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接續 #1Sjlf1zh 《地道建立》(100)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講授) 卻佩格西 講授/廖本聖老師 翻譯/釋見諦法師 編輯 ‧俱非彼二見道(不是大乘見道根本定智也不是大乘見道後得智的大乘見道) (3)「不是前述二者之任何一個的大乘見道」,就是 1 大乘見道根本定者心續當中 的「菩提心」、「大悲心」等等,以及 2 見道後得位者心續中「現觀 『空性』的覺知( 認知)」、「現觀 『二空』的覺知」、「現觀 『補特伽羅無我』的覺知」等等。 「不是前述二者(既不是大乘見道根本定智也不是大乘見道後得智)之任何一個的大 乘見道」,第三類本身還是大乘見道,但是因為它不是根本定智(起現行)也不是後得智 (起現行),所以就被歸到這裡。 1 大乘見道根本定者心續當中的「菩提心」、「大悲心」等等,大乘見道根本定者是 處於根本定的狀態,此時起現行的心是現觀空性、二空、補特伽羅無我的心,此時心續中 的菩提心、大悲心不起現行。「等等」可以加入布施度、持戒度等不起現行,所以它(見 道根本定者心續中的菩提心大悲心等)既不是根本定智也不是後得智,但是它是大乘見道。 以及 2 見道後得位者心續中「現觀『空性』的覺知 (認知)」、「現觀『二空』的 覺知」、「現觀『補特伽羅無我』的覺知」等等。在後得位的階段主要是福德資糧起現行 ,即菩提心、大悲心、出離心、布施度的心、持戒度的心起現行,此時現觀空性、二空、 補特伽羅無我的心反過來是不起現行,但是它還是大乘見道,所以歸到不是前述二者任何 一個的大乘見道。 之前已經講過從大乘資糧道晉升(轉移)到大乘加行道,大乘加行道晉升到大乘見道 ,下次要談如何從大乘見道(初地)轉移(晉升)到大乘修道(二地)的情況。 (....待續....) ------------------------------------------------------------------------------ [1] 聖者相續中的智周遍是道;是「道」周遍是「智」,是「智」不周遍是「道」。 摘自:倉忠仁波切《佛教四部宗義.見解明釋集》 中文上的「智」,藏文上是「本是善」的意義,也就是「體性本是善」。所以,是「 慧」不周遍是「智」,例如,染慧的煩惱(例如薩迦耶見等是染污慧)不是智,因為煩惱不 是善;大悲則是智,大悲本是善。 又如,闡釋地、道、現觀、瑜伽等,中文上皆是以「智慧」一詞,但是,彼等並不只 是慧心所,還包含心王或其他的心所。 再者,是「智」不周遍是「道」,例如,未入道修行者心續中的通達空性之智,彼智 不是道,因為並未入道。未入道補特伽羅相續中的智,例如止觀雙運、初禪以上靜慮、任 運大悲、通達空性之智等,彼等不是道。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55545173.A.669.html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04/18/2019 07: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