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經典所在之處就是三寶所在,對經書要特別慎重 夢參老和尚 《涅槃經》上說,法是佛母,因此我連帶說一下,我們用經書來墊佛像,是不對的,廟 裡藏經樓中是不供佛像的,要供佛,供在中間,佛像是低,經在高處,法有這麼重。我們 現在是重佛重形象,不重法,拿著經時甩甩搭搭的,擱在下身或你包包放得很低下,這樣 擱經都是得不到善利的,護法善神在那裡生瞋恨心,對你非常憤恨,說你沒有恭敬心,你 開不了慧的,那十種智慧你一個也得不到的,必須生尊敬心,這是《涅槃經》里說的。 經書跟佛像千萬不要燒。那天有位道友說,像香上面的包裝,有些宣傳的包裝紙都有 觀世音菩薩像,他問這怎麼擺?把它燒了可以嗎?我說:「你還是把它拿下來或者貼補貼補 ,把它收起來保存,萬一到末法時候,大家看不到佛像又猛然間撿到,翻出來見到佛像, 他也種了功德。」修補經典,裝理佛像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比起布施的功德大多了。也 不是說裝修的很好,因為佛像脫落了,你拿點泥巴,或者拿黃紙把它這麼沾上,不要露出 木頭來,這也算是。你買不起金子,你如果另外拿黃紙把它貼上,都算貼補裝理佛像,當 然一個人的力量還是很小。像我們大家共同印了一千部《地藏經》,大家都有份,我們共 同的把這個功德迴向給法界一切眾生,願法界一切眾生都能成佛道,那麼這個果報是無量 無邊。 凡是經典所在之處就是三寶所在,對經書要特別慎重,我們只知道供養佛像,對經書就不 那麼慎重了。有些道友拿著經書不尊重,我看見一位老居士好多年了,永遠是這樣,每次 上課永遠兩手捧著經,恭恭敬敬的,在他家也一樣,他在北京時辦北京居士林,這位老居 士很不得了,對法寶特別尊敬。 禮佛的時候,對釋迦牟尼佛的像,當作已經請來的真佛。相由心生,一切都是你心轉, 你要這樣的恭敬佛、法、僧三寶,特別是對於法寶。我們很多道友,拿著法寶不恭敬,就 像拿著一般書一樣,不能夠拿到下身,拿個經書甩甩搭搭的,應當端正;再不幹什麼,你 也要擱在上身,不能捧著。如果你包包裡頭裝著經書或者佛像,你不能這麼甩甩搭搭提到 下身,這樣子你就把福德都失掉了,護法神非常瞋恨這種不恭敬的態度。 大家要知道,能遇到佛經,是你無量劫來的福德,不然遇不到。所以你遇到了,就生 希有想。現代印刷術很發達,到處都有佛經;假使沒有原始的經本,還拿什麼去複印啊! 怎麼能印得出來啊!現在的寫作文章,不能算是佛經,你要怎麼對待,我沒意見,佛也沒 有說。我所指的是大藏經,那是諸佛之見。至於後人的知見,他寫得很多,那是他的知見 ,不是佛的知見。我們皈依佛的人,學的是佛的知見,你還沒有這個智慧抉擇,也不用批 駁他,你批駁、辯駁,他也不接受,大家更增加煩惱,但是你要知道恭敬法寶。 你知道法寶難得到什麼樣子嗎?以前我們中國有三大高僧,到印度去取經得到成就的; 去的人很多,有成就的只有三位。大家都知道唐僧,就是玄奘法師。還有,唐僧之後的義 凈三藏法師。還有,玄奘之前的法顯法師,那是最早的,法顯法師八十歲才到印度去取經 ,他回來之後翻了很多經。 在唐朝的時候,義凈法師看見有很多人對經典不大恭敬,他就寫了兩首是晉末的時候, 五胡亂華的宋國。『高僧求法難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焉知前者難。』說是後來看 經典的,他不知道前人付出很多的辛苦,那些都是拿生命換來的。 「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按斯旨,往往將經輕易看。」古來人得 一本經,真是當寶。現在人得一本經,印得很多,可以十本、八本抱一抱就是了,他拿來 看,看完了當小說一樣隨便就丟了,所以他也得不到好處。古人得一本經,他的心就入進 去,就念啊、誦啊。之後,思惟經的義理,是這樣的;所以他很快就證道,很快就開悟, 很快就行了。