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根據 雜阿含726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夾谷精舍。   爾時,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如是念:   「半梵行者,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   時,尊者阿難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 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   佛告阿難:    「莫作是言:『半梵行者,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 。』所以者何?純一、滿{靜}[淨]梵行清白,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 、惡伴黨、惡隨從。    我為善知識故,有眾生於我所取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如是,擇法覺分、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以是故當知,阿難!純一、滿{靜}[淨]梵行清白,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 惡知識,非惡伴黨、非惡隨從。」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心得: 1. 阿難 認為 半梵行者 是 善知識 被佛陀糾正。 2. 善知識,雖然世俗用的很高興,但是 佛陀 的標準很高。 3. 佛陀 自稱為善知識, 除了 梵行滿淨 並能以 七覺分 引導眾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7.152.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64145040.A.544.html ※ 編輯: yctsai (125.227.152.91), 05/25/2016 10:59:17 ※ 編輯: yctsai (125.227.152.91), 05/25/2016 10:59:40 ※ 編輯: yctsai (140.92.71.130), 05/25/2016 13:28:25
rabbit1974: 重要的是自己目前的向初果之路到達什麼階段自知否。 05/25 15:05
rabbit1974 不好意思之前怠慢您, 在下按照 四聖諦 三轉,目前在第一轉,修念覺分。 雖然念覺分尚未成就,我卻體驗了諸多因緣觀禪法的好處: 1.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中修行,滅除許多生活的煩惱 平常不再 易怒、懊惱,常以離於 我見 的方式,來處理家庭與工作的問題, 發現 原來 生活 也可以禪修之中,不管有沒有 禪坐,我都用因緣觀來觀察, 例如:隨佛長老常常說,"做現在,不要做自己",這就因緣觀禪的生活應用, 在處理當下的工作時,不要讓我見與情緒的引導,觀察現況因緣來處理問題就好, 當面臨 本來會引發怒火或煩躁的工作,你會發現不需要發怒或煩惱也能處理好。 2. 打坐禪觀,也知道善觀因緣,漸次來調伏昏沉、掉舉...,因緣觀不用很深的禪定, 透過專注於觀察 身觸,我發現,經文寫的是真的,身識 依 身根、觸境 為緣, 而且 當覺知 身識, 其實 五蘊 都已呈現,細節要親身體驗才會知道, 佛陀講的是真的。 我覺得目前 1. 的幫助比較大。每天沒有辦法打坐的時間比較多, 但也是在修行之中,還會讓家人得到 正法 的利益,家人關係會變好。 工作也會順利,比較不會因為 情緒 導致 做的很痛苦。 法 能應用於生活,真的 薩度! yctsai:轉錄至看板 Buddha 05/25 17:31 ※ 編輯: yctsai (125.227.152.91), 05/25/2016 18:32:44 ※ 編輯: yctsai (125.227.152.91), 05/25/2016 18: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