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一、帶業往生,一句佛號,信願持名,四個字就解決了   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就是一法句。「且以聲字皆實相」,聲是念佛的聲音,「南無 阿彌陀佛」;字是這六個字,「阿彌陀佛」四個字,四個字都是實相,實是真實。什麼叫 實相?永恆不變。為什麼聲跟字永恆不變?它是自性流出來的。我們今天聲跟字,阿賴耶 流出來的。阿賴耶是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就是阿賴耶識,執著是末那識,分別是第六 意識,沒有轉識成智叫權教菩薩,十法界裡的佛、菩薩。如果轉八識成四智,妄想放下, 大圓鏡智現前;沒有執著,平等性智現前;沒有分別,妙觀察智現前;這一轉,前五識也 轉了,變成成所作智,幫助度化眾生的方便全出來了,無量無邊的方便,八萬四千法門是 方便。所以相宗修行是轉識成智,華嚴、天台都是修止觀。淨土宗方法妙,帶業往生,一 句佛號,信願持名,四個字就解決了。你要真信,不能有絲毫懷疑,要真發願,這一生念 念就是求生淨土,不想再搞六道輪迴,六道輪迴的事統統放下。隨緣不攀緣,攀緣很辛苦 、造業,隨緣不造業,隨緣能成就功德,隨緣要智慧,攀緣是感情。   「法藏菩薩大願攝三種莊嚴」,依報莊嚴、正報莊嚴,正報裡頭有佛莊嚴(阿彌陀佛 莊嚴)、大眾菩薩莊嚴,四十八願願願普攝三種莊嚴。所以往生極樂世界,殊勝無法形容 ,我們的思想、言語達不到,「究竟圓滿,圓入一法句」「故此南無阿彌陀佛」,這六 個字,這一句名號,「即是法身本體,即是圓圓果海」,因圓滿了,果圓滿了,因圓果滿 ,「乃四十八願之所標」,四十八願是淨宗所依的根本義,淨土宗就是建立在四十八願上 ,四十八願就是一句名號,「故體具本願一切功德妙用」,它既然是法身本體,這句佛號 從本體流出一切功德妙用。妙用太多了,身心不安念這句佛號,得佛力加持,身心安了; 遇到災變還能夠提起這句佛號,一心稱念,災變就化解,真起作用,一切法從心想生。   日本人的本願念佛,不能說他沒有道理,如果我們懂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就 會讚歎他,希望他念佛不要改變。一心專念,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海賢老和尚一句佛號, 九十二年不拐彎,肯定念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因為他曾說「我什麼都知道」。這句話 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人敢講。如果不是明心見性,說這句話叫大妄語,罪在無間地獄。 他能說出這句話,難!不說?不說,妙!你問他,他什麼都不說,他就勸你念佛。 二、統統歸阿彌陀佛就好   「又此名號,是性德之本體」,無量覺,一切無量,出生無盡,名號是性德的本體。 「修德所圓成,性修二德,圓攝無餘」,修德裡頭有性德,性德裡頭有修德,性修相應, 性修一體,性修不二,圓攝無餘,這起作用就不可思議,無量無邊。「今四十八願,遍標 念佛」,普遍的給我們標識出念佛法門。「願願皆攝佛之果德」,每一願裡頭都含攝佛之 果德,「一一全顯無為法身,故可悉謂為攝法身也」。法身決定不能離開,沒有一法能離 開法身。就像電視屏幕,每個畫面都離不開螢幕。我們所看所聽,六根接觸到的境界無量 無邊,要在相上能見性,就開悟了,性相不二,性相一如。見色聞聲,六根緣六塵境界, 沒有妄想、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見性了。我們現在一接觸就起分別、就執著、就 打妄想,這叫凡夫。在哪裡修?全在根、塵、識境界上修。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二十五位大菩薩,就是六根六塵六識,抓一樣來修,久久他 就修成功了。大勢至菩薩用念佛法門修成功的;觀音菩薩用反聞聞自性修成功的。這兩位 菩薩修行的方法,就是淨宗修學方法的根源。「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反聞就是常 常看著自性,自性是真心,決定不能有妄想、分別、執著滲進去,心裡頭只裝阿彌陀佛, 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放在心上,就對了。