,他們「業障深重,諸根闇鈍,善法微少,好於憒鬧,談說世事,耽樂睡眠,多諸 戲論,廣營眾務」,做種種不應該做的事情,不能夠精進修行戒定慧。結果彌勒菩薩對這 些菩薩們(小菩薩們)很憐憫,來勸慰他們,跟他們講,讓他們一起去佛陀那裡求法。這 些小菩薩們對彌勒尊者說,我們「於無上菩提,圓滿道分」沒有進步,都在退轉。就是在 菩提道上不是在進步,而是在退步,他們也知道什麼原因,他們的心常常起疑惑,被疑障 所蓋覆。昨天晚上我們這裡「修行與生活座談會」,還有同修也提出類似的問題,說現在 這個疑很難斷除,這疑就最破壞精進,所以有疑就精進不起來。疑什麼?自己業障深重, 能不能往生?能不能作佛?會不會墮落?對於這些善法、這些聖賢的經教也存有懷疑,所 以不能夠真幹,不能去落實,這就是業障。   彌勒菩薩勸他們,那你們乾脆就到佛那裡去,向佛請教。於是這五百菩薩中有六十菩 薩跟著彌勒菩薩到佛的施鹿苑中見到佛,佛的威德攝受,他們就五體投地,不自覺就流起 淚來,覺得自己很悲痛,不好意思見佛,心裡愧疚,沒有真幹,沒有依教奉行。佛就跟這 些菩薩們講,你們也不要悲痛了,你們現在的業障是因為過去生中所造的惡業導致。什麼 惡業?佛講,你們「於諸眾生,以暢悅心,瞋罵毀辱、障惱損害」,罵人、毀謗人,損害 、惱怒別人,還以暢悅心,覺得很舒暢、很痛快,逞一時之憤,惱害眾生。佛跟他們講他 們其中一個惡業,什麼惡業?說他們在往昔拘留孫如來法中,這個時間很早了,拘留孫佛 是釋迦牟尼佛之前的一尊佛,這些菩薩們當時也是學佛的,而且還出家。他們出家能修持 淨戒,持戒精嚴,而且有多聞,聽經聽得多,聞法不間斷,佛到哪裡講法,他都跟著。可 是生起了驕慢心,覺得自己很不錯,又有多聞,又能持戒,出家為僧,還能行頭陀行。頭 陀行是苦行,少欲知足,儼然大修行人的樣子。但是對於自己的功德生起執著,覺得自己 了不起,就有驕慢、放逸。放逸是什麼?看人看不起,人家如果不持戒,人家如果不能精 進修行,他就在那裡批評、毀謗,自以為是,自高自大。   當時有兩位說法比丘,這是講經說法的法師,講經說法自然會有他的法緣,而且法緣 還挺殊勝的,每次講經有很多人來聽,聽完之後就會供養。這些持戒的比丘看到那兩個說 法比丘得到名聞利養,心裡就放不下,嫉妒心生起來了。嫉妒心生起來了就會毀謗,結果 當時他們竟然編造了一個妄語,給這兩位比丘套上莫須有的罪名,說這兩個比丘行淫欲事 ,犯戒。這個罪名給他一加,結果這些信眾對法師就懷疑,不相信了,不跟這兩位法師學 習,所以善根從此就斷了。不能聞法,所以善根就不能增長,這些信眾們法身慧命也就因 此斷掉。   這些毀謗的人惡業就重了,他們的果報就非常慘烈。佛在經裡講,這些原來持戒修行 的比丘們,這六十人,那一生生命結束了,立刻墮入阿鼻地獄。阿鼻地獄是無間地獄,最 苦的地獄,那個苦是沒有間斷,多長時間?六百萬年,六百萬年在阿鼻地獄。阿鼻地獄的 業受滿了,又轉到等活地獄,這個比阿鼻地獄稍微輕一點,屬於八大地獄之一,也不得了 。我們看到《諸經佛說地獄集要》裡面有比較詳細的描述,這等活地獄是什麼樣的,八大 地獄,每個地獄都有介紹,那真是觸目驚心。在等活地獄裡面四百萬年,然後餘業還未盡 ,又轉到黑繩地獄兩百萬年。黑繩地獄那個繩都是高溫的,像鐵索一樣,人在裡頭走,陰 風吹那個黑繩抖來抖去,切割罪人的身體,二百萬年。餘業未盡,又入燒熱地獄六百萬年 。燒熱地獄裡面都是火燒、下油鍋,從那裡頭出來才得人身。地獄業總算受完了,出來得 人身了,還有餘業,五百世中生盲無目,就是天生就是瞎眼睛,為什麼?因為過去毀謗法 師,斷人的法身慧命,五百世做瞎子。而且愚鈍,為什麼?謗法就得愚痴果報,常常忘失 正念,業障障覆了他的善根。福德也很微少,容貌也很醜陋,我們講作殘疾人,人家都不 喜歡他,而且他還常常遭受人家的毀謗、輕賤、戲弄、欺嫌,在邊地貧窮的地方受生,常 常喪失財寶,生活非常艱難,過五百世這樣的苦日子。你看當時毀謗人很痛快,因為這一 念的憎嫉善人、敗壞賢明,造作這樣的罪業,那個果報可是長遠!在地獄裡面總共待了多 久?計算起來一千八百萬年。從阿鼻地獄、到等活地獄、到黑繩地獄、到燒熱地獄,一千 八百萬年。然後作人,還有五百世做盲聾喑啞、殘疾貧賤這樣的人。   最後到後末世五百歲,這是講在末法時期,第五個五百年,就是二千五百年之後,今 年是用西方人的算法佛曆二五五六年,差不多是現在這個時候,他們又出來得了人身,而 且出身貧寒,還會常常受人誹謗,常常忘失正念。