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yctsai (應照虛空無所攀緣)》之銘言: : yogi 你無法證明真偽,卻認為自己所學之論為正統,抹黑攻擊依經藏修行之僧團與學人, : 僧團提出的 相應部經文 至少是 佛說 無誤。 依經的道次第 也是 佛說 無誤。 正統當然是就南傳來說的。南傳上座部佛教認為在佛世時比丘間就已經在互相討論阿毗達 摩,也就是至上法,先不管起源你認不認同,但所謂至上法的內容就是從心、心所、色法 等架構來剖析五蘊的作用乃至證道果的歷程。這套教法的架構直到現在成為南傳論藏的主 體。隨佛或其門人要用"起源太過神話"來否定這些教法的架構與準確性只能突顯他們的無 修無證,如此而已。 : 錫蘭 與 僧團 友好的大長老,其實您也不知道,這些長老是 "數萬"比丘 的大長老。 與隨佛友好的錫蘭長老,知道隨佛這樣子批判他們學習的論藏與分別觀嗎? 老實說,找幾個高僧大德來共同出席一些活動拍個合照什麼的這也滿常見於藏傳中的 附佛外道如養鱷魚洗抹布之流的。我真的不知道跟幾個錫蘭長老拍合照能證明什麼啦 : 您說僧團:訓詁、蕭XX、...、沒有禪修業處....,企圖用網路打擊、抹黑 這些都有所本的。 訓詁:難道隨佛這一套文獻比對不叫訓詁嗎?什麼時候"訓詁"變成抹黑詞了?訓詁學 者都要哭哭了。 蕭平實:這也不是第一次有人在板上這樣類比。兩人一樣都是自以為從經藏中找到別 人幾千年來都沒發現的正法,只有自己這樣才是對的別人那樣都無助開悟。這也正是 兩人最為人所垢病處。 沒有禪修業處:隨佛本來就從未告訴過別人自己依止過的業處師,反而自己提出一個沒 有業處師指導背書的禪法,而這套禪法在隨佛所有公開的文章、影音之中,從未細談 操作,只是一貫地談訓詁談別人方法無助開悟。這樣被質疑禪修業處真的只是剛好而已。 : 依佛陀原說經文修行且不持金錢 的僧團,自以為大義凜然,那是你的無知 ! 這就更好笑了。批上南傳的三衣,不持金銀本來就是本份,什麼時候變成一個很了不起 可以拿來說嘴的事了?再說了,所有對隨佛的批評,有針對他戒律的部份嗎?戒律沒問 題就表示其它的見解沒問題嗎?拜託一下好嗎?一直避重就輕的護航真的不行啦。 好啦,真的要說戒律的話來說啦。 隨佛說分別觀無助開悟,言下之意就是那些修分別觀的四雙八輩未證言證。 所以有兩種可能: 1. 隨佛是對的。那麼這些假四雙八輩未證言證犯大妄語,屬驅擯之罪。 2. 隨佛是錯的。那麼胡亂指責比丘犯驅擯的毀謗言論犯僧殘之罪。 自己選一個吧。 : ※ 引述《yogi (Yogi)》之銘言: : : 你一直要說印順導師的考據,然而根據他的認知: : : 「從這部比較古型的論書,看出阿毘達磨論的成立過程。這是為了說明的方便,並非說 : : 『舍利弗阿毘曇論』,就是上座部根本的阿毘達磨」 : : 所以現在是拿著一本漢譯的舍利弗阿毘曇論說它是分別說部的舊阿毗達摩,然後指控這部 : : 論的來源不明,就可以連結到所以上座部體裁不同的七部論也都是承襲自此因此內容有問 : : 題嗎? : : 真是有夠熱情奔放 創意無限的作學問方式啊XD : 坦白說,我也不想跟你扯一堆,您根本無法證明,南傳的阿毗達摩是佛說。 就如同你也無法證明阿毗達摩非佛說一樣啊。所以爭論這個點真的很沒意思。 : : 喔 所以只要以當今的眼光來看有神話色彩的都認為沒這回事都是神話囉? : : 你怎麼不乾脆說六道輪迴也很有神話色彩 神通也很有神話色彩,那些三藏中提到天人 : : 提到餓鬼提到神通的都是神話內容,都沒這回事,佛陀也不是天人師,只是人師.... : : 把無法證實的東西 就全部都否定其真實性 : 這樣看來,你應該也沒什麼立場反對,龍樹南天門取經,這類的傳說了 : 您應該跟 A大 還有 happy大 學法華、華嚴、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淨土。 