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yogi (Yogi)》之銘言: : 標題: Re: 再談隨佛禪法之謬誤與空洞 : 時間: Wed May 11 20:43:02 2016 : → yctsai: yogi 你接受的名相定義 是 部派援引自論的定義 05/17 14:37 哪一個名相定義是不合乎經藏的你點出來吧 不要這樣子跳針好像重複說幾次就好像會成真一樣 : → yctsai: 問題是 論的內容與經說不合 論也不是佛說 05/17 14:39 是否佛說那是無法驗證的考古問題。 但是內容與經說不合則是很嚴重的教法問題。 兩千多年來的四雙八輩都不覺得這與經說有不合,只有隨佛這樣覺得嗎? 要不要舉出你們認為哪邊的內容與經不合啊?還是又要胡亂指控說南傳認為論典合於經藏 是因為改經適論勒? 真的是話都給你們說就好。 : → yctsai: 論從 最古的 舍利弗阿毗曇論 開始發展到現在 論義都有改過 05/17 14:43 : → yctsai: 隨佛長老 援引的內容 都是 實在的經文 05/17 14:44 : → yctsai: 隨佛長老 有出一本 相應菩提道次第綱要 05/17 14:45 : → yctsai: 每個次第 都有 整理好的經文 對照 05/17 14:51 : → yctsai: 長老也解說 分別說系 與 說一切有部 的論義 問題 05/17 15:05 告訴你什麼叫作與經說不合吧 #1ND8ciVd 這是隨佛教導的四念處 : → yctsai: (身)觀四食 、(受)觀觸 、(心)觀察識、(法)觀集滅法 05/13 14:09 這才叫與經說不合。念處相應42經提到四念處的集起分別是四食等等, 但是經文裡面沒出現一個"觀"passa 就是說,佛陀教導比丘這些是四念處的集起,但是觀四念處不是這樣子觀。 在念處相應其它大多數的經文都說得很清楚怎麼觀: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 身 當下隨觀(多次地觀)身 住於當下 (原經文法時態強調當下) 即:住於當下身而隨觀當下身 這就是隨佛批判最力說無助開悟的分別觀禪法的操作方法。 南傳正統的分別觀禪法清楚按照經藏所說的原則在觀,被隨佛打成依論不依經 反而隨佛自認為自己曲解經文原意的四念處觀法才是合於經教 滿滿的吐槽點我都不知道說什麼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7.8.172.2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63470412.A.7E4.html ※ 編輯: yogi (77.8.172.240), 05/17/2016 15:36:24
yctsai: 你願意的話 我可以寄給你一本 相應菩提道次第綱要 05/17 16:10
yctsai: 論的謬誤 不是 三言兩語可以舉完 長老寫了一本書 05/17 16:11
yctsai: 剛好有電子檔 05/17 16:13
yctsai: 這個文件比較舊 部派的論義的謬誤 寫的比較少 05/17 16:22
yctsai: 我建議先從 部派怎樣分裂 來看看 05/17 16:27
yogi: 賣鬧 我在說你曲解經文 你叫我讀歷史 05/17 16:27
yctsai: 你不讀歷史 才會知道 那本論 為什麼會出現 05/17 17:08
yctsai: 你一直攻擊隨佛長老 至少你也讀一下 長老整理的資料 05/17 17:09
yctsai: 電子版 的 相應菩提道次第 也有寫一些 05/17 17:11
yctsai: 中道禪法釋疑 這裡也提到不少名相的差異 05/17 17:13
yogi: 我質疑的點很簡單 SN47.42整篇經文沒提到觀 隨佛曲解經文 這 05/17 17:22
yogi: 跟論或者歷史都無關 不要繼續跳針轉移焦點好嗎 05/17 17:23
yogi: 老實說我也一直很懷疑,到底隨佛口口聲聲說比對南北傳文獻 05/17 17:24
yogi: 他是拿了漢譯本來比對 還是真的自己去學通了巴利文梵文再作 05/17 17:24
yogi: 文獻研究啊?如果稍微懂一點巴利文的皮毛的話,怎麼可能會去 05/17 17:25
yogi: 曲解SN47.42的文意說四念處是這樣觀呢? 05/17 17:25
yctsai: 你這樣的辯法 真的把南傳的水準搞低了 .... 05/17 17:56
yogi: 連巴利原典都不去研讀 就曲解經典原意 這樣的作法是有比較好 05/17 18:00
yogi: 嗎?XD 05/17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