雖然過去生中有修行、有善根,但是還 常常有磨難,就是修行有很多障礙,你想修,冤親債主不同意,不讓你修。雖然偶爾會發 起一念的智慧光明,立刻又被業障蓋覆。這我們自己思惟自己都常有,偶然聽經聞法生起 一念的智慧,有了悟處,或者發起一個大心,要續佛慧命、弘法利生,但是立刻就被業障 蓋覆。五百歲後,就是這個末法時期,這些業障都消除完了,這些人得到淨土法門,他們 能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最後當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這一批人過去生中見過佛 ,見過釋迦牟尼佛,但是當時沒有成就,就是因為業障深重。到末法時期,他們又來到人 間,才得到成就,那是要業障消除乾淨了才行。   想想這批人到底是誰?好像就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想一想,沒學佛之前,會不會有 嫉妒心?這嫉妒心的習氣過去生帶來的。我自己想想我自己就有,我記得應該是十二年前 了,二00一年,我跟我母親到新加坡拜見我們師父上人,當時陳曉旭居士也到新加坡來 皈依。陳曉旭就是演「紅樓夢」的林黛玉的那位演員,因為我也看過「紅樓夢」,一眼就 認出她,大家一起坐著聊天。那時我是從美國過去,還沒到三十歲,二十多歲,少年氣盛 。師父老人家對陳曉旭也比較禮遇,我在旁邊看到心裡就不服,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一 個演員!我就在旁邊說了一句損她的話,我說妳在攝影機前沒有我們師父在攝影機前經驗 豐富。我說的時候是用一種很輕慢的語氣,當然也是說的是實話,因為我們師父在攝影機 前天天講經,但是這個味道傳出去就讓對方不舒服。師父在旁邊也不說話,我自知道這個 不對了,這一念是什麼?就是憎嫉善人。人家來皈依,好事,你幹嘛要損人家?她在國內 也做不少慈善的事業,像她資助拍「了凡四訓」,就是達式常主演的那個版本,這是大好 事,我們沒有隨喜讚歎她,反而對她有不服,這個習氣過去生中憎嫉善人、敗壞賢明帶來 的。   所以那天晚上,我跟師父老人家在小茶室裡坐,兩個人的時候,我就跟師父老人家請 教:師父,弟子自己修學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毛病習氣,請師父老人家提醒我,應該在哪 些方面要改進?問了一次,師父不說話;又問一次,師父才淡淡的說了一句:要放下嫉妒 心。我這時候聽到了,感覺到很慚愧。現在這個社會培養年輕人,從小就學西方的所謂個 人英雄主義,這種觀念的影響,個性都很強,自己要是有一點福報、有一點智慧就會起傲 慢,看不起別人,看到別人好心裡就會嫉妒。傲慢跟嫉妒它是一體的兩面,你有傲慢就肯 定會有嫉妒,為什麼?看到別人比自己差你就會傲慢,看到別人比自己好你就會嫉妒,與 生俱來的大煩惱,過去生中肯定都是像這種持戒比丘,看到人家說法比丘得到名聞利養, 心裡就放不下,就會毀謗。所以我自己看到《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痛哭流涕,我二十 四歲的時候讀這部經,聽師父講這部經,心裡就特別的懺悔、羞愧。   所以我當時自己反省,為什麼會有不善的心?根本還是孝心不足,孝為百善之先,反 省反省自己,對父母也是有傲慢、不服。所以,我那時候在大學,在美國大學留學的時候 ,自己關起門來,在宿舍裡頭聽這部經,邊聽邊拜,邊痛哭流涕,發了九條孝願孝養父母 ,斷除一切對父母的不善的心,要生起恆順、恭敬,寧捨身命,也要供養父母、護持父母 ,滿足父母一切善願,隨喜、護持父母一切善行,從這裡開始做起。所以思惟一下自己過 去,也是像這經裡面講的那六十菩薩一樣業障深重,過去肯定也是修行人,也肯定有學過 淨土法門,所以這一生遇到佛法還能夠篤信,還能夠學習佛法、能夠出家,不是過去修行 人怎麼可能做到?雖有修行,但是驕慢、嫉妒的心沒放下,造罪業就重了。所以我聽了這 部經,我想到,可能我就是其中那一個墮地獄的人,在地獄裡面一千八百萬年。當時就這 一念之差,對人家講經說法不能隨喜,反生嫉妒。