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摘自:《心類學顯要》倉忠仁波切 : 為何將覺知分為七種心類而闡述?主要是和修行有關的緣故。無論修苦、無常、空性 : 等等,首先必須依於現前(或有稱為:現前知)才能進行觀察,觀察的最終結果也是產生 : 現前,但是,於其過程中則有比度、再決知、伺察意、顯而未定、猶豫、顛倒知等。如是 : ,分為七種心類之建立,主要是攸關修行的緣故。 ------------------------------------------------------------------------------- 補充:由凡夫的「非量」獲得聖者的「量」乃至解脫的過程 轉自:TTS台北市藏傳佛典協會(Tibetan Text Society)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 以「認知(覺知、心識)的七項分類」為例,主要目的在於讓學習者瞭解: 透過“聽聞”、“思惟"、“修習"(聞思修)「無我義」或「空性義」,我們的內 心會經歷: 1.分別顛倒知(分別顛倒知,如無明我執薩迦耶見)→ 2.猶豫知(猶豫知(疑)的分類:非傾向於事實的猶豫知(染污疑)->等分猶豫知(等分 疑)->傾向於事實的猶豫知(具義疑))→ 3.伺意知(伺察知屬於聞所成慧,亦即,雖然相信無我義或空性義,但仍未真正瞭解 無我義或空性義,此時的無我或空性正見仍不穩固)→ 4.事勢比量(事勢比度,屬於思所成慧,亦即,透過事勢正因成立無我或空性義所得 之新的、不受欺誑的決定解,發生在資糧道位的中品或中品以前)→ 5.事勢比度的再決知(事勢比量第二剎那及其隨後剎那均屬之)= 分別再決知(再次 瞭解「事勢比量所瞭解的內容」的認知,因為由比量所引生,所以是分別再決知)→ 6.結合止觀雙運的三昧(屬於修所成慧(毗婆奢那勝觀),此時進入加行道煖位)→ 7.瑜伽現量(現觀無我義或空性義之智慧,與此同時,行者從加行道位世第一法根本 定進入見道位根本定,從此才能真正對治並斷除遍計我執、俱生我執及其他顛倒知)→ 8.瑜伽現前知(瑜伽現量的第二剎那及其隨後剎那均屬之)= 現前再決知(再次瞭解 「瑜伽現量所瞭解的內容」的認知,因為是由瑜伽現量所引生,故稱為現前再決知); 等等轉化的過程,依次斷除輪迴的根本—遍計我執及俱生我執—而解脫輪迴。 ------------------------------------------------------------------------------ [1] 以上略述,由凡夫的「非量」至聖者的「量」,乃至解脫,修行的地道過程(修行地 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詳細可閱本版系列文《地道建立》。 [2] 見道位斷除遍計煩惱障,之後,修道位斷除俱生煩惱障,到達無學道時斷盡煩惱障。 流轉生死的十使煩惱,分為:五見煩惱(屬於見惑)、五非見煩惱(屬於思惑)。十 使煩惱的煩惱障,包括遍計我執煩惱障以及俱生我執煩惱障,行者到達見道的位置時,斷 除了十使煩惱當中的遍計煩惱障,之後,修道的位置斷除俱生煩惱障,最後到達無學位。 上述是小乘行者斷除煩惱障的解脫。若是大乘行者,斷除完了十使煩惱的遍計我執煩 惱障與俱生我執煩惱障之後(獲得第八地),再進一步斷除煩惱障所留下的習氣即所知障 (第八地至第十地斷除所知障),最後,無餘斷盡所知障時獲得大乘無學位,即佛果位。 [3] 《大般若經》:「永斷一切煩惱、所知二障麤重習氣相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乃名 如來、應、正等覺,得一切相智(一切種智),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智慧境界,無所不 見、無所不聞、無所不覺、無所不識,於一切法見一切相(一切種智的智慧功德)。」 補特伽羅佛聖者是量士夫,佛聖者的心識是一切種智的覺知,一切種智的覺知(心識 )是每一剎那都能現前同時通達諸法上二諦(世俗諦相與勝義諦相)的現量,又稱遍智。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89807863.A.131.html ※ 編輯: cool810 (219.69.36.162 臺灣), 05/18/2020 21:59:31
ykkdc: 隨喜 05/19 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