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yogi (Yogi)》之銘言: : ※ 引述《yctsai (應照虛空無所攀緣)》之銘言: : : 三、當正見「十二因緣的集法與滅法(見老病死如何起與如何滅,此時修行者還未解脫, : : 老病死也還未滅)」,接著得見「能對緣生法離貪、斷愛」,就是解脫生、老病死的古仙 : : 人道,這一離貪、滅苦的古仙人道就是八正道。此時已經明見老病死苦、老病死苦的集法 : : 、老病死苦的滅法、老病死苦滅盡的正道,已經成就「四聖諦第一轉、四行」的正覺(《 : : 相應阿含》287,655 經、《相應部》『因緣相應』65 經、『根相應』52 經),成就了「 : : 慧根」及「信根」25。《相應阿含》287:「我時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謂八聖道:正 : : 四、當已經明見老病死苦、老病死苦的集法、老病死苦的滅法、老病死苦滅盡的正道,成 : : 就「四聖諦第一轉、四行」的正覺後,即能依據「四聖諦第一轉、四行」的正覺,也就是 : : 具足「慧根(四聖諦如實知)」,攝導精進修行的「精進根」、「念根」、「定根」 : : ,也就是修習離貪、斷愛之出世間八正道,這就是「四聖諦第二轉、四行」的修證。 : : 心得: : : 1. 四聖諦 第一轉 : : 先觀察 十二因緣的集法,如實觀察到 集法 之後,再觀察 滅法, : : 當能如實知 集、滅法,則成為離於 無明 的 見法者。 : : 此時尚未離欲,但以斷除 我見、常見,並已 明見 八正道。 : : 2. 四聖諦 第二轉 : : 見法者 依所見之八正道 修行 離貪、斷愛之出世間八正道。 : 照隨佛這樣的講法就是說:第一轉離於無明 也就是他定義的"初果",這樣的"初果人"只 : 完成了信根與慧根而已,而接下來才要接著修精進根 念根 定根 : 這在任何一個正統南傳實修傳統聽來都是不可思議的說法。 別急著栽贓我們錯誤,您看長老的文章,看得不夠細, 隨佛長老的次第,起手觀察十二因緣法 依然修 念覺分(念根),修因緣禪觀,直到見法。 第一轉 見法(慧解脫/離無明),長老強調 慧根 成就 ,也才能具足 信根, 沒修到 見法,對 法 依然有 疑,因此 信根,還是無法具足。 整體而言,如下: 由修念根觀察因緣法開始 => 慧根 => 信根 => 進根 => 念根 => 定根 第一轉,目標是慧根成就,尚未到達正念成就(念根成就)。 : 如果是奢摩它傳承,會說要先成就念根定根精進根,然後在安止定的基礎上修觀,讓慧根 : 信根成長直到道果。 禪定 對 見法 有幫助,但必要有 慧根 作為前導,精進的方向才不會走偏, 具足慧根 (斷我見/常見/斷見),離於無明,而且 善觀察 集法 滅法 集滅法, 第二轉 以慧根為基礎,修持念根,精進根,斷除自己的種種欲貪,以成就正定。 : 如果是毗婆舍那傳承,會強調五根是共同平衡發展的,對初入門的行者來說定根至少達到 : 剎那定或近行定壓制五蓋,然後才有可能如實見到諸法,慧根等自然會跟著一同成長,而 : 直到道果。 其實 定根 是指 正定,並不是 禪定,(當然 論 不是這樣告訴你) 佛陀在菩提樹下見法之前,就是修禪定的,佛陀修了很深的禪定,依然沒有見法, 見法的關鍵,根本不是在禪定,禪定有幫助,重點還是 第一轉的 慧根(見法), 即 觀察因緣法的集與滅,這個後面 斷貪 也要用, 修行時認為五根好像同時發展,但慧根沒成就,進根、念根、信根、定根 很難成就, 先修出 慧根,信根 也同時成就,其他三根,在慧根引導下,就真如你所說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會一路發展下去。 : 不論是奢摩它或毗婆舍那傳承,都指出一件重要的觀念:戒 - 定 - 慧 的次第是很重要 : 的。持戒不在五根裡面暫且不說,但是慧學的完成必然要建築在一定程度的定學基礎上。 : 這個一定程度,就毗婆舍那來說,就是至少要克服五蓋,完成心清淨。一個沒有定學基礎 : 的慧是狂慧,因為心被五蓋遮蔽,根本無法於諸法如實知。那樣根本稱不上是真正的慧根 : 發展,更不用說能夠達到預流道果。 沒有 慧根 引導的定 是 "邪定",慧根 也是需要 在 基本的禪觀能力, 問題不是在禪定多深,而是在觀察的內容,是否有如實的觀察到 因緣法集與滅。 : 從隨佛這種"先成就慧根信根證初果,再修習精進根念根定根"這樣的說法來看,不僅印證 : 了先前我所質疑他不加區分概念法與究竟法,也顯示他的說法只不過抽取幾段他自認為原 : 始的經典說法就斷章取義,自然就會得到這樣荒謬至極的修行次第了。 : P.S. 其實這種無視戒定慧修學次第的詭異見解並不是隨佛一個人而已。比如曾銀湖的 : 初果這本書,呈現的則是另一種極端,認為只要聖戒成就 虔信三寶 就成就了四不壞淨 : 也就是證初果了。這也一樣完全不把定與慧視為預流道所必備的基礎。真的不得不說, 隨佛長老嚴格的很,沒見法,他當你 信根 還不成就。 你要信論,不修慧根,先修念根,我也不會阻攔你,我是好心提醒,這有點辛苦, 因為 念根 還是得等 慧根 成就,念根 才會成就,正念 以 正見 為基礎, 你若先修 慧根, 你 念根 會很快成就。 : 很多主張"原始佛教"的常常會把教理作出一些奇怪的詮釋,明明大家讀的經都是一樣的, : 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呢?原因就是因為追求"原始"的立場,當然會預設地以為當今的教法 : 都不夠原始都有錯誤,自然就不會去親近善知識學法,而只憑自己的理解去詮釋經典, : 當然10個人有10套不同說法,並且10套說法都有違千年聖僧伽傳承,自然不是什麼太奇 : 怪的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7.152.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64659801.A.B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