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yogi (Yogi)》之銘言: : 你講的見法是指證初果的話,我只能說,信根精進根念根都沒有半撇,定根無力排除五 : 蓋,就妄想要證初果,這種大言不慚的說法也只有隨佛這種沒有實修的訓詁流大外道才 : 講得出來吧。 見法者(初果),慧根成就,因為見到因緣法實相,對佛陀的法不再懷疑,信根也成就, 但尚未排除 貪欲蓋/嗔恚蓋,這很正常,像:貪慾蓋,這些要阿羅漢才能完全降伏。 反而是您說要在初果能排除五蓋,從五蓋形成的原因來看,就知道你說的有誤! : 佛陀宣說的法是有次第的。先對三寶生起淺的信心,從持守戒律開始,在戒行清淨的基 : 礎上去禪修,以精進根念根定根的發展降伏五蓋,有了離五蓋的心以後,才可能如實見 : 法開始慧根的發展。 以上這些,先皈依持戒,練習禪修,我都認同,但真正的信根成就從見法開始, 禪修十二因緣觀,才能見法。 : : 愚癡蓋 就是要靠 見法 來解,五比丘見法前,怎可能排除 五蓋? : 這是隨佛發明的詞嗎?愚癡蓋?不只詞彙重新發明,連定義都不太一樣。 這是 在下 筆誤,呵~ 請包容 : 一般經典說的疑蓋,根本不一定要靠見法來排除,不然那些奢摩他行者要哭哭了。要進入 : 初禪是不可能說還有疑蓋未排除的。疑蓋是說對於修習業處猶豫,這樣當然也讓心無法安 : 住在業處上。 疑蓋,不見因緣法,才會於法有疑,禪定的初禪,怎麼可能斷疑蓋 ? 佛陀曾講,初禪正受的境界,內寂言語,不再自我對話而已。 初禪 距離 排除 疑蓋 還有一點距離,見法哪有那麼簡單。 慧解脫(部派所說之初果) 則是 已排除 疑蓋。 : : 這些比丘就是在修因緣觀,才會得法眼。見因緣法,才稱為法眼。 : 先知法住後知涅槃,要證道果的條件當然是見到諸法因緣 : 但是絕對不會是附佛外道隨佛扭曲經典 扭曲戒定慧修學次第講的那套因緣觀就是了 我看到您寫出來的內容,您講的次第問題頗大,例如:認為 初禪 成就能排除 疑蓋, 這個越寫,我越發現 隨佛法師整理出來的次第比較正確,阿毗達摩 果真 不能信, 阿毗達摩 扭曲 佛陀的禪法次第,你自己都寫 先知法住(見法),...呵~ : : 你講的我都不反對,但斷五蓋,基本上是 阿羅漢才有辦法。您認同嗎? : : 我已經講五蓋的形成原因,如:貪欲蓋,阿羅漢才能降伏! : 我覺得當一個訓詁流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閱讀能力要好。要先能分得清楚"降伏"與"斷"之間 : 的差別。你顯然根本連這樣的語意都搞混了。 不然你來定義一下好了,我再來看看你怎樣定義。 : : 恩,那是你自己在推論,舍利弗尊者之前不是學禪修,尊者不愧是智慧第一。 : 可以如此的大膽假設當代印度有一個外道學派不修任何外道定,那也算是一個創意無限的 : 假設吧。而這樣的假設如果只是想要圓你自己的說法,說舍利弗在證果以前沒有任何降伏 : 五蓋的定力的話,你就省省力氣吧。 : : 戒 => 定 => 慧 次第, 就 聽聽吧! 我認為 慧 => 戒 => 定 這樣的次第比較好。 : 噗。隨佛要扭曲經文至少還會有經文為本。想不到現在要扭曲戒定慧修學次第,只要用一 : 個"我覺得這樣比較好"的說法就夠了。 我也不過是小凡夫,跟您聊聊法而已,有需要這樣計較嗎? : : 那是因為 用的方法 不正確, 五蓋不是回來,五蓋只是一直沒被斷根。 : 是啊,見前面一段:降伏與斷的語意不同。 只有阿羅漢才能真正降伏貪慾,你玩文字遊戲是沒用的, 五蓋後面兩蓋,沒那樣容易降伏。 : : 疑蓋 源自於 不見法,我不認為你寫的那樣就是 去除疑蓋,證初果,才能斷疑蓋。 : 首先,你可以加強你的語文理解能力,再來,不要再用"你覺得"當論述觀點了。 : 修奢摩他的行者,比如說四無量心好了,當他能夠把心念完全安住在對眾生的慈心上,進 : 入近行定甚至安止定,他也不會生起疑蓋。疑蓋的成因只是因為對業處猶豫懷疑而已,這 : 讓心無法安住在業處上。 所謂 疑蓋,不是 "因為對業處猶豫懷疑",是指對佛陀的正覺之法(因緣法)有疑, 要分辨 疑蓋 有沒有斷很簡單,檢驗一下 倒底 如實觀察到怎樣的因緣法,就知道。 : : "離 嗔" 靠 "法喜" 能解嗎? 你只是轉移到 法喜 而已,但是只要 起嗔的因緣出現, : : 嗔 又會現前,然後,若你還是靠轉移到法喜,依然沒有滅除 嗔 : 首先,你可以加強你的語文理解能力,排除/斷兩個意思是不一樣的。 就算是改 排除,你也沒辦法 排除 : 法喜隨著定力的提升也會逐漸生起與提升。然後喜與瞋是對立法。一個人不可能同時又 : 喜又瞋的。這個在禪修當中排除的蓋障並沒有永斷沒錯,但是排除蓋障建立心的澄淨, : 這才有辦法成為修習慧學的基礎 : 長阿含經說:未滅五蓋,於四念處不能精勤,於七覺意不能勤修。欲得上人法,賢聖智慧 : 增盛,求欲知、欲見者,無有是處。 : 連五蓋都沒有克服,根本四念處七覺支都不用談去修習了,更不用說產生智慧。經典說 : 得很清楚,無有是處,就是跟你說未滅五蓋就想得上人法,你在發夢吧。 這一段經文,也沒說明五蓋要先滅,才能修四念處。 我閱讀能力有時候不太好,但未見法,你說能先滅五蓋的疑蓋,我也覺得不可能。 當然我們對 疑蓋 的定義不同。 : : 所謂的 滅除 是指 斬草除根, 我也不認為 樂受 能斬掉 掉舉 的根。 : : 貪蓋,基本上要到阿羅漢,才能斷,靠一心專注,若可以解貪蓋, : : 佛陀就不用到菩提樹下苦思。 : 貪有不同層次。對五欲的貪,是在欲界輪迴的原因。一個能降伏這樣的貪的色界禪那成就 : 者會投生色界天,這樣的他一樣相對存在比較細的貪沒錯,但是貪蓋主要談的是對五欲的 : 貪,所以在禪修的時候聽到風吹草動會想去聽而讓心離開業處目標,這樣的蓋障是可以被 : 一個精進的凡夫降伏的。 : : 我可沒有說定力不需要,定力基本上不用太高深,重點是方法要對。 : 你說"沒定力 修 因緣觀 會 事倍功半,進度緩慢。"意思不就是沒定力也可以完成慧學? : 那麼不就是說定力不是必要的? : 別扯了,定力的基本標準就是要降伏五蓋。你連五蓋都說不用降伏,這基本上就不叫定力 : 。還是你管專心閱讀那種也叫定力啊?佛教講的定力,有深有淺,但是最基本最基本的標 隨佛長老不但教我們讀經,也教禪坐修因緣觀,不然禪修營就叫做讀經班, 禪坐以外,日常生活中也在禪修,互相呼應。 : 準就是五蓋的降伏。有了這樣的定力才有可能開展慧學的修習。 : : 斷身見是初果聖者,我不是潑你冷水,你那樣不叫斷身見。 : 語言能力很重要。暫時排除身見跟斷身見是不一樣的。這都是清清楚楚的體驗。 : 語言能力不好,也沒有實修體驗,就不要再用"我覺得"當論點了吧。 我很好奇,您的長老真的這樣教你嗎? .... 你不過因為放鬆,感知降低而已,真的不要以為自己能暫時斷身見。... : : 身見不是回來,是一直都在,你只是把禪修的情境,誤以為 斷身見。 : 語言能力很重要。暫時排除身見跟斷身見是不一樣的。 : 即便那樣的體驗只從在禪修之中,但是體驗畢竟就是真實體驗,不是來自於書本知識對五 : 蘊非我的分析。因此這一樣被稱為一種毗婆舍那智慧的進展。 : : 那是你對隨佛長老認知錯誤! 四聖諦三轉,怎麼可能是頓悟! 長老還寫文章反駁頓悟, : : 隨佛長老什麼時候說見法,靠說一說,那是舍利弗尊者才有辦法,正常人還是要禪修 : : 念覺支,我從你寫的文章看起來,你可能常常體會到 "暫時斷身見",您要小心, : : 見法 斷身見 沒那樣容易! : 我寫的是"暫時排除",你的語言能力真的要加強。 呵呵~ "就算暫時" 你也無法排除 (後面不太想回了,請包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92.71.1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65032816.A.740.html
Xras: 這人分不清楚什麼是伏,什麼是斷... ( ̄艸 ̄") 06/04 19:02
yogi: 而且還是訓詁流的...( ̄艸 ̄") 06/04 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