當然也是自己的名利心沒放下,看到人 家有名利,自己就放不下,就會生起瞋怒、嫉妒,由貪而起瞋,由瞋起毀謗、造業,由茲 墮落,飽受痛苦。在末世又重新出來了,再遇淨土法門,這一生可真不能再放過,一定要 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佛在經中預言的,你是其中一個,當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可 不能再造同樣的業,不能再去毀謗別人,特別是人家做善事,人家在弘法利生,你要是去 毀謗,你去障礙,哪怕是內心起嫉妒,都是造無量罪業,那就要重複以前那個果報。   再下來經文講,『不孝父母,輕慢師長』,這個跟前面是連在一起的,前面憎嫉善人 ,敗壞賢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根源就是「不孝父母,輕慢師長」。孝親尊師是一 切善法的根,世出世間一切善法根源就是孝敬,所以《觀經》三福裡講頭一福,頭兩句就 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是三福的基礎,也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的基礎,成佛都得 靠它。如果對父母不孝敬,對老師不尊重,那他一定會被惡業所纏縛,他這一生一定會造 作惡業;換句話說,他一定會墮落惡道,而且可能都是像經中所講的,墮入阿鼻地獄,八 熱地獄,年頭是用千萬年來計算。所以學佛頭一個就是講孝親尊師,真正孝親尊師的人不 敢有惡念,因為有惡念就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惡念尚且不敢有,哪還敢造作惡行?   所以現在我們觀察社會那麼多的亂象,人可以唯利是圖到了謀財害命都敢做得出來的 程度,譬如說毒奶粉,給嬰兒吃的毒奶粉,這不是謀財害命嗎?地溝油、有色饅頭,這些 種種都是唯利是圖,不惜損害人的健康、身命造作出來的。那我們思考,為什麼社會有這 種亂象?古代還沒有聽說,還沒有這麼嚴重。原因就是因為聖賢教育失去了,聖賢教育的 根就是孝親尊師,所以我們現在希望社會恢復安定和諧,人民百姓恢復道德,恢復禮義廉 恥,要在提倡孝親尊師上下功夫,把這個根找回來。有了這個根,聖賢教育才能夠復興, 包括儒釋道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如果沒有這個根,即使是現在傳統文化的弘傳者再多,發 表的文章、制作的節目再多,那都是曇花一現,而且會搞偏了,對社會安定和諧難以帶來 實效。現在我們看到聖賢教育斷了四、五代,要把它恢復,師父上人講也要有四、五代的 努力。從哪做起?就是孝親尊師做起,要自己發心,從我做起,我要做到孝親尊師。慢慢 大概也要二、三百年,這個聖賢教育才能夠大興於世,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不孝父母、 輕慢師長的人,他肯定會自以為是、一意孤行,受到社會不善法的影響,他也就會憎嫉善 人、敗壞賢明,而這個果報也是會很慘烈。   在佛經裡頭也講到一個故事,佛(世尊)在舍衛國,那個時候波斯匿王他的正夫人生 了一個女兒。這個女兒長得很醜陋,經上描寫,她的肌膚很粗澀,像駱駝皮;她的頭髮像 馬的毛,很難看。波斯匿王對這個女兒也很不喜歡,於是命人把她關在宮裡,不讓她出來 見人,怕她出來很丟臉,見不得人的。這女兒後來就在宮裡慢慢長大了,到了談婚論嫁的 年齡,怎麼辦,這個女兒誰會要?這國王沒辦法,女兒得嫁出去,於是就想找一個貧賤的 人,找到一家嫁出去就算了,看誰願意要。他就發布公告,就去找,看看有沒有這種貧賤 的人。但是國王還有個要求,這個貧賤的人他又必須曾經是豪姓之氏,就是他們的等級還 得配得上。印度人非常講究這個等級,階級觀念很強,國王的女兒不能嫁給一個奴婢的家 族,他要有一個相當的地位,但是是一種沒落的家族。   於是就找到了一個貧窮的人,這國王就召他來跟他講,說我的女兒很醜陋,如果你要 是不嫌棄,我就把她許配給你,我也會給你很厚很厚的封賞,給你封官,給你賞賜,只要 你能夠接納我女兒就行。