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yctsai (應照虛空無所攀緣)》之銘言: : ※ 引述《yogi (Yogi)》之銘言: : : 你有沒有仔細讀文呢?你批評論母是舍利弗尊者在天界聽聞這個說法,我的回應是要 : : 也請引用正確說法。這是舍利弗在人間聽佛陀開示的內容。你的反應是"不管啦假託 就? : : 假託" 我沒看過這樣的治學態度。 : 這本假托的論母,來源說法眾說紛紜,來路不明,若是 佛陀講的內容就是 經 了 ! : : 你有沒有想過,隨佛的訓詁完全奠基在一個很腦補的基礎上:優波離的弟子們傳承的 : 你有沒有想過,你正堅持 那本來路不明的 論母,還想推銷給別人,還取笑研經的聖弟 : 你是為了眾生,還是 想成就推廣自己的信仰 ? : 後面的多說無益,不是嗎 ? 假托與來源不明的問題,你解決了嗎 ? : 論母被揭發是假托,卻是用攻擊代替改正,這不是佛弟子應有的態度! 是否是假託舍利弗之口,那是一個訓詁上的問題。這些問題當然可以討論, 但我以為這種考古的問題都有其極限。你可以主張當代南傳七部論的來源 論母是假託某人之口,但是上座部的看法是七部論的形式確立於第三次結集 ,在這以前是編於小部之中。 好既然有這樣的爭議,那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拿出第三次結集以前的小部來 看,問題做得到嗎?做不到。於是這就成了一個無法驗證的問題。不過學術 上本來就是證據到哪共識到哪,證據不足處各自論議,這倒也沒什麼。我比 較遺憾的是隨佛與其門人既然要用學術的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就也應該用 學術的態度來看待異說,而不是那副「我說是假託就是假託」那種態度。 要捨棄實修搞訓詁流不關我的事,但是要搞訓詁也請搞得像個樣子吧。 再來就是,面對訓詁的爭議是一回事,但是論典之所以重要與被廣為接受, 乃是因為論典的架構確切符合那些四雙八輩的修證經驗。在部派見解的分歧 中,有部派主張三世實有,有部派主張現在有,但這些分歧根本不影響阿毗 達摩的架構。而不像訓詁可以存在不同見解,四雙八輩的證果可沒有任何模 糊空間!除非你敢指控這些四雙八輩都是未證言證,不然就必須承認一件 事:阿毗達摩是合乎佛法的,也同於他們的修證次第經驗的。 不得不說,在學術上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態度,在實修上又無法達到四雙 八輩的高度,我真的不知道有什麼立場可以這樣緊咬著阿毗達摩說它來源 不明無助解脫啦。訓詁流真的每次都給人一種無極限的感覺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7.8.170.15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61821501.A.F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