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個世間太苦了 曾聽高僧居士大德引證佛經說 八地菩薩以下也有隔陰之迷 來人間也是得迷糊很長一段時間 才有機會聽經聞法 且 來人間修行其實很辛苦 還是發願往生西方淨土 一生成佛 比較穩當 以下 引用一些法師的開示 十方淨土之中,噶瑪恰美仁波切特別推薦的是極樂世界,可能是往生門檻最低,也不再退 轉。 (有關仁波切事蹟請參照 http://www.palyul-center.org.tw/actnews.asp?newsid=25 ) 仁波切說:“未來世彌勒佛等下生人間,這一切眷屬都會從天中退沒而轉生為人,這以後 又出家,聽受聖法,在至尊彌勒佛的教法沒有圓滿之間,要從人再轉人來持佛的教法。 同樣,賢劫一千尊佛也都是全部見了佛後聽聞正法,在千佛的教法住世期間,常常轉為人 來持教法。賢劫千佛圓滿後,在未來世有一個叫做“嘎瑪張薩”的劫圓滿形成,在那個劫 中有八萬佛出世。 對於這一切佛,也是見佛的面、聽佛的正法而持佛的一切教法。從那個時候起,逐漸將得 到佛果。這是在《彌勒授記經》中宣說的。 對於受輪回的身受一億次的生死不恐懼的話,可以發願生兜率天,之後應當不斷地 修持彌勒勒的發願法。 我本人也是在七年中這樣做的。但是我見到輪回苦的緣故,現在我對於生死的苦極為恐懼 ,所以我放了修彌勒發願的法而念誦往生極樂世界的願文。此具喜的兜率內院,是小的化 身刹土。” 噶瑪恰美仁波切最後和母親等眷屬,不舍肉身,飛去了極樂世界。 下面,看《輪回旅程》中的記載: 示意圖 http://s4.sinaimg.cn/mw690/001DEBuMzy7ldLylUVd13&690 根據南傳的描述,兜率天分為四個區域,其實就包含了我們說的外院和內院。第四區當是 相當於外院,普通的天人。但是能夠到這層天,也是修過很多功德才能去。 其中圖片中有提到:壽命不會太長也不會太短,享受幸福的時段剛好。因為還要繼續下來 修波羅蜜,如果壽命太長就會浪費時間。 南傳的說法,和噶瑪恰美仁波切的說法是一致的,這一切眷屬都會從天中退沒而轉生為人 ,這以後又出家,聽受聖法,在至尊彌勒佛的教法沒有圓滿之間,要從人再轉人來持佛的 教法。也就是不斷下來轉世,修波羅蜜,弘揚護持佛法。 據法身寺的高僧經由禪定現量親見,在《輪回旅程》中說: 兜率天浩瀚無垠,主管是兜率天王。兜率天坐落在須彌山巔,位於夜摩天上方42,000由旬 之高。天界中沒有太陽、月亮,因此沒有影子。 天界中沒有陰暗的角落,所需的光亮都是依靠各種物體散 發的光,例如:天人的身體、天 宮、公園、池塘等周圍的環境,在 那裡只有光亮,因此不用依靠太陽。 兜率天的形狀不像地球一樣圓形,其特點是又平又圓。從夜 摩天往上看,就會看見柔和 的光亮;如果從兜率天往上看,就會 看見化樂天的光亮與柔和。如果往下看忉利天,就 會看見很小的 一點而已,因為兜率天比忉利天大很多。 兜率天王的天宮處於兜率天的中心,劃分為四區,圍繞著兜率天王的天宮。敘述如下: 第一區是聖人的住所,須陀洹聖者和斯陀含聖者都住在這裡。 第二區是定菩薩的住所,就是那些已被佛陀授記,在未來一定會成佛的菩薩們居住的地方 。許願要度盡一切眾生證入涅槃的人所居住的特殊功德區,也住在這第二區裡。 第三區是不定性聚菩薩的住所,即是那些還沒有被佛陀授記成佛的菩薩們居住的地方。他 們還要繼續修很多的功德波羅蜜。 第四區是那些修過很多善德之人的住處,有足夠的功德,剛好到達兜率天,是三區之週邊 。 兜率天比其他天更加獨特,其中之一是許多願成佛的大菩薩居住的地方,也是天人修波羅 蜜,成為佛弟子的地方。為的是成為佛弟子後,跟隨菩薩下來,在未來的時候能成道。 為什麼各位菩薩或者修學者,能夠如願轉世,是因為諸位菩薩或修學者的功德力都很多, 許願想去哪一層天界都可以。但想選擇這一層兜率天,是因為該層天具備以下三個特點, 即是: 1.菩薩能夠按照自己的心願下凡,意思就是:通常天人下凡有多種原因,例如:功德用盡 、壽齡已盡,因生氣而下凡的也有。 但是兜率天諸菩薩,想下凡來修波羅蜜或者轉世為佛陀,就可以靜坐,發願實現。而這 是超越其它層天界的準則。 2.由於這一層只有修學者和菩薩,性格都很相近,可以鍛煉自己,普度眾生達到涅槃,不 像其它層天界的天人那樣會漫無目的過生活。 通常修學者在一起交際時,心情舒暢,交換佛法知識,在佛日的時候聆聽佛法開示。兜率 天王邀請具有很多功德波羅蜜的大菩薩為大家開示。 3.兜率天人的壽齡為天界年的4,000年,不太長,也不太短, 適合享受幸福。因為天人們 還要繼續下來修功德,如果壽齡太長, 就會浪費時間。 假如你不想去來又下來呢,那也不行,因為需要不斷轉世來修行,護持佛法,利益眾生, 積累成佛資糧。 而一下來,有胎迷,就相對比較複雜來,哪怕是菩薩,轉世為人之後仍要繼續修學 ,重新修證。 