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一、生活從早到晚,工作、待人接物,這就是菩薩學處,戒定慧全在其中   我早年講經講了好幾十部,講到《楞嚴》、《法華》、《華嚴》,才真的明白斷煩惱 太難了。文殊、普賢菩薩發願求生淨土,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展現出專修淨土。第一個善知 識吉祥雲比丘,修般舟三昧,九十天不睡覺,一句佛號不斷。最後第五十三參,普賢菩薩 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們就明白了,善財自始至終就是一句佛號。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得根本智,明心見性。五十三參成就圓滿的後得智。從早到晚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就是 五十三參。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練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戒定慧全在其中。 「戀德禮辭」,修菩薩道的人根本的德行,我們沒做到。見人家行好事,讚歎幾句, 見人家做得不好還得批評,我們的起心動念起來了,沒放下,分別執著沒放下,依舊造輪 迴業,自己還不知道。五十三個善知識代表社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有善有惡,他統統 參訪、參學,他沒有分別執著,平等心,禮敬相同,對善知識、惡知識相同,不同在哪裡 ?善的,與德行、戒定慧相應,讚歎;與戒定慧不相應,不讚歎。有禮敬,沒有讚歎,謙 虛恭敬,沒有批評。批評就錯得太離譜了。生活從早到晚,工作、待人接物,就是菩薩學 ,真正學佛在這裡學。學用真心,不用阿賴耶妄想分別執著,用真誠,真誠到極處。味真誠,你才能成佛,才能成就。常常受環境影響,六道凡夫,幾時能出得去? 二、把我的恭敬心、覺正淨提起來,這個功德就大!   念老的話,「以聖智斷盡此煩惱,稱為漏盡」。聖智是指小乘,小乘初果斷了見惑。 見惑第一個是身見,真正知道身不是我,是我所有,像衣服一樣。要把身看作衣服,身的 生死就好像衣服髒了換一件,換一個身體。最好是往生極樂世界,別再換身體了,換身體 就是搞輪迴。人要真正身見破了,不會有自私自利,對待一切眾生肯定是平等、真誠。六 道輪迴自己造的,自作自受,與任何人都不相干。第二,邊見,講得淺顯就是二邊,就是 對立。邊見破了,沒有對立,跟一切人不對立,跟一切事不對立,跟天地萬物不對立,不 對立就是一體。一體裡面,自自然然那種慈悲就流出來,你能愛人。「凡是人,皆須愛」 ,這裡頭沒有等差,對這個特別好,對那個薄,沒有,平等的。平等恭敬對待一切眾生, 自己要謙虛,不能批評,沒有必要批評。其實他沒做錯,我們了解的深度不夠。所以要虛 心先成就自己,才能成就別人。怎樣做人、修行、處事、待人接物,盡善盡美,沒有絲毫 缺陷,給眾生做最好的榜樣,那就是利益眾生,真正的利益眾生。 無論做什麼事,大公無私,念念利益眾生,言行一致,是一切眾生最好的榜樣。所以 經天天要讀、要學,自己的信心、願心會天天成長,不會退墮。我們屬於中下根人,一天 經教都不可以離開,保持著我們不退轉。修行就在六根門頭上修,修覺而不迷、正而不邪 、淨而不染。皈依佛,佛是覺悟,從迷惑回過頭來。自性佛,自性本自清淨。法是正知正 見,是佛的經典,聖人留下來的教誨。皈依僧,僧是六根清淨,看到出家人,馬上六根清 淨,一塵不染,就浮起來了。把我的恭敬心、覺正淨提起來,這個功德就大! 三、善緣惡緣、順境逆境,全是修行的大道場   永遠要修謙卑,要懂得尊重、敬愛別人,他縱然有錯,我們以至誠心對他,他會感悟 ,他會回頭。不能批評,批評他不接受。也許他是菩薩再來,我們不知道。怎麼辦?個個 都是佛菩薩,就好了。看每個人都是佛菩薩,看每個人都是好人,三人行必有我師,外緣 會用都是善緣,不會用全是惡緣,無有定法可說。所以善緣惡緣、順境逆境,全是修行的 大道場。成菩薩成佛的道場,不在寺廟裡頭,在日常生活當中,從早到晚。   「六神通中前五通為有漏通」,四果阿羅漢見思煩惱斷盡,這叫「無漏通」「煩惱 斷盡之比丘,稱為漏盡比丘,即阿羅漢。法藏菩薩」,就是阿彌陀佛,「願彼國眾生受樂 無極,且於所受快樂心無染著」,這就是極樂世界高明的地方。心無染著就是「如阿羅漢 。極樂世界真樂,有沒有人把這些樂放在心上?沒有,放在心上的還是一句阿彌陀佛。 「於諸世法不執不著,故云猶如漏盡比丘,以喻受樂而無樂想。義寂名此為受樂無染願; 憬興名之為受樂無失願」,受樂無染,沒有染著,受樂無失,智慧、德能沒有失掉。 四、我學佛了。最低限度要往生極樂世界,來生不再搞輪迴了   第三十一願,「不貪計身願」。