這個貧賤的人當然不敢違旨,就接受了,接受之後果然國王給他 封了大官,然後給他很多財產。結果國王就叮囑他,說你娶了我女兒,千萬千萬不要讓我 女兒出來見人,要把她鎖起來。結果這個貧人接受了,娶了國王的女兒之後,就把他的妻 子成天鎖在家裡,誰都不能見。有一次這個人,就是這個國王的女婿,跟人一起喝酒聚會 ,凡是聚會每個人必定是帶自己的太太來,唯獨這個人獨來獨往都不帶太太。大家就覺得 好奇,一次聚會不帶,二次、三次,每次都不帶,大家就在那想,說這個人的太太是很醜 的,還是很美的?這兩種可能都會有,很醜的,不敢出來見人;很美的,可能他不敢帶出 來,怕人家會起歹念。於是這般人就在那裡尋思,乾脆我們這樣,把這個人灌醉,我們偷 偷的到他家裡去,看他太太到底長的是什麼樣。結果有一次聚會就把她的先生給灌醉了, 然後就從她的先生那個衣袋裡頭拿了鑰匙,這幾個人就去他家裡要看他的太太。   當時這個妻子在家裡非常生煩惱,嘆息自己到底曾經做過什麼罪,為什麼從小到大, 自己的父王把自己幽閉起來不能見人,現在嫁了人也不能見人,心裡就覺得很懊惱,也不 知道前世造了什麼業。她很難得,是個虔誠的佛教徒,聽說佛在世能夠救度一切苦難眾生 ,於是她就至心的遙拜世尊,向著世尊所在的那個方向禮拜,祈求世尊垂慈,能夠幫她解 脫煩惱。結果當她這樣虔誠禮拜的時候,佛已經知道了,佛有他心通,感受到了,一念之 間就已經在她家裡出現了。這個女子禮拜,一抬頭看到世尊在她面前了,心生歡喜。當她 見到佛之後,因為這歡喜心一起來,佛也一加持她,立刻她的那個醜陋的相貌就消失了, 身體就變得非常莊嚴,肌膚也非常的柔滑,就像天女一樣,神采容貌世上無雙。然後佛就 給她講法,當下她就證得須陀洹果。   這個時候佛講完法就走了,就不見了。正好此時,這個妻子在家裡聽完佛說法,證得 須陀洹果了,她丈夫的那幾個朋友,有五個人,就要來家裡面看他太太。結果開了門之後 ,一看到他太太,端正莊嚴像天女一樣,大家都非常的讚歎,怪不得這個人不敢把他太太 帶出來,原來是這個原因。然後就把門閉上了,又把這個鑰匙拿回去揣到她先生的衣袋裡 。她先生後來酒醒了,就回家,突然見到自己太太像天人一樣的美麗,就問:妳是誰?我 不認識妳。這個女子說:我就是你的太太。他說:妳原來這麼醜,現在怎麼變得這麼端正 美麗?他太太就把今天發生的事情告訴她的先生了。於是她先生欣喜若狂,立刻就到宮裡 向大王稟告,說自己的妻子因為蒙佛之恩,已經變醜陋為端正。國王半信半疑,趕緊把女 兒叫回來,一看,果然這女兒現在美麗無比。這國王也很歡喜,一起帶著夫人,帶著這個 女兒,還有這個女婿,一起到佛所禮佛,感謝佛。然後向佛請教,為什麼自己的女兒過去 這麼醜陋,忽然變得這麼莊嚴,而且她也挺有福報,生為王女,這些因緣到底是怎麼回事 ?   佛就告訴國王,說在過去世有一位大長者,家裡很多財富,全家人就供養一位辟支佛 。辟支佛就是緣覺,他的果位比阿羅漢還要高,阿羅漢是聖人。這是位聖人,可是辟支佛 他的身體很醜陋、很粗,形狀很不好看。當時這個長者有一個小女兒,見到這個辟支佛, 看到他的形相這麼難看,於是就生起輕慢心,對這個辟支佛就呵罵、毀謗。結果這位辟支 佛他也忍受,因為他早已破了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不會起瞋 恨,在家裡接受供養。最後到了要入涅槃的時候,因為要憐憫這家的人,特別是這個經常 毀罵他的小女兒,所以他在入涅槃之前,他就顯示神通,在空中變化十八變。結果長者看 了之後,就當然更加歡喜,這個女兒看了之後,她就知道自己過去毀謗這位聖人錯了,心 裡就慚愧、悔過,祈求這位尊者原諒她。當時辟支佛很慈悲,就讓她懺悔,罪業也就可以 消除。但是,雖然是懺悔了,能消地獄罪,可是餘報還是有,所以她這一生,這個女兒, 就是王女,就是這個公主,這個公主長得非常醜陋。又因為她曾經供養過辟支佛,所以她 很有福報,生為王女。又因為她自己到後來悔過、懺悔了,所以她原來形狀很醜陋,她也 能夠變得端正,是這樣的一段因緣。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到,輕慢師長,辟支佛那是聖人, 輕慢聖人,這個果報自己是有得受。幸好她最後懺悔,如果她不懺悔,肯定是墮地獄。   下面經文講,『朋友無信,難得誠實』,這是講對朋友沒有信用、沒有真誠,說話做 事不誠實、不可靠。