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soulism: 初果斷疑,戒禁取,我見.反過來就是對三寶四諦沒有疑惑,08/22 08:19
soulism: 有正確的修行方法,然後才能斷除我見.正見八正道,才是核心08/22 08:22
soulism: 一直提四念處,這只是講諸法的自共相的慧觀,方法並不完整08/22 08:23
soulism: 要多看論,理論才會完整,如果一直只看經總是只偏一邊.08/22 08:25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00_005 別譯雜阿含經(一〇二) 佛於樹下,獨坐思惟,而作是念:「唯有一道,能淨眾生,使離苦惱,亦能除滅不善惡業 ,獲正法利,所言法者,即四念處。云何名為四念處耶?觀身念處、觀受念處、觀心念處 、觀法念處。若人不修四念處者為遠離賢聖之法遠離聖道若離聖道即遠離甘露若遠離甘露則不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人我說終不能得離於一切諸苦。若修 四念處,即親近賢聖法者,若親近賢聖法,即親近賢聖道。若親近賢聖道,即親近甘露法 。若親近甘露法,即能得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若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人, 即說離苦。」 雜阿含經寫得很清楚修四念處就會滅苦、走向涅槃, 不修四念處就不會滅苦、走向涅槃。
Uguar: {若修四念處,即親近....}08/22 23:01
Uguar: 這是不是自己看經文修習四念處就如同親近善知識的意思?08/22 23:02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41 雜阿含經(一一二五)  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須陀洹道分,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佛弟子必須親近善男子聽正法才能了解怎麼修四念處, 如果不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只是自己自修四念處修錯了自己也不知道。 http://www.budaedu.org/story/dp282.php 你可以參考上面網頁的法句經故事, 波思拉是精通三藏的資深比丘, 但是當他要修四念處時他還是必須去請教年輕的阿羅漢沙彌。 ※ 引述《MartinJu (荒謬人生)》之銘言: : 現在是討論皈依 : 皈依三寶不是可以只看佛經、念誦佛經就算皈依 : 依照儀式一定有比丘在場 : 若想修習四念處,因為皈依的關係,也會去向僧團學習 http://www.budaedu.org/story/dp101.php http://www.budaedu.org/story/dp348.php 我早就把法句經故事集貼給你看了, 你卻不把法句經故事看清楚。 婆醯迦和優迦紳那都是沒有受歸依佛法僧和持戒儀式 直接聽聞佛法修四念處就證阿羅漢果, 佛並沒有跟婆醯迦和優迦紳那說你們得先受歸依佛法僧和持戒儀式然後才能修四念處, 佛是在婆醯迦和優迦紳那沒受歸依佛法僧和持戒儀式就直接教他們修四念處, 這就說明了受歸依佛法僧和持戒儀式不是修四念處證道、果、涅槃的必要條件。 : 你引用的長阿含佛經就是阿難沒有住於四念處 : 佛才教他要住於四念處 : 而且阿難還是初果聖者 : 照你標準只有四果才是佛陀真正弟子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01_002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 (二)第一分遊行經第二初 佛告阿難:「眾僧於我有所須耶?若有自言:『我持眾僧,我攝眾僧。』斯人於眾應有教 命,如來不言:『我持於眾,我攝於眾。』豈當於眾有教令乎?阿難!我所說法,內外已 訖,終不自稱所見通達。吾已老矣,年且八十。譬如故車,方便修治得有所至。吾身亦然 ,以方便力得少留壽,自力精進,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入無想定,時,我身安隱,無 有惱患。是故,阿難!當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 。云何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阿難!比丘觀內 身精勤無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觀外身、觀內外身,精勤不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 。受、意、法觀,亦復如是。是謂,阿難!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 依於法,勿他歸依。」 佛告阿難:「吾滅度後能有修行此法者則為真我弟子第一學者。」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01_002 長阿含經哪裡有寫阿難沒修過四念處? 阿難當佛侍者那麼久還證初果, 你居然會幻想阿難沒修過四念處, 這種荒謬的故事情節虧你想得出來。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00_005 別譯雜阿含經(一〇二) 若人不修四念處者為遠離賢聖之法遠離聖道若離聖道即遠離甘露若遠離甘露則不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人我說終不能得離於一切諸苦。 