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一、修菩提行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八個字   所以佛在此地說,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是以極樂大士」,就是阿彌陀 佛,「宏化十方」,統統是以勸信為第一。只要你相信,慢慢你自然會發願,這個世界這 麼好,你會動心,你就想去。有了信心,接著要修行,『修菩提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修什麼樣的行?「菩提」是覺悟。起心動念、言語、身體造作覺而不迷,這 叫菩提行。「三輩往生,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三輩往生都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這八個字重要。發菩提心就是信願,真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真相信有阿彌陀佛,這 就是無上菩提心,取得極樂世界的條件。下面就是一向專念,一生當中,一個方向,西方 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做阿彌陀佛的學生 ,在極樂世界圓滿成佛。   「今云修菩提行,即具發心與專念兩要義」。修菩提行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八個字。「修菩提之大行,必由於發起菩提之大心。且菩提行中,實以一向專念最為上首 。一切菩薩萬善齊修,但十地菩薩地地不離念佛」。菩提行是大乘,法身菩薩,從哪裡修 起?一定是發起菩提的大心,發起覺悟的大心,它不但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信有 西方極樂世界,信有阿彌陀佛,願意往生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就是無上菩提大心 。你一生圓滿成佛了,沒有比這更大的了。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一向專念最為上首,沒 有比這更高的了。海賢老和尚九十二年沒有中斷,最為上首,做出真正的榜樣給我們看。   底下說,一切菩薩萬善齊修,但是十地菩薩地地不離念佛,這是《華嚴經》說的。一 切菩薩以十地為最高,菩薩第一是十信位,信擺在第一,再入門,往上,十住、十行、十 迴向、十地,五十個位次,五十個位次的菩薩都是萬善齊修,離一切惡,修一切善。善惡 最簡單的解釋,凡是利益眾生的都是善,凡是利益自己的都是惡利益自己增長貪瞋痴慢 ,增長對這個世間的貪戀,你去不了。所以要學菩薩,起心動念為別人不為自己。為別人 會很快樂,我幹的事情多少人得利益,多少人得好處。你幹了之後才發現,原來利益眾生 這麼快樂,難怪諸佛菩薩天天幹,永遠幹不厭也不疲倦。登了地,把念佛擺在第一,為什 麼?登地快成佛了,為了成佛證得究竟圓滿,念佛,念佛成佛二、普賢就是他的心是平等的、清淨的,心量廣大沒有邊際   「又大行菩薩,普賢為首。故教化一切有情,行普賢道」。淨宗把普賢擺在第一。念 老在《報恩談》裡告訴我們,在遍法界虛空界,最初提倡專修淨土往生極樂世界是大勢至 菩薩,他是法界初祖。《華嚴經》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普賢是娑婆世界的 初祖。慧遠大師在廬山建東林念佛堂,一百二十三個人念佛統統往生,中國的初祖。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禮敬,第二稱讚。普賢何以為真?就是他的心是平等的,他 的心是清淨的,他沒有染污,沒有分別,他沒有高下,他稱讚用真心,禮敬也是真心,一 味都是真心。他跟一般菩薩不一樣的地方就在心量廣大沒有邊際。禮敬諸佛,諸佛在哪? 一切眾生是諸佛,花草樹木是諸佛,山河大地是諸佛,沒有一樣不是諸佛,平等的禮敬, 所以他的禮敬遍法界虛空界。廣修供養,懺悔業障,我們要認真學習。十願前面七個是願 ,後面三個是迴向,迴向眾生、迴向菩提、迴向自性。所以行普賢道。   「普賢者,圭峰大師曰:一約自體,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什麼叫普賢? 從體上講,體性就是自性,自性周遍法界叫普,隨緣成德叫賢。諸佛如來教化眾生沒有起 心動念,接觸到一切眾生,自然隨緣成德。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就是隨緣成德。他沒 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所以他的功德做得圓滿。