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1] 外道認為五蘊身心之外有我,外道認為異於五蘊之外有常一自主的我。佛教說無我, : 說到我的不存在,沒有外道所說的那種我,外道所說的我屬於無明我執的遍計我執。 : 空性的所遮品,「補特伽羅常一自主之我空」空掉了什麼?空掉了離蘊之外常一自主 : 的補特伽羅(我),去除掉外道增益出來的遍計我執。如果跟外道一樣認為五蘊身心之外 : 有常一自主的我,這種顛倒妄想,就不能證得佛經所說的真實義,要空掉這種顛倒妄想。 : 空性的所遮品,所要去除的粗細分顛倒妄想,最粗分的是外道計執離蘊有常一自主的我。 ------------------------------------------------------------------------------- 補充:補特伽羅無我,所要破除的無明我執——無明我執顛倒執取的"離蘊我"與"即蘊我" 摘自:尊者達賴喇嘛:2018年7月30日《入菩薩行論》從第七品開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Xl7cZMuLBI
在外道的經典裡面,有說到了「常、一、自主的我」(離蘊我,外道認為離於五蘊身 心有常一自主的我),由此而來去成辦前後生的。佛教的典籍破除了常、一、自主的我, 因為認為,身心之外如果有個我的話,將會有諸多的過失,所以說到了身心之外沒有我。 與身心的性相不相順的我(與五蘊體性異的離蘊我),不只沒有以外;與身心相順在 身心體內的「補特伽羅獨立之實質有的我」(與五蘊體性一的即蘊我),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與身心相順的補特伽羅獨立之實質有的我執,就是屬於俱生執(俱生我執); 但與身心不相順的這種的補特伽羅獨立之實質有的我執,是屬於遍計執(遍計我執)。 (註:與五蘊身心相順的補特伽羅獨立之實質有的我執,屬於無明的俱生我執,無明 的俱生我執有粗分與細分,此處是粗分的俱生我執。由粗分的補特伽羅俱生我執,進一步 增益與五蘊身心不相順的補特伽羅獨立之實質有的我執,即補特伽羅常、一自主的我執, 屬於無明的遍計我執,遠離五蘊之外有常、一、自主的我屬於外道才會有的遍計我執。) 通常我們在講我的時候,或者念想我的時候,會覺得有一個我為主、身心為次,彷彿 是可以掌控身心的這種我(彷彿身心背後有個控制者的我,屬於補特伽羅獨立之實質有的 粗分俱生我執),這個我(不需要依賴觀待五蘊為施設處就能夠自己獨立實質有的存在的 我)到底是否存在?如果這個我是存在的話,將會有許多的矛盾。(此處講的我屬於粗分 的補特伽羅俱生我執,粗分的補特伽羅俱生我執由細分的補特伽羅俱生我執推動而有。) 在我的體內當中(在施設安立我的施設處蘊體當中),如果要找到一個我的話,那這 個我是什麼,所以有一些佛教論師說,根識並非是我,但是心識是我(下部宗認為,在施 設安立我的施設處蘊體當中,內在的心識找得到諦實成立、自性成立,例如唯識宗認為, 心外無境(無外境),而安立我的施設處蘊體當中,內在的心識是自性成立)。但是我們要 知道說,心識它也是剎那轉變的,它都是完完全全依賴著因緣而有的,它是有為法的。 如同佛教典籍裡面有說到了「諸行無常」,一切剎那轉變者都是無常性,所以它是每 一剎那都是轉變當中。粗分的無我,稱為續流的無我(沒有不觀待心識蘊體的續流施設安 立的我),但是這個心識,它是每一剎那都在轉變的,這每一剎那轉變的性質,不需要依 賴它緣,而是因為由前因具有同樣的屬性所生的緣故,而說到了每一剎那都在轉變。所以 一切的果都是隨著因的性質而轉的,就是隨因而轉的。(<攝類>:無常法是剎那轉變由因 生果的有為法。施設處蘊是無常法,依著施設處蘊而施設安立的補特伽羅也是無常法。) 像是眼識,雖然可以透過增上緣眼根(眼識的不共增上緣眼根是色法),還有所緣緣 色法而產生(眼識的所緣緣色處也是色法),但是,眼識之所以成為眼識(眼識本身是心 法),是因為有等無間緣,眼識必須要來自跟自己相同性質的主因而產生,等無間緣才有 辦法產生(眼識是靠眼根、色處生起,眼根、色處二者是色法,但是,眼識本身是心法的 緣故,除了增上緣眼根、所緣緣色處的色法,還要有等無間緣的心法,才能生起眼識)。 如果這麼思惟的話,這個細微的心識(作為等無間緣的心識)產生的時候,不只要有 主因,還要有助緣,不只要有助緣以外,還要有主因。這個(等無間緣的)主因(近取因 )就必須跟它性質相同,所以沒有辦法透過外在有形色的色法轉為無形色的心識的主因, 因為它性質不同。