現在確實舉世都存在信用危機、信心危機,人與人之間缺乏誠信,總 是存在著懷疑。你看很典型的,到美國去,過去大概十年前在美國,我那時還在美國讀書 ,上飛機沒有那麼煩瑣的安全檢查,送機的人都可以直接送到機倉口。現在不行了,現在 從頭到腳、從裡到外,什麼都得脫掉來檢查,所以我現在都不想去美國,為什麼?去美國 簡直好像覺得人格都受污辱。到美國去,以前辦簽證,辦簽證的時候總要自己證明,第一 你不是什麼恐怖分子,第二你不是什麼罪犯,第三你沒有移民傾向等等。如果你沒有拿出 足夠的證明,就會被定義為你可能是恐怖分子,你可能是犯罪分子,你肯定有移民傾向。 懷疑,它前提就是把你設定為是個壞人,你有這個歹念想圖謀不軌,如果你不能證明你不 是圖謀不軌的,那你就是圖謀不軌,你看這才是麻煩!   這跟中國古人是完全相反,中國古人他相信你是好人,如果有人說你是壞人,你拿出 證明來;如果你沒有證明說他是壞人,那你就不能說他是壞人,這是中國古人的這種理念 ,這個邏輯。現在剛剛相反,他設定你是個壞人,你要是沒拿出證明你是好人,那你就是 壞人,所以整個社會誠信都沒有了。不僅說一般人與人之間沒有誠信,就是家裡人,父子 之間、兄弟之間,甚至夫婦之間都沒有誠信,夫妻之間都還要互相預防,各人有各人的計 畫,各人有各人的存摺、小金庫,不讓對方知道,甚至同床異夢,各人想各人的事,這些 都是社會危機。中國古人提的仁義禮智信,這是五常,五常是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礎,如果 人把五常丟掉了,社會肯定會亂。所以《左傳》上講的「人棄常則妖興」,人把五常(倫 常)都丟掉了,這是妖魔鬼怪出來了,社會大亂。仁義禮智信,仁沒有了,還要有義;義 沒有了,要有禮;禮沒有了,要有理智,智;智沒有了,還得信,信是最基礎的;信都沒 有,那完了,那就瀕臨動亂甚至亡國的危險。所以孔子在《論語》裡面講,「民無信不立 」,這個立是立國,就是我們講的穩定,人民百姓都互相沒有信用,對誰都不相信了,對 政府也不相信,甚至對家裡人都不相信,那立國的根基就動搖了。   所以現在要挽救危機,要大力的去提倡倫理、道德、因果教育,讓大家看到好的樣子 ,看到好人好事,讓大家信心能夠重新恢復起來,覺得這個社會還是有救,有這樣的信心 了,才肯去做好人。所以師父上人提倡聖賢教育要復興,最好的方法,你要做實驗、做試 點、做模範區。因為大家如果不看到成果,信心是不可能有,你說得再好聽,他不相信, 你得做出來給他看,他才肯相信。所以過去廬江湯池和諧示範區做了三年,做出成果讓大 家看了才生起信心,原來人是可以教得好的,原來傳統文化到現在還可以用得上,還管用 ,對促進和諧社會它有效。所以湯池這個中心功德無量就在此地,讓人重新生起信心來。 我們希望復興傳統文化,就得要在自己身上做試點、做模範,我自己做到,別人看了,他 才有信心。他沒有見到榜樣,說得再好聽,他都覺得這是天方夜譚。   下面經文裡講到,『尊貴自大,謂己有道』。根據望西師的意思,前面憎嫉善人,敗 壞賢明,這屬於兩舌的罪過;不孝父母,輕慢師長,屬於惡口的罪過;朋友無信,難得誠 實,屬於妄語的罪過;尊貴自大,謂己有道,屬於綺語的罪過。謂己有道,就是說自己得 道了,而實際上自己沒有得道,這是未證言證、未得謂得,屬於大妄語。自己沒有得聖道 ,沒有證果、沒有開悟,說自己得道了,這一種罪過很大,比其他的口業要大得多,它屬 於大妄語,大妄語的罪都是墮無間地獄。譬如說一個人是凡夫,我是凡夫,我偏偏說自己 已經成為聖賢。世間聖賢都不能夠自己冒稱,出世間聖賢那更不可以。出世間聖賢第一個 果位初果須陀洹,須陀洹名為入流,入流是入聖道法流,也就是你真正入了聖人的門檻, 你屬於聖人,小小聖,這是初果。初果是什麼境界?把三界見惑斷盡。見惑五大類,身見 、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就是我們見解的錯誤都斷除了。這五大類錯誤的見解放 下,徹底沒有了,這叫證初果;如果我們還有這種見,不能夠說自己證得須陀洹。有一種 檢驗的方法,須陀洹是什麼?你開天眼、天耳,這兩種神通自然現前。如果隔著牆還看不 到對面是什麼樣,你說自己證得須陀洹,錯了,你沒證得,你是屬於大妄語。   