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觀智的層次                 恰宓禪師 Chanmyay Sayadaw   我將簡要說明禪修者如何經歷所有的十三層觀智,證得覺悟,這樣禪修者就知道通 向苦的止息的道路。禪修者在禪修的過程中必須經曆七個層次的清淨、十三層的觀智和 四個層次的覺悟。十三層觀智是世間的,四個層次的覺悟是出世間的。   當禪修者要禪修時,首先需要淨化道德。不管是捨摩他禪修者還是威巴薩那禪修者 ,道德清淨是每個禪修者的基本要求。只有當道德清淨時,禪修者才有一個清晰的心, 並對其言行感到快樂。這對禪修非常有幫助,也有助於禪修者證得觀智。要想達到道德 清淨,禪修者必須持守五戒或八戒。對於比庫來說,有227條戒律,稱為巴帝摩卡律儀。 在家人應至少持守五戒,如果可能的話,應持守八戒。禪修者通過持守戒律,做善行、 說善語,實現道德清淨或戒清淨。   然後,禪修者就可以開始修威巴薩那禪或內觀禪,如實觀察在身心中生起的任何現 象。當正念變得銳利、強有力時,定力逐漸加深,妄想越來越少。當心很好地專注在任 何心理狀態或身體過程時,五蓋就變得非常弱。由於深度的定,不會有任何障礙進入心 中。在心很好地專注在禪修目標這段期間,專注的心驅散了所有的五蓋。這種狀態稱為 心清淨,因為心很好地安住在目標上。也許有一些妄想,但禪修者馬上覺察到了,並迅 速標記每個妄想,妄想就消失了。這樣,定力變得越來越深,心遠離五蓋和煩惱,變得 清淨。這就叫心清淨。第一層的清淨是道德清淨或稱“戒清淨”。   由於心變得清淨,遠離五蓋和煩惱,專注的心變得銳利、有穿透力,開始透視名和 色—身心現象。心開始辨別心和身,即辨別觀察的心和目標,或辨別能緣與所緣。當禪 修者的心很好地專注在腹部的上下移動時,開始辨別上升移動的過程和下降移動的過程 。在禪修的開始階段,由於心還不能很好地專注,禪修者不能辨別上升和下降,認為上 升和下降是同一個移動。   當定力足夠深時,禪修者開始看到腹部上升,然後消失,緊接著在上升消失之後, 腹部下降,然後消失。這樣,上升過程的開始和結束以及下降過程的開始和結束就看得 非常清楚,於是,禪修者認識到上升過程和下降過程是不同的過程。在禪修的這個階段 ,禪修者看到了觀察的心和上升移動,以及觀察的心和下降移動,開始認識到上升移動 是一個過程,觀察的心是另一個過程,下降移動是一個過程,觀察的心是另一個過程。 這樣,禪修者就開始將上下移動的過程—身體現象,與觀察的心—心理現象區分開來。 當定力變得更深時,禪修者透視到上升移動和下降移動的自性,以及觀察的心的自性。   我已跟大家解釋過禪修者如何透視風大的自性,風大在上升和下降移動過程中很明 顯。這個層次的觀智叫名色辨別智。同樣地,當觀察痛的感受時,心逐漸越來越專注在 痛上。禪修者很有耐心,繼續專注地觀察痛,越專注地觀察,定力就越來越深。於是, 禪修者認識到痛是一個過程,觀察痛的心是另一個過程。   至此,禪修者能夠辨別兩種類型的心:一是觀察的心,另一個是苦受。於是,他們 認識到痛只是一種苦受。有時候,他們感覺到痛和身體分開了,或痛在身體外面。有時 候,他們感覺不到痛的位置,有時候感覺不到他們的身體或人。在那個時刻,他們認識 到痛只是一種苦受。觀察痛的心也是一個獨立的過程。於是,他們再次認識到痛既不是 人,也不是眾生,痛只是一種苦受。這個層次的觀智就叫做名色辨別智。   同樣地,當你非常專注、仔細、準確地觀察動作,對日常活動保持正念時,心逐漸 專注在每個移動或動作上。假設你在觀察手臂的彎曲或伸展,你的心非常準確、密切地 觀察手臂的移動。然後,你認識到這只是一個移動的過程,既不是人,也不是眾生。有 時候,你感覺不到手臂的存在,你所看到的只是一個自然的移動過程,該移動過程就是 風大。你不會將移動當成是一個人、眾生、我或我的。於是,認識到風大是身體現象, 它呈現為伸展的移動,從而去除了人或眾生的邪見。這種認識就是名色辨別智。   同樣地,當你行禪時,專注在腳的移動的定力逐漸變得越來越深,你開始很好地覺 知提、推、落的實際移動。隨著定力的加深,你感覺不到腳的形狀,你所看到的只是移 動。於是,就不會將移動當成是你自己、人或眾生。