沒有起心動念,看得清楚、聽得明白, 這就是德,就是隨緣成德。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瞭瞭,眾生在享樂、受苦,總是幫助他離 苦得樂;已經離苦得樂了,不究竟,幫助他向上提升,讓他離究竟苦,得究竟樂。這是佛 事,大乘菩薩的事業,他們幹的就這個。幹完之後決定沒有一個念頭放在心上,沒有念頭 ,清淨自在,真的是一塵不染。這叫賢,這是從體上講。 三、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第二,「約諸位」,在菩薩位次上說。「曲濟無遺曰普」,曲是委曲,委曲婉轉來救 濟一切眾生,沒有漏掉,全都照顧到了。菩薩為什麼沒來?沒來就是緣沒成熟,他來了你 不接受。他來你要歡喜接受,他就來了。所以是我們沒有感,他就沒有應;我們要有感, 他就有應。這就是普的意思。「鄰極亞聖曰賢」,極是到頂了,亞聖是等覺菩薩。普賢菩 薩的地位是等覺、後補佛。聖是佛,比聖次一等叫亞聖,這叫賢。   第三,「約當位」,當位就是現在在等覺位,現在這位普賢,「德無不周曰普,調柔 善順曰賢」。我們要向普賢菩薩學德,要周遍的普施。別人缺乏什麼,我們要是有,需要 幫助他,這叫普。現在這個社會什麼最缺乏?傳統文化、倫理、道德、因果最缺乏。我們 學佛不要多,只要把淨宗五科落實就行。「淨業三福」、「六和敬」、「戒定慧三學」、 「菩薩六度」、「普賢十願」,這五樣落實就能救全世界,不要再找其他麻煩。基礎,菩 提心,菩提心的基礎就是真誠。我早年講菩提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這就是菩提心。菩提心的體,真誠,真誠到極處。決定不能欺騙人,欺騙人是罪過。一生 能不妄語、不欺人,你說你多快樂、多幸福。跟著佛菩薩走,不會錯的。真誠是根,它的 相是清淨、平等,它的樣子是清淨沒有染污,不受任何境界動搖。自受用是覺悟,覺而不 迷;他受用是慈悲,慈悲就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故本經中」,與會大眾,這些大菩薩,「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之德者,十 大願王,導歸極樂,自利利他,無有窮盡之德。極樂大士遵行普賢之德,復教餘土眾生皆 行普賢之道」。真好!我們只把這五科落實,淨宗的行門就建立,就踏實。 四、阿彌陀佛願力加持,永離惡趣,不受外面境界的感染、動搖   「如是極樂大士,被弘誓鎧,入生死海」,再回到六道來。極樂世界菩薩有悲心很切 的,自己還沒有圓滿成就,他就來了,這樣的人很多。『雖生他方世界』「或現身穢土 ,穢土就是我們現在這個地球,完全被染污了。「因有彌陀願力加持,永離惡趣」。他 到這個世界來,有能力不受外面境界的感染、動搖,這都是阿彌陀佛願力在加持,永離惡 趣。「各各隨其意樂,或說法,或聽法,或現神通等。隨意修習,悉皆圓滿。眾生受教, 亦皆至心信樂,求生淨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就是教化成果現前了。或是說法, 或是聽法,聽法也做影響眾。年輕法師在講台上,老和尚聽得津津有味,就帶動所有聽眾 ,這叫做影響眾,帶頭。或現神通,隨意修習,都能做得圓滿。眾生受教也好,你看至心 信樂,信心生起來了,對於學佛感覺到快樂。求生淨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就是選 擇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成就,這個法門融會其他一切法門。 == 凡是利益眾生的都是善,凡是利益自己的都是惡。利益自己增長貪瞋痴慢,增長對這個世 間的貪戀,你去不了。所以要學菩薩,起心動念為別人不為自己。 南無阿彌陀佛。 -- 譬如種樹,種久則根淺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則刀鈍而成利。 豈其因淺勿種,任其自枯?因鈍弗磨,置之無用? ——省庵大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21.242.2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01461962.A.C33.html
kissung: 南無阿彌陀佛 09/30 20:22
ackino: 南無阿彌陀佛 09/30 22:19
minpanda: 南無阿彌陀佛 09/30 22:58
scoat: 南無阿彌陀佛 10/01 13:14
s8402019: 南無阿彌陀佛 10/01 13:35
dakudai: 阿彌陀佛! 10/01 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