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unghung (hungg)》之銘言: : 學佛沒有很久,大約兩個月 : 就我現在的認知,佛學是哲學及科學 : 我想請教大家,涅槃分很多種 : 1.: 終極的涅槃也就是大涅槃是什麼樣的狀態? 涅槃是遮遣法,古代印度人對於涅槃一詞的用法是「沒有了」、「止息了」。 例如原本有一盆火在燒,水澆下去會說涅槃了(火熄了)。 或者原本肚子餓,進食後會說餓的感受涅槃了(餓沒有了)。 ----------------------------------------------------------------------------- 在佛教的用法,涅槃是指苦的止息(苦沒有了),也就是滅諦。 這必須透過四聖諦的認識: 苦諦--苦 集諦--苦的生起 滅諦--苦的止息不再生起 道諦--滅苦的方法 四聖諦有兩組因果: 苦、集是世間(流轉生死)因果:集(無明我執)為因,苦(行苦)為果。 滅、道是出世間(還滅生死)因果:道(無我慧)為因,滅(斷除無明)為果。 透過修持道諦,道諦主要是證無我的智慧,由證無我的智慧斷除煩惱證得滅諦。 小乘宗義的聲聞道而言,當完全斷除煩惱,稱為阿羅漢的涅槃(煩惱障沒有了)。 大乘宗義的菩薩道而言,除了斷除煩惱障,也要斷除所知障,當完全斷除所知障稱為佛的 涅槃(煩惱障、所知障沒有了)。 簡單說滅槃就是某事物沒有了、止息了,借用到佛教的說法是苦的止息、煩惱的止息。 苦的止息、煩惱的止息是心上斷除煩惱的滅諦,滅諦屬於遮遣法,且是遮遣法裡的無遮。 又,滅有擇滅與非擇滅,非擇滅是暫時缺緣、不是真正的滅,滅諦是擇滅、真正的滅。 佛教大乘宗義說佛果不僅證得斷除煩惱障的滅諦,也證得斷除煩惱習氣之所知障的滅諦。 完全斷除煩惱障以及所知障的滅諦,稱為無住處滅諦,這是只有佛果位才有的滅諦涅槃。 《金光明最勝王經》:「諸佛如來,究竟斷盡諸煩惱障、所知障故,名為涅槃。」 ------------------------------------------------------------------------------ 無住涅槃和不住涅槃的差別:無住涅槃是佛果無餘斷障的滅諦。不住涅槃是菩薩因大悲心 勤行利他,不入於小乘自得解脫的寂滅,所以說菩薩(因)智不住三有、(因)悲不住涅槃。 (不住三有、不住涅槃,不是說不墮常邊和斷邊或不墮有邊和無邊。不住三有是說因為通 達空性的智慧能夠相違導致三有輪迴的無明,不住涅槃是說因為大悲心不住於二乘寂滅。 有將小乘的涅槃稱為偏空涅槃,誤讀的人以為證空性是小乘的偏空涅槃,大乘不是小乘, 所以大乘不要說證空性,說空性會墮於偏空涅槃,這是沒有通達教理望文生義的誤解。小 乘證偏空涅槃是說小乘行者因為缺乏大悲心,只希求自身的解脫,因此涅槃後長劫入於滅 盡定不能廣行於利他,說明缺乏大悲心,要有重視一切有情的大悲心才能悲不住涅槃。) 又,以名稱分類:1.自性涅槃、2.無餘涅槃、3.有餘涅槃、4.無住涅槃。第一種自性涅槃 不是真正的涅槃,自性涅槃是指每一法自身究竟的法性,即空性,每一法上都有自性空的 空性,這是平等的、週遍的。具定義的涅槃是斷障才有,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涅槃 是真正具定義斷障的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是佛以下的聖者有,無住涅槃只有佛有。 ------------------------------------------------------------------------------ [1] 佛果位有常法(常法與無為法同義),也有無常法(無常法與有為法同義) 佛果位的常法是滅諦、空性。 滅諦、空性都是遮遣法,滅諦是佛的遍智(佛的第六意識稱為遍智)上無餘斷除所知 障(佛果位無餘斷障的滅諦,是滅諦也是涅槃),空性是佛的究竟法性。滅諦、空性二者 是佛的自性法身。 佛果位的無常法是遍智、報身、化身。 佛果的遍智又稱為智慧法身,即一切種智的智慧(正等覺)。一切種智(佛果位第六 意識的覺知)的身所依是圓滿報身以及化身。 佛果主要是證得一切種智的遍智,一切種智的智慧法身是第六意識完全淨除了所有不 清淨因素,即內心相續的第六意識上完全斷除了煩惱障和所知障時,第六意識轉為一切種 智的智慧法身。所以,佛果的功德—佛的第六意識是遍智(有為法),遍智上無餘斷障的 滅諦(無為法),遍智的究竟法性是自性空的空性(無為法),遍智的能依身是圓滿報身 (有為法)以及化身(有為法)。佛聖者是第六意識成就一切種智的補特伽羅取名為佛。 [2] 佛的一切種智(正遍知、遍智、智慧法身)的功德,如《大般若經》說: 「永斷一切煩惱、所知二障麤重習氣相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乃名如來、應、正等 覺,…得一切相智(一切種智的遍智,佛果位才有的第六意識的覺知),成就佛十力、四 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障無礙解脫佛眼。 菩薩摩訶薩由此佛眼(一切種智的意識),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智慧境界,無所不見、無 所不聞、無所不覺、無所不識,於一切法見一切相。」佛是成就一切種智的補特伽羅(我)。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61765837.A.500.html
ykkdc: 隨喜 06/29 15:18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臺灣), 06/29/2019 19:18:50
tmac012004: 阿羅漢的涅槃的確是偏空 06/29 20:53
cool810: 因為缺乏重視一切有情的大悲心所以不能如菩薩悲不住涅槃 06/29 21:00
cool810: 菩薩是具有大悲心者,菩薩會因為空性的智慧更增強大悲心 06/29 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