現在的人精進心生不起來,希有心沒有了。 這首詩是說去取經的時候,好難啊,路途非常的遠,萬里啊!交通工具不是坐飛機,而是 一步一步走。我們現在坐飛機飛到美國,飛到溫哥華,八九個小時,十幾個小時,還感覺 很辛苦,一步一步走,怎麼走啊!過海要用船,沒有船怎麼辦呢?怎麼漂呢?弄塊木頭, 或者弄只筏,困難得很,不是這麼簡單。所以你要聽到他使用的形容詞,路又遠,碧天, 路上的青天,有時候看得不清楚,全是冰雪,有的是這樣冷啊。熱的時候,是走到沙漠旱 海,中午熱的時候可以高溫四十多茺,冰是零下幾十茺。一天之中,零下幾十度,高溫幾 十度,你想一想,那種日子怎麼過。 還有,每位大法師要去行腳的時候,晚上一定還要念經,一定要持誦,還要修行。有進修 沒吃的,哪有吃的,喝喝水都很難。大家看看玄奘法師就可以了。義凈法師也有一部書, 法顯法師也有一部書。玄奘法師的書是《大唐西域記》,大家經常看的《西遊記》不算數 。他們都有筆記,看他們每天走的路,這個時候你才知道經的寶貴。 義凈法師尊重我們大家都是賢者,凡是佛弟子都是賢者,跟聖人差一截,是賢而有德的人 ,讀到佛經都是賢而有德的人。如果這個道理你沒明白的話,往往將經輕易看,你也不重 視這個法寶,看得很輕。 一定要重視佛經,因為重視了,你才會受持。如果受了三皈依,平常就要修持。修的時候 要念三寶,別的修法你才能做。我跟大家說一個簡單的方法,臨睡的時候、早上醒的時候 ,念十聲都好。如果在白天,你都能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麼念就夠了。何況你 再念《普門品》、《金剛經》、《彌陀經》,再念諸佛菩薩聖號,那就更好了。如果說你 的業障很重,你能夠這麼的來念三寶,自然就能消除業障。業障消了,智慧增長了,你自 己看佛經,你就想要往裡頭進了,這是真正入佛門,就深入下去了,你就自然會去研究。 我們經常說:「我怎麼沒感應?」因為你對三寶不恭敬,拿著佛經甩甩搭搭,對三寶根本 不恭敬,你能得到法加持?能開智慧?不可能!前天我跟大家講了,佛經來得不容易,如果 恭恭敬敬,誠則靈。有些一弟子就是對著佛像也是這麼甩甩搭搭的,把觀世音菩薩,或是 哪個立像,都供到客廳去。來到客廳的人也有燒煙的,也有幹啥的,對著佛像二郎腿一翹 ,佛可還在那兒站著。就是你的老父親在那兒站著,你坐那兒跟別人閑聊天,叨個煙捲, 你感覺過意得去嗎?所以你怎麼辦呢?立像,請到你磕頭的地方;坐像,你要請到佛堂,客 廳不要擱。這是我的建議,你們自己參考。不過我認為,你好多福德舍掉了,你怎麼能求 感應,佛菩薩怎麼加持你。佛菩薩是平等的,護法神瞋心很重啊,護法神跟你算帳;不怪 罪你,不責備你,不給你降災難,就是好的啦,你還要求加持得吉祥啊 唐義凈三藏法師西域取經詩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遠路碧天唯冷結,砂河遮日力疲殫。 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3.22.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11844148.A.625.html
ppt51543: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11/28 16:48
summertrees: 阿彌陀佛!懺悔反省! 11/28 17:30
TonyAnkh: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11/28 18:17
※ 編輯: kissung (180.204.20.190), 11/28/2017 20:31:56
happiness0: 念佛懺悔 南無阿彌陀佛 12/01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