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虛雲老和尚:照顧話頭 世尊說法四十餘年,顯說密說,言教已有三藏十二部之多,要我來說,也不過是拾佛祖幾 句剩話。 至於宗門下一法,乃佛末後升座,拈大梵天王所獻金檀木花示眾,是時座下人天大眾皆不 識得,唯有摩訶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世尊乃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付囑於汝。」此乃教外別傳、不立文 字、直下承當之無上法門,後人籠統目之為禪。 須知《大般若經》中所舉出之禪,有二十餘種之多,皆非究竟,唯宗門下的禪,不立階級 ,直下了當。見性成佛之無上禪,有甚打七不打七呢?只因眾生根器日鈍,妄念多端,故 諸祖特出方便法而攝受之。 此宗相繼自摩訶迦葉尊者以至如今,有六七十代了。在唐宋之時,禪風遍天下,何等昌盛 。現在衰微已極,唯有金山、高旻、寶光等處,撐持門戶而已。所以現在宗門下的人才甚 少,就是打七,大都名不副實。 昔者七祖青原行思禪師問六祖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祖曰:「汝曾作甚麼來? 」思曰:「聖諦亦不為。」祖曰:「落何階級?」思曰:「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 六祖深器之。 現在你我根器劣弱,諸大祖師,不得不假方便,教參一句話頭。 宋朝以後,念佛者多,諸大祖師乃教參「念佛是誰」?現在各處用功的都照這一法參究。 可是許多人仍是不得明白,把這句「念佛是誰?」的話頭放在嘴裡,不斷地念來念去,成 了一個念話頭,不是參話頭了。 參者,參看義,故凡禪堂都貼著「照顧話頭」四字,照者反照,顧者顧盼,即自反照自性 。以我們一向向外馳求的心迴轉來反照,才是叫看話頭。 話頭者,「念佛是誰」就是一句話,這句話在未說的時候叫話頭,既說出就成話尾了,我 們參話頭就是要參這「誰」字未起時究竟是怎樣的。 譬如我在這裡念佛,忽有一人問曰:「某甲!念佛的是誰啊?」我答曰:「念佛是我呀! 」進曰:「念佛是你,你是口念,還是心念?若是口念,你睡著時何以不念?若是心念, 你死了為何不念?」 我們就是對這一問有疑,要在這疑的地方去追究它,看這話到底由哪裡而來?是什麼樣子 ?微微細細地去反照,去審察,這也就是反聞自性。 在行香時,頸靠衣領,腳步緊跟前面的人走,心裡平平靜靜,不要東顧西盼,一心照顧話 頭;在坐香時,胸部不要太挺,氣不要上提,也不要向下壓,隨其自然。 但把六根門頭收攝起來,萬念放下,單單的的照顧話頭,不要忘了話頭。不要粗,粗了則 浮起,不能落堂;不要細,細了則昏沉,就墮空亡,都得不到受用。如果話頭照顧得好, 功夫自然容易純熟,習氣自然歇下。 初用功的人,這句話頭是不容易照顧得好的,但是你不要害怕,更不要想開悟,或有求智 慧等念頭。 須知打七就是為的開悟,為的求智慧,如果你再另以一個心去求這些,就是頭上安頭了。 我們現在知道了,便只單提一句話頭,可以直截了當。 如果我們初用功時,話頭提不起,你千萬不要著急,只要萬念情空,綿綿密密地照顧著, 妄想來了,由它來,我總不理會它,妄想自然會息,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妄想 來了,我總以覺照力釘著這句話頭,話頭若失了,我馬上就提起來。 初次坐香好似打妄想,待時光久了,話頭會得力起來。這時候,你一支香可以將話頭一提 ,就不會走失,那就有把握了。說的都是空話,好好用功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82.34.1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47926926.A.5F4.html
soulism: 參話頭是祖師禪,學習經論教法,是如來禪.我們應該聽佛語還 01/20 10:10
soulism: 是祖師語呢 01/20 10:12
opm: 看根器...-.-八萬四千法門,對應八萬四千病,啥病吃啥藥...-.- 01/20 18:53
opm: 也有人說阿彌陀佛一句就已經是阿伽陀藥,奈何唸不下去? 01/20 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