過去我們師父老人家在台灣弘法的時候,有個人跑來跟師父講,師父,我已經證得阿 羅漢果,請師父給我做鑑定。師父說,「我不能給你做鑑定,你沒證得阿羅漢果」。那個 人聽了說,怎麼你說我沒證得?師父說你沒證得,怎麼說他都不信,偏偏說自己證得阿羅 漢。最後沒法子,逼得師父說,「那我現在問你,我們現在在這講堂裡,你能不能夠看到 馬路上那車在走,你能不能透著這牆看過去,能不能看到?」他說看不到。他說,「我們 這講堂底下樓層裡的那些人,你能不能看到?你往下看」。他說看不到。他說,「你看不 到,沒有天眼通。沒有天眼通,你肯定不是須陀洹。連初果須陀洹都不是,你怎麼可能證 得四果阿羅漢?」   當然這個人他是誤會了自己的境界,他不是有意去打妄語,如果是有意,特別是為了 騙取別人對他的恭敬供養,這就是打妄語,那決定是無間地獄。他這種屬於增上慢,誤會 了自己的境界,自己沒到那個境界,以為自己到了,他對這個境界不認識,那就要在善知 識那裡求鑑定,而且善知識告訴他沒證得,他就得認。如果是要騙取名聞利養,蠱惑世間 善男信女,編造大妄語,說自己已經是什麼羅漢、菩薩、甚至成佛了,這都是大妄語。包 括說自己看到天龍鬼神,他們來皈依我,他們來護持我,或者是自己得到什麼禪定的境界 ,見佛、見光、見蓮花、見天龍鬼神了,實際上沒見到,他自己在那說,其目的就是讓人 尊重他,為了供養,詐現神通、詐現精進,內心是作惡,這種業都是阿鼻地獄的罪業。如 果是自己可能有一點小神通,為了騙取別人對他恭敬,故意詐現這種神通,顯示自己的威 德,都屬於這類。   我們師父以前就談過這麼一個事例,說他在美國的時候,有一個法師還挺有名望,他 就比較喜歡用法術。誰要是去拜訪他,他就事先用法術讓你覺得身體很不舒服,然後你去 看了他之後,他說他加持你,幫助你,身體就能恢復,回去就好了。實際上,他是把法術 收回去,然後讓你覺得他很有能耐,這是菩薩,可有感應了,可靈了。這都是為了騙取人 家的恭敬供養,這都是內心邪染、邪惡,果報肯定都是地獄。所以,學佛用心一定要真, 一定要正,不能有絲毫邪曲,「因地不真,果招迂曲」,那個名聞利養要把它斷除得乾乾 淨淨,一沾染上名聞利養,那沒有不墮落。而且你愈有名望,你的信徒愈多,墮落的地獄 愈深,受罪的時間愈長。   下面經文講,『橫行威勢,侵易于人』,這是講橫行霸道、仗勢欺人。底下經文講, 『欲人畏敬,不自慚懼』,這都是什麼?狂妄自大,欲令大眾俯首聽命於他,做他的弟子 ,做他的跟從,聽他的號令,自己貢高我慢而不知道慚愧,不能夠戒慎恐懼修持自己。現 在社會無論是在世間還是在佛門都有這類情況,每個行業裡面有福報的,居於上位者,我 們講是領導,無論是大領導、小領導,如果不是自己真正發心為民,而是圖自己私利,有 控制、佔有、支配的欲望,他就會變成這樣,「橫行威勢,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慚 懼」。所以他選拔人都選拔什麼?聽命於自己的,對自己是俯首貼耳,好聽話的;如果不 聽話,哪怕他這個人很正直、很能幹、很有德行,都不會用他,甚至會排擠他,用人唯親 ,不是用人唯賢。喜歡聽好聽的話,喜歡人家讚歎他,不能接受批評意見,這種人很多, 這種人最後福報享盡了肯定是墮三惡道。《太上感應篇》講到在位者之惡講的很多,應該 常常用來反省自己。做為一個領導,如果不把自私自利放下,不是一心為民,在這個位子 上造業就會很重;如果他能一心為民,大公無私,能修無量功德,所謂公門裡面好修行, 積功累德也是容易。   在佛門裡面也是如此,有威德的,就是一個學佛團體的頭,這也是領導,他帶領大眾 修行,使命是很重,他肩負著這些學佛同修們的法身慧命這樣的重任。如果把大眾帶上正 路,他們將來學佛都能成就,都能往生淨土,這個功德無量無邊;如果自己有私利,不能 夠一心為同修們去服務,在帶領大家的時候還有名聞利養這樣的貪圖,那就會把大眾引向 邪途。這是自覺不自覺就會引向邪途,可能把大眾帶偏了、帶邪了,自己還不知道,還覺 得自己很有功德,到最後是斷人法身慧命,那是下無間地獄。這個果報真的是「失之毫釐 ,謬之千里」,極微細的念頭,最後導致極嚴重的果報,不可不戒慎恐懼。   我們師父在科判裡面把這一段,「尊貴自大,謂己有道;橫行威勢,侵易于人;欲人 畏敬,不自慚懼」,冠上科題叫「誇大自欺」,叫妄自尊大、自欺欺人。