這個對提、推、落的移動的認識去 除了人、我或靈魂的觀念,即我見。這也是名色辨別智。   當禪修者通過專注地觀察每個心理狀態或身體過程,繼續精進地、熱忱地修行時, 定力變得越來越深。在此階段,必須觀察日常活動中的一些動作之前的動機,在行禪中 也要觀動機,如“想提、提”,“想推、推”,“想落、落”,“觸” ,“想壓、壓” ,等等。於是,你發現動機非常清楚,它和移動是分開的。例如,想提的心是一回事, 提的動作是另外一回事,想推的心是一回事,推的動作又是另外一回事。   於是,你開始認識到只有當想提的心生起時,腳才提起,只有當想推的心生起時, 腳才推前,只有當想落的心生起時,腳才落下。同樣地,在此觀智,當你觀提腳前的動 機時,你感覺不用費力氣去提腳,腳自己提起來。同樣地,當你觀推之前的動機時,腳 自己往前推。有時候,腳向前推,你無法控制。當你觀落之前的動機時,腳自己落下。 剛開始時,你會對你的體驗感到驚訝,因為之前你必須要付出一些努力來提起腳、推腳 、落腳。但現在,不用費力,只要想提的心一生起,腳就自己提起來。同樣地,只要想 推的心一生起,腳就自己往前推。這表示在那個時刻,你沒有將動機或腳的移動當成是 人、眾生或你自己。你只是看到兩個過程——動機和移動,是分開的過程。於是,你就 會判斷是動機造成腳的移動。因此,想提的心是因,提的動作是果。同樣地,想推的心 是因,推的動作是果。想落的心是因,落的動作是果。這就叫做“因果智”或“緣攝受 智”。   同樣地,在日常活動中觀察動作或移動之前的動機,觀“動機、坐、坐、坐”,“ 動機、起、起、起”,等等。當你定力足夠深時,你也會認識到是動機造成了動作。你 開始認識到因果、因果關係或緣起。這就叫因果智或緣攝受智。   在此階段,你會發現有時候腹部的上下移動非常清晰,你能很好地並清晰地觀察它 。但有時候,上下移動又消失了,你無法觀察它,因為你找不到它。在那個時刻,你感 到困惑。你應觀察什麼呢?之後,你聽到一個聲音,觀“聽到、聽到”,然後你才知道 你的心在想上下移動的消失,並觀“想、想、想”。當標記想的過程之後,會再次發現 上下的移動。上下移動又出現了,觀“上、下”,“上、下”。這裡,你模糊地認識到 只有當上升移動發生時,才能觀“上”,只有下降移動發生時,才能觀“下”。這表示 當上升移動或下降移動出現時,才生起觀察該目標的心。因此,上升或下降移動是因, 觀察的心是果。這樣,我們就認識到了因果關係或緣起。   當繼續禪修,定力變得更深。當有痛時,觀“痛、痛、痛”。在第一和第二層觀智 ,你不能很好地觀察痛。但現在,痛變得非常清晰,定力更深,因為你已經經歷了兩層 的觀智。因此,耐心地觀察痛,並標記“痛、痛、痛”。但是心老跑出去,心中出現一 些圖像,如樹、人、鬼、天神或和尚。任何在心中生起的圖像都是由想造成的。你認為 這些圖像是自己進入你心中的,但實際上不是。當心跑掉時,是“想”把心理圖像帶進 你的心裡。因為你看到了這些圖像,必須標記“看到、看到”,直到其消失。如果在這 些心理圖像出現之前,就看到了想要製造圖像的心,就觀“想、想”,直到該想消失。 在該妄想消失之後,回到主要目標,腹部的上下。或當你感到痛時,觀“痛、痛”,等 等。   要很有耐心地觀察痛,要專注地觀察痛。有時候,痛逐漸減弱,過一段時間之後, 痛就消失了。此時,你看到了痛的開始、中間和結束。有時候,在一個痛消失之前,另 一個痛又生起。在那時,必須觀察那個更明顯的痛。之後,隨著定力越來越深,專注地 觀察痛,痛消失了。這裡,你開始看到痛的生滅,或癢的生滅。這樣,你就判斷儘管痛 生起,並變得更劇烈,但它最終會消失。因此,痛是無常的。   同樣地,當你觀察腹部的上下移動,你開始看到在上升的過程中有兩、三個移動, “上、上、上”。同樣,在下降的過程中有兩、三個移動,“下、下、下”。於是,你 開始認識到上下移動不是一回事,是不同的。上升移動並不是一個單一的過程,而是由 三或四個移動構成的。同樣地,當你在行禪時觀察腳的移動時,你開始看到在提的過程 中,有大約兩、三個移動,“提、提、提”。當你觀察推的移動,你看到推有兩、三個 移動,“推、推、推”,等等。儘管比較模糊,你認識到了移動不是永恆的,因為移動 一個接一個地生起、消失。   在此層的觀智,你認識到觀察的每個目標都有開始、中間和結束。