當然,這本身就是菩提心的表現,若是不想來呢,經歷無數次的生死呢?可以發願 去極樂世界。 其他漢地法師開示 菩薩類別有五十二階位,菩薩(梵語bodhisattva),境界高低深淺有異,不可一概而論, 若證得法身(初地以上)之菩薩,就沒有隔陰之迷,轉世為人,能知宿世因緣;若沒有證得 法身(梵語dharma-kaya)的菩薩,轉世為人,要知道宿世因緣,就不是那麼容易之事了。 (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 甲乙二人同修淨土,甲發願說:‘我命終時,一定要求得上品上生,如果是銀台和銅台來 迎接,就決不往生,願意再生娑婆。"他的理由是在娑婆世界修一天勝過在極樂世界修一 年。乙發願說:‘我不求品位高低,眼前能夠往生就先往生。’他的理由是菩薩都有隔陰 之迷,先了生死,才是最穩當的計策。 請問這兩個人願望,誰最可取? 乙最可取,甲好說大話,還不懂得淨土的含義。他錯在再生娑婆,去取金台,不知道一生 西方就不退轉,一生候補佛位,怎麼還會憂慮取不到金台呢?如果引懷玉大師為例,那就 要知道大師誓取金台,仍然在當生。(李炳南原著《淨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問:窺基法師前世是一位自迦葉佛滅法時代修滅盡定,到唐朝時代幸遇玄奘法師取經因緣 即轉世投胎中國,十六歲中狀元,其間迷住假樂,修行如是之久尚有隔陰之迷,那麼在修 學期間中,神識曾去六道中投胎過否?假使無去投胎,入定之中神識到那裡去呢?(耀根 ) 答:修大乘菩薩,果證七地以上,入胎始無隔陰之迷。修定時間,神識即在定中,定者不 動之義,無來無去,可長可短。動尚非定,況入六道。(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 隔陰之迷,陰謂色身,即五陰也。由此菩薩,未斷三界內之見思惑盡。一經受生,猶有所 迷,故雲隔陰之迷。許多大根器人,最初亦與凡夫同一迷悖。或遇逢緣,或一聞開示,立 地便悟,直同兩世人一樣。皆因宿世深植善根,未斷煩惑。一經轉世,便成迷悖矣。以未 死為現陰,死而未受生為中陰,受生則為後陰。此後陰且約未死前說,若約受生後說,又 名為現陰矣。隔陰之說,指此。(印祖文鈔三編卷四復丁福保居士書十七) 八地菩薩以下轉世後都有隔陰之迷 但覺性超過常人,一經聞聽,立刻醒悟!!! 隔陰之謎就是指一般人投生後都會出現迷失和忘記前世的現象!!! 蓮池大師開示: 古雲:聲聞尚昧出胎,菩薩猶昏隔陰。予初疑聲聞已具六通,菩薩雙修定慧,何由昏昧, 均未能免?及考之自己,稽之他人,昨宵之事,平旦忽爾茫然,況隔陰乎?乍遷一房,夜 起不知南北,況出胎乎?彼諸賢聖之昏昧,蓋暫昏而即明,俄昧而漸覺者也;而我等凡夫 ,則終於昏昧,而不自知也。捨身受身,利害有如此者。為今之計,直須堅凝正心,毋使 剎那失照,而復懇苦虔誠,求生淨土;生淨土,則昏昧不足慮矣。 廣欽老和尚開示: 經過隔陰之迷,菩薩也怕隔陰之迷,本師佛,就是釋迦牟尼佛,降生為人,他也要十幾二 十年後,他才能現出菩薩的生命,他本來就是個大菩薩,快要成佛了,在肉身之中還是隔 陰之迷,還是要迷很久,所以隔陰之迷是進入肉身的一種障礙,那麼你一個菩薩道的修行 者,這一生好不容易修到譬如地前幾地,下一輩子隔陰之迷下來,根本連自己都找不到, 所以你怎樣找回你自己呢?就是靠你所稱念的佛菩薩,那麼這個是明燈,如果沒有這個的 話,你想在菩薩道上走,是絕對不可能的,那只好趕快修回淨土去,不要想在這世間 ,想要在世間行菩薩道,一定要好好恭念一尊,至少要有一尊,很虔誠的把一尊佛或 菩薩,當作你的明燈,那麼你這一生這樣子,來生再來的時候,你還有機會, 你再轉世輪回的話,不管你在那一道,你自然有明燈可以找回原來的路, 所以念佛的重要性就在這裡。   ~ 淨空法師問答集~ 問:若不求生西方淨土,即使菩薩還有隔陰之迷,請問是指哪個階位的菩薩? 答:《華嚴經》講:「七地以下的菩薩都會退轉。」若放寬一點講,十法界的菩薩決定會 退轉,所以至少要脫離十法界,證得一真法界,也就是圓教初住菩薩,才能保證不再退轉 。這也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即「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如果沒有到這個程 度,一定會退轉。換言之,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破一品無明,在現前時代是不可能 的。這是倓虛老法師講的,黃念祖老居士也如此說,所以末法時期不求往生淨土,決定不 能成就。 問:請問何以《觀無量壽佛經》說,下品下生要在蓮花中十二大劫後,才能花開見佛? 