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CBETA B10,No.0067《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七〈共中士道.解脫正道〉 : http://tripitaka.cbeta.org/ko/B10n0067 : 庚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 補充:前文此段釋義 摘自:達賴喇嘛尊者《覺燈日光》 依修何道而滅除生死?透過戒、定、慧三學來滅除生死。戒、定、慧三學中,以戒學 為主,有了戒才會有定、慧的功德,所以宗喀巴大師在此詳細解說了三學的功德、三學的 果位,及三學的性質。 三學的功德:戒學的功德,最主要是不被煩惱所侵害,是一種防護的作用,因為我們 會隨著煩惱而做出種種的惡行。就像與敵人打仗一樣,在還沒開始攻擊對方之前,至少先 得防護好自己不被擊倒,所以堅固捍衛自己的事,是由戒學來做的。不只如此,戒還可以 使自己的善業功德增長,沒有戒學之大地,就長不出道地功德之果樹。 定學的功德是,要消滅煩惱仇敵,必須要有非常尖銳的武器,如果沒有專注於善所緣 的定學,我們的心就很容易隨著散亂而走,所以必須要依定學使心專注於所要修學的善所 緣。 慧學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切煩惱的根本是自性執著,唯有透過了解無自性的認知,才 有辦法對治自性執著,所以一定要有慧學才能正對治我執。 因此,戒、定、慧三學是不可分離的。 三學的果位:如果我們好好遵守戒學,將會投生於欲界的人天善趣,不然將會墮入惡 趣。由定學故,我們可以投生到色界和無色界兩種善趣。慧學之果,即是解脫。 有另外的一種說法:戒學為破壞煩惱,定學為伏其現行,慧學為盡斷種子。 (戒學破壞粗猛的煩惱造作惡業,定學降伏煩惱現行,慧學盡斷煩惱種子。) 三學的次第:三學的次第決定,透過戒才能生起定,心得定故,能見真實,成就聖見 ,遠離惡見。「尸羅」就是戒學。 三學的性質:包括戒學的圓滿六支、定學的四樂住成就,及慧學的「於四各四行,智 慧常清淨」。 戒學的圓滿六支是:第一、具淨尸羅,第二、守護別解脫律儀。「此二顯示解脫出離 尸羅清淨。」第三、軌則圓滿,第四、所行圓滿。「此二顯示無所譏毀,尸羅清淨。」第 五、於諸小罪見大怖畏者,顯無穿缺尸羅清淨。第六、受學學處者,顯無顛倒尸羅清淨。 定學的四樂住成就,「四心住者,謂四靜慮」,也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和四禪。「 於現法安樂住故,名樂成就,是為心學。」 慧學的「於四各四行」,「於四」的「四」是四聖諦,「各四行」就是每一諦都有它 的四種行相,「於四各四行」就是四諦十六種行相。 苦諦的四種行相是無常、苦、空、無我;集諦的四種行相是因、集、生、緣;滅諦的 四種行相是滅、靜、妙、離;道諦的四種行相是道、如、行、出。 為什麼要說四諦十六種行相呢?是為了要破除十六種顛倒執著,如於苦諦有無常執為 常、苦執為樂、空執為淨、無我執為有我這四種顛倒執著。 如果在此是講中士道,不是講共中士道的話,那就會針對三學做廣泛的解釋,但是在 此最主要是為了引導上士道而說,而且定學和慧學將會在奢摩他和毗缽舍那中廣說,所以 在此宗喀巴大師就不多做解釋了,只略說學戒之理。 「戒是一切德依處,如動不動依於地」,「動」是講有情,「不動」是講花草樹木等 ,這兩個都是依地慢慢成長;同理,一切的功德都是由戒學來增長廣大的。遵守戒學將會 獲得廣大的功德;受了戒,卻沒有守護,這種的過患是非常嚴重的。有些人因為戒而安樂 ,有些人因為戒而痛苦,因為「具戒而安樂,毀戒則成苦」,「是故亦應善思過患,敬重 學處」。 ------------------------------------------------------------------------------ [1] 摘自:達賴喇嘛尊者〈The Opening of Wisdom-Eye〉:三學(Trisiksa) 佛陀的整個教法,可以概分在三個大要目之下:增上戒學(adhi-sila)、增上心學 (adhi-samadhi)、增上慧學(adhi-prajna),因為三藏中所有探討的主題都落在這三 大要目之下,這三個詞中,字首「adhi」表示「殊勝」、「無上」的意思。 [2] 摘自:達賴喇嘛尊者八十一歲生日開示法語 https://youtu.be/CytMP7YTGzI
「佛陀成道正覺果位之後,…當時,在印度的所有宗派都普遍地認為俱生我見是無誤 的,在我見的基礎之上,再說前後世、因果等論述,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導師世尊宣揚了 無我見,這是一種違背當時世人想法的見解。因此說道:“若示於他無有誰能知”。之後 ,世尊轉了四諦法輪,說了無常、苦、空、無我等四諦十六行相。總之,佛法的四法印就 是:諸行無常、諸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由此顯示了基相、道相以及果相。」 佛教密教典籍《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大寶積經.第三金剛力士會》)云 :「大秘密主(金剛手)!,如來於一切法中,總略而說有四法印。…大秘密主!此如是法 (四法印),若諸菩薩深固信解勤行修習,即於善法而不減失,速能圓滿菩提分法。」 佛陀三轉法輪不離四聖諦的正見,初轉四諦法輪是修行的大綱;為了更深入闡釋四聖 諦當中的滅諦,有了第二轉法輪的般若經;為了更深入闡釋四聖諦當中的道諦,有了第三 轉法輪的如來藏經(如來藏經有了義與不了義,符順第二轉般若經無相法輪者為了義)。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78099848.A.F45.html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臺灣), 01/04/2020 09: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