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ibbadmin (愛BB)》之銘言: : 後輩初學佛法,看南懷瑾老師的書入手, 延伸閱讀: 數息法門主要是修定,遮除散亂心獲得禪定的目的,是要發起慧觀。這些攝於戒定慧三學。 戒定慧三學中,修學禪定(定學)的障礙,主要是「沉」(沉沒)、「掉」(掉舉)二者。 昏沉是愚痴之因,昏沉令智慧蒙昧闇鈍,而成愚痴之因。 ------------------------------------------------------------------------------ 摘自--南懷瑾《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下)》老古出版: 「你以為打坐什麼都不想是萬緣放下嗎?那正好落在無記,你不修還好,這樣的修起 來,來生可能變豬。所以宗喀巴大師一直強調,無記、無想,自以為這個無想是入定,來 生入畜生道要變豬的。他強調這個,我也強調這個。你查《菩提道次第廣論》就知道了」 摘自--南懷瑾<宗鏡錄略講>: 「千萬不要以為把念頭壓下不動那叫空。我再三提過的,宗喀巴大師說,如果這樣叫 無念的話,果報是墮畜生道,很嚴重的。」 摘自--南懷瑾<如何修證佛法>: 「只住在妙樂境中,會墮在欲界;只住在光明境中,墮在色界;假如走後世禪宗的空 心、無念,則墮在無色界。注意!無念久了,就成無記,容易墮入畜生道中。所以宗喀巴 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痛斥無念,認為會墮入畜類,一點也不錯。」 現在一般人一看《六祖壇經》的「無念為宗」,坐起來什麼都不管,變成大昏沉了; 這樣大昏沉的修持幾十年,下一生的果報變豬,豬牛就在大昏沉中,不要以為是修行!所 以宗喀巴大師立戒,如果以迷迷糊糊「無念為宗」的話,他生來世的果報是入畜生道。」 ------------------------------------------------------------------------------ 註: [1] 不具正見的禪定,如外道的無想定,色界四禪天的無想天是外道投生處。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復由生在無想天中,由彼業緣至愚至鈍。是故汝等苾 芻....遠離邪定(無想定)。」 外道雖得四禪八定,但並沒有因定生慧,沒有如實的觀慧,不能斷煩惱。 要證得佛法的觀慧,近取因是聞思修,由聞思修的正因,配合禪定的助緣,才能得如 實勝觀。證得如實的勝觀是果,果觀待因緣,透過三學來成辦,其中聞思修三慧是近取因 (正因/主要因),戒、定是俱生緣(助緣/幫助因得果)。 [2] 修學佛法的要素:親近善士、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雜阿含經》:「有四種入流分(入於聖道之流的四項要素),何等為四?謂親近善男 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大寶積經》:「若有菩薩摩訶薩於法修學,應作是念:『二因二緣能發正見,何等 為二?所謂從他(親近善知識)聞音(聽聞正法),及以內自如理作意(內正思惟)。』」 《大乘莊嚴經論》:「此依先聞,如理作意,起修正作意,真義境智生。」 《瑜伽師地論》:「若有黠慧、諸根猛利種類士夫補特伽羅,由思擇力如理作意,思 惟諸法,乃於涅槃得正信解。」 入於聖道(佛法內道)之流的要素:「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 其中,親近善士,可參考本板系列文:“誰是善知識?”。 [3] 「昏沉」是二十隨煩惱心所之一 《大乘五蘊論》:「云何昏沉?謂心不調暢,無所堪能,蒙昧為性。」 《大乘阿毗達摩集論》:「何等昏沉?謂愚癡分,心無堪任為體,障毗婆舍那為業。」 [4] 十一善心所之「輕安」心所 天臺小止觀提到,修習止觀要懂得調身、調息、調心,身心獲得輕安才能易於修行。 《大乘廣五蘊論》:「云何輕安?謂麤重對治,身心調暢,堪能為性,謂能棄捨十不善行 ,除障為業。由此力故,除一切障,轉捨麤重(粗重)。」 心所法中,要捨的是煩惱心所,要取的是善心所,輕安是五十一心所中十一善心所之 一。 如果內心很散亂,煩惱很多躁動不安,這樣身心不輕安寧靜,無法進一步趨入善法修 行增長功德。獲得止觀功德的輕安,是降伏欲界粗重而有,要求比較高;一般而言,即使 還未獲得正式止觀功德的輕安,也要有相隨順的輕安,才能易於、利於趨入善法修行。 心相續中,遮除十不善行,現前生起善心時,會有相應的輕安,這是生起善心時皆有 的。反之,煩惱現前導致身心麤重(粗重)。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24050979.A.E47.html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04/19/2018 09:02:02
ibbadmin: 是啊,我有看到這段,就不知道諸緣放下後該怎麼辦了 04/19 18:31
soulism: 數息法,照六妙門做:數隨止,觀轉淨.當你能專注,就開始試著 04/20 08:34
soulism: 不要數了,開始隨,只專注在鼻前,一直到止出現,這樣太模糊 04/20 08:36
soulism: 可以參考九住心,一個個對照的做,看自己的程度到什麼地方 04/20 08:37
soulism: 當到了等持,或止.開始做觀. 04/20 08:38
soulism: 開始觀,得要有思慧的基礎.那是另一門功課了. 04/20 08:39
soulism: 打坐不難,只要肯花時間,每天除了睡,都打坐經行,一定能成. 04/20 08:49
VanDeLord: 數息數是入門方便,不代表沒用。熟悉後能觀所觀、能察 04/20 13:28
VanDeLord: 所查,自然捨去。 04/20 13:28
VanDeLord: 專注可能會誤以為是用意識強繫覺知,若強為作意,可能 04/20 13:31
VanDeLord: 會有後遺症。供參 04/20 13:31
cool810: 禪定的修習上要知道八斷行對治五過失。 04/20 17:53
VanDeLord: 隨喜,感謝樓上c大分享補充:) 04/2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