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 地行法,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 ,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那時,世尊對文殊師利菩薩說:「善哉!善哉!善男子!難得你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 修行法,為將來末世的一切眾生求大乘道,使他們能住持正法,不至墮入邪見。你現在仔 細聽,我將為你們解說。」文殊師利菩薩聽佛這麼說,喜不自勝,和與會大眾頓時鴉雀無 聲,凝神諦聽。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總持、心咒),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 、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 方成佛道。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 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 ;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 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 滅,是故 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 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 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 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 墮邪見。」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一種總持法門,叫作『圓覺』。它能流出一切清淨、無染、不妄、 不變的佛性,到涅槃彼岸之路及無上智慧,傳承給菩薩們。一切如來都是由本起之因地, 契入這圓滿光明的清淨覺相,永斷無明,而成就佛道的。 什麼是無明呢?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都犯種種顛倒,就像迷途的人,不分東西 南北瞎打瞎撞 一般。眾生妄執由地、水、火、風四大組合成的身體就是自己的身相,又 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緣的幻 境,妄執為自己的心相。就像有眼疾的人,幻見空中花及第二個月亮,空中其實明明無花 ,病人卻妄執為有;也正因這種妄執作祟,以致不但對虛空自性生惑,同時也對空花出現 的根源生迷。就是因為這些妄執,導致輪轉於生死中求出無期,我們即因此稱它為『無明 』。 善男子!這無明不是真的有自己的實體,就像作夢的人,夢中所見歷歷似真,醒來時卻了 無所得一般。就像空花看似消失在虛空中,但卻無人能說出它一定會消失在何處。為什麼 呢?因為它本來就沒有生處啊!一切眾生,就像這樣在沒有生處的事物上妄見生滅,才會 輪轉生死、求出無期。 善男子!像如來那樣在因地修行到圓覺的人,就是因為了解空花是假的,所以不會在生死 中輪轉,也沒有身心可受生受死。 這『無』並不是祂們刻意造作來的,而是本性中本來 就沒有這些虛妄的元素。而那些覺者,心如虛空,祂自能體認虛空中的幻境都是空的,就 像那空花之相,既不能用語言描述,也沒有知覺性,有、無兩失,這就叫『淨覺隨順』【 註】。 怎麼說呢?因為虛空性的關係,也因為祂們的心能保持恆常不動的關係,因為在如來藏中 本來就無生滅的關係,更因為那當中沒有知見的關係,就像法界性那樣,是究竟圓滿、十 方遍在的。這就是所謂的『因地法行」。菩薩就是持這種法在大乘行中發清淨心的。末世 眾生只要依照此法修行,自然不會墮入邪見。」 【註】淨覺隨順:即主體的心和心外的客觀環境兩者都被忘掉,進入了一種虛空的境界, 隨心運行而無障礙。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世尊宣說完後,為了強調上述教義,用偈語總結道: 文殊汝當知 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 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轉 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 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 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 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 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 修此免邪見 ----------------- 說明一下:無明非性本有,性淨本自圓滿 無明本無,真如本有。欲說真如者,也不應生起一念有真如,也不應住、想、思此真如。 真如不可得。此不迷。如人自捏目誤以有兩個月,今不看兩月,但放此捏目之手, 兩月自銷成一月,不用求問空中何月真、何月假。 不逐妄念,當下便是,不求生滅相、生滅境,真如可漸顯。知漸顯者即能離空中花。 不取夢中妄。如人海中遇大霧者,遇日光,待霧自散去,不求於霧,也不求於光。 此不取不動。 不求日,不求月,日月即明。而本具之性淨圓明體之光明,勝過日月無量。 妄想非本有,即無明本無。佛本天成,如佛在華嚴經云:眾生本來成佛, 本具如來智慧德能,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本來者,非時間軸。有妄才生時間軸,故金剛經云:無壽者相。 如百法名門論者:無 [時]之妄想。 時間是假。證悟者離時空。 故能假於一切時一切處隨眾生緣現不同身相。又如經云:一時,佛在...... 無法稱具某一時間點,皆是此因由。千萬注意:成阿羅漢或成佛,時空打成一片。 不是看成: 本來[過去某時間點]是佛,現在[2016...]又有無明。 這是很多人看不懂佛經提到時間概念的緣故。 也不是看成:有個無明障礙。 要知道能離的 是妄,妄才能離。 能證的,是真,真的才能證得,(不執於證之念,如大般若經:得無所得,證畢竟空) 欲悟的,請離第六的思維性,分別性,第七的不平等性,執取性。 此上二者皆無明之輾轉相生之相。無明本不生,無明非本有本具。 千年一燈,暗室立明。有此悟者,無明即離 離無明者,如撥雲或撥黑暗而見日者。 性淨本如日,日虛空住,無暗無雲, 混沌之人自以為有暗有雲遮擋,此皆假設而自苦惱有。 一迷一切迷,一悟皆成佛。願稍有助益。 離幻即知,知即離幻。 ※ 引述《ycc124 (應生無所住心)》之銘言: : ※ 引述《claudeee (禍風行)》之銘言: : : 如題 : :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無明是如何生起? : : 成佛以後 無明是否又會再度生起? : : ~~~~~~~~~~~~~~~~~~~~~~~~~~~~~~~~~~~~~~~~~~~~~~~~~~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Ojme0f9_60
: 您好,想起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金剛藏菩薩問世尊的一段話,供您參考看看。謝謝。 : http://book.bfnn.org/books/0015.htm :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 : 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 : 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 : 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眾生本成佛道, : 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惟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為 : 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 : 請,終而復始。 :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 : 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 : 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 : 而聽。 :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 : 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譬如動目, : 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 : 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 : 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 : 本無華,非起滅故,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 :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巳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 : 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 : 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 : 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辯於佛 : 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輾轉妄相,無有是處。 :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 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 : 未曾有始終,若以輪迴心。 : 思惟即旋復,但至輪迴際。 : 不能入佛海,譬如銷金礦。 : 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 : 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 : 不復重為礦,生死與涅槃。 : 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 : 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虛妄。 : 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 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 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 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 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7.2.16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76721706.A.5C3.html ※ 編輯: buddhanature (114.27.2.161), 10/18/2016 00:43:48
VanDeLord: 本文只是個人讀ycc124經文分享後的心得文 10/18 00:42
VanDeLord: 網路卡卡,推錯文,請見諒~ 10/18 00:44
VanDeLord: 感謝b大分享 10/18 00:45
buddhanature: 不會,不用客氣,善根自相隨,悟者乃本有~ 10/18 00:48
wugilin: 隨喜讚嘆!! 10/18 02:31
summertrees: 阿彌陀佛! 10/18 09:43
YuGar: 照這理論,「植物人」也是被無明覆蓋所以才不能動囉? 10/18 13:12
YuGar: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實為諸法緣起,而非一切唯識 10/18 13:15
hayabusasean: ^^ 10/20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