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Dodoroiscute (再想想)》之銘言: : 印象中之前有聽過類似的說法, : 就是在遊戲中玩一些殺戮血腥的遊戲, : 也是佛教中講的造業,也就是不好的事情。 : 但我的疑問是,如果殺戮本身是存在人性當中的一部分, : 也就是說必須透過一種管道來釋放這種罪惡的能量, : 那麼透過電腦遊戲來抒發,然後再回歸正常的現實生活, : 難道有不對嗎? 是非要如何論證? 比直接去探討「在遊戲裡殺戮算不算造業」,不如先內省一下更根本的問題: 「為什麼要去玩遊戲?」、「為什麼非得去玩殺戮的遊戲?」、「不玩的話會怎樣?」 紓壓?為煩悶的情緒找個出口?發洩?尋找樂趣?只圖個「爽」、好玩而已? 據個人多年來觀察,任何以純粹玩樂(也就是排除掉有明確特定『目標』在追尋 的專業團體例如電競戰隊、或任何球隊、校隊)所組成的群體或社團,凡是成員大多以 「紓壓」、「找樂子」、「只是來玩的」等理由作為參與動機的,例如線上遊戲同好組 成的社群、電影欣賞的社群、或是歌友社群,普遍來說,成員們的「瞋心」反而都 特別重: 稍一有點「看不過去」、覺得什麼人/事/物有點不順眼、覺得「不OK」、「不舒服」 就會反目,吵架(不管是不是基於人際間的誤解產生衝突口角)、在社群裡鬧事退群。 甚至有時只是因為「最近沒心情(沒心情再繼續跟大家玩、分享交流電影感想、或繼續 歡唱)了」就冒然退出。 咦?原本不是都說來紓壓的嗎?不是來發洩的嗎?當初不就是因為喜歡這項娛 樂才加入的嗎?為什麼才稍一遇到半丁點不如意就又退出了呢? 這一連串的問題不妨從反方向去思考:人為什麼會覺得需要紓壓?為什麼會需 要尋求情緒的出口?為什麼會覺得「有東西需要發洩」?為什麼會覺得需要「找樂趣」 (這個已經明顯是『心外求法、心外求道』了,有學佛的先進們應該一眼就能看穿)? 為什麼會覺得需要「來找些好玩的」? 不就是因為心中的貪瞋痴化不掉嘛。尤其是瞋心。特別是未經過足夠的佛法薰修 者,在職場、家庭、人際、課業等各個生活領域累積了種種的無奈、不滿、難過、看不 過去、討厭───全都是強弱程度各不相同的「瞋心」包裝成的各種樣貌。憋了這一肚 子的「瞋厭感」又缺乏足夠的智慧與佛法的種種「行門」可以去正確將它照破、從根本 上將它化除,就只好尋求外在的「娛樂」去暫時麻痺、遺忘,講好聽點就只是把這煩惱 「拋到腦後」。但「心外求法、心外求道」哪能真正離苦得樂?頂多只能暫時麻痺一下 心當中種種不悅的感受而已,自然一受到他人(還都是群體裡的『同好』呢!)半丁點的 刺激、「被人踩到地雷」,心中未曾減少甚至只是有增無減的瞋厭之火立即引爆,拂袖 離去。 再回頭來簡答這個問題,「在遊戲裡殺戮究竟算不算造業?」 不是你以為的那種「造殺業」,而是早在你開機要登進去玩之前就已經造了意業: 貪瞋痴+五蔭熾盛(還真的有人沉迷打球或打電玩只因為貪愛那個『手感』、『聽覺上的 樂趣』或視覺上的美感),想要化解掉這股內在的騷動與焦躁卻又找錯方向,妄以為從遊 戲裡可以找到快樂(而且還顯然錯解了真正的快樂究竟是什麼),所以才會忍不住要去開機 登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1.33.8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02751901.A.52C.html
creative88: 唉...這事不學佛很難知道 為了消除深處的不安 不愉快 10/15 17:07
creative88: 於是各自牽掛抓取 沒事多勸人學佛 10/15 17:07
minpanda: 南無阿彌陀佛 10/15 21:41
s8402019: 南無阿彌陀佛 10/15 22:10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10/16 04:38
st903202xp: 南無阿彌陀佛 10/16 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