噗哈哈哈。這段很幽默耶。 因為我不反對阿毗達摩的神話起源,所以也沒立場反對大乘經的神話起源。 (對啊這就是我一貫的立場啊 要談佛法就從佛法的本質來談 扯那些神話不可信 那樣 一堆提到天人餓鬼神通的就都不要信就好囉) 因為不反對大乘經的神話起源,所以就去學念佛就好。 (我也覺得新約保羅書信的起源很實在,我乾脆念主耶穌如何?) 然後,這樣亂扯板友下水,到底不愧是愛捅馬蜂窩的隨佛學風呢。 : : 寫論文都說無法證實所以都是假的杜撰的,真是太方便的為學方式了。 : 別那邊扯寫論文引用的內容,捏造的出處,能信嗎? 繼續跳針吧。 yoyoyo 神話內容不可信 全都是假造的 yoyoyo : : 我有整串文章說阿毗達摩一定是佛說嗎?我只是把南傳的說法並列,然後說這是個當 : : 前的證據無法證實真偽的說法。然而我一再地強調的是,撇開這個問題不論,阿毗達 : : 摩的內容是受到四雙八輩成就者親身經驗的印證的。 : : 亂栽贓別人說過的話,一如亂栽贓南傳改經適論一樣,一貫的優秀學風。 : 誰栽贓南傳改經了,隨佛長老是指 印度古分別說系的某些學人。 阿你前幾篇不是才在說分別說系就是南傳上座部的前身嗎? 南傳上座部的經藏傳承在部派時代是分別說系啊。 所以又在用話術迴避指控了,真是夠囉。 : : 隨佛的創意無限學風又在此展現。在佛陀如此多的經典中,找到一篇44種智,就說這才 : : 是隱沒2000年的修道次第嗎? : 這是 佛陀 所開示的次第,你認不認同,坦白說,已經不重要, : 這是正確無誤的內容。把 佛陀 開示的經文,擺到你眼前了, : 有 疑 不能接受,那是你的障礙。 我沒有說這是不正確的啊。我只說這樣的經文看不出次第,也已經無法找到業處傳承。 不要一直扭曲板友的話很困難嗎? : : 十六觀智有其明確的次第關係,有其明確而又微細的經驗,所以才會成為需要業處老師 : : 帶領的修證次第。現在隨佛隨便抓一篇經文說有44種智,fine,這是佛陀說的。但是44 : : 種智的修證次第呢?各種智對應的禪修經驗呢?也許這些修證次第在過去曾存在過,也許 : : 還有可能從一些文獻中理出頭緒,但是業處傳承就是已經不存在了,已經沒有老師能夠 : : 去區分這些44種智中間的經驗與方向了。不過當然不注重業處傳承的隨佛才不會管那麼 : : 多,訓詁無敵,這些經驗也是可以從訓詁中讀出來的吧。我只能說good luck。 : 佛陀的法都是可以自證自知,按照經文實修,有沒有到達自己都會知道, : 不去研究佛陀講的內容,已經先設定失傳,沒人會、沒人能教, : 這當初集結的 法,就是 佛陀 的經驗,哪有什麼失傳, : 自州自依、法州法依,這也是 大迦葉尊者 集結 佛陀對弟子開示 的目的。 : 是否 捨貪 吐苦,不受後有? 你自己會不知道嗎? 你錯了。如果佛陀的法可以只讀經文就修得成,那樣我們不用恭敬三寶啦。只要恭敬二寶 就好。反正就算沒有僧團,只要佛經電子化儲存,那麼即便未來僧團傳承斷了,只要電子 檔尚存,就一樣可以有人讀經自修成就解脫,那麼末法也不會來囉。真是太棒了。 問題實修並不是這麼一回事。佛陀的經典可以指出方向,但是經典畢竟不可能詳細寫出每 個過程中的細微禪相指標。一個凡夫就像是迷失在深山中的人一樣,告訴你走出深山 到達城市就可以獲救,告訴你向西走就可以走到嘉南平原,告訴你小溪都會注入大河然後 流經平原入海,於是你就真的以為只要下切到溪邊然後順著溪流走就可以獲救嗎?XD 一個有經驗的禪師,依其自身經驗與其身後千百年的傳承,能夠辨別那些走向解脫的禪修 過程中的微細經驗,並且給出適當的指導。 