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yogi (Yogi)》之銘言: : ※ 引述《yctsai (應照虛空無所攀緣)》之銘言: : : 別急著栽贓我們錯誤,您看長老的文章,看得不夠細, : 別人指出錯誤都是別人讀得不夠細這樣嗎? : 那麼隨佛違背教理自己提出一個慧學在前定學在後的次第是怎麼說呢? : : 隨佛長老的次第,起手觀察十二因緣法 依然修 念覺分(念根),修因緣禪觀,直到見法。 : : 第一轉 見法(慧解脫/離無明),長老強調 慧根 成就 ,也才能具足 信根, : : 沒修到 見法,對 法 依然有 疑,因此 信根,還是無法具足。 : : 整體而言,如下: : : 由修念根觀察因緣法開始 => 慧根 => 信根 => 進根 => 念根 => 定根 : : 第一轉,目標是慧根成就,尚未到達正念成就(念根成就)。 : 所有佛教正統傳承都會告訴你戒定慧的次第,就是說定根在前慧根在後。 目前基本上 佛教界 的確都是順口溜一樣的講 戒 定 慧 這種 順口溜,到底對不對? 大家也沒有去檢討過,總之就順從傳統, 甚至連 定 到底什麼是 禪定 什麼是 正定,也是混淆的, 八正道 第一個是 正見, 要 成就 正見 就是要 見法 達 慧解脫, 八正道 最後是成就 正定,正定 成就 是達到 離欲 心解脫, 按照 八正道 來看 順口溜 應該改成 慧(正見) => 戒 => 定(正定) 佛陀尚未在菩提樹下之前,是苦修禪定的,並沒有辦法解脫,最後是觀察 因緣法 覺悟, 見法之後,修八正道,成就正定。 : 沒有定力基礎是不可能如實見法的,而沒辦法如實見法是不可能有慧的。 : 這是任何一個稍具基礎的禪修行者(不論是止乘或者觀乘)都可以用其自身經驗作為佐 : 證的。 沒有定力基礎,是事倍功半,因為容易分心,不夠專注,只要肯如實觀察還是會見法, 闡陀尊者 不是很好的例子嗎? 有修禪定,若用對方法,就是很快成就,如:五比丘, 轉法輪經 不是也記載 五比丘的 見法。 舍利弗尊者的見法,也沒有修禪定背景,聽到 五比丘之一 馬勝尊者講因緣偈, 尊者 就 見法 了。 當然 我輩 最好不要以為 自己可以比 舍利弗。 : : 禪定 對 見法 有幫助,但必要有 慧根 作為前導,精進的方向才不會走偏, : : 具足慧根 (斷我見/常見/斷見),離於無明,而且 善觀察 集法 滅法 集滅法, : : 第二轉 以慧根為基礎,修持念根,精進根,斷除自己的種種欲貪,以成就正定。 : 先不談你這樣的講法是一竿子打翻了奢摩他雜多行者;毗婆舍那行者會說定根與慧根 : 兩者是一起成長的。而如果從一個lv0的凡夫要開始修,第一個先遇到的困難是五蓋, : 降伏五蓋就是定力的增長,有此定力基礎才可能如實見法,而從此開始定慧一同增長 : 直到成就道果。連五蓋都降伏不了,是要談什麼成就初果啊? 既然談到 五蓋,我也與諸位分享學法的一些心得, 五蓋之中,昏沉蓋、掉悔蓋,這個靠 禪定技巧(外道也會),是可以處理, 外道,例如:中國的道家、印度練瑜珈的、練氣功的..,基本上也都有些招, 但是 愚癡蓋、嗔恚蓋、貪慾蓋 (外道無法處理), 我認為未見法的初學者,難以降伏, 為什麼呢? 若從 這些蓋的起因來看, 愚癡蓋 起於 無明、 嗔恚蓋 起於 對討厭的事物想遠離,但求不得、 貪欲蓋 起於 對喜愛的事物貪求 凡夫不管是不是在打坐的時候,這三蓋都會升起, 你入定 想逃避, 出定之後,還是又來了! 部派所說的 初果,或者 原始佛教的 慧解脫,主要是 斷 愚痴蓋(離無明), 見法者,如實知 諸法因緣的集與滅,繼續修離貪 才有辦法繼續 滅除 貪慾蓋 與 嗔恚蓋。 : : 其實 定根 是指 正定,並不是 禪定,(當然 論 不是這樣告訴你) : 又在扯論了。我這邊是有談到論膩?我在談的就只是一個基本的常識:戒定慧次第。 不是我愛扯論,因為佛教目前都是按照論寫的,不管北傳或南傳, 我以前也覺得很合理,但八正道 第一個 正見 就是 慧,最後是 正定。 : : 佛陀在菩提樹下見法之前,就是修禪定的,佛陀修了很深的禪定,依然沒有見法, : : 見法的關鍵,根本不是在禪定,禪定有幫助,重點還是 第一轉的 慧根(見法), : : 即 觀察因緣法的集與滅,這個後面 斷貪 也要用, : : 修行時認為五根好像同時發展,但慧根沒成就,進根、念根、信根、定根 很難成就, : : 先修出 慧根,信根 也同時成就,其他三根,在慧根引導下,就真如你所說 : :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會一路發展下去。 : 你說的禪定是指安止定嗎?的確要證道果不一定需要安止定。 : 但是至少至少要有能降伏五蓋的定力基礎。 : 有了這樣的定力基礎,先是如實見到色法名法的本質,這是最初的慧根發展, : 在這樣的慧根之上,禪修者暫時去除身見,然後定力也同時增長,心念變得更加透澈而 斷身見、我見,不會有所謂 "暫時" 斷,那樣是根本沒斷! (斷身見 是沒有模糊空間的) ,只是自以為斷身見,其實 正見(慧根) 根本沒有成就。 : 銳利,可以捕捉到更細微閃過的心念、動機等等,然後洞見名法色法皆互為因果等等 : 這才叫作定與慧一起發展。絕不是隨佛講的那麼容易跳過定根精進根念根,一下子就能 如前所述,慧根 根本還沒成就,並沒有與 慧 發展,只是 自以為 而已, 說白了,還是與 我見 一同在發展! : 有慧根成就。這種說法完全地違反了佛教常識戒定慧的修學次第。 恩 七覺支是從念覺支起修,慧根 先成就,不是跳過 念根,念根在後面成就。 : : 沒有 慧根 引導的定 是 "邪定",慧根 也是需要 在 基本的禪觀能力, : : 問題不是在禪定多深,而是在觀察的內容,是否有如實的觀察到 因緣法集與滅。 : 是啊。定與慧本來就是要一起成長的。但是無論如何,沒有降伏五蓋是不可能有慧根 認為 沒降伏五蓋 不可能有慧根,那是您對於五蓋的原因不清楚,別說太滿 ! : 發展這是肯定的,所以定必然在慧之前。戒定慧是佛教基本常識,不要隨便丟棄啊。 : : 隨佛長老嚴格的很,沒見法,他當你 信根 還不成就。 : 嚴格這句要說明什麼呢?如果這樣說好像妙o也很嚴格唷。 阿毗達摩的學眾 很喜歡用 阿毗達摩 的修正次第 來宣稱 證果 或者 幫人授記 證果 然後自以為很正確,其實 我個人覺得 這跟 妙天 妙禪 的心態與作法 很像, 阿毗達摩 是 部派自己寫的,用自己寫的次第,印證 自己 成 阿羅漢, 妙天、妙禪 也是用自己的方式 印證 自己 成佛。 手法是一樣的! 好啦~ 我承認 你們比較謙虛 至少是自稱 阿羅漢 不是 成佛。 : : 你要信論,不修慧根,先修念根,我也不會阻攔你,我是好心提醒,這有點辛苦, : : 因為 念根 還是得等 慧根 成就,念根 才會成就,正念 以 正見 為基礎, : : 你若先修 慧根, 你 念根 會很快成就。 : 拜託。我講的叫常識,又在扯論。戒定慧次第何需用論來講? : 知道這樣的常識,自然確知定根在前,爾後慧根起步增長,平衡進展直到道果。 : 才不是隨佛這種禪法錯誤又違反基本教理的說法那樣說可以先修、單獨修慧根。 : 這樣的講法好像只要聽個經想個道理就是慧學成就,就是證初果。 : 可惜佛教沒有那麼好康的事。要證初果,就是要老老實實地從戒定慧的次第去修證, : 就是要五根五力平衡發展,沒有那種一蹴而就的慧根的。 : 老實說,連戒定慧的次第都可以混淆,這就可以確定這樣的教說根本就是附佛邪說了。 簡單說, 從 八正道 , 細看 就知道 "戒 => 定 => 慧" 這次序有問題, 您懂了嗎? 當然你要若裝傻,那我也沒辦法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92.71.1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64854830.A.849.html
MartinJu: 附佛外道的原始佛教沒教過初果就得不壞戒嗎?只有阿羅漢 06/02 21:19
MartinJu: 的無學果位智慧才不必再學習,三果聖人都還需要跟四果聖 06/02 21:19
MartinJu: 者討教,可以證明沒得圓滿智慧 06/02 21:19
四不壞淨的成就,要以 見法(慧根) 為前導,正見成就,聖戒也易於成就。 所謂 "成就慧根",並不是如您想的那樣,擁有圓滿的智慧,才叫慧根成就, 成就慧根,以是否 見法 (如實知因緣法)為判斷依據,見法者無明已斷,但尚未離欲。 見法者 已經不愚癡,但是還要繼續行八正道,直到 捨盡貪愛。 初果以上 慧根都成就了,所以才會不退轉。離貪的智慧 則是 在第二轉 與 第三轉 成就
hvariables: 隨佛法師不是附佛外道 06/03 21:15
hvariables: 他是打著原始佛教招牌反佛教的出家人 06/03 21:15
hvariables: http://tinyurl.com/npy8t8w 隨佛法師沒依經修行真相 06/03 21:21
hvariables 經文開頭都有寫,如是我聞,代表如同親從 佛陀 所聽來, 也代表親近 佛陀 這位正士 或 善知識,也代表以 佛陀 為師, 隨佛長老老 整理出來的 正法,都是佛說。 源自於 佛陀 這位正士。 論(阿毗達摩) 不是佛陀所說, 親近 阿毗達摩,也不過就是 親近 這些部派的長老的思想 阿毗達摩 豈能代表佛教,阿毗達摩有問題,不接受阿毗達摩之思想,也是正當選擇。 勸您不要毀謗傷害 依經修行,弘揚原始佛教的 出家人才是。 ※ 編輯: yctsai (125.227.152.91), 06/04/2016 10:53:40
yogi: 也勸隨佛不要毀謗傷害正統的佛教修行次第戒定慧唷。自己要宣 06/04 15:19
yogi: 揚異端邪說,還不給人批判嗎 06/04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