經文:   【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無起想念貪計身者」,他不會起心動這個念頭,貪著身體。我們這個世間為這個身 體造無量無邊的罪業。殺盜淫妄、貪瞋痴慢,都是為了這個身。「凡夫修行,多墮身見」 ,墮身見就是貪著身體。「身見乃見惑之首,見惑不斷,則不能入聖流,勢必常淪生死, 欲出無期」。這幾句,句句都是真話、老實話,我們要牢牢記住,要常常能夠警覺到。底 下念老的話,「謂執有我身而貪著計度也」。計度就是想,如何讓這個身生活得很舒適, 天天想這個;想吃什麼穿什麼,日常生活如何消遣尋樂,天天想這個,他沒有想別的。所 以他的思想是輪迴心,他的身口造輪迴業,怎麼能出離輪迴?這是事實真相。   「《會疏》曰:於自身妄執」,這個執著是虛妄的,身根本不存在,剎那生滅。佛問 彌勒,「心有所念」,起了個念頭,這個念頭裡頭有幾念?微細的念頭,有幾相?幾識? 「心有所念,幾念幾相幾識耶。」相是物質,識是八識五十一心所,都是從念頭生的。彌 勒菩薩回答,「拍手彈指之頃」,時間很短,「三十二億百千念」,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個 妄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形,就是相,就是物質現象。凡是物質現象都有識,識 就是受想行識。一粒再小的微塵,極微之微,現在科學家叫微中子,統統有受想行識。 所以我們以真誠心待人,不要管別人用什麼心對我,我要用真誠。為什麼?我學佛了 。最低限度要往生極樂世界,來生不再搞輪迴了。如果還用妄心,顧自己的名聞利養、享 受,這一生極樂世界去不了。地獄還有出頭的時候,六道輪迴沒出頭的時候,決定不能搞 。我們用真心就跟佛接近,用妄心就跟六道眾生接近,就這麼回事情。要把世緣從根拔除 ,於世間沒有貪愛,沒有好惡,隨緣度日,什麼都好,這個問題才能解決。 五、修淨土的人起心動念就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是無量無邊的功德   「《會疏》曰:於自身妄執」,這個執著是假的。「計」,計畫,就是思考;「愛」 ,你喜歡的;「憎」,你討厭的。順著你的煩惱,違背你的煩惱,你的煩惱是什麼?貪瞋 痴,這叫「貪計」。貪計是不善的心、念頭,貪而無厭。「是所謂我執也」,這個東西是 輪迴的根。「貪執計較,愛護倍至,順則生愛,違則生瞋」,愛是貪(貪愛),違是瞋恚 ,得到了就愛,得不到就瞋恚,它的根就是愚痴。愚痴是不知道事實真相,不知道人生是 個夢。《金剛經》念到要能起作用,常常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 夢幻泡影」。《般若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真正明白了,修淨土的 人起心動念就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是無量無邊的功德。它叫你能在這一生當中了生死、 出三界,往生極樂世界,一生成佛,達到究竟圓滿。沒有一個法門能比。「種種分別貪著 ,舉體墮於煩惱」,像這些話都要常常放在心上。   「《往生論》云:遠離我心貪著自身」,這個心是妄心、阿賴耶,貪著自身,不知道 自身的真相。「遠離無安眾生心」,自己成就之後,看到還有很多迷惑顛倒的眾生,我們 要幫助他得到安穩,這是悲心,拔一切眾生苦。換句話說,我們必須要有安眾生的心,這 是慈悲。做一切善,心裡頭根本沒有,像沒做一樣。念佛人好,無論斷惡修善,心裡只有 一句阿彌陀佛,我們的路絕對走極樂世界,不會再搞輪迴了。 == 不要管別人用什麼心對我,我要用真誠。為什麼?我學佛了。最低限度要往生極樂世界, 來生不再搞輪迴了。如果還用妄心,顧自己的名聞利養、享受,這一生極樂世界去不了。 南無阿彌陀佛。 -- 勿言一念輕微,勿謂虛願無益。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 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 —省庵大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21.242.2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00275987.A.456.html
kissung: 南無阿彌陀佛 09/17 04:08
minpanda: 南無阿彌陀佛 09/17 07:18
dakudai: 阿彌陀佛! 09/17 17:25
s8402019: 南無阿彌陀佛 09/17 18:14
ackino: 南無阿彌陀佛 09/17 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