你清晰地看到目 標的消失,不管是心理狀態或是身體過程。你透視到身心現象的無常、苦和無我性。這 叫做思維智或叫三法印智,該觀智了解現象的三共性—無常、苦和無我。   隨著定力的加深,你繼續禪修,痛逐漸減弱,並消失。你很少有痛,定力越來越深 。正念也更銳利、有力,精進力也強而穩定。達到此層觀智時,心更深入地專注在任何 生起的心理狀態或身體過程上。當心專注時,喜生起,感到輕安,很快樂,因為心專注 在被觀察的心理狀態或身體過程上。心變得越來越清晰,可以說,心變得透明。我們會 看到一些與觀智有關的光,有時像熒光燈,有時像汽車頭燈,或像星星或像月光。有時 候,當你在靜坐時,你感覺沐浴在月光裡,等等。在此情況下,當你看到光時,應觀“ 看到、看到、看到”;當你感到快樂時,應觀“樂、樂、樂”。當你感到輕安時,應觀 “輕安、輕安、輕安”,當你感到喜時,應觀“喜、喜、喜”,等等。達到此層觀智時 ,你感到非常微細和異常的樂、喜和顫抖。你的正念非常好,能夠觀察任何生起的目標 。精進強而穩定。   於是,你對此階段的體驗感到高興,你開始貪愛這些好的體驗。在此階段體驗到的 這種貪愛是一種異常微細和較弱的貪愛。你也體驗到捨的狀態,無需任何努力來觀察或 透視心理狀態或身體過程的本質。好像觀察的心毫不費力,既不緊也不鬆。你能清晰地 感覺到這種捨的狀態,你貪愛這種捨。不管什麼時候生起貪愛,應觀“貪愛、貪愛、貪 愛”,直到貪愛消失。有時候,此層的觀智很誘人,因為在此階段的體驗非常舒服。因 此,有時候禪修者認為他們已經證得涅槃。於是,他們享受這種快樂,執著這種快樂, 因此,就不能夠觀察現象。有時候,甚至忘記觀察。   基於法的知識或禪修老師給予的指導,禪修者開始認識到這不是禪修的最終目標, 這些是觀智的染。禪修者思維:“如果我不能觀察貪愛,我就不能前進到更高層的觀智 。”這樣正確思維之後,要觀察任何對樂或喜生起的貪愛。於是,超越此階段,心變得 穩定、平靜、輕安。定力變得更好,觀智變得越來越銳利、更有穿透力,心能夠非常清 晰地看到上下移動,一個移動接著另一個移動。有時候,你會看到在上下的過程中有一 連串的動作,一個接一個地生滅。同樣地,在行禪時,你看到一連串的微細的一節一節 的移動,它們是分開的腳的移動。那時,你覺知不到腳的形狀。你所看到的只是一連串 的移動一個接一個地生滅。此時,你看到了身體現象的生滅。同時,也看到心觀察一個 目標,迅速滅去,然後觀察另一個目標,又迅速滅去,等等。   在此階段之前,你體驗到了觀智的十種染,如光、喜、樂、輕安、捨,等等。之後 ,你清晰地看到身心現象的生滅。第四觀智稱為生滅智。   當你繼續禪修,定力變得越來越強。正念也非常銳利、有力。於是,你開始看到每 個單個的上下移動的消失,同樣地,也看到觀察的心的消失。你觀察一個目標,心觀察 它,它就消失。不管你觀察什麼,都消失。這樣,你開始看到目標非常快速的、清晰地 壞滅。所看到只是壞滅、消失或滅去。大多數時間,覺知不到目標的形狀,有時候,你 對你的體驗很不滿意,因為你找不到現象的形狀。有時候,你感覺不到身體形狀,只有 意識存在。那時,要觀“知道、知道、知道”,但該意識也是生滅的。這是第五層的觀 智—壞滅智。   之後,大多數時候,你只能觀察目標的消失和壞滅。因此,你感到這些東西是可怕 的,因為它們總是迅速地滅去、消失。這種害怕的感受或對害怕的覺知就叫做怖畏智。   因為你不斷地體驗現象的消失或壞滅,你感到它們不好,對此狀態不滿意。你感到 這些東西毫無可取之處。你的心不再明亮、活躍,變得猶豫,沮喪。這就叫做過患智。   於是,你對這些身心現象感到厭倦、厭離或厭煩。你對你的生活和這個世界也感到 厭倦。你無法找到任何一個地方能讓你生活快樂和舒適。有時候,你感到想離開禪修營 回家,有時候,你想跳入大海或山谷之中,因為你在這世上找不到任何東西是令人滿意 的。這就叫做厭離智。   當你體驗到這些身心現象的滅去時,你看到它們的過患,你想脫離它們。你感到有 個慾望想從這些總是滅去的身心現像中解脫出來。達到此層觀智時,儘管你有好的體驗 ,深度的定力和銳利的正念,但你坐不長,也許只坐十五分鐘,就想改變姿勢,起身行 禪。在行禪中,也不能走時間長,大約二十分鐘左右,又想坐下了。這表示你不滿意體 驗現象的消失和滅去,想擺脫它。