所以我們學佛最 重要的不能自欺,對自己首先要真誠,是怎麼樣就是怎麼樣,不要誇大,更不能自我標榜 。有這樣自我標榜的心就很危險,特別是有名望的、有地位的、有威德的這樣的人,他修 功德也大,造罪業也大。   底下一段是講到「福盡惡歸」,福報享盡了,惡報就現前。『難可降化,常懷驕慢』 ,這是沒有慚愧心,就很難改邪歸正。「降化」就是講教化,讓他回頭,降是降伏,化是 教化,很難教化、降伏他。為什麼?因為他心裡「常懷驕慢」,覺得自己了不起,不能接 受別人的批評意見,總覺得自己是對的,所以是非顛倒、善惡顛倒、邪正顛倒。自己顛倒 不要緊,還讓別人跟著他一起顛倒,這一顛倒必定招來災禍。災禍還沒降臨之前,他會覺 得自己很了不起,享著福報,這個福報是什麼?『賴其前世,福德營護』,過去生中修得 的福報,而且他這個福報都是從佛門裡面修來的,不是在佛門修,他不可能得那麼大福報 。包括現在世間做領導,或者一個領域裡頭的領袖,這麼大的福報多半都是在佛門裡面修 的。這個福報很大,就營護,營就是衛的意思,保衛他、護著他,雖然現在橫行霸道、作 惡多端,但是因為前世修的福德很大,衛護著他,他福報沒享完,所以他還能夠撐一些日 子。   『今世為惡,福德盡滅』,這一世造作惡業,把自己過去生中所修的福德全部都消耗 盡了。就像人的銀行存款一樣,這個存款你可能好多世積累下來的,這一生你拼命的用, 拼命的糟蹋,最後存款用完,你就變成窮光蛋了。當自己福報消盡,今世的惡業果報就現 前,災難就來了。所以望西師在註解裡說,「今依造惡,宿善滅時,善神捨去,故今世遭 厄,此厄為痛」。惡人這一世造惡,宿世的善業使他能夠有這個福報,所以它也能夠支撐 他造惡。想造惡的人也要有福報,他才能把惡造成功;他沒福報,想作惡都作不來。   你看希特勒有多大的福報,殺這麼多的人,幾千萬人,他還能依舊活得挺好,這宿世 的善業太多了,福報太大了。假如他這一生為善,那不得了,他這個福報可以利益多少眾 生,那下一世就可以做大天王。可是這一生他不善,就是這裡講的,橫行威勢,侵易于人 ,欲人畏敬,不自慚懼。他沒有慚愧心,他認為自己很不錯,自以為是,殺人如麻。每殺 一個人,當然就損他的福報,到最後福報肯定有盡的時候,再大的福都禁不起這樣糟蹋, 所以最後他自殺身亡。宿善滅了,消盡了,善神捨去,因為他造惡,他不行善,善神都遠 離他,惡神都跟著他,這一生福德就消滅完,他就遭到厄難了。所以他發動第二次世界大 戰也就是幾年,四年的時間而已,四年就把他累生累世所積的無量福德全部消耗盡,最後 自殺身亡。蘇俄軍隊打入柏林的時候,把他的屍首找出來,都已經面目全非了,身體都臭 穢不堪,這是他現世報。來世呢?那神識肯定入無間地獄,這不用說的,發動戰爭的人肯 定都墮地獄,希特勒肯定是無間地獄,最苦的地獄。這是五惡、五痛、五燒,痛是現世報 ,燒是來世報,在地獄裡待多少劫不曉得了,地獄業受滿了出來還得還命債,所以那個前 途是太苦了!逞一時之威,自己作威作福、橫行威勢,這只是幾年。所以這是福報大的造 業也大。   所以,人受什麼樣的教育就太重要,如果從小受到錯誤的價值觀教育,長大了那真的 就會為非作歹,苦報就無窮。《淨影疏》也有這樣的解釋,這是隋朝慧遠大師對《無量壽 經》的註解,說「宿善滅盡,善神捨遠。身無依倚,多遭厄難,是其痛也」,這是講到『 壽命終盡,諸惡繞歸』。壽命最後盡了,善業所得到的福報全部滅盡,善神都離開他,自 己身沒有絲毫依靠,於是就多遭厄難,苦難就來了。什麼苦難?最普遍的身體遭病,重病 ,臨死的時候病得很痛苦,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一直飽受病苦折磨,這口氣就是斷不了 ,一直在受苦,這是痛。「諸惡繞歸」,這是惡報開始現前,這個報到受盡了,氣斷了, 就會墮落三惡道。   底下經文就是講「苦極悔遲」,這個時候痛苦到極處,後悔都來不及。我們來看經文 講到,『又其名籍,記在神明,殃咎牽引,無從捨離』。「名籍」就是記錄這個人名字的 冊籍,在陰司地府專門有記錄人罪業的這種冊籍,就是我們講的檔案,陰司地府的檔案記 錄是非常的具體,很細緻,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全都記錄。「記在神明」,這是神 明將惡人的罪行記入案冊當中。「殃咎牽引」,這是他的惡業牽引他,要到惡道裡投生。 