見色,阿彌陀佛;聞聲,阿彌陀佛,全都 歸阿彌陀佛。所有色相,阿彌陀佛變的;所有音聲,阿彌陀佛變的,統統歸阿彌陀佛就好 ,不要再起其他的分別執著,這會修。真正是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一心嚮往極樂世界, 一心在等待阿彌陀佛來接引他往生。   「諸願互融相入,無所隔礙,一一願含無量不可思議無上殊勝之願,無有限量。進言 之,則所云四十八者,亦只是隨順眾生之假名,實則本願無量也。又本願之數雖無量,但 究竟只是一法句也」。這個一法句,《論》上說「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經上說「真實之 際、真實智慧、真實利益」,這三句是一而三,三而一。我們學佛為什麼功夫不得力?為 什麼事情這麼煩、這麼多?「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佛菩薩沒事,海賢老和尚也告 訴你沒事。事,是你自己找的,從你自己妄念上生的,沒有妄念,哪來的事? 三、念佛法門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   「至於對超世之解,諸家亦復不同」,超越世間。「義寂謂為超勝地前世間之位,故 名超世」。超越勝過十地之位。憬興師說,「為地前十向滿位一重發心。蓋均謂為初地之 前也」。地前四十個位次,念佛法門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能幫助你超過。「善導、 曇鸞等師,則大異於是」,跟他們說法不一樣。「如曇鸞師謂:法藏菩薩於世間自在王佛 所,悟無生法忍,爾時位名聖種性,(此乃《瓔珞經》中六種性之第四種,即十地菩薩) 於此性中發四十八願。善導大師亦判為十地菩薩之發心。故均遠超地前之說」,善導、曇 鸞大師說得好。確實法藏菩薩在世間自在王所就悟無生法忍,七地以上。這是《瓔珞經》 上所說六種種性第四,就是十地菩薩。於此性中發四十八願,他發願時是什麼樣的地位? 十地菩薩。所以,善導大師也判為十地菩薩,跟曇鸞法師的看法相同,聖種性。   「復以法藏菩薩大願,不但超過三乘,且超踰諸佛願也。經云法藏發願之初便言: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後出偈經》云:發願踰諸佛,誓二十四章」,他發願 超過諸佛。「經中成就文曰: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這是說極 樂世界依報超越諸佛。又說,「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是正報超越諸佛。 「可見法藏菩薩超世之願,亦超踰諸佛之願也。極樂世界無量清淨莊嚴,全顯當人自性。 心作心是,理事無礙」。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相由心生」、「色由心生」,色跟 相都是講的物質;經上也說「心作心是」,這是《觀經》上講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 心造」,這都是全顯當人自性。   「水鳥樹林,宣流正法。聲色香光,悉增道念」。這就是文藝表演,能不能像佛所說 的,全是正法?一切藝術的呈現,都不要忘記一個總綱領、總原則,「思無邪」,教導人 正知正見。 == 六道輪迴的事統統放下。隨緣不攀緣,攀緣很辛苦、造業, 隨緣不造業,隨緣能成就功德,隨緣要智慧,攀緣是感情。 南無阿彌陀佛。 -- 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21.242.2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03642251.A.757.html
s8402019: 南無阿彌陀佛 10/26 01:13
kissung: 阿彌陀佛 10/26 08:13
dakudai: 阿彌陀佛! 10/26 17:49
minpanda: 南無阿彌陀佛 10/26 22:42
ackino: 南無阿彌陀佛 10/28 22:12
(minpanda 刪除 dlmgn 的推文: [27]<推文 二.七>(dlmgn)(*日))