所以心識的主因(近取因),必須要跟心識相同性質才有辦法,與心識 性質不同的或者相違的這個外在的色法,是不可能成為心法的主因的。 如果心法不需要依賴主因(近取因)就能夠有的話,那就無因而有之過患了,或者是 由初因而有的過患。如果是初因而有,有很多矛盾,為什麼第二個心識需要有因,第一個 心識不需要因緣,這樣也沒有道理。所以佛家是以這種邏輯的方式,而來去證實心識之前 有心識、心識之前有心識,所以今世之前有前世,由這種的方式而來去證實了前後今生。 所以思惟無常(死無常)是相當重要的(死無常屬於粗分的無常,前面講的無常是細 分的無常。我們的有漏蘊體具有被有漏業和煩惱所主宰不由自主結生相續的生老病死之無 常,屬於粗分的無常)。今天我們在此,大家都很安逸的在這邊聽法,而且身體也非常健 康,可是我們能夠確定明天還能夠繼續來到這裡嗎?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可能說可以,但是 我們沒有辦法百分之百的確定明天絕對能夠還在這邊聽法嘛,因為死亡的來臨是非常突然 的。念死無常,所以今生並非是永恆不變的,我們很珍惜的今生的這種常執,透過了無常 (死無常)的真相的認知,自然能夠被減少。 在死的時候,唯有心續上累積的善業能夠幫我們以外,財富幫助不了我們,再多的親 眷幫不了我們,再多的名望也幫不了我們,這時候唯一能夠幫助我們的是心續中所累積的 善根、善業(例如,身語意的善根,慈心、悲心、布施、持戒、忍辱等屬於善業),那這 個的善種子、善習氣才能夠幫助我們以外,除此外的財富、名譽、權力都無法幫我們。 ------------------------------------------------------------------------------ [1] 補特伽羅無我,不是否定補特伽羅,是否定無明我執在補特伽羅上的顛倒趨入 補特伽羅無我——在補特伽羅上「無」(否定、遮除)「我」(無明我執所執之我) 。所以,補特伽羅無我——所要否定、破除的我,是指無明我執顛倒趨入所執的我。 將存在的損減為不存在,稱為斷見。例如,補特伽羅是存在的,將補特伽羅(名言施 設安立的你、我、他、六道眾生、聲聞、獨覺、菩薩、佛等)說為不存在,屬於斷見。 將不存在的增益為存在,稱為常見。無明我執顛倒妄想的補特伽羅是不存在,例如, 將無明遍計我執認為的常一自主之補特伽羅(離蘊的常一自主我)說為存在,屬於常見。 透過補特伽羅無我的智慧,破除無明我執(包括粗細品的遍計我執與俱生我執)的顛 倒妄想,才能正確證得補特伽羅的存在方式。 [2] 補特伽羅是依著自身所攝蘊體而施設安立的士夫,補特伽羅包括佛聖者及一切有情。 《雜阿含306經》: 「此四無色陰(受想行識四蘊屬於心法)、眼色(色蘊屬於色法 ),…於斯等法作(觀待色法與心法的五蘊而施設安立)人想、眾生、士夫、福伽羅(補 特伽羅),此四無色陰(受想行識四蘊是心法,不是色法)、四大(四大所成的色蘊是色 法),士夫所依,此等法名為人(補特伽羅是依著自身所攝蘊體而假名安立的存在)。」 [3] 補特伽羅是施設事、五蘊是施設處,二者不是自性成立的一,也不是自性成立的異。 《雜阿含109經》: 「愚癡無聞凡夫,見色是我、異我、我在色、色在我;見受想行 識是我、異我、我在識、識在我。」無明我執的愚癡,顛倒執取補特伽羅(我)與五蘊二者 之間的關係,為自性成立的一或自性成立的異。《雜阿含140經》: 「多聞聖弟子,於色 見非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正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聽聞佛陀正法的 內道弟子,如實思惟觀察,補特伽羅(我)和五蘊二者之間的關係,不是自性成立的一、也 不是自性成立的異,補特伽羅(我)是依賴觀待自身所攝五蘊為施設處而假名安立的存在。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89519031.A.02F.html
ykkdc: 隨喜 05/15 16:50
creative88: 推 05/15 17:29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臺灣), 05/15/2020 23: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