那些讀了經典就以為可以不必經由業處師指導自己就能發現道路的人,就像那些在深身中 相信自己可以不依賴嚮導只要下切溪谷就能逃出去的人一樣愚昧。 : : 至於論的內容是否正統呢?我一再強調,這個傳統是有四雙八輩的背書的。 : : 就繼續扯不正統吧,這樣就勢必得要面對一個更棘手的問題: : : 那這些四雙八輩是真的還假的? : 依照 佛陀 原始的次第,或者 部派學人的心得次第,這是一種選擇, : 佛陀的原始次第,也是有更多更資深的 四雙八輩 背書, : 我們原始佛教學人,"從沒有" 去否定 部派的論 去修出來的 四雙八輩, : 例如:斷無明 這件事,佛陀的原始次第,雖與 論寫的次第 有所不同, : 總之,這件事必須做到,大家目標一致,手段不同, : 把 原始佛教學人認同 佛陀的原始次第,無限上綱 到 說 我們 反對 南傳 近代四雙八輩 : 明顯,想要讓 整個 南傳 共同排擠 原始佛教學人,這種心態真是有問題。 : 在搞 鬥爭 嗎? 還是真心想學習 佛陀的教學內容。 隨佛: 分別觀無助開悟 到底是誰在鬥爭啊?真的是得了便宜還賣乖耶XD : : 隨佛: 分別觀無助開悟 : 這個你最糾結的部分,只好講破給你聽, : 隨佛長老,認為所謂達到開悟(覺悟),或稱正覺,那是要達到 見法, : 見什麼 "法",在雜296經, 佛陀 講明 是 見 "因緣法、緣生法" 而正覺, : 修 分別觀 對於 "見 因緣法" 這個目標,最後還是 繞回 觀察 因緣, : 不然就違反 佛陀 講的 見 因緣法/緣生法 這個 開悟 大前提, : 佛陀教弟子 "於 六觸入處 修 因緣觀" 進而見 因緣法/緣生法, : 南傳四雙八輩,因為時空背景,按照 部派所傳的 分別觀,很努力的繞一圈, : 最終還是得見因緣法,捨貪斷愛,自知不受後有,我們有否定其成就嗎? 沒有! 隨佛: 分別觀無助開悟 好像不是你解釋的這樣耶 修四念處分別觀會有十六階觀智,這也並不是你說的繞一大圈才見法,而是在不同的觀智 都會對法有更深的體會。 比如說所謂「先知法住,後知涅槃」。涅槃當然在十六觀智指的就是十四十五的道智果智 ,而法住則是指第二觀智緣攝受智(也稱法住智),在這個觀智中會清楚知道諸名色法間 互為因果的關係。這其實就正是雜阿含296經所說的意涵,也並不是你曲解的"繞一大圈才 見因緣"。倒是在四念處禪法中一再強調的是觀照的目標必需是究竟法(名法與色法)而 非概念法(例如人生的順逆或者大姆指),只有觀照究竟法才能夠如實見到諸名色法間的 因果關係,這是觀概念法的人無法達到的。這就是業處傳承的經驗。而隨佛對於概念法與 究竟法都分不清,卻妄談分別觀無助開悟,這種沒有業處傳承的空談,我就不知道是否會 繞比較大圈或者根本繞不出來了。 : 長老認為 佛陀教 從六觸入處 去觀察,比較直接了當,的確比繞一圈有幫助。 : 您就不要再 這樣糾結了,.... 有些人會糾結於附佛外道,那是他們過去世的業所造成。對於這種人勸他不要糾結於無 聊的訓詁問題不要沉迷於邪師只是浪費唇舌。但是寫這些也只是讓那些有緣的讀者能看 清一些事情,如此而已。對隨佛與其門人我只能說:good luck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7.8.170.15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62367432.A.D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