阿難必然是修四念處才能證初果, 但阿難還沒斷除所有煩惱所以阿難沒辦法在所有時間都保持正念修四念處, 所以有時候阿難可以保持正念修四念處, 有時候不善心生起時阿難就會失去正念無法修四念處。 : 法次法向的意思是依循正確的修道次第 : 佛說修四念處前要先清淨三業是不爭的事實 佛從來沒說沒受歸依佛法僧和持戒儀式就沒清淨三業, 能修四念處者不管有沒有受歸依佛法僧和持戒儀式早就已經清淨三業了。 為何你會認為沒受歸依佛法僧和持戒儀式就沒清淨三業? 佛經中很多人在受歸依佛法僧和持戒儀式前就已經先聽聞佛法修四念處證道、果、涅槃。 : 你有正思維?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41 雜阿含經(一一二五)  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須陀洹道分,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你應該問你自己你有沒有親近善男子聽正法、依善男子教導的正法修四念處? 只會紙上談兵沒有用。 : 北傳:中阿含56經 南傳:增支部9集3經 :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21.htm : 彌醯尊者當初就不信邪直接修四念處 : 結果一坐在林中便生三惡不善之念,欲念、恚念及與害念 : 幸好多讀經還是好的,還可以幫助初學誤入一些陷阱 : 自己跟善知識學完之後,還是要自己在家獨自修行 : 不是你說的有親近善知識就可以 佛叫彌醯不要去林中禪修彌醯卻硬要去林中禪修, 這就說明了一開始彌醯沒有依照佛的教導修行所以才會產生很多不善心, 如果只是表面上親近善知識卻把善知識說法當耳邊風不依照善知識教導修行當然沒用。 : 你的話根本自打嘴巴 : 四果聖者都要靠具足戒來保護自己 : 阿羅漢若不出家就會當天涅槃 這就說明了有些人在還沒受具足戒之前已經修四念處修到證阿羅漢果。 : 你不曉得這世間有多險惡 : 阿羅漢都不肯待了 : 何況凡夫不皈依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01_002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 (二)第一分遊行經第二初 佛告阿難:「眾僧於我有所須耶?若有自言:『我持眾僧,我攝眾僧。』斯人於眾應有教 命,如來不言:『我持於眾,我攝於眾。』豈當於眾有教令乎?阿難!我所說法,內外已 訖,終不自稱所見通達。吾已老矣,年且八十。譬如故車,方便修治得有所至。吾身亦然 ,以方便力得少留壽,自力精進,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入無想定,時,我身安隱,無 有惱患。是故,阿難!當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 。云何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阿難!比丘觀內 身精勤無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觀外身、觀內外身,精勤不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 。受、意、法觀,亦復如是。是謂,阿難!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 依於法,勿他歸依。」 佛告阿難:「吾滅度後能有修行此法者則為真我弟子第一學者。」 你應該把阿含經看清楚能夠親近善男子聽正法、依善男子的教導修四念處 就是真正的歸依佛法僧, 反之要是只受歸依佛法僧儀式卻不修四念處這樣並沒有真的歸依佛法僧, 沒修四念處就是沒歸依法。 -- 中阿含因品念處經第二(第二小土城誦) 若有未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斷五蓋、心穢、慧羸, 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73.13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03739579.A.B5B.html
MartinJu: 給你看經文一樣不正思維法次法向 你歡喜就好 08/26 18:01
soulism: 四念處讓你滅苦了嗎,沒有吧.可見還需要別的東西,如戒和定 08/26 19:16
soulism: 必需要有除了四念處,還有四諦16行相,和四加行. 08/26 19:17
soulism: 那些佛世弟子,一聽聞能見道;為什麼現在人,聽聞見不了道 08/26 19:20
soulism: 差別是人家是累世修行,在佛世圓滿證道,而我們不是. 08/26 19:20
soulism: 慧最低的要求思所成慧,有達到身心行為都合乎佛法了嗎 08/26 19:23
soulism: 定力最低要求未到地定,有人說至少要20年天天打坐八小時 08/26 19:24
soulism: 然後才能開始修止觀,也就是開始依定力觀四諦行相,四念處 08/26 19:25
soulism: 修行沒有這麼容易,大家都是在掙扎中,進進又退退. 08/26 19:26
soulism: 沒有定力的慧觀,只是散觀,沒有力量是無法斷除煩惱. 08/26 19:29
ilanese: [閒聊] 靜坐效驗之我見 08/26 21:39
ilanese: 如果練了兩、三年,甚至三、四年,仍然沒有我上面那篇文 08/26 21:40
ilanese: 章說的效驗,那建議換個法門修行,因為這個法門不適合現 08/26 21:40
ilanese: 在的你。 08/26 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