這就叫做欲解脫智。   當你繼續禪修,你會再次經受很多痛。痛非常劇烈、很強,你無法忍受,你想改變 姿勢或起身。此時,你不應改變姿勢或起身,而是應該用耐心和毅力觀察痛。之後,痛 就突然消失了。另一個痛出現,你觀察它,它又迅速地消失,再次地又有一個痛出現, 你觀察它,它又迅速地消失。在此階段,你必須審察身心現象的無常、苦和無我性,這 是在第三層觀智—思惟智時已經體驗過的。現在,你必須重新審察它,重新觀察它,於 是你認識到這些心理狀態和身體過程實際上並不是永恆的。它們生起,馬上消失。該層 的觀智叫做審察智。   在此階段之後,你就達到了最好層次的觀智,在此階段,你有時沒有任何痛。也許 會有一點點的痛,但你的正念非常銳利,定力很深。正念自己強而持續,你不用費任何 力氣來觀察目標。心自動觀察現象。不管是什麼目標,一觀察它,它就消失了。目標的 生滅現在變得非常迅速,該目標可以是一個心理狀態或身體過程。有時候,必須捨棄標 記,只是觀察它,覺知現象的生滅。此時,你的定力非常深。有時候,禪修者讓心去向 一個外部的目標,但心並不去向那個外部目標,心就像彈簧一樣,又彈回到原來的目標 上,即任何被觀察的心理狀態或身體過程。在此階段,你既不感到樂,也不感到苦。即 使發現一個令人愉悅的目標,也不會執著它,不會對它感到快樂,只是觀察它,然後, 目標消失了。如此,你的心位於苦與樂之間。這就叫做行捨智。   當此觀智變得成熟時,你就證得隨順智和種姓智。然後,你就證得了道智。在那個 時刻,你認識到你已沒有痛苦。這就證得了第一道智、須陀洹道智,覺悟成為入流者。 該覺悟斷除了“我”或“靈魂”的邪見和戒禁取見,也斷除了對三寶的疑。因為在證得 第一層次的覺悟時,斷除了對三寶的疑,因此,你的信變得更強而堅定,永遠不會被任 何教理或人而動搖,因為你已經體驗了觀智和四聖諦。這叫做入流智,或第一層次的覺 悟。   當你繼續禪修,你能夠證得更高層次的覺悟,斯陀含道智,成為一名一來者。這表 示一旦你證得了第二層次的覺悟,你將再投生到優等的世界,如天界,但你會再回到欲 界世間一次。該第二層次的覺悟減輕了欲貪和嗔恨。當你證得第三層次的覺悟—阿那含 道智時,就成為一名不還者,你不會再回到這個欲界。該第三層次的覺悟完全根除了欲 貪和嗔恨。當你證得最後層次的覺悟—阿羅漢道智時,所有的煩惱都被徹底根除。於是 ,你成為一名阿羅漢,你的心完全從所有煩惱、五蓋和負面的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從 而,生活在安詳與快樂當中。這就是禪修者的最終目的。   你應至少證得第一層次的覺悟—須陀洹道智。心中以此層次的覺悟為目標,你應盡 最大努力,但需要足夠的精進和足夠的時間。要想證得最低兩層的覺悟,十天禪修、兩 週禪修或三週的禪修是不夠的。當你的觀智變得成熟時,你不得不停止禪修,回到家裡 。然後,你又參加另一個十天的禪修營或兩週的禪修營,你又從頭開始,緩慢進步。當 定力足夠深時,你有些體驗,證得一些觀智,但然後,你又不得不停止禪修,回到家裡 。因此,你需要足夠的精進和足夠的時間來證得這四個層次的覺悟,或至少前兩個層次 的覺悟。   我已經非常簡要地解釋了十三層的觀智和四個層次的覺悟。你們會發現你在禪修中 的一些體驗和我在此開示中所講的內容相符,這樣,你們就知道修到了什麼地步。你們 要長期修行。   願你們盡最大努力精進修行,證得最高層次的覺悟—阿羅漢果! --  MBSC Mula-Buddha-Sasana Center     佛陀原始正法中心 http://mbscnn.org   佛陀原始正法學會 https://zh-tw.facebook.com/MBSC.or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2.218.15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75773421.A.14F.html
tmac012004: Sadhu 12/10 07:09
smallkelp: Sadhu 12/15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