答: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花開見佛悟無生」,花開見佛就是證得實報莊嚴土。這個說 法是憑自分,而不論佛加持。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靠自己,不靠佛的加持,要達到「破一 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下品只需十二大劫,這是靠自力。 我們今天有阿彌陀佛的加持,這是靠他力,所以不需要到達這個地位就有享受了。 可是要曉得,這十二劫之內是享受阿彌陀佛的,十二劫之外是享受自己的。也就是說我們 靠 阿彌陀佛不是永遠靠定了,下品下生靠阿彌陀佛十二劫,十二劫之後自己成就了。 如果在其他諸佛國土裡,要從證得圓教初住菩薩算起,再修兩個阿僧祇劫才能達到花開見 佛。了解這個事實,才知道何以一切諸佛如來讚歎阿彌陀佛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道理就在此地。   事實上,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法界,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你的智慧、道力、神通與阿 彌陀佛差不多。這在《無量壽經》的「四十八願」裡有詳細說明,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確實 殊勝無比。 問:具足信願行,一心念佛,請問是否決定往生淨土? 答:你有這個願望非常好,可是一萬個念佛人真正能往生只有兩、三個。信、願、行沒有 做到,原因就是沒有真正懂得這三個字,故千萬不要以為這三個字我都有。因此,讀經、 研究教理就非常重要。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從來沒有帶我們念過一次佛,而是為大家講 經說法四十九年,一生都在教學。   理論、方法、境界的明瞭非常重要。研究經是幫助自己明瞭,自己明瞭得愈透徹,信 心就愈堅定,願力就愈堅固,對這個世界一切人、事、物愈沒有染著,就能做到往生有把 握。最明顯的染著就是七情五欲,喜怒哀樂愛惡欲,看這個歡喜,看到那個討厭,這些都 是修行的障礙。故修行就是要順境、善緣決定沒有貪著,逆境、惡緣決定沒有瞋恚,自己 的心永遠是清淨、平等、覺而不迷、真正慈悲的,慈悲裡頭不附帶任何條件,這才是真正 慈悲。 --------------------- 個人結論: 末法時 我們業障 根器不好 志向不大的凡夫俗子 不貪求 快速成佛 只求不繼續輪迴就好 !! 故 才較多人 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求最穩當的一世成佛方法。 只要我們 具備 信:相信阿彌陀佛淨土,願:臨終時願意放下世間一切求往生! 行:發心念阿彌陀佛...那怕臨終一念都可以確實往生。 但也隨喜讚嘆 那些少數資質根器非凡&發心 如同 玄焋、虛雲 等高僧大德的 版友菩薩們 不怕累 不怕苦 願意往生 彌勒淨土 隨彌勒菩薩和賢劫千佛多次下來修行度眾生! 法門無高下 只有個人因緣不同,故 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往生,修行成佛方式 各自努力吧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17.12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28920109.A.8A9.html ※ 編輯: wugilin (118.166.17.129), 06/14/2018 04:15:57 ※ 編輯: wugilin (118.166.17.129), 06/14/2018 04:18:20
eudamonia4u: 南無阿彌陀佛,隨喜06/14 08:29
pedros0605: 南無阿彌陀佛06/14 09:10
amaton: 南無阿彌陀佛06/14 09:46
mark183: 阿彌陀佛06/14 11:44
※ 編輯: wugilin (118.169.106.31), 06/14/2018 11:49:35
dakudai: 阿彌陀佛! 06/14 16:22
youngerwu: 南無阿彌陀佛! 06/14 17:51
gg889g8: 南無阿彌陀佛 隨喜 06/19 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