《會疏》,這是《無量壽經》的註解講到,「無能他人牽我者,唯縛自業,自入惡趣故」 ,這個時候任何人都不能牽引你,誰牽引?惡業牽引。所以上天堂、下地獄不是天神主管 ,也不是閻羅王能夠把你拉下去,全是自己造作的,惡業招感,惡業變現。就像人作夢一 樣,夢境是誰造的?不是上帝,也不是閻羅王,是自己的心變現的,你作夢的心變現的。 你要是這個心是善的,那你變現善的夢境;如果心是惡的,那就變現惡夢,全是自作自受 。所以到臨死的時候惡業牽引他,沒有辦法捨離,離不開這個惡業,那個時候後悔來不及 了。   『但得前行,入于火鑊』,這就要到地獄裡面受苦,火鑊就是代表地獄。地獄裡面都 是猛火,鑊就是我們講的大鍋,大鐵鍋,要下油鍋,這是用一種刑罰來代表。地獄裡的刑 罰可是太多了,刀山劍樹,你看我們前面講的黑繩地獄、燒熱地獄,所以不光只是油鍋而 已,油鍋是一種,還有把罪人扔到那個石磨裡頭磨,磨成漿水出來。造作口業的,墮拔舌 地獄,舌頭被鬼卒拔出來釘在釘子上,然後用犁來耕,這些全是自己不善心所變現出來的 。   『身心摧碎,神形苦極』,到地獄裡頭,身體、心靈都被摧毀破碎。像黑繩地獄那個 黑繩是燃燒著火,高溫,而罪人的身體又非常疏鬆,黑繩一鞭打過去,身體就碎了。「神 形苦極」,神是精神,形是形體,都到了極苦,我們想像不出來。《淨影疏》說,「惡業 所牽,鬼神攝錄。將入惡道,受苦焦焚」。惡業牽引著罪人到地獄裡頭,他所見到的是有 惡鬼,像民間所說的牛頭馬面,就拿著枷鎖要拉這個罪人走。攝錄,就把他帶到了陰曹地 府,見到閻羅王,閻羅王給他判罪。這些種種全是自己業力變現,就是剛才講的夢境,他 夢出來,那實際上他的苦是真感受到。就像人做惡夢,他惡夢裡頭他不知道自己做惡夢, 他真的有苦受,將入惡道,受苦焦焚。受的苦那是極痛、極劇,焦,燒焦;焚是被焚燒, 被焚燒的時候你說多痛苦,所以叫做神形苦極。『當斯之時,悔復何及』,這個時候後悔 莫及。為什麼?業力已經現前,想要離開地獄,不能,必須是業受滿了,報盡了他才能離 開。   在《法苑珠林》裡面引了《出曜經》這一個公案,說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尊者叫滿 足,他已經有通了。有一次他就到餓鬼界,他觀察到一個餓鬼形狀很醜陋、很可怕,讓人 毛骨悚然,身上都出火,烈焰在焚燒,口裡一直都爬著那些蟲子出來,而且全身都流著膿 血,很臭。口裡出的火能夠長數十丈,噴著大火出來,眼、耳、鼻、身、肢節都有出火焰 ,而且都能出數十丈的火焰,他的唇口就像個野豬嘴一樣。身體很大,有一由旬這麼長, 這一由旬,如果按照佛經的算法應該是四十里那麼長,身體很大。因為身上都燒著,所以 手都在身上抓,在哀嚎,在痛哭,在奔馳。滿足尊者見了之後就問,你做了什麼樣的罪, 為什麼受這樣的苦?這個餓鬼就說,我過去也是出家人,因為貪戀房舍(就是道場),對 道場生了執著,不肯捨,慳貪;而且自己認為自己原來是豪族出身,常常出言臭穢,就是 罵人;也生起嫉妒心,見到持戒精進比丘就會罵、就會毀謗,惡口、惡語,口業造作了很 多,現在要受這樣的苦。所以他勸這個尊者要告訴世人,「寧以利刀自割其舌」,自己把 舌頭割下來,受這樣的苦,也不能有一日罵精進持戒比丘,不能說出家人的過錯,不能夠 講,特別是有道德、有戒行的修行人。他說,尊者你回到人間,你把我這個形狀,這樣一 個受苦的狀態告訴這些比丘們,告訴這些修行人,要善護口業,不要亂毀謗,否則將來就 變這樣一個苦報。而他說,自己要在這個餓鬼界裡頭要幾千萬年受這樣的痛苦,而且命終 之後還要墮入地獄。這個餓鬼說完之後號啕大哭,當時就像大山崩裂一樣的哭聲,天翻地 覆,痛苦不堪。這都是過去曾經造作惡業感得的苦報。   今天我們的時間到了,我們這一段妄語戒就先講到這裡,下次我們會把《十善業道經 》裡頭的講到戒四種妄語的經文拿來跟大家分享。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105.18.23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48439408.A.092.html
erincy: 南無阿彌陀佛! 11/25 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